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夫人回忆录⑨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阐明传统武学的弊端,李小龙还对一些传统武学门派的“掌门人”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世界上所有武道中,传统武者人数之多、状况之差是人们想像不到的。这些人往往是武师,正是他们把武坛搞得一团糟。因为他们可以信口胡言,而不必兑现他们的承诺——打斗真功夫。他们只须让学生们相信他的功夫坚不可摧,还有谁敢向他们发难呢?这些武师墨守陈规,对功夫一知半解。这类东方的自卫术,犹如在陆地上学游泳。你可以学到各类游泳动作,却从未进入水中实践过。这些功夫经不起实战检验,毫无意义可言。他们只想打碎三寸厚的木板或两块砖之类的东西。因而他们不可能成为斗士。”
  这种习武方式太保守,李小龙的抨击无疑触怒了一些传统武学门派的“掌门人”。像其中名气较大的Jhoon Rhee及Ed Parker。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赞同李小龙的观点,他们敬重李小龙的正直、诚实,和他成为终生的朋友。
  有位日本空手道黑带武士在西雅图观看李小龙功夫表演时,对他的观点提出异议,并向李小龙挑战。李小龙向他解释说,他不是针对某个人,也并非贬低某人,他仅仅想说明自己的功夫,但这位空手道专家仍坚持挑战,李小龙只好被迫接受。两人去了附近的一家练功房。有许多人跟在他们身后呐喊、助威。打斗的场面十分壮观,这位空手道武士施展踢术,李小龙仍旧施以咏春拳截击和直拳。李小龙将这位黑带高手逼至白线附近,随后给对方致命一击,以脚踢对方面门将其制服。这位空手道专家心服口服,并成为李小龙的忠实追随者。正如从前西海岸空手道大师鲍勃·瓦尔所言:“我最不喜欢李小龙的一点,是他无所不能。”对此,木村武元也说:“有许多人反对他,但一旦他们看到李小龙所做的事,他们又都想加入进来。”
  李小龙在1959年4月由香港到美国后不久,有人曾想让他在旧金山开一家武馆(训练馆),并从事教授武术工作。他在接受《黑带》杂志采访时说,他在过去半年中在那里结识了几位空手道练习者,“他们想让我在旧金山开家武馆。但我不感兴趣,我想继续深造。”


  图示在香港很难找到练功之所,他身后是他定居的地方。
  然而,他也半开玩笑地说,他刚到西雅图时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但他不喜欢琐碎的工作,“我太懒、不习惯那种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上,李小龙从未停止练功。在他有生之年,哪怕是片刻时间,也不放过练功。至于懒惰……我认为,他是有选择的。


  图示三指俯卧撑。经过这种练习,他的上身更加健壮
  李小龙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会有一天闻名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这个雄心,也不意味着他不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他所钟爱的功夫。在1962年9月,他中断在好莱坞的演艺生涯前很久,李小龙在给一位老朋友的信中道出了他未来的报负和光大功夫的意志:
  这封信也许让人难以理解,它包含了我的梦想和我的思考方式,总的来说也可算做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心情一言难尽,但我却想让你理解我。我将尽力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我希望你也不要隐瞒自己的观点,在看完这封信时再发表评论。
  日子过得好,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努力工作,另一种是创造力(当然也需要工作)。不错,劳动和节俭可以使人获得成功。但运气,从财富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人异想天开的一种回报。在美国,各行各业的人都崇尚有主见的人,正是这些观点使他们成为有个性的人。一个好的想象会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功夫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极大地影响着我的个性和观点的形成。我习武为增强体魄,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是一种自卫方法和生活方式。功夫是武术中的精华,而从武术中派生、盛行美国的柔道和空手道只是武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没有人听说过这种至高无上的武艺,也没有一位成功的大师。我相信,以我多年的练习,我会担此重任,成为第一位中国功夫大师。多年来,我一直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功夫。我的目标是创建一所功夫学院,使中国功夫遍布美国(我计划用10~15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我这样做不是仅为赚钱。我这样,目的在于,我愿意让世人认识到中国功夫的精湛,我也乐于教授练习中国功夫,我也想为我的家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我喜欢创新,但最重要的是功夫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图示大师Jhon Rhee在华盛顿大赛上介绍李小龙
