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众筹反推排片法”,是片方筛选出第一批共12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城市发起和参与众筹,一旦某个城市参与众筹的人数达到60人,影片发行公司即在当地的市中心黄金地段的电影院,选择观影黄金时段,为参与众筹者包下一场《少女哪吒》,进行放映……
回望前尘,从2013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被选为“最具创意项目大奖”,而获得十万元启动资金起,这部由“北漂”作家绿妖原创小说,“北漂”导演李霄峰改编执导的《少女哪吒》 就一直在京沪等地的文艺青年群落中飘来飘去。“我要坦率地告诉你们,我们的电影去年五月杀青,可是直到去年十月份,所有的制作资金才凑齐。这中间有无数朋友的钱在我们的账户上周转。《少女哪吒》的拍摄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信任电影本身的众筹行动。”电影上映前的一周,导演李霄峰在一段视频演讲中平静地说道,可以视作对这部电影命运的阶段性概述。
生于1979年的安徽青年李霄峰,20岁便以Liar的笔名在西祠胡同上跟学院派们隔空打笔仗,是千禧年前后成名的最早一批网络影评人。不满足于述而不作,他2002年进入陆川工作室,2005年开始和张元导演合作编剧,2007年作为文艺片《达达》的编剧和男主角出现在大银幕上。在此之后,李霄峰频繁地更换了一系列不靠谱的职场角色,甚至一度沉湎于酒精……直到遇到《少女哪吒》,小说开篇的那句“我深深爱着我的家乡,希望跟它永不分离。”击中了他,痛哭流涕。
“当年混西祠的时候,我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市场与广告专业的学生,上到大二辍学了。后来去比利时读电影,没上完又回国了,因为迫切地需要实践。”李霄峰告诉记者,与之前人生中数不清的半途而废不同,在电影这条路上他要一条道跑到黑,而《少女哪吒》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光,“我们每个人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都变成了游子,在精神上无所归宿,这一点无论男女,都是共通的。”
电影首映当日,这位前影评人、作家、顾城诗歌的爱好者撰文称“我愿逆流而上”,文中他将“众筹反推排片法”比作一场战斗,“一场突围的战斗,加入者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口耳相传,他们驱车前往郊区的影院寻找这部电影只为再看一次;在很多影院的门口,都站着包场者的联系人在等待陌生的观众;全国的上百个微信公众号与上百家媒体不断为哪吒发声,我称之为‘哪吒保卫战’。”
在这个泛营销娱乐至死的时代,曰IP,曰众筹,曰大数据,曰颜值,曰互联网基因,曰TED演讲,曰导演亲自撰文推广,也许除了颜值,这部互联网+时代的文艺片都占尽了。然而,与舆论场、朋友圈中所掀起话题的轰轰烈烈相较,《少女哪吒》本身是一部影调安静,静水流深的电影。兜兜转转,李霄峰说这不过是为了让它同喜欢它的观众见面,“我们欢迎每一个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少男少女走进影院,同时也欢迎每一个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来看这部电影,也许它可以唤回你心中久违的纯真。”
Q&A
Q:你怎么定义《少女哪吒》的文本类型?电影中90年代的时代背景对于当下的观众已然遥远,你拍电影时考虑过票房吗?
A:我不太定义类型,有很多人把《少女哪吒》当作青春片,但我觉得电影不仅仅属于电影,而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个独创的世界。《少女哪吒》里的人物年龄严格意义上属于少年和少女,青涩的果实,谈不上青春,因为青春需要有结实的欲望做衬底。我拍这部电影时没有考虑过票房,因为根本不懂市场,一路走来都是新鲜的。
Q:电影中王晓冰和李小璐的关系非常微妙,同龄人,同学,情敌,姊妹,甚至拉拉,电影呈现了少女世界的多层可能,这在之前中国影史上都是罕见的。
A:圣塞巴斯蒂安的选片人Berenice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很喜欢,她用的词是:multi-layer。也就是你说的多层可能,不仅是少女的多层可能,我相信这个电影也提供了在审美上的多层可能,完全经得起再多看几次。
Q:独立电影不是个性之作,反而更要求规范细致的活计和手艺,很多看过电影的同行包括我都觉得它拍得很克制,能不能枚举一些细节的处理以及你个人如何定义自己的影像风格?
