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和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有所不同,科学课要通过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验来展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以课本为基础,通过实验进行升华,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因为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模式,比如,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将教材视为最重要的,如果整节课都按照课本“一本正经”地进行,只会纸上谈兵,那么这节课就毫无意义,甚至有的教师严格按照课本顺序不进行任何更改。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也渐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也不再简单对照课本进行教学,从以前的“教教材”逐渐转变为“用教材”,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最大的改变之一。那么,教师应当怎样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筆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尽管科学课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科目,但是教材还是不能被丢下,因为教材是科学的使用工具,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教材,想要更好地提高教材利用率,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把握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让教师学会用教材并不是肆无忌惮地用,而是应当建立在充分了解课本的基础之上进行。比如在学习四年级《种茄子》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植物,所以,教师就让学生回家自己种植,但是后来发现真正种茄子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就稍微改动了一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带来一些塑料瓶,在教室里养殖,随时都能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通过这种改动,学生也有了观察的动力,学生的探究意识也逐渐被提高。
  2.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捕捉感兴趣的事物,并及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闪光点。比如在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时候就可以联系我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应当和课堂教学相互联系起来,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二、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高效的课堂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以往教师备课都采用十分固定的模式,“填鸭式”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才能找到学习的真谛,所以,高效课堂应当建立在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感受到课堂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浮与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探究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才能让浮着的物体再沉下去?”,在分析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通过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各样形状进行切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主探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实践,亲自感知,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三、关注学生发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学生是否发生了进步是高效课堂是否合格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能仅仅看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思维的形成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善于将知识加以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但是这种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比如在学习《寻找动物和植物》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植物,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便记录下来。随后课堂的交流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有的学生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蚂蚱的身体”,有的学生说“杨树的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的纹路”,甚至还有的学生说他观察到了蜜蜂筑巢的过程。学生在通过自己的观察给大家分享了成果之后便会对课堂更加感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断加强理论素养,重视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教学不同于语数英,相比较而言更具灵活性,没有那么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科学的闪光处,重视对学生兴趣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学习,去感知,去理解,去掌握。科学课本身并不是为了教学生技巧而开设的课程,而是要从研读教材入手,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构建起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作者单位:十堰市东风小学 湖北】
其他文献
思维导图有脑图和心智图两种名称,它充分利用大脑放射性思维模式以及对于知识进行框架化、有序化处理。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激活左右脑的重要工具。我们不仅要把思维导图视为一种思维模式,更要将其积极运用至工作与学习中。  在学习英语中,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学习方法以及惯性思维模式,由此在学习方法、知识框架上存在不同。所以,教师应在认识学生自身带有特点和习惯不同基础上,让学生们在同一主题下自由发挥。这样一来,不仅能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中,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开始倾向于选择更加简洁、便捷的学习模式,微课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微课是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
不会给绳子打结、把双面胶当透明胶用、不会把铁丝扭成8字形、棉线穿不到单摆铁球的环里……现在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竟至如此!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平时虽然都很喜欢摆弄各种小玩意儿,但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强的孩子并不多。课标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可是孩子们基本的动手探究能力都没有很好地养成,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颇感担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缺失,动手操作被包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一、趣味教学法的内涵及实施意义  (一)趣味教学法的内涵  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采用多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营造快乐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趣味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思品课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利于激发学生的思品学习兴趣  我曾经对我班50名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班学生在思品学
本文应用Laplace变换及其卷积定理,讨论了非局部微极流体动力学的互易定理。并且利用钱伟长关于两类广义变分原理的等价定理和Lagrange乘子法,导出了非局部微极线性流体动力
隨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从过去的程序化实验逐渐朝着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概念,要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当从课堂实验逐渐转变为课外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必须要以新课标为指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开小
本文通过图论方程推导出用关联矩阵(割集矩阵、回路矩阵)和支路导纳(阻抗)矩阵等直接表示多端口网络的Y和Z参数矩阵的公式,使用这些公式便于编程计算。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对比了氯化铝、硝酸铝、氢氧化钾作为显色剂在测定柚皮提取物中黄酮的特征吸收峰,其中Al(NO3)3,KOH显色法均适合柚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