  我知道我的想法不错,而结果也十分圆满。我不担心我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只要努力去做,我想终究会成功的。
  当你将一粒石子投入水池中时,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并渐渐扩散。我当时的心情正如这水面一样,一旦有了一个确切的计划,心里就再也不能平静。我立即开始为将来做打算。我既有清醒的认识,也爱梦想(别忘了现实的做梦者从不会放弃梦想)。我现在也许除了一块栖身之地外一无所有,但一旦我的梦想像潮水般涌起时,我仿佛已看到一张美好的蓝图:拥有一座五、六层的功夫学院,其分部遍布全美。但我并非信心十足,于是我开始审视自己,以战胜困难,摆脱逆境,取得“难以思议的成功”的能力。


  图示李小龙与朋友Syva Lai练功,她是一位颇受欢迎的香港娱乐界人士,后来成为罗伯特·李的妻子。
  总之,我要达到的目标是找到生命的真谛——达到心理上的平静。我知道,即使倾尽我所有,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我想,只要我忠于这一目标,而不是神经病似地斗争,就有可能达到。为了做到心理上的平静,我认为有必要把道和禅分开来。
  也许有人会说我太想成功了。其实不然,你知道我会量力而行的。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我不会害怕或怀疑自己。成功一向只倾向于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根本没有成功的愿望,你难道会取得成功吗?
  李小龙写下这番话时仅有二十几岁。在美国仅三四年,他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甚至好于许多在美国本土出生的人。对于许多人来说,12岁才开始学英语而达到如此水平简直不可思议。我认识李小龙时,年轻的他对将来要做的事已胸有成竹。他知道该如何去争取,如何调和梦想与抱负及根据功夫的组成规律他会达到何种境界。


  图示1963年我与李小龙初识,当时他23岁
  到1963年底,李小龙的功夫学院已初具规模。他的武校位于西雅图大学校园附近的学院路上,学费为成人每月22美元,少年儿童每月17美元。在学校的计划书中声明学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勤于思考、刻苦练功,并指出精于功夫也并非难事。他说:“技巧在于沉稳、简洁、迅速,直指对方要害,毫无多余动作。”他还强调,学生要自信、谦虚、协作、互相尊重。
  此后不到一年,我与李小龙结婚,并一同去奥克兰。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酸甜苦辣、渴望与沮丧,有许多次我们经济拮据,成功总是远离我们。我们过着动荡的生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在我们9年的婚姻生活中竟搬了11次家。尽管如此,有李小龙在我身边我已经满足了。那几年的生活很艰苦,但却是难忘的。李小龙有目标、有抱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编译/曹阳
其他文献
自本刊“瑜伽专辑”面世后,反响强烈,要求练瑜伽的读者电话、信件每天都不断。  这篇来自沪上的报道,不仅显示了瑜伽功的神奇,亦可说明,只要持之以恒的修炼,就会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对于关心瑜伽信息的读者,请阅本刊“俱乐部”栏目中的“瑜伽信息”。  1.我叫林应富,今年65岁,上海新华无线电厂退休工人。1997年12月出现头昏、言语不清、嘴歪等症状,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梗阻,住院一个月。1998年5
期刊
通背掌对操属少林武术基本功法之一,也是技击基本训练方法。通过对操练习,不但可以培养自由搏击技能,而且能提高自身的实战应变能力,更可使手、眼、身、法、步得到很好的锻炼。  预备式  甲、乙相距约两米,成立正姿势,相对而立,目平视对方(图1示)。  要点:双手握拳置于腰间,下颏微收,舌顶上腭,精神集中。    一、乙进步推胸,甲进步截肘  甲乙均向前进,右脚,屈膝成右弓步。同时,乙右拳变掌随右脚进步借
期刊
爱的主旋律  珠江上流动的婚宴  所有的梦幻婚礼,都是从一段两情相悦的故事开始的。  骆琦 现任澳门元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因参加《非诚勿扰》而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以最短时间成为最多次“心动女生”的女嘉宾,总共参加46期,成为“心动女生”29次。  大气奢华的游船、豪华的入场式、衣香鬓影的嘉宾,2013年年底的那天,路过广州“小蛮腰”(广州塔)的人都纷纷驻足,往熙熙攘攘的人群瞄上几眼,一个女孩在
