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进程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积极倡导国有企业改革,并推动各个州政府在电力、天然气、民航、铁路货运、电信等领域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彻底摆脱了长期积累的债务负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下面具体谈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倡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与做法。
  
  改革背景
  
  作为英联邦的一员,英国经济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对澳大利亚产生直接的影响。澳大利亚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从英国移植来的。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影响了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促进了澳大利亚国有企业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雇员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政府投资效益低。政府对有些国有企业的投资、贷款很难收回,导致大量呆坏账,让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所有这些迫使澳大利亚政府倡导微观经济改革。
  此外,澳大利亚国有企业工会强大的政治压力,促使政府倡导国有企业改革。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管理者总是把员工增加工资的问题直接推给政府,政府如果不同意提高工资,工会就会直接与政府谈判,给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不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就不能解脱这种由政府办企业带来的政治压力。
  
  政府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与做法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财政政策,在保证经济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削减各州财政预算的办法,强迫各州政府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具体做法是:
  设立权威部门,查处打击企业的经济违法活动,规范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监督检查政府施行公平竞争政策的情况。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把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与促进经济的安全运营放在首要位置,为促使澳大利亚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成立了最具权威性的市场竞争管理执法监督机构——消费竞争委员会,并在各个州设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
  成立专门机构,全权负责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以维多利亚州政府为例,政府大臣直接领导和负责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机构上,把能源部并入财政部,专门负责州属企业的改革,改革完成后,再把能源部分离出来,继续负责电力企业的监管。为了找到改革的最佳方案,州政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有电力企业改革方案的征集活动,对收到的20多种改革提案,专门组织、集中国内管理与电力技术的专家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用两年的时间,制定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国有电力企业改革方案。
  分步实施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1992年,维多利亚州政府开始推行新的经济改革计划,首先把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方案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是把具有垄断性的国有电力企业进行纵向分离,即把国有电力公司从发电到售电这个完整的网络体系进行拆分,分割成发电、输配电、销售电3个独立的部分,以地域为单位组成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这一阶段,各个被分化的电力企业仍然属于国有企业,政府促使被分化的各个电力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政府从原来直接对企业进行管理,变为重视与行业协会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电力协会把政策信息传递给企业,促进了电力行业协会的发展。由于维多利亚州政府推行稳定的价格政策,电力行业协会从行业的利益出发,非常赞同政府的政策,这样就维持了国有电力企业原有的利润空间,促进了电力企业稳定的生产与经营,保证了电价的稳定。
  第二步再把发电、输配电、售电中的竞争性企业与自然垄断性企业分开,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政策与措施。把处于竞争领域的发电、售电企业按地域拆分成7个公司。然后为这些企业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规定这些竞争性公司的经营方向是竞争性商业领域,这就增加了国内外公司竞争购买国有电力企业的吸引力;再加上国有企业存在较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与提高效率的空间,给出售国有电力企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出售竞争性电力公司首先采取逐一拍卖的办法,对国家不允许出售的或出售不了的采取出售部分股权的办法,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具有竞争性的国有电力企业被拍卖,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对于带有自然垄断性的输电、配电企业,改革办法与竞争性电力企业改革有明显的不同,州政府采取出售部分股权的办法,一是政府出售国有企业49%的股份,保持对输配电企业的控股;二是建立输配电公司的董事会,董事长由政府指派,公司实行董事会决策下的公司经理负责制,董事会决定公司经理的任免,确保政府对输配电环节的严格管理。政府负责对电网的规划与监管,不管公司的运营。目前,各州的高压电网全部由政府控制,对于低压电网,有2个州已经引入了国外公司参与竞争。
  跟踪监测大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确保经济的运行安全。维多利亚州政府把保证重要领域微观经济的运行安全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州政府逐渐转变管理方法,在分步实施国有企业的改革计划时,加强了对输电、配电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放开了对其他环节的管理;督促电力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将政府的意志通过协会传达给企业,推行稳定的价格政策,电力企业也要通过行业协会向政府反应情况,政府满足协会提出的合理要求。政府在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顺利地实现了管理重点的落实与管理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后,州政府在做好行业规划与高压电网监管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监控重要领域微观经济运行安全上来。在机构调整上,政府将改革期间并入财政部的能源部重新分离出来,专门负责跟踪监控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不干预公司运作与经营活动的情况下,重点监控澳大利亚排名前50位的高盈利企业,而对排名在前20位的企业,能源部派专人长期深入企业,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警告,纠正企业不当的行为,防止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冲击。
  
  经验与问题
  
  维多利亚州政府电力改革见到了成效,拍卖竞争性企业和出售垄断国有电力企业部分股权的收入高达210亿澳元,还清了长期积累的80亿澳元的政府债务,虽然电力企业的雇员从改革前的15000人减少到改革后的5000人,政府用2亿澳元很好地解决了员工失业后的福利问题。从整体上看,澳大利亚对国有企业实行渐进式的改革是成功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了大、中用户的电价水平,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下面对澳大利亚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经验与问题进行分析与概括。
  
