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领学生赏读诗词,能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为了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形象、情感和意境,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如下几点。
一、讲透诗词意
欣赏诗词,第一步当从语言入手,读透文意,才有可能由表及里,披文入情。
1. 唤起常识讲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让讲解深入浅出。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诗,就应当抓住“秋”的悲感和“寂寥”的景象,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为什么“秋”总是与“愁”和“悲”结缘呢?我联系秋的具体事物来讲解:秋,四季之中已过其半,容易让人产生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感叹;秋,树枯叶落,风霜高洁,又常给人以生命衰颓、冷清凄凉的感受。假如未作常理引导,学生会误认为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忘记了“天凉好个秋”。
2. 通过对比讲解。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最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诗词中可供比较的情况很多:相同、相反、相似、相联的内容均可。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为何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教学时可以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进行对比。两句诗同样表现对友谊的珍视,后者显得悲观缠绵;前者则显得乐观自信,道出了千千万万珍惜友情的别离者的心声,一洗告别时的伤感,给人以耳目一新、达观向上的感觉,从而理解此诗句“一反常情出新意”的特点。
3. 引用俗语讲解。俗语简练通俗,趣味性强。借助俗语剖析诗词,既能让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让难懂的事理通俗化,又能让课堂风趣幽默,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杜甫运用映衬手法表达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要让学生感受诗人那孤傲不群、遗世独立的情怀,就得紧扣“览、小”二字,分析以“众山”为对象的映衬手法。何谓映衬?俗语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其效果就来自映衬,让美者更美,使丑者更丑,鲜明突出。诗句正是以众山的矮小突出了诗人立足点的高大。再结合“众星烘月”的常理和“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比较,学生对映衬手法的理解就更深入清晰了。
二、再现诗词画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色彩鲜明、物象丰富、层次分明。这也一语道破了诗词的特色。诗词的教学就要借助各种手段,如语言再现、影视再现、想象再现、活动再现等方法,把诗词中描绘的动人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元曲《天静沙·秋思》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曲,接着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秋天里枯树落叶的图景,配以乌鸦勾人心弦的哀婉鸣叫,自然能勾起学生的忧愁寂寥之感。再引发学生的想象:一个人离乡别井,人孤马瘦,走在凄清的古道上,西风劲吹,树老藤枯,昏鸦归巢,而流浪的人儿,今晚栖身何处,此情此景将会是何感受?在反复的品读、欣赏、想象之后,启发学生以文字描绘为依据进行再创作:练习绘画。赏读诗歌,画面理解越清晰,越易于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感受诗词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的笔端总是蘸满浓浓的情愫,或融情入景,或触景生情,或情景交融。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欣赏诗词,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与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是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洋溢着诗人于春日郊游的轻松愉悦之情。对于诗词情,除了朗诵感受之外,还可以通过咏唱感受。诗词曲在古代都是和乐咏唱的,虽然由于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原谱大多散失,但也有不少被保留了下来,有些还由现代人根据其意境重新谱曲,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学时可以以音乐煽情,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穿越时空界限,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领悟诗词理
诗词,很大一部分饱含哲理。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其精髓,明辨其理趣,借以开启学生心智,使之正确认识生活现象,准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指导自我行为,做出恰当应对。例如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当局者迷”的诗化表述。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把握其哲理意味,即凡事须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分析研究问题,从而避免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诗词中蕴涵的
人生哲理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善于挖掘,精于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诗词中“诲”的作用,使诗词教学更富于现实指导意义。
五、评判诗词中的“我”
诗词,不论采用什么手法,借助什么意象来表现,其中必定包含着一个“我”,即作者的自我形象。由于时代、境遇不同,诗人自我形象的倾向性也因人而异。要想做出正确评判,关键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的思想、个性以及诗词的写作缘由,从而评价诗人的形象。
例如,有一部分诗词是表现男女爱情、夫妻相思、朋友情谊、欢乐聚会等内容的。但对于爱情诗,学生的理解往往片面,局限于“男欢女爱”,误解为教材鼓吹谈恋爱。更有甚者,盲目模仿,稍有不慎,一节《关雎》之后,学生可能想入非非,“雎鸠”关关处处叫。原因是缺少正确的理解,《关雎》的诗中之“我”,执著追求爱情,时悲时欢,都源于对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的追求,表现出真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尺度理解全诗。赏读此类诗歌,教师要引导得法,以达到“思无邪”的教化目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讲透诗词意