A:我觉得克制并不是目的,而是取决于题材自身采取的手段。《少女哪吒》的小说本身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作品。我希望这个电影能既古典又现代,既明亮又锐利,也就是冷暖交织,我觉得电影在塑造人物的任务之外,首先要解决的是审美的问题,也就是带着怎样的电影语言去描述一个世界,你可能注意到我经常让画面对称,以及美术采用的建筑和道具是棱角分明的,这个就是审美的范畴,是我心目中更符合人物情境的审美,让明亮的更明亮,让孤独的更孤独。我个人觉得有几场戏拍得很痛快,最痛快的可能是家族审判的那场,那场戏我的摄影师中伟用顶光反射到桌面照亮成年人的脸,因为我要求这场戏必须有一种“走进寺庙四面都是天王判官”的氛围。
家族审判这场,不是“故事的高潮”,而是晓冰这个人物的高潮,也就是之前她面前的成年人世界崩塌的高潮。这场戏,需要凝聚一种撕裂的力量,就是把美好的破坏给人看。这也是我对中国亲情伦理的一个看法,就是“深具感情的虚伪”,晓冰反对的就是这层虚伪,就是“你看看你们自己都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资格来干涉我的人生?”场面调度确实是非常重要,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我和摄影师的想法就是跟着每个人的反应来调度,随着人物言语往来的密度、强度的变化来调度,拍得很爽,用了整整两个大夜来拍,这场戏是唯一一场现场剪辑之后就没再修改过的戏,只剪辑了一次。而且,这场戏也在精神上贴近了“哪吒”,就是“还给你们”。
Q:陈瑾老师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师道尊严,单亲妈妈,性冷淡与性压抑,她是王晓冰成长过程中最大阴影。
A:对,压抑、克制,直到成为有些精神失常的人。这是个想要从传统生活过渡到现代生活却始终没有过渡过去的角色,是全片最悲剧的角色。而且你说的也对,母亲往往意味着土地,意味着家园,是晓冰的环境。
Q:电影在安徽芜湖拍摄,你也是安徽人,电影中配合情节演进的黄梅戏是一大亮点,而片尾你来亲自演绎的《故乡的云》,是个人的乡愁吗?
A:黄梅戏,嗯,确实花了些工夫去找到能跟人物对应的曲目。不用说黄梅戏,我们在父亲听什么钢琴曲上也下了工夫,最后找到一首《革命》,爱情在九十年代就是革命。《故乡的云》啊,其实这个运用我一早就想好,一定是片中这种孩子们的合唱,因为孩子根本不懂得漂泊的沧桑,才会动人。我拍的时候差点掉眼泪,因为想到这些孩子如果过十几年再看到自己这么年轻的脸却唱着十几年后自己才能体会的歌曲,很难过。
Q:电影开篇展示了少女美丽的胴体,但是镜头一转竟然是躺在冰冷太平间的尸体,青春与死亡是电影中非常明显的意象与话题。
A:是的,我查阅资料,很多女性小时候都有一种试探死亡的行为, 比如电影中晓冰下河去试探蹈水自杀的那场戏就是一种试探,而且晓冰这样的人,她的心灵世界愈是接近完美,就愈发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就像是在显微镜下去观察一片雪花,它的几何结构近趋完美,但却又那么容易消融。
Q:电影中白马的意象让这部写实风貌的电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色彩,你怎么看?
