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我們希望挖掘到一些不太被市場關注的機會,而對所有人都在搶的領域我們會冷靜觀望,不會輕易出手。」達晨創投合夥人兼總裁肖冰表示,對於做投資,花費的大量時間是用在做行業研究上。下一步市場的趨勢和重點是什麼,都要提前做行業研究,特別是對市場上還處於萌芽狀態的一些領域。肖冰坦言,他們在早幾年前就佈局了大數據、軍工、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領域,現在這些領域都變成了市場熱點,證明了他們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
做投資一定要做很專業很扎實的行業研究,而非拍腦袋決策。通訊行業也許華為最了解,而娛樂行業最了解的應該是華誼等公司,肖冰表示,達晨每年都會花很多時間跟這些產業界的人交流,參加很多行業論壇和展會,在這裡面洞悉趨勢、發現機會。
達晨對自己的定位是創投為主,這也是達晨的基因。對達晨來說,一個投資項目在早期進入和晚期進入的成本是截然不同的,越到後面進入的成本越高。「所以創業投資永遠都面臨著這個問題,永遠都要試錯,需要有勇氣、膽量和專業能力來提前預判。」
做好行業研究
企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要經歷很多的波折,當企業遇到困難,甚至難以為繼的時候是最考驗投資人的時刻。「我們經常說投資就是翻來覆去、死去活來,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還有一些項目當所有人都反對的時候,而投資人卻很看好」肖冰說,面對種種情況,投資人該怎麼堅持,該怎麼承擔責任和壓力,這些都是巨大的考驗。
創投行業是一個非常分散的行業,一家投資公司占整個創投市場的比例大約在千分之一,「創投行業是不可能變成寡頭壟斷行業的。」肖冰認為,市場永遠是有從眾心理的,發現好機會的時候往往各家投資機構容易一哄而上,一旦有了波折或負面的消息,一下子又全都消失。但事實上,大家都瘋搶的專案不一定是好機會,大家都不看的領域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因此堅持自己的理性投資就顯得難得可貴了。
「當然,我們也並不排斥PE(Price to Earning Ratio,即市盈率)的機會,我們還是一個比較靈活的資本,不一定非得投早期的。因為在中國,不是說一家公司有了一定規模之後就不能再投資、不能再成長了。比如騰訊、華為這樣的企業就屬於有高度成長性的,雖然它們規模已經很大了,但這麼多年依然還在高速增長。所以如果是投資成熟期的企業的話,我們就會重點關注投資時點的企業估值,它還有多少成長性,如果沒有成長性我們就不太會參與了。」
尋找投資機會
針對投資機會,肖冰表示,從三個方面著手尋找:一是科技的創新、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有新的消費升級的趨勢。
在新的消費趨勢領域,現在中產階級、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仍是中堅力量。在肖冰看來,雖然大陸整體消費情況比較疲軟,但在某些領域已經到了升級的階段了,比如體育、醫療這些行業。肖冰表示,以前大陸消費主要關注剛性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等,而現在慢慢的關注馬斯洛理論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換而言之就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未來會有很大的機會。
肖冰坦言,在網紅比較熱的當下,達晨在與網紅、直播相關的產業鏈中也投資了幾個項目,現在業績表現也非常好。「我們的策略就是在這些比較前沿的領域試探性地佈一些局,不一定是很大比例的投資,可能就是撒一些種子,等這些機會稍微冒出來的時候我們再加碼,第二輪我們再跟進,當然裡面也有很多失敗的可能性,但對我們整個投資組合來說影響不大。」
客觀上,文娛創意產業的屬性決定了它不是壟斷的,是碎片化的、分散式的,所以對個人創業來說是很大的機會,目前也是被看好內容產業。但仍存在的問題是能否持續,或者說這個行業有機會,但是很難做成一個平臺。
肖冰表示,對於這種情況,投資的時候就很謹慎,寄望它是一個可持續的、能做大的商業模式。「拿網紅舉例子,像PAPI醬這樣的原創內容,剛出來的時候很火,但是不一定能持續,因為內容是很難持續的,內容的偶然性很大,消費者的變化是很快的,對個體創作者來說也很難持續的具有創新能力。所以單個網紅我們是不投的。但如果有創業者做一個網紅平台來支撐他們,我們就可能覺得會有機會。」
在技術的創新方面,現在大陸跟國際上相比,在某些領域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肖冰表示,在最早佈局的大數據領域,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技術)時代到DT(Data Technology,數據處理技術)時代是一個大數據時代,這個領域才剛剛起來,所以未來資料變現的機會挺大的,而且現在還沒有很大盈利的公司,因此他認為未來在這個領域可能會產生很大市值的公司。
