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并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强调工作的连续性,也追求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就其本质内容来看,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指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以上三方面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基于此,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实现校本研修的“三性”,提高研修实效。
一、增强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学校在长期的教师研修中,结合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教师的专业研修内容和校本研修的模式做了如下梳理:
教师专业研修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研修(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能力研修(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经验积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专业品质研修(师德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专业意识研修(敬业精神、开放心态、创新品质等),专业情感研修(钟情教育、专情学科、钟爱学生等)。
校本研修模式包括:课题带动模式、听课评课模式、例课引导模式、师徒结对模式、讲座提高模式、外出取经模式、以点带面模式、交流研讨模式(沙龙、茶座、交流、展示等)、反思总结模式、校际互动模式(校际教学共同体)。
梳理的目的:一方面,使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做到“胸中有丘壑”,形成比较完整的研修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在校本研修的年度计划中,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宣传,使得参与研修者做到心中有目标,提醒自己完善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查漏补缺,更好地领会每次校本研修的目的,以便更有效地参与。
实践证明,在众多的模式中,“课题带动模式”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宣传课题研究意识,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引导和支撑教师的深度发展。然而,一个学校省市立项的课题数量有限,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有限。在大力加强校本研修的今天,2013年我校推出“项目研究”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草根化、普遍化。项目启动后,经过自主申报、专家组考核,最终21个校本研究项目通过了审核,研究方向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合作形式包括教研组、备课组、团队或个人组团等;研究内容切入口小、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意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以一年时间为基本时限,制定出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和考核的相关制度,推动“项目研究”扎实开展。
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如果说对研修内容和形式的梳理是横向的划分,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纵向延续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问题。由此,学校针对教师的不同年龄、资历、学历等情况,实施分层指导,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由于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特点,全体教师自然处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实际,将苏州市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学员分为基石工程班、新苗工程班、新秀工程班、星光工程班、名师工程班、青蓝工程班,制定了《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各班学习目标任务》。
三、提升教师参与研修的自主性
当前,每所学校都重视教师的学习,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活动,包括教职工大会、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班主任会议、党员活动、青年教师学习班、行政干部学习班等。教师学习时间表面上看很多,但教师比较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习效率,同时这种集体学习的时间也使得教师缺乏个人学习时间。
专业发展说到底关键是教师的个人学习。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掘出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学习也应该朝这一目标迈进。为此我们提出今后在校本研修方面努力实现“三化”。
1.活动主题化
大量的学校学习,甚至集体备课常常是比较随意的,其中真正具有专业分量的学术性、研讨性内容较少。这需要主持会议者设定好学习的主题,确定好主讲人,确定好讨论话题。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迁移到教师研修中来,真正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
2.形式多样化
每所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教职工学习时间,但是全校教师坐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话题,没有贴近全体教师的会议内容,学习很难有效果,以至于教师的会风与学生的“课风”有天壤之别。另外,学校部门众多,并且每个部门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想要有所作为,如团委组织的青年教师学习班,党委组织的党员学习班,德育处组织的班主任学习班等,结果教师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学习。
结合两方面,可以尝试如下的学习方式: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主题,同时进行。设想在某个周三下午四点之后,教师讲坛开讲,班主任论坛开讲,青年读书班开讲,党旗下讲话宣讲,学术沙龙开讲,主题鲜明,并实现通告,教师们各取所需,分赴学习场所。这样人数相对分散,人员相对统一(想法、兴趣、专业发展类型的统一)。如此的小班化学习更易于产生思维有形和无形的碰撞。如果能走出“选修课”的第一步,提供多种选择,就一定能够调动听讲者的学习自觉性,将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学习主动化
