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吉林地区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观察与防治,初步掌握了玉米大斑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因此提出相应防治对策对保证玉米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危害;特点;原因;症状;规律;防治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现有耕地面积66.5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7.2万公顷。玉米大斑病以前在吉林地区发病并不厉害,但由于近年随着高产品种先玉335连年大面积的种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病菌的残留,大斑病在吉林地区个别区域发病较重,因此了解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今后大面积防治玉米大斑病提供了指导依据。
1 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
1.1 发生危害及特点 前几年,玉米大斑病在我市发生并不严重,以前只是零星发病,但由于近几年连年种植优质高产品种先玉335,玉米大斑病在我市有逐步蔓延的趋势。玉米大斑病发生逐年加重;山地比平地发病严重,并逐年向平地传播;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且流行速度快,发病早且重等特点。
1.2 发生原因
1.2.1 玉米主要栽培品种的抗病性丧失 吉林地区目前玉米当家品种大部份为先玉335,由于种植年限长,丧失了抗病性,虽然也种植其它杂交玉米,但种植年限均在3~5年以上,抗病性下降,因此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1.2.2 有充足的菌源 由于大多数农民耕作粗放,习惯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地上,或进行还田,造成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年复一年,使得病菌累集,导致大面积流行发病。
1.2.3 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冬季气温在逐年增高,形成暖冬天气,有利于大斑病病菌孢子的越冬和繁殖。
1.2.4 防病意识不足 由于大斑病在2010年以前发病面积小、程度轻,农民不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也不重视,对玉米病害从来不防治,使个别区域成为主要的菌源地,导致逐年发生,无法及时有效控制。
2 玉米大斑病症状及规律
大斑病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的小病斑,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严重时几个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温度在20-25℃最易发生,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3 防治对策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推广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减少病源是关键,采取必要的药剂联防是保证,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1 開展技术培训,进行群防群治 在农民对病害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技术培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对大斑病有充分的认识,增加投入,进行群防群治。
3.2 做好玉米大斑病的预测预报 在易发、重发区从苗期开始,5~10天定点调查1次,准确掌握发病情况,为大面积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3.3 农业防治
3.3.1 消灭病源 在秋收后,凡发生过玉米大斑病的地块,要及时将带病的病残株、苞叶实行集中烧毁;带病残体作沤肥应使其充分腐熟后再使用;在以玉米秸秆作燃料的地方最好要安排在玉米播种前用完;秋冬季深翻晒垡土壤;埋在土壤里的病残体组织上的病菌,在春季仍有部分可以存活,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因此,重病地块提倡轮作倒茬1—2年,轮作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彻底实行这些措施,可以达到消灭病原菌的目的。
3.3.2 选择抗病品种 我市近年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宏育203、吉单198等品种,抵抗玉米大斑病能力较强。
3.3.3 合理密植 合理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公顷株数以55000-60000株为宜,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害发生。
3.3.4 合理施肥 多施畜肥,合理使用氮、磷、钾,提倡增施钾肥、生育期早追氮肥,做到玉米中后期不脱肥,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
3.3.5 科学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低洼地应注意排水,加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发育健壮,增强抵抗病害能力。
3.3.6 减少再次浸染源 当玉米发病株率达70%、病叶率达20%(即单株下部2~3叶发病时)左右时,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并集中带出田外作沤肥或饲料处理,减少再次浸染来源,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
3.4 化学防治
3.4.1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带菌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播种前应选用优质玉米包衣机剂拌种,消灭或减少玉米大斑病的菌源。
3.4.2 药剂防治 药剂选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药期喷1-2次,以上几种农药均可以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喷施宝,以增加植株的抗性,同时可添加少量洗衣粉,增加抵抗雨水冲刷的能力。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参考文献:
[1] 牛细婷 如何防治玉米大斑病 《河北农业科技》2005年10期
作者简介:苏小福(1974- -),男,吉林船营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危害;特点;原因;症状;规律;防治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现有耕地面积66.5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7.2万公顷。玉米大斑病以前在吉林地区发病并不厉害,但由于近年随着高产品种先玉335连年大面积的种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病菌的残留,大斑病在吉林地区个别区域发病较重,因此了解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今后大面积防治玉米大斑病提供了指导依据。
1 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
1.1 发生危害及特点 前几年,玉米大斑病在我市发生并不严重,以前只是零星发病,但由于近几年连年种植优质高产品种先玉335,玉米大斑病在我市有逐步蔓延的趋势。玉米大斑病发生逐年加重;山地比平地发病严重,并逐年向平地传播;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且流行速度快,发病早且重等特点。
1.2 发生原因
1.2.1 玉米主要栽培品种的抗病性丧失 吉林地区目前玉米当家品种大部份为先玉335,由于种植年限长,丧失了抗病性,虽然也种植其它杂交玉米,但种植年限均在3~5年以上,抗病性下降,因此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1.2.2 有充足的菌源 由于大多数农民耕作粗放,习惯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地上,或进行还田,造成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年复一年,使得病菌累集,导致大面积流行发病。
1.2.3 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冬季气温在逐年增高,形成暖冬天气,有利于大斑病病菌孢子的越冬和繁殖。
1.2.4 防病意识不足 由于大斑病在2010年以前发病面积小、程度轻,农民不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也不重视,对玉米病害从来不防治,使个别区域成为主要的菌源地,导致逐年发生,无法及时有效控制。
2 玉米大斑病症状及规律
大斑病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的小病斑,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严重时几个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温度在20-25℃最易发生,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3 防治对策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推广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减少病源是关键,采取必要的药剂联防是保证,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1 開展技术培训,进行群防群治 在农民对病害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技术培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对大斑病有充分的认识,增加投入,进行群防群治。
3.2 做好玉米大斑病的预测预报 在易发、重发区从苗期开始,5~10天定点调查1次,准确掌握发病情况,为大面积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3.3 农业防治
3.3.1 消灭病源 在秋收后,凡发生过玉米大斑病的地块,要及时将带病的病残株、苞叶实行集中烧毁;带病残体作沤肥应使其充分腐熟后再使用;在以玉米秸秆作燃料的地方最好要安排在玉米播种前用完;秋冬季深翻晒垡土壤;埋在土壤里的病残体组织上的病菌,在春季仍有部分可以存活,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因此,重病地块提倡轮作倒茬1—2年,轮作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彻底实行这些措施,可以达到消灭病原菌的目的。
3.3.2 选择抗病品种 我市近年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宏育203、吉单198等品种,抵抗玉米大斑病能力较强。
3.3.3 合理密植 合理间作套种或宽窄行种植,公顷株数以55000-60000株为宜,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害发生。
3.3.4 合理施肥 多施畜肥,合理使用氮、磷、钾,提倡增施钾肥、生育期早追氮肥,做到玉米中后期不脱肥,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
3.3.5 科学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低洼地应注意排水,加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发育健壮,增强抵抗病害能力。
3.3.6 减少再次浸染源 当玉米发病株率达70%、病叶率达20%(即单株下部2~3叶发病时)左右时,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并集中带出田外作沤肥或饲料处理,减少再次浸染来源,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
3.4 化学防治
3.4.1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带菌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播种前应选用优质玉米包衣机剂拌种,消灭或减少玉米大斑病的菌源。
3.4.2 药剂防治 药剂选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药期喷1-2次,以上几种农药均可以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喷施宝,以增加植株的抗性,同时可添加少量洗衣粉,增加抵抗雨水冲刷的能力。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参考文献:
[1] 牛细婷 如何防治玉米大斑病 《河北农业科技》2005年10期
作者简介:苏小福(1974- -),男,吉林船营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