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辞:新课改给当今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繁华、活跃的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普遍存在,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谈论多了,读书少了;表演多了,训练少了……语文教学抹去了“语文”本色。其实说到底,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是扎实、平易地帮助学生读语文、说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我们的“母语”。本期推荐的陈小玉老师的文章正是代表了一线的老师在热闹中冷静后的理性思索。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要求后,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片面地追求愉快学习,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陷入“虚、闹、杂、碎、偏”的境地,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快乐了,个性张扬了,收获少了;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学习任务淡化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最朴素、最常态、最真实的语文本色阅读课。
什么是语文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有精辟的概括——“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的,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
那么,“原生态”的语文本色课该怎么上?在实践与思考中,答案日渐清晰——追求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四种生命样态。
一.书声琅琅——以朗读为学习基础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一堂好的语文课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含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倡导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做到熟读成诵,因为背诵的过程实际上是典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的过程,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受用终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启发思维”,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目的。本色语文的目的就是抓住语文的根,把准语文的脉,锁住语文的魂,而这根、这脉、这魂都集中在语言文字上,因此务必加强朗读。
如何把文章读好,读出韵味,这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谈及“为什么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这样的问题时,我巧妙设计范读,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各种的缘由。同时,在倾听中懂得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就要注意适当的停顿。“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有了教师的范读,学生很快就能读好整句话。当然,老师的示范只起一个引领作用,更关键的还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二.议论纷纷——以探究为学习方式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读书、讨论中自我感悟。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主动接受知识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主体;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设计学法,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最后,在活动形式上,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活动形式的交叉使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习惯。
《伤仲永》一课,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学习古文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课后的注释就像一把小拐杖,它减缓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坡度。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自学,利用注释扫除初读课文时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安排小组活动、个别质疑等方式引导他们去感悟学习古文的方法。因此,课堂上,当学生遇到表达不清,语序颠倒这样的问题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理解古文的意思,除了借助注释,还应该联系上下文,有时甚至要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这样,意思的表达才会更清楚。
另外,语文老师还要使自己成为“咬文嚼字”的高手。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不放过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一个标点,才有可能在教学中驾驭自如,左右逢源。否则,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原汁原味地品读词句是本色语文的内核所在。
咬什么?怎么嚼?第一,在关键处咬文嚼字。课文的关键语句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关键语句解读文本,容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故宫博物院》一文,可抓住“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句关键性的过渡句展开教学。抓住一句,提领一篇,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第二,在矛盾处咬文嚼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里的“似乎”和“确凿”看似矛盾,实无矛盾,这种地方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去咬一咬、嚼一嚼,品出点语言文字的味道来。第三,在空白处咬文嚼字。许多课文在内容上都有空白之处,尤其是一些古典诗文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师要找准空白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发挥想象,学会与文本对话,借助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补充,丰富课文的内涵,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发掘文本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说过:“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因此,“咬文嚼字”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人文情怀的熏陶,更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潜台词的学习过程。
三.情意浓浓——以体悟为学习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注意情感渲染,力图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阶梯,一步步迈向情感高潮,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我们的语文课,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缺乏的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需要诗意。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在高昂的激情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影响着课堂氛围的基调。因此,教师要首先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要引领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悟文章的中心,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悟语言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如:有一位年轻教师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课堂上她请同学划出文中父亲帮我买橘子的一系列的动词,并读一读。这样的阅读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同一篇课文,在一次市属级观摩课上,任教者是这样安排的:她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动词,然后通过对文中买橘子的动词进行转换、删除,并与原文比较,品味,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情感思维的生成,让学生体会到动词背后蕴含的那份深沉细腻的父爱。
四.动笔频频——以运用为学习目的
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在阅读的基础上,再安排简单的写的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百草园的美丽与生机,学后可让学生仿写,选一处景物,进行读写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再如《木兰诗》一文的教学,可安排:仿写、改写,写感受、启示,写自己想写的,再现当时情形。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适时适度的练笔,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