欣赏诗词,第一步当从语言入手,读透文意,才有可能由表及里,披文入情。
1. 唤起常识讲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让讲解深入浅出。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诗,就应当抓住“秋”的悲感和“寂寥”的景象,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为什么“秋”总是与“愁”和“悲”结缘呢?我联系秋的具体事物来讲解:秋,四季之中已过其半,容易让人产生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感叹;秋,树枯叶落,风霜高洁,又常给人以生命衰颓、冷清凄凉的感受。假如未作常理引导,学生会误认为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忘记了“天凉好个秋”。
2. 通过对比讲解。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最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诗词中可供比较的情况很多:相同、相反、相似、相联的内容均可。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为何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教学时可以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进行对比。两句诗同样表现对友谊的珍视,后者显得悲观缠绵;前者则显得乐观自信,道出了千千万万珍惜友情的别离者的心声,一洗告别时的伤感,给人以耳目一新、达观向上的感觉,从而理解此诗句“一反常情出新意”的特点。
3. 引用俗语讲解。俗语简练通俗,趣味性强。借助俗语剖析诗词,既能让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让难懂的事理通俗化,又能让课堂风趣幽默,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杜甫运用映衬手法表达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要让学生感受诗人那孤傲不群、遗世独立的情怀,就得紧扣“览、小”二字,分析以“众山”为对象的映衬手法。何谓映衬?俗语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其效果就来自映衬,让美者更美,使丑者更丑,鲜明突出。诗句正是以众山的矮小突出了诗人立足点的高大。再结合“众星烘月”的常理和“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比较,学生对映衬手法的理解就更深入清晰了。
二、再现诗词画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色彩鲜明、物象丰富、层次分明。这也一语道破了诗词的特色。诗词的教学就要借助各种手段,如语言再现、影视再现、想象再现、活动再现等方法,把诗词中描绘的动人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元曲《天静沙·秋思》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曲,接着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秋天里枯树落叶的图景,配以乌鸦勾人心弦的哀婉鸣叫,自然能勾起学生的忧愁寂寥之感。再引发学生的想象:一个人离乡别井,人孤马瘦,走在凄清的古道上,西风劲吹,树老藤枯,昏鸦归巢,而流浪的人儿,今晚栖身何处,此情此景将会是何感受?在反复的品读、欣赏、想象之后,启发学生以文字描绘为依据进行再创作:练习绘画。赏读诗歌,画面理解越清晰,越易于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感受诗词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的笔端总是蘸满浓浓的情愫,或融情入景,或触景生情,或情景交融。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欣赏诗词,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与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是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洋溢着诗人于春日郊游的轻松愉悦之情。对于诗词情,除了朗诵感受之外,还可以通过咏唱感受。诗词曲在古代都是和乐咏唱的,虽然由于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原谱大多散失,但也有不少被保留了下来,有些还由现代人根据其意境重新谱曲,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学时可以以音乐煽情,让学生通过欣赏乐曲,穿越时空界限,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领悟诗词理
诗词,很大一部分饱含哲理。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其精髓,明辨其理趣,借以开启学生心智,使之正确认识生活现象,准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指导自我行为,做出恰当应对。例如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当局者迷”的诗化表述。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把握其哲理意味,即凡事须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分析研究问题,从而避免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诗词中蕴涵的
人生哲理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善于挖掘,精于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诗词中“诲”的作用,使诗词教学更富于现实指导意义。
五、评判诗词中的“我”
诗词,不论采用什么手法,借助什么意象来表现,其中必定包含着一个“我”,即作者的自我形象。由于时代、境遇不同,诗人自我形象的倾向性也因人而异。要想做出正确评判,关键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的思想、个性以及诗词的写作缘由,从而评价诗人的形象。
例如,有一部分诗词是表现男女爱情、夫妻相思、朋友情谊、欢乐聚会等内容的。但对于爱情诗,学生的理解往往片面,局限于“男欢女爱”,误解为教材鼓吹谈恋爱。更有甚者,盲目模仿,稍有不慎,一节《关雎》之后,学生可能想入非非,“雎鸠”关关处处叫。原因是缺少正确的理解,《关雎》的诗中之“我”,执著追求爱情,时悲时欢,都源于对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的追求,表现出真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尺度理解全诗。赏读此类诗歌,教师要引导得法,以达到“思无邪”的教化目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