两地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浅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下,尤其在办学规模扩大和两地办学冲击下,有些新生一时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本文从出现不适应的原因开始分析,从专业思想教育、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入学时安抚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两地办学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Freshman Adaptability Education Analyse Under Two Campus Mode
  HOU Jiahe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5)
  AbstractIn our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al model, especially in the education scale and the impact of the two schools, some students were slow to university life. This paper appears suited to begin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rom a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class accommod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admission to appease the four aspects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deas put forward freshmen.
  Key wordstwo campus; college freshmen; adaptive education
  
  国内外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适应(Adaptation)理论基础,他认为适应既可以是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即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即适应状态,个体趋向于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是指从中学到走进大学校门后,在与大学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互动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身心平衡的动态过程。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学生从小学至高中,大多在居住地的学校上学,基本上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生活学习上大多由父母安排、老师指导;进入大学后,同学们面临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城市求学的情况,进入陌生城市,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加之面临新的交往、新的环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显得无所适从,更有少数的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2008—2010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刚入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调查(此校学生高、低年级分处不同校区),并探讨近几年来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的原因及对策,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1 两地办学模式下新生不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进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奉贤校区)晚自修教室对大一新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生进行“适应性”问卷调查。
  据文献显示,新生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学习上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失落感。还有调查显示,社会交往问题占59%,成为大学生适应性最大问题,有80%的大学新生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敏感。新生在面对不适应大学生活原因的调查中对各自的原因作出选择,适应不良有很多因素,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1 心理因素
  造成新生不适应的心理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失落感,初入大学校园,每一个大学新生都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和渴望,然而真正开始大学生活之后,他们就会感觉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
  许多人都要经历由巅峰坠入平凡的失落,因现在的新生大多是他们是90后,在中学时是尖子生,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面对全新的生活,特别是在人才济济的新环境中,原来具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与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各种因素,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
  1.2 生活因素
  现在的大学新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在中学阶段,他们生活方面根本不用考虑或很少考虑。而进入大学,这必然导致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和自我管理意识弱的新生在生活上的不适应。
  1.3 学习因素
  大学教育更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因而课堂教学相对中学要少得多;再者,大学的教学内容既专又深,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和中学阶段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若还采用已经习惯中学阶段方法,这是行不通的。面对这一改变,有些新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去学,往往表现为下课后茫然,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等。
  1.4 人际交往因素
  很多大学新生感觉大学里人际关系比中学阶段变得复杂多,同学之间关系没中学阶段好处了,这实际上是大学与中学的人际关系相比增加了许多成人化、社会化的内容。因为大学采用是住宿制的,要求离开熟悉的父母老师,而开始和陌生同学一块生活学习,而且同学很多来自不同省市,有着较大差别的生活理念、行为方式,这就导致了很多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同学等之间关系就需要重新调整。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一些新生产生了人际交往恐惧心理,并且许多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若这些不能很好处理,就有机可能导致了不适应。
  1.5 课外活动因素
  大学里课堂之外的活动很多,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由于课外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得到了施展,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进一步发展。同时,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在普及层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有计划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领域。
  因此,许多新生参加的热情极高,很希望能够投身其中。若不分主次,不依据自身特点有选择的参加活动,这种行为不仅达不到参加活动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到自身的正常学习、生活。
  
  2 对策研究 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1 专业思想教育专业介绍
  在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之前,要先向学生介绍就读学校所在城市、学校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渐渐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信赖感。