期刊
陶杰 香港畅销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新穗诗社社员,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自述:哪里有自由,哪里有品位,哪里就是我的家。  英国导演戴维连的经典《桂河桥》 ,是解读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最佳入门课本。  桂河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群英国战俘,被迫为日军修桥,最后把桥炸掉的故事。桂河桥的主角,由亚历坚尼斯演的英国军官尼高逊,在一般的观众看来,像是一个“两面派“,他面对日本敌军,分不清他
期刊
王受之 设计理论家,曾著有《世界现代设计史》、《流行时尚史》等。近年为人所关注的是他针对中国建筑与城市的新鲜发言,并且因为和王石等大牌地产商的合作,他所着力推行的新居住理念正在得到实践。  我在1980年代初期刚刚开始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时候,“设计“这个词在国内还不通用,在美术学院里,就是“工艺美术“而已,具体到平面设计,叫做“装潢设计“,什么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景观设计、时装设计等等,在国内
期刊
袁铁坚 本为大学教师,却投身商海,参与和主持了华侨城集团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深圳东部华侨城以及云南昆明华侨城相关项目从立项、策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去过世界的不少地方,大多与高尔夫有关。  中国旅游地产的始创者是深圳的华侨城集团。从深圳湾畔5平方公里起步,华侨城一路攻城掠寨,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天津等地采取以“欢乐谷“为旅游核心产品并辅之以房地产开发的“旅游+地产“模式,既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也
期刊
西闪 别人称呼他作家、评论家、独立画家,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身体与精神双重意义上的个体劳动者“。这个劳动者在各种观念间穿行,举重若轻,谱出了一曲《思想光谱》。  在电视机从娱乐生活的中心淡出的今天,似乎借助了某种神秘的传播术,日本电视剧《半泽直树》不可思议地火了。在日本,它最高录得46.7%的瞬间收视率,成为2001年以来日剧的收视冠军。在香港,TVB买下了播放权,还兴起了翻拍的念头。在微博上,谈
期刊
高手风范,犹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甚至一望便知。如观其外,挺胸,凸腹,即使脚下的外八字也不碍事,那正好是常练八卦步的佐证。眼为心之苗,高手眼毒,常瞪如铜铃,令人望而生畏。武谚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手总是头天晚上早早就寝,第二天好早早起床操练。高手晨练煞是壮观,手提红缨枪,背插鬼头刀,上身着双排扣练功服,下穿灯笼大肥裤。人如虎,枪如龙,刀如豹,煞是威风。高手很是谦虚,总躲在市里最热闹的公园
期刊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他是企业领袖,却常常被冠以“思想家“之名。他造房子,也写书,有《野蛮生长》这样的宏大叙述,也有“冯段子“经典语录流传于世。  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程度, 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一般温度都比较低。遇到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但现在我发现,随着互联网时代
期刊
麦家 著名作家、编剧,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品有《解密》《暗算》 《风声》 《风语》 等。根据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暗算》 和电影《风声》开中国谍战特情影视剧(片)之先河,被誉为“中国谍战小说之父“。  今年夏天,在杭州,除了世纪一遇的高温,陪我的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几乎每天一本,连读了七八本。波罗,马普尔小姐,庄园,旅行,凶杀,封闭的空间,开放的时间,耸人听闻的情节,扑朔迷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