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这就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可以有自身的解读,都应该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新课程已经不只是包括大纲、计划、课本在内的“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能够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
因此,教师应该真正践行新课程的“人本”理念,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建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校开展了“结构—建构”的教学研究,就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作为基础理论,力图以“结构”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结构,努力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以“建构”为主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激荡思维的火花,充满生命的活力。
“结构”主要指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揭示了学科基本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即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程序结构。只有以知识内容为核心,以方法程序结构为策略,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建构”主要是指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创设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情景,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和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
一、建构“两类结构”,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结构
1.围绕“两类结构”整合教材知识,构建英语学科知识网络
以下是英语学科9A Unit 2 Reading一课的知识结构图示。
这一课的知识树是以树形的纲要信号对9A Unit 2 Reading一课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化、结构化的直观描述。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也就初步掌握了这一课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纲要和主线,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将知识升华为智慧,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高效的学习。
2.围绕“两类结构”思想,构建了英语学科的“方法程序结构”
以下是9A Unit 2 Reading一课的方法程序结构图示。
此图示用形象的树形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英语阅读课的几个学习环节和方法: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了解文章的大意。
(2)通过填空、复述、完成中译英等练习,有目的地仔细阅读课文,全面掌握课文内容。
(3)读完课文后,进行总结归纳,整体理解课文,并能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输出,使学科基本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形成基本品质,积累基本经验,培养学科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结构—建构”教学的基本模式,整体把握教学过程结构
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三环二线一核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
“三环”是指以“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三个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二线”是指以例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知识线(明线),以及贯穿其中的学习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核心”是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8A Unit3 Main task “A big day out”这一内容时,我的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呈现范文,启发学生找方法
(1)通过展示一些北京名胜的图片,复习名胜的英语表达,导入新课。
(2)利用信息沟,设计猜地名的游戏,既呈现Kitty和Daniel想要游玩的四个地方,又激发学生思考: What places are they going to visit? What can they do at each place?
(3)设计一幅地图,要求学生边读书上的计划表,边直观地归纳他们的行走线路及旅程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4)利用两张表格,完整地呈现活动的时间和在每个景点所做的事,使学生对Kitty和Daniel的计划中的时间安排有个全面的了解。
(5)根据前面的计划完成范文,并大声阅读范文,一步步启发学生找到写“计划一日游”的方法。
第二环节: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悟方法
教师在第一环节中一步步呈现范文,其目的就是用例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找到书写计划的规律。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去哪些地方?第二,在那里干什么?第三,怎样去?第四,什么时候去每个地方?第五,花费是多少?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How to make a plan for a day out?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了如何制定出行计划,既悟出了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计划安排各项活动的能力。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出示了以下树形结构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第三环节:尝试写作,引领学生用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稍作点拨。
(1)展示家乡旅游景点的图片,教他们用英语表达,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2)根据图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讨论在每个景点能做的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埋下伏笔。
(3)发表格,要求学生按表格提示分组讨论制定一日游的计划,现学现用。
(4)独立完成写作,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悟到的方法,会写、敢写、写好。 (5)分享写作成果,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样的三大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有关制定一日游计划的知识线,又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线,还进一步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摆脱了写作课的枯燥单调和简单说教。知识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高效率低负担的。
2.在以“结构—建构”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三环两线一核心”的教学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概括出了基本的课堂操作策略。
例如教Exclamation(感叹句)这一内容时,为了摆脱语法课的枯燥和繁琐,使学生既能掌握系统的知识,又能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课前自主尝试:学什么?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我提前一天告诉他们即将要学的是感叹句,要求每个学生自学查找感叹句的概念,找出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感叹句,观察它们的特征,试着模仿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感叹句,第二天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如发现有疑难,尽量自己查资料解决,如经过努力后还是感到困惑,就把问题记录下来。
(2)导学启智,寻找工具:怎么学?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几乎和他的肌体一样,用进废退。所以,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什么是感叹句?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都是有备而来的,争先恐后地要发言。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尽管感叹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形式只有两种,what和how引起的感叹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拿出来与同伴分享,让同伴检测。
(3)感悟验证,强化工具:怎么分类?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为了能感悟验证上面得出的结论,我从学生的造句中选出几个典型的句子问:“how引起的感叹句分几种?what引起的呢?”给以适当的时间,让他们按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同时组与组开展比赛。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友好合作、积极探究的兴奋状态。
(4)课后整合提高:怎么巩固?
