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科学有效的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影响。目前,在农村小学中,家校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这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提出了实践性的改进措施,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起各自的教育责任,更好地实践家校共育。
关键词:小学教育;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促进合作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从理论到实践都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与家校合作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其活动的内容、沟通的情况、开展的程度等,且缺乏监管。其次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仍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展开,家校合作容易受到可变因素的影响,执行流于形式。再加上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学校一直处于指导地位,没有把家长作为教育决策的自愿参与者,且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缺乏积极性。
要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学校应积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体系,促进合作的良性发展。我们可汲取国外家长教师协会(FRA)的先进经验,构建“以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明文规定学校和家长在合作中的权力与义务,切实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活化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地域、经济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家长外出务工而家中只留下老人照顾孩子,还有的学生甚至常年寄宿在学校里,给家校合作造成阻碍。但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学校可以试着搭建网络家校信息交流平台,通过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来实现教师和家长间的双向互动,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校合作论坛”、“校长信箱”等来家长聆家长的声音。最后,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保证家校合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教师合作能力培养,提高合作效率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执行者,其思想觉悟和专业素质都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效果。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规模本就不大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尚且不高,对于家校合作教育的关心和了解更是不足。一些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家长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无力回答,而且在交流过程中的关注点也往往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這在一定程度是使家校合作的作用和影响大大折扣。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家校合作这方面的课程,是不合理的,应引起重视。为弥补这一缺憾,学校可结合校本特色对教师进行有关家校合作的职后培训,培养课程设置中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思想加以探讨,并引入相关技能的培训,如:家访的技巧、语言的艺术、家长会的筹划等,以培养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全面了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多倾听、多沟通,让合作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教师评价机制中加入家校合作方面的内容,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家校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效率。
三、培养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意识,巩固合作成果
农村学生的家长多是农民或个体经营者,受教育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因而在家校合作中只是一味地顺从学校和教师的意思。而部分家长没弄清自己的权力和义务,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自己只需要负责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就好,因而参加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还有超过60%的家庭都是留守儿童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不能为家校合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活动中来,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才得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家长应该抛掉自己的思想包袱,明确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向学校建言献策,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合作者。并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方针、教师的教学计划、掌握学生的教育信息等,以便及时更新自己教育理念和方法,达到合作教育的一致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要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家长的家校合作能力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基本规律,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同时学习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总之,我们要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优势互补的家校合作模式而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最主要场所,肩负着不同的教育使命。家校合作是凝结家校双方的力量所形成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农村小学要正视现阶段在家校合作中的不足,积极改进,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兴泰街道办事处水井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促进合作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从理论到实践都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与家校合作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其活动的内容、沟通的情况、开展的程度等,且缺乏监管。其次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仍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展开,家校合作容易受到可变因素的影响,执行流于形式。再加上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学校一直处于指导地位,没有把家长作为教育决策的自愿参与者,且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缺乏积极性。
要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学校应积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体系,促进合作的良性发展。我们可汲取国外家长教师协会(FRA)的先进经验,构建“以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明文规定学校和家长在合作中的权力与义务,切实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活化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地域、经济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家长外出务工而家中只留下老人照顾孩子,还有的学生甚至常年寄宿在学校里,给家校合作造成阻碍。但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学校可以试着搭建网络家校信息交流平台,通过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来实现教师和家长间的双向互动,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校合作论坛”、“校长信箱”等来家长聆家长的声音。最后,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保证家校合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教师合作能力培养,提高合作效率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执行者,其思想觉悟和专业素质都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效果。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规模本就不大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尚且不高,对于家校合作教育的关心和了解更是不足。一些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家长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无力回答,而且在交流过程中的关注点也往往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這在一定程度是使家校合作的作用和影响大大折扣。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家校合作这方面的课程,是不合理的,应引起重视。为弥补这一缺憾,学校可结合校本特色对教师进行有关家校合作的职后培训,培养课程设置中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思想加以探讨,并引入相关技能的培训,如:家访的技巧、语言的艺术、家长会的筹划等,以培养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全面了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多倾听、多沟通,让合作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教师评价机制中加入家校合作方面的内容,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家校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效率。
三、培养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意识,巩固合作成果
农村学生的家长多是农民或个体经营者,受教育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因而在家校合作中只是一味地顺从学校和教师的意思。而部分家长没弄清自己的权力和义务,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自己只需要负责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就好,因而参加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还有超过60%的家庭都是留守儿童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不能为家校合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活动中来,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才得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家长应该抛掉自己的思想包袱,明确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向学校建言献策,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合作者。并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方针、教师的教学计划、掌握学生的教育信息等,以便及时更新自己教育理念和方法,达到合作教育的一致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要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家长的家校合作能力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基本规律,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同时学习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总之,我们要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优势互补的家校合作模式而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最主要场所,肩负着不同的教育使命。家校合作是凝结家校双方的力量所形成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农村小学要正视现阶段在家校合作中的不足,积极改进,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兴泰街道办事处水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