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UASB处理高硫酸盐废水,对不同碳硫比〔m(COD)/m(SO
42-)=1、2、3、4.6〕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处理效能进行评估,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COD去除率和SO
4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
42-去除率与m(COD)/m(SO
42-)成正比,而COD去除率则与m(COD)/m(SO
4
以苏州某企业不锈钢产品生产废水排放工程为例,介绍了不锈钢产品生产废水的特点,并从工艺特点、设计参数、处理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介绍了以“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MVR蒸发系统”为核心的零排放系统,最终出水水质可达产线用水水质标准。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良好,运行成本为12.31元/t,可节省1 609.6万元/a,经济、环境效益明显。
工业废水中的喹啉类化合物会严重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活性,阻碍废水生物脱氮过程。将餐厨发酵液作为碳源,应用于喹啉降解和反硝化脱氮过程。设置乙酸钠(A)和餐厨发酵液(B)两组反应器,在喹啉质量浓度为200mg/L、COD/NO3--N为7的条件下,A、B两组的出水中未检测出喹啉,COD去除率分别为83.2%±0.4%和87.6%±1.1%,TN去除率分别为90.9%±3.5%和95.8%±1.5%。餐厨发酵液会促进污泥中Trichococcus菌丰度增加,加速喹啉降解,提升系统的脱氮效率。同时,餐厨发酵液会增大污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聚天冬氨酸(PASP)分子结构和阻垢缓蚀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PASP分子在阻垢性能方面,由于分子中亚胺基上的氮原子和羧基上的氧原子均具有较强的负电性,使得羧基上的氧原子非常容易与晶面上的钙离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且PASP分子中两个氮氧原子的相对间距与方解石晶面上钙离子间距非常相近,这样良好的匹配性显著增强PASP分子与特定晶面之间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对碳酸钙晶体的阻垢效果,静态阻垢实验结论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PASP分子在缓蚀性能方面,通过量化计算得到PASP分子最高占据
用H2O2、KMnO4(Mn)和Mn(CH3COO)2·4H2O(MnC)改性松木生物炭(PW),通过吸附实验和表征探究其对Pb的去除能力和去除机理,并定量分析各种吸附机制的贡献率。PW-H2O2、PW-Mn、PW-MnC对溶液中Pb的吸附量分别是原始生物炭的6、8.5、7.9倍。两种锰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显著提高,其表面形成了MnO2。阳离子交换对吸附的
从某企业生化污泥中筛选并分离出一株耐盐菌株GXNYJ-12,经鉴定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该菌株可在0~25%盐度下有效降解苯酚,且具有较强耐受S2-毒性的能力,单因素试验显示其最适pH为8,最适温度为30℃。深入研究表明,该菌株可有效降解COD 8 132 mg/L、硫酸盐质量浓度28 000 mg/L、含盐量42 000 mg/L的长链二元酸酸化废水,在氮源投加质量浓度200 mg/L条件下,经96 h好氧生化,其COD可降至500 mg/L以下,满足进入市政等二级污水处理场要求。
以改性给水污泥(MS)协同FeCl
3调理污泥,考察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S/FeCl
3调理污泥脱水效果较好,体系中引入的阳离子使上清液浊度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大大降低,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以污泥干重(DS)计,在30%MS和60 mg/g FeCl
3条件下,污泥比阻(SRF)和毛细吸水时间(CST)分别减少70.8%和60.2%,污泥净产率(YN)增加62.1%;在50%MS和60 mg/g FeCl
3
采用亚硫酸氢钠(NaHSO3)强化Fe2+/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铬黑T(EBT)。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以Fe2+浓度、NaHSO3投加量和PS浓度作为考察因素,EBT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建立二次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EBT降解的影响。在模型优化条件,即Fe2+浓度0.08 mmol/L、NaHSO3投加量0.90mmol/L、PS浓度1.00 mmol/L条件下,预测EBT去除率为93.7%。
采用“空气吹脱-硅藻土过滤-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环氧树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考察预处理方式、不同氧化剂及其工艺条件对废水TOC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TOC 3000~4000 mg/L)经预处理后,Fenton氧化工艺优选条件为:初始pH为4左右,双氧水1200~1300 mmol/L,Fe2+12 mmol/L,双氧水和亚铁试剂采用分次滴加法。在此条件下,废水TOC去除率在98%以上,TOC稳定在100 mg/L左右,可作为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原料,实现了废水资源化
采用间歇式电絮凝装置,以铁铝为复合电极,考察氯化物浓度、电流密度、极板间距以及pH对电絮凝去除地下水中砷、锰、氟三类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物浓度变化对锰和砷的去除几乎没影响,但浓度过高会阻碍电絮凝除氟过程的进行;反应初期随pH和电流密度增加,目标污染物去除率增大,随极板间距增大,目标污染物去除率减小,反应后期恰恰相反;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即电流密度3 mA/cm2,电解时间25 min,极板间距2.0 cm,初始pH 6.0条件下,砷、锰、氟的去除率分别为99.75%、100.00%、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