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河南省是全国花生的主产区,面积和总产居第1位。南阳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23.33万hm2以上,平均产量4 800 kg/hm2左右,是全国种植面积和总产居第一的地级市。针对近年南阳盆地花生圈绒泡菌发生的问题,从发病症状、诊断、发生特点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河南省花生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花生圈绒泡菌;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南阳盆地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21-01
南阳市位于东经110°59′~113°48′、北纬32°19′~33°48′,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黄褐土以及潮土为主。南阳市是河南省耕地面积最大的市。全市总面积为26 527.1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全市总耕地面积为88.2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2.8%)。全市年均降水量为790.8 mm,光照充足,适宜花生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目前,南阳市已是全国范围内花生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第一的地级市,种植面积已超过23.33万hm2,平均产量高达4 800 kg/hm2,花生已成为南阳继小麦、玉米之后第三大作物,并已跻身于重要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之列。花生种植产业不仅对南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全省油料产业的推动具备重要意义。
但近年来,常年轮作模式为小麦—花生,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田间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2014—2015年南阳市多地(如卧龙、新野、邓州、唐河、方城、宛城、社旗)相继出现了一种病害,其病状表现为从杂草、小麦茬、花生以及芝麻和玉米下部茎并向叶上蔓延。并且在相邻的驻马店等地区也有发生,影响了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害症状
该病的症状较为特殊,具体表现:在小麦茎底部和地表处有黑色粉末状、颗粒状物质,形似虫卵一般密集排列,粒状物质彼此间互不粘连,并自底向上不断扩散。
该病害在绿叶植物上发病的具体症状与小麦发病时症状类似,从茎与叶柄处不断向上扩散,受病较轻时,主要体现在叶部发病,主要在叶缘部位以及叶部背面,严重时会蔓延至叶片正面。在叶背及叶缘部位出现盘装、碗装或环状白色、灰白色甚至是褐色泡沫状突起或斑块,其内部会长有密集的黑点,不仅如此,在叶面也会出现分布较为松散的黑点,该病害之前从未出现过,症状类似于黑粉病或煤污病,常常会误导农户。
2 病菌诊断
为了诊断该病害的具体名称,专业人士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害小黑点及白色物质,发现小黑点为密集生小孢子,颜色为深褐色、型态微圆形。白色物质则为无色透明的薄壁组织,根据上述观察诊断,其形态符合黏菌特征。最终经过田间、室内形态学鉴定,并通过南京师范大学黏菌方面专家的鉴定,该病菌为圈绒泡菌[1-2]。
3 发生特点
通常情况下,黏菌只能在腐殖质或细菌繁殖活跃的地方生存,还从未出现在健康植物上发病的情况,由此可见,该黏菌并不能称之为病原菌,之所以在植物上发病,应该是田间茬腐烂后的腐殖质沾染到花生的叶片,进而为该黏菌的滋生繁殖创造了环境,导致了该黏菌不断向其他部位蔓延,对花生的光合作用起到了严重阻碍作用[3]。
该黏菌喜低温潮湿,通常称之为腐生菌,易在潮湿,雨水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料的田块大量滋生,凉爽潮湿的气候更利于孢子向叶缘、叶面运动扩散。除此之外,人或动物的田间活动,以及雨水或气流,都将加速该病菌的扩散。然而,南阳地区阴湿多雨,且存在大量麦茬未及时深翻,恰好利于该黏菌的生长。根据近几年的走访情况显示,此菌发病情况逐年严重。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南阳盆地的卧龙、新野、邓州、宛城、唐河、方城、社旗地等发病严重时期均出现在连阴雨季节。
4 防治措施
4.1 生物防治
为有效控制该菌的蔓延和危害,应采用以下预防措施:首先,在上一茬作物收割后,应当及时深翻去茬,并及时将杂草清除运出田地;其次,确保有机肥充分腐熟再施用,减少地表未腐熟的有机质等;最后,开渠排水,确保雨后雨水及时排出,以免田间湿度过高。
4.2 化学防治
对发病的地块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液,或43%戊唑醇5 000~7 0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1 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30%恶霉灵1 000倍液。如做到及时防治,6月底至7月初该病就能够得到控制[4]。
5 参考文献
[1] 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史立平,李玉.圈绒泡菌的生活史[J].菌类学报,2005(2):292-296.