「總體上,我們關注的行業是比較寬泛的,我們之前一直聚焦於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科技、媒體和通信)、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節能環保四大領域,未來還是會沿著這些行業投資,只是不同行業的比重可能會有一些微調,這取決於每個時間段的投資機會。」肖冰認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週期,這個行業是不是正好是一個符合投資的時間點,以及投資者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在那個時期抓住最好的項目,這個才是該考慮的重點。
什麼樣的企業能勝出
對於投資企業的前景判斷,核心就是要有差異化,如果所做的事情在中國大陸有三家都能做,效果上還差不多,那就失去了獨有的價值,最後的競爭就是價格戰。
肖冰表示,選準的投資目標一定是這個市場上沒有的,投資進入之後就迅速幫目標把壁壘進一步擴大,使對手追不上來,變成行業的壟斷,這樣的企業就擁有足夠的發展前景。換言之一個企業要麼商業模式特別吸引人,要麼技術特別強硬,競爭對手追上來起碼要有超過兩年的時間,那麼這種企業就值得馬上投資,這樣可以永遠保持兩年的距離和壁壘。
在肖冰看來,創新永遠是發生在小公司的,大公司必然會被顛覆,這是歷史的規律。
「以前有一段時間大家比較擔憂,好像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扼殺了互聯網領域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好像BAT一出來所有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就都沒有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一個機構一旦成為大公司以後,它的反應會比較慢,內部的決策機制比較慢,內部創新能力也不夠,所以BAT絕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很多時候也願意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進入到一些自己沒有涉足的領域和市場。我們看到美國也是一樣的,包括谷歌、Facebook都併購了很多小而美的創新型公司。」
肖冰表示,創業者不需要擔心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實際上BAT自身也是充滿了危機感,現在新的東西會層出不窮,特別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如果大公司不抓住,它也將變成恐龍會突然死掉。
「對於創業者來說,任何時期都是創業的好時期,市場不好的時候也有人創業成功。」肖冰認為,現在就是一個好的時機,政府和整個社會都比較支持創業,給了創業者很多的扶持政策。儘管如此,這也並非意味著有政府的支持成功的概率就會高,創業者還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創業成功的概率永遠是很低的。
做投資一定要做很專業很扎實的行業研究,而非拍腦袋決策。通訊行業也許華為最了解,而娛樂行業最了解的應該是華誼等公司,肖冰表示,達晨每年都會花很多時間跟這些產業界的人交流,參加很多行業論壇和展會,在這裡面洞悉趨勢、發現機會。
達晨對自己的定位是創投為主,這也是達晨的基因。對達晨來說,一個投資項目在早期進入和晚期進入的成本是截然不同的,越到後面進入的成本越高。「所以創業投資永遠都面臨著這個問題,永遠都要試錯,需要有勇氣、膽量和專業能力來提前預判。」
做好行業研究
企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要經歷很多的波折,當企業遇到困難,甚至難以為繼的時候是最考驗投資人的時刻。「我們經常說投資就是翻來覆去、死去活來,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還有一些項目當所有人都反對的時候,而投資人卻很看好」肖冰說,面對種種情況,投資人該怎麼堅持,該怎麼承擔責任和壓力,這些都是巨大的考驗。
創投行業是一個非常分散的行業,一家投資公司占整個創投市場的比例大約在千分之一,「創投行業是不可能變成寡頭壟斷行業的。」肖冰認為,市場永遠是有從眾心理的,發現好機會的時候往往各家投資機構容易一哄而上,一旦有了波折或負面的消息,一下子又全都消失。但事實上,大家都瘋搶的專案不一定是好機會,大家都不看的領域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因此堅持自己的理性投資就顯得難得可貴了。
「當然,我們也並不排斥PE(Price to Earning Ratio,即市盈率)的機會,我們還是一個比較靈活的資本,不一定非得投早期的。因為在中國,不是說一家公司有了一定規模之後就不能再投資、不能再成長了。比如騰訊、華為這樣的企業就屬於有高度成長性的,雖然它們規模已經很大了,但這麼多年依然還在高速增長。所以如果是投資成熟期的企業的話,我們就會重點關注投資時點的企業估值,它還有多少成長性,如果沒有成長性我們就不太會參與了。」
尋找投資機會
針對投資機會,肖冰表示,從三個方面著手尋找:一是科技的創新、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有新的消費升級的趨勢。
