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逼出来的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其实是逼出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一大工场也。
  我一直在琢磨,辛亥革命为什么会爆发?
  显而易见,对于当时的清廷来讲,能够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既能保住皇权皇位,又能顺天下大势,推动社会进步。而爆发革命,对清廷是最坏的结果。不仅皇位保不住,整个皇族也作鸟兽散。事实也证明,辛亥革命以后,不仅皇帝在中国成为历史,就连清王朝自己历代祖先的寝陵都被盗窃一空。慈禧太后,这个风光了一辈子的女皇,最后也落得尸骨被抛撒一地。
  我要问的是:清廷为什么不积极顺应历史,推动君主立宪而避免革命的爆发呢?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爆发是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这种笼统的说法当然也不错,但是并不准确。实际上,辛亥革命爆发时,西方主要的国家对清廷基本上是支持的。特别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到北京,大大改变了对洋人的态度,甚至到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地步。此时的西方,也认识到,中国太大,任何一国都无法独吞,所以开始从打击清廷的立场,转变为扶持的立场。比如为了减轻清政府偿还《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西方各国同意将中国海关关税提高到百分之十二点五,仅此一项,使清政府的海关收入就从500万两白银,提高到3600万两白银。以美国为首,他们还将“庚子赔款”的大部分返还中国政府,专门用于办教育和开设医院。
  那么,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出了大的问题?
  也不是。据相关的资料,从1895年起,清政府推行经济改革措施,大大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政府制定了关于《公司律》、《商人通例》、《破产律》等经济法规,推动民间商人投资铁路、矿山、纺织、造船、电力、金融等等,开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格局。应该说,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好的。
  有资料显示,从1895年到1911年,中国新设立工矿企业490家,其中完全由民营投资的404家,资本总额达到一亿多元。当时应该是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
  社会政治改革层面的情况如何呢?
  客观地讲,清政府也不是完全不改革,所谓“清末新政”,还是有些内容的。比如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五大臣考察后认为君主立宪制度是拯救中国,也是拯救清廷的根本措施。1906年8月,慈禧太后根据五大臣的意见,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清廷又宣布成立资政院,各省成立咨议局。资政院是一个立法机构,大体相当于国会。而各省的咨议局,也大体相当于地方议会。客观的讲,这些措施还是进步的。就是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那么,为什么会爆发革命?而且为什么清廷短短数年就灭亡了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清政府面对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缺乏解决矛盾的勇气和诚意,抱着能拖就拖的消极态度。把一家一姓的天下和权力,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为了维护皇权,不惜与天下为敌。
  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存在尖锐的三大社会矛盾:
  其一是满汉矛盾。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事件以后,满人治理国家的执政能力已经遭到普遍的质疑。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清朝政府表现的软弱无能。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是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持满人名义上的皇室地位,由汉人掌管国家行政权力,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
  但是,满人的最高统治者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迟迟不愿意让出政治权利,在政治改革上明显缺乏诚意。
  慈禧太后本来已经宣布要实行立宪,但是她又说要九年以后才实施。1908年她已经75岁,再过九年,就是84岁,也就意味着她在有生之年并不打算立宪。让人感到她是在敷衍;各省的咨议局成立以后,纷纷请愿,要求召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但是都被清廷以条件不成熟予以搪塞和拒绝。后来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迫不得已中推出“皇室内阁”,其内阁成员竟然主要由皇室成员组成,国家的主要权力依然紧紧掌握在满人和皇族手中,这更加暴露了清廷的立宪仅仅是名义,并不想放弃皇权的真实意图。
  这种缺乏诚意的结果,是汉人中的上层政治人物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政治权力之外,大大激化了满汉矛盾。特别是满人在军队中排斥汉人,猜忌汉人,导致大量的汉人军官和士兵的思想开始倾向革命,同情革命。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世以后,摄政王载沣主理朝政,他不仅没有顺应潮流,实现军队国家化,反而进一步排挤袁世凯,建立皇族私家军队,将一批无能的八旗子弟安插到军队担任高级职位,引起汉族军人的强烈反感。
  其二是知识分子矛盾。
  1906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两千年来中国读书人以科举取士的道路被打断了,数百万的知识分子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政府并没有给这些人以出路。大量的读书人中,再也不留恋满清的政治体制。家境好的出国留洋,特别是到日本学习军事,接受了日本的民主进步思想,或者孙中山同盟会的革命理念。还有许多投笔从戎,加入新军,成为新军中的中下级军官,这些人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所以,绝大部分读书人,都成为清廷的掘墓人。
  其三是关于私有财产保护。
  本来清廷在1901年就宣布,向民间开放铁路权,鼓励民间资本修建铁路。但是,到了1911年,政府又以莫须有的借口,要收回这种权利。这样出尔反尔的行为,引起民间资本的极大不满,直接引发铁路风潮。“护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索。
  可以看出,清廷政府在处理当时的三大社会矛盾上,完全没有顺应历史的潮流。其实就当时情况而论,与其被人革命,不如自我改革,应该是朝野共识,但是,清廷和皇室不顾民族国家大义,而是把维护一家一姓的江山社稷放在首位,以致倒行逆施,不断激化矛盾。他们在处理满汉关系上,得罪了广大汉人,特别是汉人官僚阶层;在处理朝廷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上,得罪了广大的读书人,使本来应该报效国家的知识分子,全部走到自己的反面;在处理私有财产关系上,得罪了民间资本家和广大商人,使他们看到清政府反复无常,不讲信用。所以最后民心尽失,只有被人推翻一途。
  辛亥革命其实是逼出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一大工场也。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皇帝的权威打倒了,民国的权威却没有建立起来。清朝政府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空间,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填补。民国初年有一个短期的民主实践后,中国再一次陷入内乱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以致后来让恶邻日本入侵,中国投入长期抗战,现代化进程被再一次打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编辑 孙腾飞)
其他文献
古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要诚信,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我想说,做一个诚信的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酷暑的一个下午,我闲着无聊出去玩。赤日炎炎,我找
树木会老,人会死,胡同也有它终结的一天。会有那么一个早晨,北京人猛然间发现,最后一条胡同死了。这日子大概不会太久,也许下一个世纪的前50年,北京城里将找不到一条像模像样
过去有一位先生叫宋湘,以善书对联名噪一时。他曾作过这样一副对联:螺圆蚌扁鳖头尖,满盘皆壳;鳅短鳝长鲶嘴阔,一篓无鳞。 In the past, a gentleman called Song Xiang. He
期刊
人力资源是企业三大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根本性影响,也是加快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力资源对协调地方经济发展有着一定意义,所以相关工作人
学习晚上捉“田鸡’’知青在海南工作艰苦,生活吃苦,大家常常饿着肚子参加劳动,全年一般在年节才能吃到一点肉,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年轻的身体几乎透支,一些知青变得像”海南了
本文根据建设部部颁标准(JGJ15—83)《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对加速养护箱的技术规定:“加速养护箱应能保证箱内各处水温保持在规定温度±2℃之内,热源应能保证于试
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二○六工程队承建的联谊大厦工程(图1),地面以上29层,地下1层,总高度108.65米,基础深520米,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从浮筏基础开始到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应用题教学,要求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思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一、比较条件。“有比较才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