[3] 王振宇,宋江春,张焕喜,等.花生田圈绒泡菌的发生与防治[J].花生学报,2014,43(4):54-56.
[4] 李家斌.兴业县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44-146.
关键词 花生圈绒泡菌;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南阳盆地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21-01
南阳市位于东经110°59′~113°48′、北纬32°19′~33°48′,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黄褐土以及潮土为主。南阳市是河南省耕地面积最大的市。全市总面积为26 527.1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全市总耕地面积为88.2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2.8%)。全市年均降水量为790.8 mm,光照充足,适宜花生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目前,南阳市已是全国范围内花生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第一的地级市,种植面积已超过23.33万hm2,平均产量高达4 800 kg/hm2,花生已成为南阳继小麦、玉米之后第三大作物,并已跻身于重要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之列。花生种植产业不仅对南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全省油料产业的推动具备重要意义。
但近年来,常年轮作模式为小麦—花生,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田间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2014—2015年南阳市多地(如卧龙、新野、邓州、唐河、方城、宛城、社旗)相继出现了一种病害,其病状表现为从杂草、小麦茬、花生以及芝麻和玉米下部茎并向叶上蔓延。并且在相邻的驻马店等地区也有发生,影响了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害症状
该病的症状较为特殊,具体表现:在小麦茎底部和地表处有黑色粉末状、颗粒状物质,形似虫卵一般密集排列,粒状物质彼此间互不粘连,并自底向上不断扩散。
该病害在绿叶植物上发病的具体症状与小麦发病时症状类似,从茎与叶柄处不断向上扩散,受病较轻时,主要体现在叶部发病,主要在叶缘部位以及叶部背面,严重时会蔓延至叶片正面。在叶背及叶缘部位出现盘装、碗装或环状白色、灰白色甚至是褐色泡沫状突起或斑块,其内部会长有密集的黑点,不仅如此,在叶面也会出现分布较为松散的黑点,该病害之前从未出现过,症状类似于黑粉病或煤污病,常常会误导农户。
2 病菌诊断
为了诊断该病害的具体名称,专业人士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害小黑点及白色物质,发现小黑点为密集生小孢子,颜色为深褐色、型态微圆形。白色物质则为无色透明的薄壁组织,根据上述观察诊断,其形态符合黏菌特征。最终经过田间、室内形态学鉴定,并通过南京师范大学黏菌方面专家的鉴定,该病菌为圈绒泡菌[1-2]。
3 发生特点
通常情况下,黏菌只能在腐殖质或细菌繁殖活跃的地方生存,还从未出现在健康植物上发病的情况,由此可见,该黏菌并不能称之为病原菌,之所以在植物上发病,应该是田间茬腐烂后的腐殖质沾染到花生的叶片,进而为该黏菌的滋生繁殖创造了环境,导致了该黏菌不断向其他部位蔓延,对花生的光合作用起到了严重阻碍作用[3]。
该黏菌喜低温潮湿,通常称之为腐生菌,易在潮湿,雨水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料的田块大量滋生,凉爽潮湿的气候更利于孢子向叶缘、叶面运动扩散。除此之外,人或动物的田间活动,以及雨水或气流,都将加速该病菌的扩散。然而,南阳地区阴湿多雨,且存在大量麦茬未及时深翻,恰好利于该黏菌的生长。根据近几年的走访情况显示,此菌发病情况逐年严重。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南阳盆地的卧龙、新野、邓州、宛城、唐河、方城、社旗地等发病严重时期均出现在连阴雨季节。
4 防治措施
4.1 生物防治
为有效控制该菌的蔓延和危害,应采用以下预防措施:首先,在上一茬作物收割后,应当及时深翻去茬,并及时将杂草清除运出田地;其次,确保有机肥充分腐熟再施用,减少地表未腐熟的有机质等;最后,开渠排水,确保雨后雨水及时排出,以免田间湿度过高。
4.2 化学防治
对发病的地块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液,或43%戊唑醇5 000~7 0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1 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30%恶霉灵1 000倍液。如做到及时防治,6月底至7月初该病就能够得到控制[4]。
5 参考文献
[1] 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史立平,李玉.圈绒泡菌的生活史[J].菌类学报,2005(2):292-296.
[3] 王振宇,宋江春,张焕喜,等.花生田圈绒泡菌的发生与防治[J].花生学报,2014,43(4):54-56.
[4] 李家斌.兴业县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