  经验
  政府采取宏观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在宏观方面,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1974年颁布了《贸易实施法案》和1995年颁布了《竞争规则法案》,制定了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建立了最具权威性的消费竞争委员会,规fet范企业经营行为,约束政府依法行政,保护合法投资经营者的利益,查处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微观的运作上,注重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效果,例如,补充、逐步完善了政府的跟踪监测职能,对大型企业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微观经济的运行安全,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贸易出口的经济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改革办法,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具体干预各州的国有企业改革。各州政府如何改革国有企业,完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目前,澳大利亚6个州中有2个州,对国有电力企业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另外4个州,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在对电力重要环节的控制方面,维多利亚州建立了一个电力批发市场的联合机构,由政府严格监管,但不参与经营,对企业进入批发市场的电力价格没有控制,通过竞争,实行低价优先的原则,优先让低价电上网使用,批发的电价由电的生产量决定,实行“峰谷”电价,改革的结果使大、中用户的用电价格平均下降了10%。同时,居民用电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创造有利于国有企业出售的政策环境。为了提高拍卖竞争性电力企业的底价,提高竞拍效果,获得更大的收益,维多利亚州政府规定了这些竞争性电力公司的经营方向是竞争性的商业领域,让竞争者感觉有更多的利润可赚,提高了拍卖或出售的价格门槛,为电力企业创造了赢利空间。同时,政府公布,对非经营性的公民用电等领域,由政府成立专门的代理机构。机构人员为国家公务员,直接与电力公司协商,继续保持价格的稳定。代理机构向公民售电,对于边远地区的公民用电,由政府给予补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改革措施的配套出台,不仅保证了公民用电价格的稳定,还大大增加了国外公司竞相购买国有电力企业的吸引力,为出售国有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政策环境。
  有控制地开放国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澳大利亚政府注意适时引入国外企业来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对国外电力公司的进入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通过对国外公司投资领域与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技术与经济实力情况、技术标准与环保要求等详细的审查,来控制国外公司进入国内的时机,有选择地引入竞争者。目前,澳大利亚与国外合资的电力公司已成为主流,在一些领域逐渐引入了国外独资公司,以不断增强国内电力公司的竞争力,促进电力行业稳定的发展。
  
  问题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没有建立权威性的电力政策调节机构,对各州国有企业改革缺乏统一的指导。各州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是“五花八门”,给州与州之间的电力协调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造成了很大的内耗。
  过于严格的项目投资审批手续,阻碍了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的建立。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实行过于严格的项目投资审批手续,审批周期长,在客观上阻碍了国外电力公司的及时进入,限制了电力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各个州单独垄断本地电力市场的情况还依然存在,可以预见,澳大利亚要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力市场,还得需要几年的时间。
  (作者国汉海为国家计委培训中心高级经济师、朱富明为陕西省计委综合计划处长)
  
  
  链接
  
  部分国家电力改革的情况
  
  英国
  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私有化与在电力工业引入竞争同步进行。1990年3月按《电力法》重组产业结构:原国有的垄断电力公司被分拆为12个地区配售电公司、3家发电公司和1家高压输电公司。建立电力交易平台,允许大于0.1万KW的用户选择供电商。1998-1999年允许所有的用户选择供电商。2001年实行新电力交易规则(NETA),其基本内容是: 建立双边合同形式主导的市场,合约双方包括发电商、配售电商、电力用户以及输电系统运营商;配售电商和发电商可就未来任何时候买卖电力订立合同,允许电力合同的时间跨度从当天到几年以后;输电系统运营商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接受电力买卖出价,平衡1.5小时以内的合同交割中出现的供求差额,并解决输电网系统可能发生的堵塞问题;输电系统运营者(国家电网公司)同时负责电力调度以满足用户需求,以系统平衡时最后一个发电单位的报价为交易市场价;合约电量与实际电量的差额以系统平衡时买卖双方接受的交易价格清算,并且支付输电系统运营者的输电运营成本(过网费)。
  
  法国
  法国政府拥有的国有电力公司--法国电力公司(EDF)反对破碎分拆,追求规模经济,垄断了法国94%的发电装机和100%的输配电业务,集发电、输电和配售电业务于一身。在欧洲共同体倡导建立统一电力市场的政策推动下,法国颁布实施了新电力法,一方面继续坚持电力行业的公益性,保持EDF的国有企业性质,另一方面也确立了供电市场开放时间表并允许大的电力用户拥有选择权。设立政府电力监管委员会,在EDF内部实行发电,输电与配售电业务分账核算。尽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法国电力依然继续坚持纵向整合,坚持国有性质,追求规模经济,仅对发、输、配电业务实行功能分离和财务分开。
  
