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seti法治疗婴幼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继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onseti法治疗婴幼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继发性马蹄内翻足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接受Ponseti法治疗的53例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TCS组和特发组。其中TCS组19例(33足),男13例,女6例,中位数年龄2.8个月(范围:0.2~24.0个月),患足为单侧5例,双侧14例;特发组34例(45足),男18例,女16例,中位数年龄3.1个月(范围:0.1~21.0个月),患足为单侧23例,双侧11例。所有患儿均按Ponseti法进行石膏矫正,并于跟腱切断术后或末次石膏固定后3周、3个月、半年及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Dimeglio评分系统及国际马蹄内翻足功能评分(ICFSG)评估患儿治疗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患儿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经Ponseti法治疗完成初次矫正的过程中,TCS组石膏固定次数为(6.1±2.0)次,特发组为(4.8±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P<0.01);TCS组行经皮跟腱切断22足,特发组40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8);TCS组初次治疗后复发18例,特发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9,P<0.01)。TCS组16例(27足)完成初始矫正,成功率为60.6%(27/33);3例(6足)经9~10次石膏固定后无法矫正畸形,改行软组织松解术;特发组34例(45足)经Ponseti方法治疗全部达到初始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8,P=0.011)。末次随访时,TCS组行软组织松解术患儿共5例(9足),特发组2例(2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P=0.013);未行软组织松解术的TCS组患儿ICFSG评分分级为(2.1±0.6)级,特发组为(1.8±0.7)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5,P=0.082)。所有患儿在石膏矫形过程中无皮肤溃烂、褥疮、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使用Ponseti法治疗婴幼儿TCS继发马蹄内翻足治疗效果满意,患足功能恢复情况与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相当。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视频重点回顾近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的研究进展,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药物和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何为HBV感染的"治愈"以及HBV感染"治疗的终点"。视频(上)部分指出CHB的长期治疗目标是预防、阻止、减轻肝脏坏死性炎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以在全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内再通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非急性期闭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25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连续病例资料。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60.5±11.0)岁(范围:41~73岁)。术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2(2.5)分[M(QR)](范围:1~5分)。颅内动脉闭塞时间为40(54)d(范围:17~570 d)。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应用DCB治疗的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63.1±9.2)岁(范围:48~77岁)。分析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共有19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非急性早期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ICVA)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9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非急性早期症状性ICV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63.4岁(范围:52~72岁)。术前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4.3分(范围:4~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LPD或OPD手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3例,女性54例;年龄(61.2±9.4)岁(范围:37~8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外科拟行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52.0±8.4)岁(范围:35~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全身肝素化前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对照组不进行血小板分离操作。记录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和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30例创伤性主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6.4±15.2)岁(范围:17~76岁)。所有患者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为创伤性主动脉损伤。1例患者未见明确内膜损伤,诊断为广泛型壁间血肿,余29例有明确主动脉内膜损伤,原发内膜破口均位于降主动脉峡部,2
目的探究移动健康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居家康复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筛选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行关节镜下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仅接受传统的纸质康复计划表指导,试验组除传统康复指导外还接受"康复云平台"应用程序的康复处方推送与访视提醒的个性化指导。记录患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