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文教学上,只是在单元教学后组织学生写作,然后批阅点评,教学模式陈旧,方法较单调,教学效率不高。从历年的高考来看作文是重点,然因学生平时没有得到较好的训练,写作影响整个高考成绩的案例不胜枚举。从写作的特点来看,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学生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革新作文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别出心裁,立意新
文以载道,文意是作文的灵魂,也是学生在作文中情感和感情的聚点。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能将学生的真知灼见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哪怕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让作文成为上品。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在作文中立意都较传统,原因是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常规思维看待事件、思考问题,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角度思考。
要让学生能做到立意新,就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能在平淡中看出新奇,这亦如“反弹琵琶”偏要“班门弄斧”。以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门可挡住脚步也可让你走向世界”的作文为例,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都立意为大学是一道门,而通往大学的过程则是“路”,写其间的辛酸苦辣。而结合材料来看,材料中说“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不妨将门看做目标,而路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过程。如果大学是门,那么,大学后的生活也是门,其间有不同的路,门可以不重要,但路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在达到门过程中体现的意义和价值,如此立意,显得更有韵味。
二、立足生活,取材新
材料是作文的血肉,如果只有灵魂而没有血肉,则作文无法吸引人。从学生平时的作文来看,很多都出现了“虚假”现象,即在作文中虚构成分较多,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择素材。写作允许虚构,但并不是一味地假设,更不是凭空捏造。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知、体会、分析,从而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在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分析本质问题。如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风景可好可坏,可雅可俗,但无论哪一种,写作中的素材就较为重要。以风景之“雅”为例,日出日落,人们早出晚归,上班的、晨练的、跳广场舞的,可突出和谐之主题。以“坏”为例,跳广场舞本是好事一桩,可音乐声吵到了周围居民而引来了骂战,这也可作为材料。其次,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然后取材。以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作文“老王生病”为例,在写作中应该将老王定位为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如此选材,生活中的“老王”就多了,通过不同的“老王”展现一个共同主题,即互助。这样材料的就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注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同时要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如2014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空谷”,若将空谷立意为人生之天堑,那么,面对人生的磨难如何应对,此时就可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案例为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作为素材,作文也就会显得血肉丰满。
三、精心布局,结构新
材料是作文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在写作中,结构是为文章的主题而服务的。从学生作文来看,大多学生的作文结构都显得平淡无奇,甚至是记流水账,往往会让人产生厌倦感。结构过于平淡的作文一般都平铺直叙,让人一览无遗,读起来索然无味。而结构新奇的作文总能抓住读者的心,在一波三折中让读者流连忘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好作文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学生的作文分析中可见,开头和结尾不呼应、过渡僵硬是较典型的弊病。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相应对策。
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革新作文的布局。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例,如在“一件小事”的写作训练中,很多学生都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叙述。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结果提到开头,采用倒叙方式进行。如有的学生写父母之间的争吵,一开始采用顺叙的方式进行,而采用倒叙的方式则先写父母争吵后的结果,然后追述原因和过程,给人留下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其次,在写作中布局时要突出新。以四川2014年高考作文题“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为例,作文立意为人只有战胜困难才能找到自我,选择材料为自己曾经经历的困难,在布局时先将经历困难的场面放在前面吸引读者,然后追述事件的经过,最后突出感悟。如此布局,开头便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结尾响亮,让作文更有味。
四、锤字练句,语言新
作文不是简单的文字罗列,而是主体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文字过于平淡自然不能吸引人,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惟陈言之务去”,词语是组成作文的基本材料,只有让词汇得到了锤炼,文章才能更好地传递主体思想。故而在作文教学中就需加强对学生锤字练句的练习。
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往往是写完了事,结果语言平淡,甚至是错误百出,这样的作文自然谈不上水平。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就是要在做到正确的基础上学会锤炼语言。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傍晚,夕阳西下,整个天空被染成了一片血红。”虽然句子中用到了修辞,但太过普通,可引导学生修改为:傍晚,夕阳褪去了激情的火焰,化作一片昏黄,将天空涂抹为黑夜的睡衣。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在读中学习他人的方法。一方面要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同伴作文时尝试修改。
