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尤其是诵读。熟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本和源。
任何一篇作品都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学生熟读一些思想内容好的优秀课文,如《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背影》等。诵读这些经典名篇,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这些课文,老师既要讲出情来,更要读出情来,并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深入意境,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精华。
有些明白暢晓的散文,可让学生自行诵读、品味、领悟,老师不必多讲,尤其是自读课文。如王鲁彦的《听潮》,全文可由学生自行诵读。课文描写了两幅风貌迥异的大海图景,一幅温柔美丽,一幅雄浑壮美。诵读前一幅,要体现一种静美、温柔的气氛,温柔美丽的大海令人陶醉;诵读后一幅,感情要激越慷慨,似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有前奏,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大海的灵性、情态、动作、刚性、气势,进而概括出海潮声音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激起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
可是现在有一些学生朗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也差,这与他们忽视朗读练习密切相关。只有多读、多背,学生才会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要领,从而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同时这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帮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多读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读得多、记得多,对其写作也大有帮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千万不可忽视多读。
语文学习重在诵读记忆,这也是学习语文必须遵循的规律,可悲的是,现实的语文教学还遗留着应试教育的流毒。烦琐的分析讲解,繁多的练习题,已占据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部分时间。古代的教育方法全然不是这样,它所依靠的就是熟读背诵,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在读书方面有过很多论述:“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里的“千赋”“万卷”含着一个诵读的“量”的问题,“熟”“深”“破”又提出了一个诵读的“质”的问题。这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们训学的规则之一。
我国现代一些教育大家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如叶圣陶老先生、巴金老先生等。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巴金老先生说他的文学功底要感谢那位强迫他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叶老、巴老是这样,老一辈学者恐怕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面对大多数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现状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学生脑子里装了多少文章?如果能背上几十篇上百篇,甚至几百篇,学生的语文功底自然就深厚起来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教学,更要熟读背诵,在熟读背诵中理解、领悟、升华、转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很难设想,如果抛弃了熟读背诵,还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熟读背诵来理解,文章的艺术营养要靠熟读背诵来吸收消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诵读明白”,与教师“讲解明白”,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诵读明白是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感受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而领悟而来的,更便于记忆积累,培养能力。
当然,熟读背诵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量不可太大,教师要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会意,在诵读中逐步掌握诵读要素,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逐步加大诵读量,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是不能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的。熟读背诵,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有了良好的语感,丰富了语言材料,增加了文化底蕴。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熟稔词语,贯通语法、修辞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天长日久,集腋成裘,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有了这项基本功,教师才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智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可能,学生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下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光荣中学)
任何一篇作品都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学生熟读一些思想内容好的优秀课文,如《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背影》等。诵读这些经典名篇,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这些课文,老师既要讲出情来,更要读出情来,并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深入意境,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精华。
有些明白暢晓的散文,可让学生自行诵读、品味、领悟,老师不必多讲,尤其是自读课文。如王鲁彦的《听潮》,全文可由学生自行诵读。课文描写了两幅风貌迥异的大海图景,一幅温柔美丽,一幅雄浑壮美。诵读前一幅,要体现一种静美、温柔的气氛,温柔美丽的大海令人陶醉;诵读后一幅,感情要激越慷慨,似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有前奏,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大海的灵性、情态、动作、刚性、气势,进而概括出海潮声音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激起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
可是现在有一些学生朗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也差,这与他们忽视朗读练习密切相关。只有多读、多背,学生才会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要领,从而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同时这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帮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多读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读得多、记得多,对其写作也大有帮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千万不可忽视多读。
语文学习重在诵读记忆,这也是学习语文必须遵循的规律,可悲的是,现实的语文教学还遗留着应试教育的流毒。烦琐的分析讲解,繁多的练习题,已占据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部分时间。古代的教育方法全然不是这样,它所依靠的就是熟读背诵,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在读书方面有过很多论述:“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里的“千赋”“万卷”含着一个诵读的“量”的问题,“熟”“深”“破”又提出了一个诵读的“质”的问题。这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们训学的规则之一。
我国现代一些教育大家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如叶圣陶老先生、巴金老先生等。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巴金老先生说他的文学功底要感谢那位强迫他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叶老、巴老是这样,老一辈学者恐怕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面对大多数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现状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学生脑子里装了多少文章?如果能背上几十篇上百篇,甚至几百篇,学生的语文功底自然就深厚起来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教学,更要熟读背诵,在熟读背诵中理解、领悟、升华、转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很难设想,如果抛弃了熟读背诵,还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熟读背诵来理解,文章的艺术营养要靠熟读背诵来吸收消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诵读明白”,与教师“讲解明白”,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诵读明白是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感受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而领悟而来的,更便于记忆积累,培养能力。
当然,熟读背诵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量不可太大,教师要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会意,在诵读中逐步掌握诵读要素,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逐步加大诵读量,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是不能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的。熟读背诵,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有了良好的语感,丰富了语言材料,增加了文化底蕴。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熟稔词语,贯通语法、修辞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天长日久,集腋成裘,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有了这项基本功,教师才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智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可能,学生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下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光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