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沿海两次沙尘的化学特征及其源地探讨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992年4月10~14日在常州和1998年4月14~17日在西安及南京两次沙尘和天气过程的分析,叙述了沙尘和非沙尘总悬浮颗粒物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与各类土壤化学特性比较以及沙尘发生期的天气背景分析,指出了两次沙尘的可能源地和利用化学元素平衡法定量地求出西北土壤源在沙尘中的贡献率.
其他文献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站点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
1998年和1999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暴雨,为了了解这两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暴雨系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寻找发生大暴雨的前兆因子,我们分析研究了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
设计了一款用于激光雷达的CMOS单光子飞行时间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集成了16个结构优化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像素和一个双计数器结构的13-bit时间数字转换器电路.每个像素单元包
为了获得高效率的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提出了具有渐变量子垒的氮极性结构来调控载流子的传输.通过氮极性结构在p型电子阻挡层中形成的反向极化诱导势垒,改善空穴注入和
地气相互作用现象的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意义重大.黑河地区绿洲和沙漠戈壁地表间水热特性的强烈差异所引发的绿洲-沙漠中尺度环流,能够影响该区绿洲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
以有机异质结C60/ZnPc作为电荷产生层,制备结构为ITO/TPBi(40 nm)/C60(x nm)/ZnPc(x nm)/NPB(40 nm)/Al(120 nm)和ITO/TPBi(40 nm)/LiF(y nm)/Al(2 nm)/C60(5 nm)/ZnPc(5 nm)
第 1期天气雷达回波衰减订正算法的研究 (Ⅰ ) :理论分析张培昌王振会 (1)…………………………………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张义军 刘欣生  …………………
期刊
数学、物理学与力学亚纯函数族正规性的进一步结果 (英文 )袁文俊 ,方明亮 (1.1)八元数分析中若干结合运算定理李兴民 (1.10 )某些线性系统的 χθ-相对不变量的构造 (英文 )
使用NCEP/NCAR1958~1997年4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同期17个站降水量观测资料,选取了初夏最干旱的3个年份(1962,1995,1997年)和最湿润的3个年份
对100 hPa南亚高压的振荡指数及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指数、西进指数进行了谱分析,着重考察了5天到一个月的振荡周期.通过分析得出,南亚高压的显著周期主要是准两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