建构主义教育论强调:教学,是对话,是交流,是在会话交流中完成新的意义构建,教师,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今后去解决一类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了感叹句的知识树:
通过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以及评价结构,借助知识树或纲要信号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举一反三,创设出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英语课充满独特的魅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智慧的生成、兴趣的拓展、人格的建树、和谐的发展。
(吴嬛嬛,宜兴市实验中学,2142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因此,教师应该真正践行新课程的“人本”理念,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建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校开展了“结构—建构”的教学研究,就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作为基础理论,力图以“结构”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结构,努力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以“建构”为主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激荡思维的火花,充满生命的活力。
“结构”主要指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揭示了学科基本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即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程序结构。只有以知识内容为核心,以方法程序结构为策略,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建构”主要是指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创设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情景,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和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
一、建构“两类结构”,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结构
1.围绕“两类结构”整合教材知识,构建英语学科知识网络
以下是英语学科9A Unit 2 Reading一课的知识结构图示。
这一课的知识树是以树形的纲要信号对9A Unit 2 Reading一课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化、结构化的直观描述。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也就初步掌握了这一课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纲要和主线,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将知识升华为智慧,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高效的学习。
2.围绕“两类结构”思想,构建了英语学科的“方法程序结构”
以下是9A Unit 2 Reading一课的方法程序结构图示。
此图示用形象的树形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英语阅读课的几个学习环节和方法: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了解文章的大意。
(2)通过填空、复述、完成中译英等练习,有目的地仔细阅读课文,全面掌握课文内容。
(3)读完课文后,进行总结归纳,整体理解课文,并能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输出,使学科基本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形成基本品质,积累基本经验,培养学科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结构—建构”教学的基本模式,整体把握教学过程结构
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三环二线一核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
“三环”是指以“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三个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二线”是指以例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知识线(明线),以及贯穿其中的学习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核心”是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8A Unit3 Main task “A big day out”这一内容时,我的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呈现范文,启发学生找方法
(1)通过展示一些北京名胜的图片,复习名胜的英语表达,导入新课。
(2)利用信息沟,设计猜地名的游戏,既呈现Kitty和Daniel想要游玩的四个地方,又激发学生思考: What places are they going to visit? What can they do at each place?
(3)设计一幅地图,要求学生边读书上的计划表,边直观地归纳他们的行走线路及旅程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4)利用两张表格,完整地呈现活动的时间和在每个景点所做的事,使学生对Kitty和Daniel的计划中的时间安排有个全面的了解。
(5)根据前面的计划完成范文,并大声阅读范文,一步步启发学生找到写“计划一日游”的方法。
第二环节: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悟方法
教师在第一环节中一步步呈现范文,其目的就是用例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找到书写计划的规律。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去哪些地方?第二,在那里干什么?第三,怎样去?第四,什么时候去每个地方?第五,花费是多少?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How to make a plan for a day out?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了如何制定出行计划,既悟出了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计划安排各项活动的能力。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出示了以下树形结构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第三环节:尝试写作,引领学生用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稍作点拨。
(1)展示家乡旅游景点的图片,教他们用英语表达,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2)根据图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讨论在每个景点能做的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埋下伏笔。
(3)发表格,要求学生按表格提示分组讨论制定一日游的计划,现学现用。
(4)独立完成写作,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悟到的方法,会写、敢写、写好。 (5)分享写作成果,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样的三大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有关制定一日游计划的知识线,又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线,还进一步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摆脱了写作课的枯燥单调和简单说教。知识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高效率低负担的。
2.在以“结构—建构”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三环两线一核心”的教学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概括出了基本的课堂操作策略。
例如教Exclamation(感叹句)这一内容时,为了摆脱语法课的枯燥和繁琐,使学生既能掌握系统的知识,又能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课前自主尝试:学什么?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我提前一天告诉他们即将要学的是感叹句,要求每个学生自学查找感叹句的概念,找出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感叹句,观察它们的特征,试着模仿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感叹句,第二天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如发现有疑难,尽量自己查资料解决,如经过努力后还是感到困惑,就把问题记录下来。
(2)导学启智,寻找工具:怎么学?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几乎和他的肌体一样,用进废退。所以,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什么是感叹句?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都是有备而来的,争先恐后地要发言。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尽管感叹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形式只有两种,what和how引起的感叹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拿出来与同伴分享,让同伴检测。
(3)感悟验证,强化工具:怎么分类?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为了能感悟验证上面得出的结论,我从学生的造句中选出几个典型的句子问:“how引起的感叹句分几种?what引起的呢?”给以适当的时间,让他们按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同时组与组开展比赛。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友好合作、积极探究的兴奋状态。
(4)课后整合提高:怎么巩固?
建构主义教育论强调:教学,是对话,是交流,是在会话交流中完成新的意义构建,教师,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今后去解决一类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了感叹句的知识树:
通过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以及评价结构,借助知识树或纲要信号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举一反三,创设出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英语课充满独特的魅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智慧的生成、兴趣的拓展、人格的建树、和谐的发展。
(吴嬛嬛,宜兴市实验中学,2142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