管理方面,校领导包括中层干部担任会议的主持,自己确定好主讲人、主题、讨论话题,做好会议的“备课工作”。同时配备一名考勤记录员,并要求与会教师做好学习记录。最后两个记录相结合评定继续教育的学分(学时)。这样,教师继续教育的课时、学分不仅能满足上级的要求,更能促进自身的发展。确定主讲人,可以促进主讲人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分享、提炼自己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促进自身的提升。确定讨论话题,主要是调动听讲者主动思考,进行思维的碰撞。
一、增强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学校在长期的教师研修中,结合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教师的专业研修内容和校本研修的模式做了如下梳理:
教师专业研修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研修(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能力研修(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经验积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专业品质研修(师德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专业意识研修(敬业精神、开放心态、创新品质等),专业情感研修(钟情教育、专情学科、钟爱学生等)。
校本研修模式包括:课题带动模式、听课评课模式、例课引导模式、师徒结对模式、讲座提高模式、外出取经模式、以点带面模式、交流研讨模式(沙龙、茶座、交流、展示等)、反思总结模式、校际互动模式(校际教学共同体)。
梳理的目的:一方面,使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做到“胸中有丘壑”,形成比较完整的研修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在校本研修的年度计划中,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宣传,使得参与研修者做到心中有目标,提醒自己完善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查漏补缺,更好地领会每次校本研修的目的,以便更有效地参与。
实践证明,在众多的模式中,“课题带动模式”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宣传课题研究意识,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引导和支撑教师的深度发展。然而,一个学校省市立项的课题数量有限,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有限。在大力加强校本研修的今天,2013年我校推出“项目研究”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草根化、普遍化。项目启动后,经过自主申报、专家组考核,最终21个校本研究项目通过了审核,研究方向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合作形式包括教研组、备课组、团队或个人组团等;研究内容切入口小、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意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以一年时间为基本时限,制定出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和考核的相关制度,推动“项目研究”扎实开展。
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如果说对研修内容和形式的梳理是横向的划分,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纵向延续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问题。由此,学校针对教师的不同年龄、资历、学历等情况,实施分层指导,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由于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特点,全体教师自然处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实际,将苏州市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学员分为基石工程班、新苗工程班、新秀工程班、星光工程班、名师工程班、青蓝工程班,制定了《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各班学习目标任务》。
三、提升教师参与研修的自主性
当前,每所学校都重视教师的学习,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活动,包括教职工大会、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班主任会议、党员活动、青年教师学习班、行政干部学习班等。教师学习时间表面上看很多,但教师比较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习效率,同时这种集体学习的时间也使得教师缺乏个人学习时间。
专业发展说到底关键是教师的个人学习。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掘出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学习也应该朝这一目标迈进。为此我们提出今后在校本研修方面努力实现“三化”。
1.活动主题化
大量的学校学习,甚至集体备课常常是比较随意的,其中真正具有专业分量的学术性、研讨性内容较少。这需要主持会议者设定好学习的主题,确定好主讲人,确定好讨论话题。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迁移到教师研修中来,真正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
2.形式多样化
每所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教职工学习时间,但是全校教师坐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话题,没有贴近全体教师的会议内容,学习很难有效果,以至于教师的会风与学生的“课风”有天壤之别。另外,学校部门众多,并且每个部门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想要有所作为,如团委组织的青年教师学习班,党委组织的党员学习班,德育处组织的班主任学习班等,结果教师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学习。
结合两方面,可以尝试如下的学习方式: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主题,同时进行。设想在某个周三下午四点之后,教师讲坛开讲,班主任论坛开讲,青年读书班开讲,党旗下讲话宣讲,学术沙龙开讲,主题鲜明,并实现通告,教师们各取所需,分赴学习场所。这样人数相对分散,人员相对统一(想法、兴趣、专业发展类型的统一)。如此的小班化学习更易于产生思维有形和无形的碰撞。如果能走出“选修课”的第一步,提供多种选择,就一定能够调动听讲者的学习自觉性,将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学习主动化
管理方面,校领导包括中层干部担任会议的主持,自己确定好主讲人、主题、讨论话题,做好会议的“备课工作”。同时配备一名考勤记录员,并要求与会教师做好学习记录。最后两个记录相结合评定继续教育的学分(学时)。这样,教师继续教育的课时、学分不仅能满足上级的要求,更能促进自身的发展。确定主讲人,可以促进主讲人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分享、提炼自己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促进自身的提升。确定讨论话题,主要是调动听讲者主动思考,进行思维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