  美国
  美国电力工业一直以私有制为主体,其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电价。1992年美国开放输电系统,在电力批发市场引入竞争。1996年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进一步开放电力市场,实行厂网分离,分账核算。目前在美国已经有20个州制定或实施了电力改革计划,但效果大不相同。德克萨斯、新英格兰、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州等州降低电价、提高效率的电力市场改革都取得了成功。这些州的电力市场在放松管制的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如德州要求电力公司在满足用户足够的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有足够的备用容量,独立的发电商(1PP)既可以出售新电厂的电量,也可以出售发电容量。交易市场既有电量电价信号,又有容量电价信号,从而形成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备用容量需求和容量费用机制。加利福尼亚州在1995年开始推行以放松管制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由于加州电力市场结构只是建立在现货交易基础之上,没有建立容量费用机制,市场缺少对备用容量需求的信号,导致5年后电力供给严重短缺,最终演变成系统可靠性的危机。
  
  日本
  日本电力工业在1951年实行了民营化,形成了区域垄断的9家电力公司,这9家地区电力公司在所在区域实行发、输、配、售电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体制。由日本政府通产省负责监管电力工业。监管的主要内容是电价、环境保护和发展规划。其中电价监管的原则是:成本补偿、共同报酬、公平负担。日本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电力法,其主要内容有两点:允许占电力市场30%的高压用户(电压2万V,用电2000KW以上)自主选择电力公司,直接参与电力交易市场;新建电源项目实行招标。
其他文献
MBO设计中,管理层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者,希望管理层能够籍此特殊身份自我激励,在高负债的外部约束下降低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成本,充分挖掘公司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MBO最重要的目标是“做大蛋糕”,管理层在“蛋糕”的增量中利用融资杠杆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给MBO融资的一方也在增量“蛋糕”中获得高额回报。    新的委托代理隐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
期刊
小马过河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在上小学时就学过了。企业成长如同小马过河。每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也都要经历一个小马过河的过程,这是条市场经济大河(也有比作汪洋大海),过去了,企业就成功了,过不去,企业就失败了。  过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游水过河”,看准了河对面目标,从水面上直游过去。这种方法比较简捷,但事先必须目标明确。另一种方法是“摸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摸到一条过河之
期刊
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对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企业发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可以采用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等结算方式。而从企业签发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后将支票存入银行,直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其间会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往往被企业所忽视。实际上,如何利用这一时间差来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
期刊
目前我国企业(不只是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两大问题:产权问题和管理层激励问题。  所谓产权问题是指,由于历史原因,行政单位(包括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企业初始出资人、担保人或挂靠人,使得企业产权结构混乱、政企不分,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差,企业的经营目标存在很强的行政性,企业的激励体系也是行政性而非经济性的。  我们把产权结构带来的上述问题,称为产权的“行政性”。  所谓激励问题是指,管理层
期刊
“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的工厂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但凭借可口可乐这块牌子,它就能在短期内恢复原样。”可口可乐公司前总裁罗伯特·伍德拉夫说,“这不是一个神话。”  可口可乐这块牌子有多大的魔力,看看美国《商业周刊》的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你就明白了。2002年的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可口可乐以696.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度雄居榜首。人们可能已经记不清这是可口可乐第多少次获此殊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
期刊
市场的力量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全世界的历史沉浮。世界大战、金本位制的崩溃和大萧条几乎粉碎了人们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念,支持计划经济和管制经济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形成燎原之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里,国有制和政府管制几乎主导了所有国家的经济生活。人们一度普遍认为,市场竞争应该让位于组织、管理与控制。一方面是“理性的自负”,另一方面是利益集团的寻租,为此世界各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期刊
俗话说,干一行,像一行。市场有内在的法则,行业有自己的规矩。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人,就不要在这里混。否则即使混得一时,也是提心吊胆,甚至误了大事。  证券业首先是个服务行业。从这一角度看,它和澡堂子、理发馆、擦鞋铺没有什么区别。顾客来了,是照顾你的生意,你理所当然要掀开门帘,堆起笑脸,躬身相迎。必要时还要走出去,做做小广告,到街口去揽生意。什么叫作以客户为中心?人家想什么,你要
期刊
证券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中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服务的组织,是沟通投资者和投资对象的通道,也是投资者的投资工具。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主要有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种。国内通行的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概念实际上就是信托型基金的一种。不同种类的投资基金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服务内容和运行特征,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  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中流行的主要基金形式,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曾经并且正
期刊
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最具潜力的行业,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关制度的完善与配套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刊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于2002年11月29日共同举办了“中国基金业专家恳谈会”,就基金业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展开讨论。与会代表有全国人大《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信托法专家王连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洪磊和国务
期刊
每年的岁末年头既是上市公司盘点经营利润的时候,又往往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多发时期,原因显而易见:根据现行的相关法规,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将作ST处理,亏损3年将暂停上市,亏损3年半将终止上市!对于那些已无法靠改善经营完成扭亏的上市公司来说,尽快进行资产重组,提高公司业绩,成了保住上市资格的惟一选择。重组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效果最显著的方式之一,就是通常所说的“资产置换”。即将能够为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