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现代福尔摩斯”的李昌钰,是世界著名的华人神探。他一生荣誉加身,获得了23个博士称号。一生奋斗前进、不畏艰难,变不能为能。而他的成就,要归功于他的母亲—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布什赞不绝口的奇女子王淑贞。
王淑贞19岁嫁给富二代,52岁变成寡妇。她的前半生是享尽荣华的阔太太,后半生为解决13个儿女的吃喝、上学问题,给富人帮佣,沦为下人。但谁也没想到,她凭着一己之力,竟培养出了13个博士,为世人惊叹。
大家闺秀与富家公子的结合
1897年,王淑贞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县如皋镇的书香世家。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女性备受歧视的年代,这个书香世家的家教也相对自由和开放:祖上都是读书人,作为女孩的王淑贞,从小也饱读诗书,诗词音律无一不通,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19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王淑贞嫁给了同乡的富二代李浩民。李浩民是民国中后期如皋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其父亲李耀庭在如皋西门外开设了一家“李耀记陆陈行”,即经营粮食的商行。李耀庭是白手起家,从穷苦家庭过来的他,对李浩民的教育最看重“责任、担当”这样的字眼。
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吃苦耐劳的富家公子,王淑贞和李浩民的结合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婚后,恩爱的夫妻俩生了8女5子。李浩民主外经营粮行,王淑贞主内相夫教子,夫妻琴瑟和鸣,儿女健康成长,令人艳羡。
然而,王淑贞52岁这年,家庭却生了变故。
1948年,他们举家迁往台湾。第二年春节前夕,王淑贞带着13个子女将台湾桃园的院子布置一新,还别出心裁地用石头和盆景等摆了一个“父来公园”;此时的李浩民也带着全部财产乘坐轮船赶去台湾与家人共度春节、吃团圆饭。
不幸的是,李浩民前往台湾时搭乘的轮船,正是后来轰动世界的“太平轮”。太平轮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一艘货船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全家翘首期盼,却等来举家悲戚的噩耗:李浩民遇难了。
王淑贞对此难以置信,还曾雇飞机到失事海域寻找过。失去了顶梁柱,李家开始衰落,但52岁的王淑贞并未就此倒下。
生活再难,教养不能难
52年的人生,王淑贞还从未工作过,但此时她毅然迈出家门,接手了亡夫留下的负债累累的生意。然而她并没有从一个家庭主妇成功逆袭为一个女商人,合作伙伴的无情离开、竞争对手的暗地掣肘,令这个毫无经商经验的女人彻底“输光”了家业。
到了最难的时候,王淑贞不得不变卖所有房产、店铺,以还清欠债。最终,她带着13个孩子来到台湾荒无人烟的郊外,找了一所破房子住下。但她仍然没有向命运低头。为了一家14口的生计,她毫不介意从阔太沦为下人。
52歲的她,年龄太大了,除了帮人洗衣、做饭、带孩子、家教音乐,没人愿意雇她到公司上班。可打零工,酬劳太少了,她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做。好几次,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
外人看她太辛苦,劝她:“你大儿子都30岁出头了,怎么还让他读书?你让年龄大点的几个孩子都休学去打工呀!”王淑贞果断拒绝了。
书香世家出身和经历过苦难岁月洗礼的她,深知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考学,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再难,砸锅卖铁,她也坚持要送13个孩子读书,而且一定要读到博士。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极尽可能地成为优秀的拔尖的人才,不仅是长大成人更是长大成才。
日子越来越窘迫,13个孩子学习都只能共用一张桌子。但这种共苦的日子,却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团结、奋进、齐心协力。他们会在学业之余,抢着帮母亲干家务活,会耐心听母亲的教导,懂得家人间要谦让,懂得要为家人努力,为自己努力。
最终,当13个孩子全以博士毕业时,王淑贞备感欣慰。13个孩子所学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基本囊括了世界各个行业类型:科研学者、商人、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广告师、证券工作者、IT?精英等。
而其中,最让这个家庭骄傲的,是后来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的、在家中排行第11的李昌钰。他以鉴识科技与犯罪侦查闻名遐迩,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犯罪克星,是全美第一位州级华裔警政长官,美国历史上官职最高的亚裔执法官员。
李昌钰的一生,有23个博士头衔。
每一句言传都是典范
王淑贞一生对儿女说过很多“至理名言”,每一句都堪称家教范本。如果说王淑贞的身教给了儿女功成,那么,她的言传给了孩子名就。
王淑贞最常跟孩子们说:“做人要刻苦、坚强、善良。”这个教诲从家道中落那天,她就没中断过地提醒儿女。后来,这句话也成了相继通过学业移民到美国的子女们的精神粮食。子女们始终相信:只要不畏艰难,不可能也可以变为可能。
在美国,李昌钰刚进入法医科学领域时,警察和检察官并不相信刑侦科学,没人愿意找他,只有为穷人提供免费辩护服务的律师才会请他。李昌钰抓住实践机会,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案件,为公设律师打赢了好几桩案件。至此,检察官和警察才开始重视这位亚裔科学家。他一直以母亲的谆谆教导为训,直到古稀之龄,每天还坚持工作16个小时。
