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作业的题型及题目的难度、题量,能够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强化训练与实践的空间。设计层次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设计对比性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合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40-01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教学模式的着重点与教学方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把控能力要求较以往更高了。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思维能力发展状况出发,进行课程实践改革与创新,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此模式中的教学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有的教师一味奉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迷失在大量数学习题中,并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作业,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实践空间,充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
就学生而言,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敏捷,而有的学生数学思维迟钝、反应力较差,使得他们面对同一道题目时的思维反应速度有快有慢,作业的整体完成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数学思维能力去做适合自己的作业题,从而既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高效完成作业,实现对课堂知识点的有效巩固,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当前数学作业的布置偏向于机械化和死板化,有的教师总是追求“题海战术”,并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学习角度进行层次性数学作业的设计呢?层次性数学作业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堂数学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状况来确立层次性作业设计方式;二是从学生所处年级及其数学思维发展状态进行层次性作业的设计。作业的难度层次主要包括简单、中等难度和高难度,在题型的设置上主要有基础题和综合创新题等。比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上述两方面出发,进行数学作业的层次性设计。这节课主要是以概念讲解为主,涉及小数基本的概念及其计算题中的计算运用,因此,在课后主要布置一些概念性问题和计算题,让学生能够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对小数意义和概念的理解,有效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处于四年级学习阶段,数学思维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性也逐渐变得明显。所以,教师在设计一些基本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等难度的计算题以及高难度的综合计算题时,要进行个性化和层次化作业的设计,让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填空题、选择题和中等难度的计算题,让他们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做些高难度的综合计算题,发散他们的数学运算思维。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时,经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其实这就是生活体验在数学理论中的抽象化表现。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其实就是利用数学理论将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化表达。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此作业模式,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形成一个更加形象的认知,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克与千克”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重量单位,只是学生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这种意识。因此,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用手拿一个鸡蛋,估计其重量,单位应该用克表示还是用千克表示较为方便?多少个鸡蛋能够达到1千克的重量呢?千克与克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用鸡蛋的数目如何形象地表示出来?在实践性作业模式下,不仅深化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认知,还加强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三、设计对比性作业
如今,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思维定式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题时一定要注重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学生思维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锻炼,增加对比性作业题的布置数量,让学生形成灵活应变的解题思维,在对比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合理布置数学作业是教师在新型数学教学理念下提升教学效率与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解题能力的必要措施。当前有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准确的作业布置意识与策略,使得数学作业内容缺乏创新性、形式单一、题型枯燥,导致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思考,积极改进作业设计策略,合理设计作业,发散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2]张新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J].吉林教育,2014(28).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合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40-01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教学模式的着重点与教学方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把控能力要求较以往更高了。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思维能力发展状况出发,进行课程实践改革与创新,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此模式中的教学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有的教师一味奉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迷失在大量数学习题中,并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作业,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实践空间,充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
就学生而言,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敏捷,而有的学生数学思维迟钝、反应力较差,使得他们面对同一道题目时的思维反应速度有快有慢,作业的整体完成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数学思维能力去做适合自己的作业题,从而既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高效完成作业,实现对课堂知识点的有效巩固,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当前数学作业的布置偏向于机械化和死板化,有的教师总是追求“题海战术”,并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学习角度进行层次性数学作业的设计呢?层次性数学作业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堂数学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状况来确立层次性作业设计方式;二是从学生所处年级及其数学思维发展状态进行层次性作业的设计。作业的难度层次主要包括简单、中等难度和高难度,在题型的设置上主要有基础题和综合创新题等。比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上述两方面出发,进行数学作业的层次性设计。这节课主要是以概念讲解为主,涉及小数基本的概念及其计算题中的计算运用,因此,在课后主要布置一些概念性问题和计算题,让学生能够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对小数意义和概念的理解,有效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处于四年级学习阶段,数学思维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性也逐渐变得明显。所以,教师在设计一些基本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等难度的计算题以及高难度的综合计算题时,要进行个性化和层次化作业的设计,让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填空题、选择题和中等难度的计算题,让他们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做些高难度的综合计算题,发散他们的数学运算思维。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时,经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其实这就是生活体验在数学理论中的抽象化表现。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其实就是利用数学理论将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化表达。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此作业模式,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形成一个更加形象的认知,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克与千克”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重量单位,只是学生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这种意识。因此,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用手拿一个鸡蛋,估计其重量,单位应该用克表示还是用千克表示较为方便?多少个鸡蛋能够达到1千克的重量呢?千克与克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用鸡蛋的数目如何形象地表示出来?在实践性作业模式下,不仅深化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认知,还加强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三、设计对比性作业
如今,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思维定式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题时一定要注重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学生思维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锻炼,增加对比性作业题的布置数量,让学生形成灵活应变的解题思维,在对比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合理布置数学作业是教师在新型数学教学理念下提升教学效率与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解题能力的必要措施。当前有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准确的作业布置意识与策略,使得数学作业内容缺乏创新性、形式单一、题型枯燥,导致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思考,积极改进作业设计策略,合理设计作业,发散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2]张新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J].吉林教育,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