总之,写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别出心裁,立意新
文以载道,文意是作文的灵魂,也是学生在作文中情感和感情的聚点。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能将学生的真知灼见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哪怕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让作文成为上品。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在作文中立意都较传统,原因是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常规思维看待事件、思考问题,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角度思考。
要让学生能做到立意新,就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能在平淡中看出新奇,这亦如“反弹琵琶”偏要“班门弄斧”。以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门可挡住脚步也可让你走向世界”的作文为例,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都立意为大学是一道门,而通往大学的过程则是“路”,写其间的辛酸苦辣。而结合材料来看,材料中说“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不妨将门看做目标,而路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过程。如果大学是门,那么,大学后的生活也是门,其间有不同的路,门可以不重要,但路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在达到门过程中体现的意义和价值,如此立意,显得更有韵味。
二、立足生活,取材新
材料是作文的血肉,如果只有灵魂而没有血肉,则作文无法吸引人。从学生平时的作文来看,很多都出现了“虚假”现象,即在作文中虚构成分较多,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择素材。写作允许虚构,但并不是一味地假设,更不是凭空捏造。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知、体会、分析,从而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在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分析本质问题。如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风景可好可坏,可雅可俗,但无论哪一种,写作中的素材就较为重要。以风景之“雅”为例,日出日落,人们早出晚归,上班的、晨练的、跳广场舞的,可突出和谐之主题。以“坏”为例,跳广场舞本是好事一桩,可音乐声吵到了周围居民而引来了骂战,这也可作为材料。其次,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然后取材。以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作文“老王生病”为例,在写作中应该将老王定位为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如此选材,生活中的“老王”就多了,通过不同的“老王”展现一个共同主题,即互助。这样材料的就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材时要注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同时要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如2014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空谷”,若将空谷立意为人生之天堑,那么,面对人生的磨难如何应对,此时就可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案例为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作为素材,作文也就会显得血肉丰满。
三、精心布局,结构新
材料是作文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在写作中,结构是为文章的主题而服务的。从学生作文来看,大多学生的作文结构都显得平淡无奇,甚至是记流水账,往往会让人产生厌倦感。结构过于平淡的作文一般都平铺直叙,让人一览无遗,读起来索然无味。而结构新奇的作文总能抓住读者的心,在一波三折中让读者流连忘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好作文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学生的作文分析中可见,开头和结尾不呼应、过渡僵硬是较典型的弊病。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相应对策。
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革新作文的布局。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例,如在“一件小事”的写作训练中,很多学生都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叙述。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结果提到开头,采用倒叙方式进行。如有的学生写父母之间的争吵,一开始采用顺叙的方式进行,而采用倒叙的方式则先写父母争吵后的结果,然后追述原因和过程,给人留下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其次,在写作中布局时要突出新。以四川2014年高考作文题“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为例,作文立意为人只有战胜困难才能找到自我,选择材料为自己曾经经历的困难,在布局时先将经历困难的场面放在前面吸引读者,然后追述事件的经过,最后突出感悟。如此布局,开头便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结尾响亮,让作文更有味。
四、锤字练句,语言新
作文不是简单的文字罗列,而是主体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文字过于平淡自然不能吸引人,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惟陈言之务去”,词语是组成作文的基本材料,只有让词汇得到了锤炼,文章才能更好地传递主体思想。故而在作文教学中就需加强对学生锤字练句的练习。
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往往是写完了事,结果语言平淡,甚至是错误百出,这样的作文自然谈不上水平。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就是要在做到正确的基础上学会锤炼语言。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傍晚,夕阳西下,整个天空被染成了一片血红。”虽然句子中用到了修辞,但太过普通,可引导学生修改为:傍晚,夕阳褪去了激情的火焰,化作一片昏黄,将天空涂抹为黑夜的睡衣。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在读中学习他人的方法。一方面要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同伴作文时尝试修改。
总之,写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