王淑贞还常对孩子们说:“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待人要好,是说做人要心存良善,广结善缘;做事要专心,是说要存诚、敬之心做事,不要老想报酬,不能吊儿郎当;少说话,则是要人内敛自守,也是要避免口舌招尤;多做事,就是要人去“实干”,用行动去把理想和想法变成现实。
儿女都在美国发展后,她希望他们对华裔族群做出贡献。康州州长邀请李昌钰担任警政厅厅长时,因为这并不是他热爱的科学工作,他一开始很排斥。康州州长知道李昌钰很孝顺,就找到了王淑贞,让她说服李昌钰接受这一任命。
王淑贞的想法很简单: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华裔做到警政厅厅长,我们不能光为自己,还要为族群努力,为未来的华裔开拓出一条路。华人在美国不只可以做科学家,还可以做有话语权的政治家。在母亲的劝说下,李昌钰最终接受了康州警政厅厅长这一职位。
大道至简,王淑贞就以这样简单的道理,让儿女做最优秀的人。
学习是态度,“不忘本”是素养
王淑贞的言行,对子女们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
62岁,王淑贞被儿女们接到美国长住。这位从未学过英文的老人,竟在很短的时间内,靠自学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拿到了永久居留权。在王淑贞这儿,“活到老,学到老”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
学习是态度,而“不忘本”是素养。王淑贞到美国后,对长大的地方—如皋,魂牵梦绕。在国外的50余年,她与子女们交流,坚持用如皋方言,既是为了一解异国他乡的乡愁,也是为了提醒子女们饮水思源,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李昌钰的儿女,另一半都是外国人,王淑贞为此生了好几个礼拜的气。她质问李昌钰:“你怎么没好好教育他们?”在老人的心里,中国人就该和中国人结合;李昌珏成为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后,王淑贞对他的告诫是:你做厅长不是为你自己,是为中国人打开看世界的通道。
100岁大寿时,子女们问王淑贞想要什么礼物?她说:“我要回去给中国小孩造学校。”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她对祖国浓浓的爱和割舍不下的故乡情。
2003年3月6日,王淑贞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这位跨越3个世纪的中国老人,生了13个孩子,培养了13个博士。在她的身上,折射出了中国女性永恒的光辉:善良和坚强。
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精神的传递。逆境中的王淑贞再苦再艰难,也选择将乐观、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灌输给每一个孩子。
林则徐说:“子若比我强,留钱有何用?子若不如我,留钱又有何用?”这句话细细品味,精妙极了。这不正是王淑贞奋其一生所做的事吗?
王淑贞19岁嫁给富二代,52岁变成寡妇。她的前半生是享尽荣华的阔太太,后半生为解决13个儿女的吃喝、上学问题,给富人帮佣,沦为下人。但谁也没想到,她凭着一己之力,竟培养出了13个博士,为世人惊叹。
大家闺秀与富家公子的结合
1897年,王淑贞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县如皋镇的书香世家。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女性备受歧视的年代,这个书香世家的家教也相对自由和开放:祖上都是读书人,作为女孩的王淑贞,从小也饱读诗书,诗词音律无一不通,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19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王淑贞嫁给了同乡的富二代李浩民。李浩民是民国中后期如皋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其父亲李耀庭在如皋西门外开设了一家“李耀记陆陈行”,即经营粮食的商行。李耀庭是白手起家,从穷苦家庭过来的他,对李浩民的教育最看重“责任、担当”这样的字眼。
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吃苦耐劳的富家公子,王淑贞和李浩民的结合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婚后,恩爱的夫妻俩生了8女5子。李浩民主外经营粮行,王淑贞主内相夫教子,夫妻琴瑟和鸣,儿女健康成长,令人艳羡。
然而,王淑贞52岁这年,家庭却生了变故。
1948年,他们举家迁往台湾。第二年春节前夕,王淑贞带着13个子女将台湾桃园的院子布置一新,还别出心裁地用石头和盆景等摆了一个“父来公园”;此时的李浩民也带着全部财产乘坐轮船赶去台湾与家人共度春节、吃团圆饭。
不幸的是,李浩民前往台湾时搭乘的轮船,正是后来轰动世界的“太平轮”。太平轮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一艘货船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全家翘首期盼,却等来举家悲戚的噩耗:李浩民遇难了。
王淑贞对此难以置信,还曾雇飞机到失事海域寻找过。失去了顶梁柱,李家开始衰落,但52岁的王淑贞并未就此倒下。
生活再难,教养不能难
52年的人生,王淑贞还从未工作过,但此时她毅然迈出家门,接手了亡夫留下的负债累累的生意。然而她并没有从一个家庭主妇成功逆袭为一个女商人,合作伙伴的无情离开、竞争对手的暗地掣肘,令这个毫无经商经验的女人彻底“输光”了家业。
到了最难的时候,王淑贞不得不变卖所有房产、店铺,以还清欠债。最终,她带着13个孩子来到台湾荒无人烟的郊外,找了一所破房子住下。但她仍然没有向命运低头。为了一家14口的生计,她毫不介意从阔太沦为下人。