“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切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忘了“回家”的路。语文课堂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语文的本色是简朴的。简朴,就是简单、朴实、不花哨、洗尽铅华、删繁就简,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语文课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
陈小玉,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要求后,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片面地追求愉快学习,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陷入“虚、闹、杂、碎、偏”的境地,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快乐了,个性张扬了,收获少了;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学习任务淡化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最朴素、最常态、最真实的语文本色阅读课。
什么是语文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有精辟的概括——“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的,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
那么,“原生态”的语文本色课该怎么上?在实践与思考中,答案日渐清晰——追求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四种生命样态。
一.书声琅琅——以朗读为学习基础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一堂好的语文课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含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倡导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做到熟读成诵,因为背诵的过程实际上是典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的过程,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受用终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启发思维”,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目的。本色语文的目的就是抓住语文的根,把准语文的脉,锁住语文的魂,而这根、这脉、这魂都集中在语言文字上,因此务必加强朗读。
如何把文章读好,读出韵味,这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谈及“为什么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这样的问题时,我巧妙设计范读,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各种的缘由。同时,在倾听中懂得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就要注意适当的停顿。“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有了教师的范读,学生很快就能读好整句话。当然,老师的示范只起一个引领作用,更关键的还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二.议论纷纷——以探究为学习方式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读书、讨论中自我感悟。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主动接受知识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主体;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设计学法,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最后,在活动形式上,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活动形式的交叉使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习惯。
《伤仲永》一课,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学习古文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课后的注释就像一把小拐杖,它减缓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坡度。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自学,利用注释扫除初读课文时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安排小组活动、个别质疑等方式引导他们去感悟学习古文的方法。因此,课堂上,当学生遇到表达不清,语序颠倒这样的问题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理解古文的意思,除了借助注释,还应该联系上下文,有时甚至要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这样,意思的表达才会更清楚。
另外,语文老师还要使自己成为“咬文嚼字”的高手。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不放过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一个标点,才有可能在教学中驾驭自如,左右逢源。否则,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原汁原味地品读词句是本色语文的内核所在。
咬什么?怎么嚼?第一,在关键处咬文嚼字。课文的关键语句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关键语句解读文本,容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故宫博物院》一文,可抓住“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句关键性的过渡句展开教学。抓住一句,提领一篇,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第二,在矛盾处咬文嚼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里的“似乎”和“确凿”看似矛盾,实无矛盾,这种地方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去咬一咬、嚼一嚼,品出点语言文字的味道来。第三,在空白处咬文嚼字。许多课文在内容上都有空白之处,尤其是一些古典诗文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师要找准空白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发挥想象,学会与文本对话,借助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补充,丰富课文的内涵,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发掘文本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说过:“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因此,“咬文嚼字”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人文情怀的熏陶,更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潜台词的学习过程。
三.情意浓浓——以体悟为学习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注意情感渲染,力图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阶梯,一步步迈向情感高潮,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我们的语文课,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缺乏的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需要诗意。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在高昂的激情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影响着课堂氛围的基调。因此,教师要首先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要引领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悟文章的中心,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悟语言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如:有一位年轻教师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课堂上她请同学划出文中父亲帮我买橘子的一系列的动词,并读一读。这样的阅读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同一篇课文,在一次市属级观摩课上,任教者是这样安排的:她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动词,然后通过对文中买橘子的动词进行转换、删除,并与原文比较,品味,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情感思维的生成,让学生体会到动词背后蕴含的那份深沉细腻的父爱。
四.动笔频频——以运用为学习目的
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在阅读的基础上,再安排简单的写的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百草园的美丽与生机,学后可让学生仿写,选一处景物,进行读写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再如《木兰诗》一文的教学,可安排:仿写、改写,写感受、启示,写自己想写的,再现当时情形。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适时适度的练笔,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
“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切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忘了“回家”的路。语文课堂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语文的本色是简朴的。简朴,就是简单、朴实、不花哨、洗尽铅华、删繁就简,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语文课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
陈小玉,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