A:白马这个意象是个真事,我的文学策划曾告诉我:在一次上班途中,她在路边看到一匹白马。我当时就告诉她她遇到奇迹了。你想,在现代生活的车水马龙中看到一匹白马,难道不神奇吗?我觉得这种有灵性的动物跟人的精神世界真的有连接,说肤浅些是表现一种灵魂的自由,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白驹过隙的节奏,人生倏尔就翻篇了。
回望前尘,从2013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被选为“最具创意项目大奖”,而获得十万元启动资金起,这部由“北漂”作家绿妖原创小说,“北漂”导演李霄峰改编执导的《少女哪吒》 就一直在京沪等地的文艺青年群落中飘来飘去。“我要坦率地告诉你们,我们的电影去年五月杀青,可是直到去年十月份,所有的制作资金才凑齐。这中间有无数朋友的钱在我们的账户上周转。《少女哪吒》的拍摄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信任电影本身的众筹行动。”电影上映前的一周,导演李霄峰在一段视频演讲中平静地说道,可以视作对这部电影命运的阶段性概述。
生于1979年的安徽青年李霄峰,20岁便以Liar的笔名在西祠胡同上跟学院派们隔空打笔仗,是千禧年前后成名的最早一批网络影评人。不满足于述而不作,他2002年进入陆川工作室,2005年开始和张元导演合作编剧,2007年作为文艺片《达达》的编剧和男主角出现在大银幕上。在此之后,李霄峰频繁地更换了一系列不靠谱的职场角色,甚至一度沉湎于酒精……直到遇到《少女哪吒》,小说开篇的那句“我深深爱着我的家乡,希望跟它永不分离。”击中了他,痛哭流涕。
“当年混西祠的时候,我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市场与广告专业的学生,上到大二辍学了。后来去比利时读电影,没上完又回国了,因为迫切地需要实践。”李霄峰告诉记者,与之前人生中数不清的半途而废不同,在电影这条路上他要一条道跑到黑,而《少女哪吒》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光,“我们每个人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都变成了游子,在精神上无所归宿,这一点无论男女,都是共通的。”
电影首映当日,这位前影评人、作家、顾城诗歌的爱好者撰文称“我愿逆流而上”,文中他将“众筹反推排片法”比作一场战斗,“一场突围的战斗,加入者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口耳相传,他们驱车前往郊区的影院寻找这部电影只为再看一次;在很多影院的门口,都站着包场者的联系人在等待陌生的观众;全国的上百个微信公众号与上百家媒体不断为哪吒发声,我称之为‘哪吒保卫战’。”
在这个泛营销娱乐至死的时代,曰IP,曰众筹,曰大数据,曰颜值,曰互联网基因,曰TED演讲,曰导演亲自撰文推广,也许除了颜值,这部互联网+时代的文艺片都占尽了。然而,与舆论场、朋友圈中所掀起话题的轰轰烈烈相较,《少女哪吒》本身是一部影调安静,静水流深的电影。兜兜转转,李霄峰说这不过是为了让它同喜欢它的观众见面,“我们欢迎每一个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少男少女走进影院,同时也欢迎每一个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来看这部电影,也许它可以唤回你心中久违的纯真。”
Q&A
Q:你怎么定义《少女哪吒》的文本类型?电影中90年代的时代背景对于当下的观众已然遥远,你拍电影时考虑过票房吗?
A:我不太定义类型,有很多人把《少女哪吒》当作青春片,但我觉得电影不仅仅属于电影,而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个独创的世界。《少女哪吒》里的人物年龄严格意义上属于少年和少女,青涩的果实,谈不上青春,因为青春需要有结实的欲望做衬底。我拍这部电影时没有考虑过票房,因为根本不懂市场,一路走来都是新鲜的。
Q:电影中王晓冰和李小璐的关系非常微妙,同龄人,同学,情敌,姊妹,甚至拉拉,电影呈现了少女世界的多层可能,这在之前中国影史上都是罕见的。
A:圣塞巴斯蒂安的选片人Berenice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很喜欢,她用的词是:multi-layer。也就是你说的多层可能,不仅是少女的多层可能,我相信这个电影也提供了在审美上的多层可能,完全经得起再多看几次。
Q:独立电影不是个性之作,反而更要求规范细致的活计和手艺,很多看过电影的同行包括我都觉得它拍得很克制,能不能枚举一些细节的处理以及你个人如何定义自己的影像风格?
