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梯度性设计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名著学习文本,教师在对名著导读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梯度性设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名著导图中梯度性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梯度性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11
  名著的阅读价值高,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多阅读名著,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初中生阅读的基础不同,社会经历也很少,所以,他们的名著阅读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梯度意识,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阅读指导,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去阅读名著,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名著导读以及梯度性设计的概述
  1.名著导读的概述
  名著导读是近几年我国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备受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内容,大都是指在学生阅读名著前,通过对名著中精彩片段、故事梗概的提出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积极性的一种方式。在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革新的今天,名著导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受到人们关注,贴合当下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需求,科学的为初中生打造具备梯度的名著导读课程就成为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梯度性设计的概述
  梯度性设计是在“梯度”这一向量场基础上展开的设计,通常是指在既定目标的引导下,逐渐向目标方向设计递增目标的设计方法。就目前我国教育中常出现的梯度性设计而言,这一设计与分层教学模式相类似,都是在明确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分层、分阶段、分目标的举措助力学生学习的一种设计方式。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梯度性设计的方案
  在上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和梯度性设计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未来初中语文教学的环节,如果想要实现预期的梯度性名著导读效果,教师们就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出发,将梯度性的设计贯穿整个名著导读始末,以此助力学生收获更好的名著导读效果,突破以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困境,同时获得更好的名著导读效果。
  1.精选名著内容,降低阅读难度
  初中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对名著的价值和教育性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阅读兴趣不高。许多学生认为名著一般适合成人读,自己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也不足,读也读不懂,其是这是对名著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名著并不仅仅只是像“四大名著”这类的作品,其他有阅读的价值,有知名度的作品都属于名著范畴,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消除与名著的隔膜。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设计时,必须要有整合意识,结合学生的基础成绩,为学生精选名著内容,以缓解名著阅读的难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初中课本中有很多这类文章,教师可以围绕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他们可以从多种渠道去收集阅读资料,进行名著阅读。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写的孩童趣事,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让人神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引导孩子通往《朝花夕拾》的桥梁。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著内容,都极具阅读价值。如《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都出自于名家之手,阅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选择这些阅读内容时,要科学选择,针对名著中的某一内容进行导读设计,减少阅读的复杂性,以此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以《西游记》为例,这是学生都非常了解所数学的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看过的《西游记》电视剧说出唐僧师徒经历了哪些劫难,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到吴承恩的神魔世界。
  2.分层导读设计,确保阅读的有效性
  学生的基础成绩不同,阅读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名著导读时,要具有分层导读意识,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的阅读策略,这是梯度性设计非常重要的内容。分层导读设计要把握好如下内容:一是阅读内容可以不同,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即便是统一阅读作品,也可以从内容上面来科学划分,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二是阅读要求要有分层特点,因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对名著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教师所制定的阅读要求,要有针对性,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分层导读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名著内涵有一个全面的剖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如,在指导阅读《骆驼祥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所描写的人物特点有一个了解,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推演、分析,并提出问题:“文章写了祥子哪些事例,通过各事例的描写,祥子的形象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分析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讨论完后,每个铜须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点,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例的描写才体现出了祥子这一人物特点,通过人物性格特点的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有了情感的变化,让整个故事情节变得更加完整,更能使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候,不仅对他们学习的路线进行了规划,还用问题,调动他们阅读的欲望。因问题的开放性强,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给出意见。分层导读设计并非一定要给各层次学生布置各种阅读任务,若是可以用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去思考、阐述意见,这样的设计是有意义的。
  3.补充基础认知,确保阅读广度
  实际上,有的学生说名著内容太深奥,自己看不懂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的知识薄弱,生活经验不足。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后续名著导读梯度性设计时,教师就应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就应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基础强化方式,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的合理补充,充分的让他们对作品的背景、时代等背后的故事有一个了解,丰富学生的名著阅读体验,同时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为后续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阅读中提供夯实的基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由于这一名著写作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所以很多初中学生在阅读这一文章时的难度比较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核心,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对该文章的写作背景加以介绍,利用课余时间快速通读全书,并查阅资料,对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梳理人物成长史,其阅读效率会更高。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和认识,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其他阅读名著内容,如,《红星照耀中国》等等。当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会更自觉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中,探究其作品之间联系,感受“红色经典”的生命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给学生设计了阅读程序,补充了基础知识,这为名著阅读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通过阅读各种形式的名著内容,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调动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4.进行导读反思,强化阅读深度
  名著是优秀作品,是值得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内容,目前,有的学生对名著的阅讀还抱着“看热闹”的形态,往往是教师要求读就读,不要求读就不读,即使阅读,也是走走形式,无法真正从名著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草率阅读的行为进行教育,强化他们对名著阅读的认识,并学会进行导读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谈读书体会、写读后感等手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著内容。
  以《水浒传》为例,教师可以以课文《智取生辰纲》为抓手,从这一篇文章衍生开来,再对整部名著进行拓展设计:这一名著是以梁山好汉为中心来描写的,请学生用各种信息搜索方式,交流英雄故事,说说这些好汉们为何要上梁山,并分析他们的人物形象,进而把握作品主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大部分都可以说出一些梁山好汉故事和人物形象特点,有了阅读认知。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自己心中的英雄故事,探究人物形象,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孩子认识故事背后广阔的时代背景。教师给学生设计了阅读任务,让他们结合阅读任务来阅读,学生便能更快地融入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属于名著范畴,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文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指导,提高名著导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颜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探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
  [2] 费靖静《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学周刊》2017年第2期。
其他文献
在安瑟尔·亚当斯的镜头里,美国西部的名川大山,变成了一幅幅史诗般的画卷。如今,这些地方已变成了停车场、工厂或其他占地。毫无疑问,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摄影师,并
会议
天、地、人合作的历史画卷──读《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立可由南京博物院民俗研究所副所长徐艺乙主编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终于与读者见面
晚年傅聪,值得一书。去年金秋,从伟大的钢琴音乐家肖邦的故乡传来了一个令人感到陶醉和自豪的消息——李云迪,一位年仅18岁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在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约束下的牵制性课堂提问以及缺少思考性的“琐问”等淡化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为了消除课堂提问带来的负面影响,教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也在经历着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核心素养实质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英语戏剧社团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提升思维品质,锻造文化品
会议
  Fluorescent probes based on quantum dots are emerging as ideal tools for sensing and imaging in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wning to their great advantages suc
会议
陶行知先生说,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在数学课堂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因为赶时间,而把学生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