52歲的她,年龄太大了,除了帮人洗衣、做饭、带孩子、家教音乐,没人愿意雇她到公司上班。可打零工,酬劳太少了,她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做。好几次,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
外人看她太辛苦,劝她:“你大儿子都30岁出头了,怎么还让他读书?你让年龄大点的几个孩子都休学去打工呀!”王淑贞果断拒绝了。
书香世家出身和经历过苦难岁月洗礼的她,深知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考学,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再难,砸锅卖铁,她也坚持要送13个孩子读书,而且一定要读到博士。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极尽可能地成为优秀的拔尖的人才,不仅是长大成人更是长大成才。
日子越来越窘迫,13个孩子学习都只能共用一张桌子。但这种共苦的日子,却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团结、奋进、齐心协力。他们会在学业之余,抢着帮母亲干家务活,会耐心听母亲的教导,懂得家人间要谦让,懂得要为家人努力,为自己努力。
最终,当13个孩子全以博士毕业时,王淑贞备感欣慰。13个孩子所学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基本囊括了世界各个行业类型:科研学者、商人、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广告师、证券工作者、IT?精英等。
而其中,最让这个家庭骄傲的,是后来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的、在家中排行第11的李昌钰。他以鉴识科技与犯罪侦查闻名遐迩,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犯罪克星,是全美第一位州级华裔警政长官,美国历史上官职最高的亚裔执法官员。
李昌钰的一生,有23个博士头衔。
每一句言传都是典范
王淑贞一生对儿女说过很多“至理名言”,每一句都堪称家教范本。如果说王淑贞的身教给了儿女功成,那么,她的言传给了孩子名就。
王淑贞最常跟孩子们说:“做人要刻苦、坚强、善良。”这个教诲从家道中落那天,她就没中断过地提醒儿女。后来,这句话也成了相继通过学业移民到美国的子女们的精神粮食。子女们始终相信:只要不畏艰难,不可能也可以变为可能。
在美国,李昌钰刚进入法医科学领域时,警察和检察官并不相信刑侦科学,没人愿意找他,只有为穷人提供免费辩护服务的律师才会请他。李昌钰抓住实践机会,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案件,为公设律师打赢了好几桩案件。至此,检察官和警察才开始重视这位亚裔科学家。他一直以母亲的谆谆教导为训,直到古稀之龄,每天还坚持工作16个小时。
王淑贞还常对孩子们说:“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待人要好,是说做人要心存良善,广结善缘;做事要专心,是说要存诚、敬之心做事,不要老想报酬,不能吊儿郎当;少说话,则是要人内敛自守,也是要避免口舌招尤;多做事,就是要人去“实干”,用行动去把理想和想法变成现实。
儿女都在美国发展后,她希望他们对华裔族群做出贡献。康州州长邀请李昌钰担任警政厅厅长时,因为这并不是他热爱的科学工作,他一开始很排斥。康州州长知道李昌钰很孝顺,就找到了王淑贞,让她说服李昌钰接受这一任命。
王淑贞的想法很简单: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华裔做到警政厅厅长,我们不能光为自己,还要为族群努力,为未来的华裔开拓出一条路。华人在美国不只可以做科学家,还可以做有话语权的政治家。在母亲的劝说下,李昌钰最终接受了康州警政厅厅长这一职位。
大道至简,王淑贞就以这样简单的道理,让儿女做最优秀的人。
学习是态度,“不忘本”是素养
王淑贞的言行,对子女们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
62岁,王淑贞被儿女们接到美国长住。这位从未学过英文的老人,竟在很短的时间内,靠自学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拿到了永久居留权。在王淑贞这儿,“活到老,学到老”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
学习是态度,而“不忘本”是素养。王淑贞到美国后,对长大的地方—如皋,魂牵梦绕。在国外的50余年,她与子女们交流,坚持用如皋方言,既是为了一解异国他乡的乡愁,也是为了提醒子女们饮水思源,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李昌钰的儿女,另一半都是外国人,王淑贞为此生了好几个礼拜的气。她质问李昌钰:“你怎么没好好教育他们?”在老人的心里,中国人就该和中国人结合;李昌珏成为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后,王淑贞对他的告诫是:你做厅长不是为你自己,是为中国人打开看世界的通道。
100岁大寿时,子女们问王淑贞想要什么礼物?她说:“我要回去给中国小孩造学校。”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她对祖国浓浓的爱和割舍不下的故乡情。
2003年3月6日,王淑贞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这位跨越3个世纪的中国老人,生了13个孩子,培养了13个博士。在她的身上,折射出了中国女性永恒的光辉:善良和坚强。
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精神的传递。逆境中的王淑贞再苦再艰难,也选择将乐观、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灌输给每一个孩子。
林则徐说:“子若比我强,留钱有何用?子若不如我,留钱又有何用?”这句话细细品味,精妙极了。这不正是王淑贞奋其一生所做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