在新的消費趨勢領域,現在中產階級、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仍是中堅力量。在肖冰看來,雖然大陸整體消費情況比較疲軟,但在某些領域已經到了升級的階段了,比如體育、醫療這些行業。肖冰表示,以前大陸消費主要關注剛性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等,而現在慢慢的關注馬斯洛理論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換而言之就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未來會有很大的機會。
肖冰坦言,在網紅比較熱的當下,達晨在與網紅、直播相關的產業鏈中也投資了幾個項目,現在業績表現也非常好。「我們的策略就是在這些比較前沿的領域試探性地佈一些局,不一定是很大比例的投資,可能就是撒一些種子,等這些機會稍微冒出來的時候我們再加碼,第二輪我們再跟進,當然裡面也有很多失敗的可能性,但對我們整個投資組合來說影響不大。」
客觀上,文娛創意產業的屬性決定了它不是壟斷的,是碎片化的、分散式的,所以對個人創業來說是很大的機會,目前也是被看好內容產業。但仍存在的問題是能否持續,或者說這個行業有機會,但是很難做成一個平臺。
肖冰表示,對於這種情況,投資的時候就很謹慎,寄望它是一個可持續的、能做大的商業模式。「拿網紅舉例子,像PAPI醬這樣的原創內容,剛出來的時候很火,但是不一定能持續,因為內容是很難持續的,內容的偶然性很大,消費者的變化是很快的,對個體創作者來說也很難持續的具有創新能力。所以單個網紅我們是不投的。但如果有創業者做一個網紅平台來支撐他們,我們就可能覺得會有機會。」
在技術的創新方面,現在大陸跟國際上相比,在某些領域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肖冰表示,在最早佈局的大數據領域,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技術)時代到DT(Data Technology,數據處理技術)時代是一個大數據時代,這個領域才剛剛起來,所以未來資料變現的機會挺大的,而且現在還沒有很大盈利的公司,因此他認為未來在這個領域可能會產生很大市值的公司。
「總體上,我們關注的行業是比較寬泛的,我們之前一直聚焦於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科技、媒體和通信)、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節能環保四大領域,未來還是會沿著這些行業投資,只是不同行業的比重可能會有一些微調,這取決於每個時間段的投資機會。」肖冰認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週期,這個行業是不是正好是一個符合投資的時間點,以及投資者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在那個時期抓住最好的項目,這個才是該考慮的重點。
什麼樣的企業能勝出
對於投資企業的前景判斷,核心就是要有差異化,如果所做的事情在中國大陸有三家都能做,效果上還差不多,那就失去了獨有的價值,最後的競爭就是價格戰。
肖冰表示,選準的投資目標一定是這個市場上沒有的,投資進入之後就迅速幫目標把壁壘進一步擴大,使對手追不上來,變成行業的壟斷,這樣的企業就擁有足夠的發展前景。換言之一個企業要麼商業模式特別吸引人,要麼技術特別強硬,競爭對手追上來起碼要有超過兩年的時間,那麼這種企業就值得馬上投資,這樣可以永遠保持兩年的距離和壁壘。
在肖冰看來,創新永遠是發生在小公司的,大公司必然會被顛覆,這是歷史的規律。
「以前有一段時間大家比較擔憂,好像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扼殺了互聯網領域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好像BAT一出來所有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就都沒有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一個機構一旦成為大公司以後,它的反應會比較慢,內部的決策機制比較慢,內部創新能力也不夠,所以BAT絕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很多時候也願意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進入到一些自己沒有涉足的領域和市場。我們看到美國也是一樣的,包括谷歌、Facebook都併購了很多小而美的創新型公司。」
肖冰表示,創業者不需要擔心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實際上BAT自身也是充滿了危機感,現在新的東西會層出不窮,特別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如果大公司不抓住,它也將變成恐龍會突然死掉。
「對於創業者來說,任何時期都是創業的好時期,市場不好的時候也有人創業成功。」肖冰認為,現在就是一個好的時機,政府和整個社會都比較支持創業,給了創業者很多的扶持政策。儘管如此,這也並非意味著有政府的支持成功的概率就會高,創業者還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創業成功的概率永遠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