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当代价值探究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优秀之处在于它不仅阐释了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息息相关,对于指导当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价值
  马克思一生都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探索人类发展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问题的重要探索,为人的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人本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研究马克思人本思想,深入挖掘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更是成为一大研究趋势。本文将重点理清马克思一生中关于人本思想的变化节点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起到的指导性价值。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从他的大量文本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类自由解放事业的热爱,他在不断探索与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人本思想。
  (一)萌芽阶段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可以发现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表达了自己为人类发展而奉献的思想并为之奋斗一生。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局限性,进而开始关注他所理解的自我意识,他把人本质归结为意志自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突破了当时的黑格尔派系并且表现出对人的自由的追求。换言之,这时候的马克思开始批判神本并且逐渐往人本的思想领域迈进。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凝固的对象而是本质对象化为现实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和自由应该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人本思想的观点还是比较零碎的,处于萌芽时期。
  (二)形成阶段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毕业后本来打算在波恩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当时政府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使得马克思意识到即使走向大学的讲台也不能公开宣传自己主张的信念。因此,他选择完全投身于实际的政治斗争中去,通过《莱茵报》批判所看到的尖锐且鲜明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接触到劳苦大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莱茵报》上为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作斗争,发表自己对现实的看法,这些经历为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的形成做了铺垫。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看到了等级差别的存在以及看到了社会关系对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表示马克思认识到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寻找物质的力量。
  马克思的斗争行为引来了普鲁士政府的愤怒,进而查封了《莱茵报》。但这不影响马克思为了寻求思想的真理。马克思从沸腾的办报纸生活退回到平静的书斋,用自己的世界观回答现实问题。马克思在筹办《德法年鉴》的过程中,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新的思路。他的人本思想萌芽开始发生转变。马克思通过总结《莱茵报》时期的经验深入的研究历史,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系统的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部分章节的全面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为了更加深刻地剖析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看了大量有关书籍,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的观点,认为应该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政治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代表着虚幻的共同利益,它不是市民社会矛盾的调和统一而是其自身矛盾的展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这里表现为人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和金钱的异化。且与费尔巴哈重视人的自然本质不同,马克思重视人的社会本质,开始看重群众和物质力量。马克思认为只要彻底地揭示群众和无产阶级在私有制中的异化和苦难就能够获得群众和无产阶级的支持,推翻资本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对私有制的批判引导马克思逐步深入经济学的研究。
  (三)丰富发展阶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分析了关于人的理解,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劳动异化,开启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包括人性、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解放等问题的探究。这本著作是马克思首次把经济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论述,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把人本思想建立在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避免了把人作为完全的自然物的弊端,但是劳动异化理论并没有结合历史的说明,这就导致人本思想还停留在抽象的思想领域。马克思为了反驳青年黑格尔派的反动思想,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这本书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与恩格斯一起具体论述了对于人本问题的新看法,指出“人民群众决定历史的发展”这一重要理论。之后马克思又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中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旧唯物主义人本观,他表示费尔巴哈眼中的人是抽象的生物性的人而不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实存在的人。马克思强调实践的人创造了社会历史,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这不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还确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自此马克思彻底地与旧唯物主义决裂,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
  《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一个完整体系已经形成,剩下的就是如何系统且有力的论述。马克思以批判当时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他首先确定了历史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以人的社会性本质为核心,有力论述了人的价值以及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等,这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本思想,标志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已基本形成。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时它也深化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马克思在书中使用自己的唯物史观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论证了人本问题,阐发了人本思想的实现路径。并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深刻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揭发了资本的剥削本质,具体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并科学地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终将取代以物为本。这本书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规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人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立足在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人”,追求人的解放,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我国不断地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为“以人为本”和“人民利益至上”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有着指导性的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价值
  1.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基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他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实践的人为基础建立了“现实的人”的人本主义思想,这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蓝本。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国情,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理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在广义上指的是一切人,在狭义上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使它从理想变为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将人民的幸福放在首要位置,一切社会工作都要围绕人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是“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强调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要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利益至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无论何时都要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始终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调人民的利益需要得到保障。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需要的是一个为百姓谋福利且纪律严明的执政党,这是人民群众利益实现的根本保障。“人民利益至上”是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理论前提的,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成果。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人本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更是围绕人民的需求和我国的国情,将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最终目标,这是运用马克思人本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第一,在经济建设中体现为要重视人民幸福。新时代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但是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并没有改变,所以在经济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社会生产力。第二,在政治建设中体现为要保障人民权利。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指导,不仅要满足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而且要巩固其政治地位,保障其政治权益。在政治发展道路上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人民性和民主性。第三,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为要提升全民素质。文化建设同样也依靠于人,并且最终服务于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在社会建设中体现为要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人民幸福感。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绿色发展,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经济发展与綠色发展融合,才能建设出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方丽娟.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安庆师范大学,2020.
  [4]李诗羽.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西南大学,2017.
  [5]王添正.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在体育训练中,无能哪种运动都需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足球来讲,利用教学原则能够使得教学按部就班进行,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有效进行训练。所以,老师要意识要原则对教
期刊
目的: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DSA特征性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问题;材料与方法,15例症状性肾AML,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岁,经B超和/或CT诊断正确10例,误诊5例,全部病例接受DSA检查,并用自制的中药白芨粉粒作血
目的:用高分辨率CT对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发生进行影像学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4 ̄17岁100例。并将其影像学资料分成少年组及青少年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0%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生与窦
摘 要:党性是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强调坚持党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共产党自身的党性和党员个体的党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并执政至今的根本原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面临着各种困难与考验,只有继续坚持党性原则,从党性中吸取力量提升自身执政能力,才能实现长期执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性;长期执政  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