A:我觉得克制并不是目的,而是取决于题材自身采取的手段。《少女哪吒》的小说本身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作品。我希望这个电影能既古典又现代,既明亮又锐利,也就是冷暖交织,我觉得电影在塑造人物的任务之外,首先要解决的是审美的问题,也就是带着怎样的电影语言去描述一个世界,你可能注意到我经常让画面对称,以及美术采用的建筑和道具是棱角分明的,这个就是审美的范畴,是我心目中更符合人物情境的审美,让明亮的更明亮,让孤独的更孤独。我个人觉得有几场戏拍得很痛快,最痛快的可能是家族审判的那场,那场戏我的摄影师中伟用顶光反射到桌面照亮成年人的脸,因为我要求这场戏必须有一种“走进寺庙四面都是天王判官”的氛围。
家族审判这场,不是“故事的高潮”,而是晓冰这个人物的高潮,也就是之前她面前的成年人世界崩塌的高潮。这场戏,需要凝聚一种撕裂的力量,就是把美好的破坏给人看。这也是我对中国亲情伦理的一个看法,就是“深具感情的虚伪”,晓冰反对的就是这层虚伪,就是“你看看你们自己都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资格来干涉我的人生?”场面调度确实是非常重要,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我和摄影师的想法就是跟着每个人的反应来调度,随着人物言语往来的密度、强度的变化来调度,拍得很爽,用了整整两个大夜来拍,这场戏是唯一一场现场剪辑之后就没再修改过的戏,只剪辑了一次。而且,这场戏也在精神上贴近了“哪吒”,就是“还给你们”。
Q:陈瑾老师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师道尊严,单亲妈妈,性冷淡与性压抑,她是王晓冰成长过程中最大阴影。
A:对,压抑、克制,直到成为有些精神失常的人。这是个想要从传统生活过渡到现代生活却始终没有过渡过去的角色,是全片最悲剧的角色。而且你说的也对,母亲往往意味着土地,意味着家园,是晓冰的环境。
Q:电影在安徽芜湖拍摄,你也是安徽人,电影中配合情节演进的黄梅戏是一大亮点,而片尾你来亲自演绎的《故乡的云》,是个人的乡愁吗?
A:黄梅戏,嗯,确实花了些工夫去找到能跟人物对应的曲目。不用说黄梅戏,我们在父亲听什么钢琴曲上也下了工夫,最后找到一首《革命》,爱情在九十年代就是革命。《故乡的云》啊,其实这个运用我一早就想好,一定是片中这种孩子们的合唱,因为孩子根本不懂得漂泊的沧桑,才会动人。我拍的时候差点掉眼泪,因为想到这些孩子如果过十几年再看到自己这么年轻的脸却唱着十几年后自己才能体会的歌曲,很难过。
Q:电影开篇展示了少女美丽的胴体,但是镜头一转竟然是躺在冰冷太平间的尸体,青春与死亡是电影中非常明显的意象与话题。
A:是的,我查阅资料,很多女性小时候都有一种试探死亡的行为, 比如电影中晓冰下河去试探蹈水自杀的那场戏就是一种试探,而且晓冰这样的人,她的心灵世界愈是接近完美,就愈发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就像是在显微镜下去观察一片雪花,它的几何结构近趋完美,但却又那么容易消融。
Q:电影中白马的意象让这部写实风貌的电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色彩,你怎么看?
A:白马这个意象是个真事,我的文学策划曾告诉我:在一次上班途中,她在路边看到一匹白马。我当时就告诉她她遇到奇迹了。你想,在现代生活的车水马龙中看到一匹白马,难道不神奇吗?我觉得这种有灵性的动物跟人的精神世界真的有连接,说肤浅些是表现一种灵魂的自由,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白驹过隙的节奏,人生倏尔就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