  很多大学在招生时就确定专业,即大学生都是入学之前都已经确定了专业,同时在中学阶段大多时间精力都是花在高考科目的学习,很少能接触到专业的知识;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新生所读专业是父母主张或老师建议,不是自己所选、或选了也不真正了解所读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甚至学校调剂。这些情形下,入学后的新生容易产生不满或抵触情绪,而犹豫彷徨。
  可见,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用途方法有:(1)邀请资深专业教师给新生作专业介绍,让新生对专业形成初步专业思想;(2)可通过发放新生学业指南、人才培养计划,让刚入学的新生对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学分和学位、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3)介绍毕业生就业去向,让入学的新生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因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厌学、逃学,甚至寻找其他寄托而影响自己学业的情况发生。
  2.2 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间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将有助于新生熟悉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和对中学时留恋感,减轻心理压力和冲突,减少寂寞和孤独。班导师和辅导员应有目的地举办一些有创意的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促使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在活动中学会接纳、尊重、帮助他人。健康的宿舍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把宿舍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适应性教育中主题班会和文体活动的开展必不可少。
  班级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好的班级有利于塑造学生和谐身心发展。当前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与重视不够,老师习惯于“说教”或“说教”成分太多,学生“被服从”,而忽视了对内在潜质发现和挖掘,无视对情感、意志的疏导和培养,多种形式特定的主体班会是必要的。此外,部分班级缺乏凝聚力和团体精神,这种情形下,要以营造民主、平等班集体气氛为前提,以丰富的集体活动为手段,激发学生内在发展需要,培养新生对班级认同和归属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共同发展。
  2.3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首先,新生一入学就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在以往很多情况下,学校的做法是等学生心理出问题了再采取措施,事实证明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预防十分关键。所以,在新生入学时可以首先进行心理普查, 初步建立新生的心理档案。一方面通过及早发现心理异常,可以进行及时治疗干预;另一方面,为学校实施更优质的管理提供帮助。其次,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新生必修课程,着重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再次,要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与帮助。
  2.4 新生入学前三个月,灌输“此起点,绝非终点”理念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失落感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大学新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左右,正是人的一生中自我意识高度膨胀,开始探索和确立真正自我的时期。而产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打破了大学生心理平衡。
  有些大学生,短时间内难以走出高考失利的困境,这种情形下,就十分有必要进行安抚教育,灌输“此起点,绝非终点”理念,让大学新生知道: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不埋怨,不气馁,也不要去相信“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点。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奠定较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整个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良性循环的开始,做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会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过程,它不仅是成长的起点,而且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这一阶段他们的适应性受到时间、专业和家庭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大学新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认识环境的水平等各种方式切实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琼芳,毛小玲.团体咨询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效果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16(2):82-84.
  [2]王舒书.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6(6):151-152.
  [3]王宗庆.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及教育对策[J].新西部,2010.20:148.
  [4]王晓莹.探析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9(9):128-129.
  [5]王海萍,陈晶.大学新生适应障碍成因及对策新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3):88-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中发现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实效性教学方法和考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旨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工程材料课程教学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方法 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 Brief Talk o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Mechan
出身非世医,名医选传人姜宜孙之所以走上学医的道路,有一定的渊源。他的祖上姜衍泽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制作专治跌打损伤的诸种膏药尤其是宝珍膏闻名。而他的叔父姜恒孚是
中职学校以教育本体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是机会更是挑战。中职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削弱其竞争力,分层教学是唤醒中职学生求学自立能力、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必走之路。何为分层
从光源氏的塑造看紫式部矛盾心理在作品中的物化邓秋良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恩格斯很早就有过论述,即世界观对创作有制约作用,但创作又不完全反映世界观。一般说来,作家在创作过程
期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平台开展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一个社区学院与单位、家庭相联接的网络信息化学习平台,加强学院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通过现代
星期天,去表哥家做客。临近中午,表哥表嫂在厨房里包饺子,10岁的侄子淘淘嚷着要参加。表哥表嫂嫌他碍事不让他插手,淘淘便偷偷拿了一块面团在手中玩。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感到困惑:小学生怎么那么难以记住知识?遗忘率那么高?记忆力到底是什么呢?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又是什么?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采取相应的记忆策略。
前几天,济南的朋友邀我去玩。朋友知道我游览过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他说:"这次我带你去另外一个好地方!"
两人说着,已经到了存仁堂药店门外。青禾不觉停下脚步,看着门匾上“存仁堂”三个颜体字,觉得这字体涩敛凝重,古穆沉雄,给人以厚重诚朴可靠的感觉。张老师见青禾对着牌匾若有所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