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是一个怪哉的朝代,怪哉到让人近乎失语。
  傅以渐、吕宫、刘子壮、麻勒吉、邹忠倚、图尔宸、孙承恩、徐元文、马世俊、严我斯、缪彤、蔡启僔、韩菼、彭定求、归允肃、蔡升元、陆肯堂、沈廷文、胡任与、李蟠、汪绎、王式丹……这些人的名字看着生疏生涩,好像在说街头路人甲、乙、丙、丁。他们显得微不足道,无可无不可。然而,综上这些人,却全部都是清代堂堂正正的状元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第一红顶商人胡雪岩,《闲情偶寄》作者李渔,写《长生殿》的中国卓越戏曲大家洪升,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中国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聊斋》作者蒲松龄,把中国搅得地动山摇的洪秀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创始人袁世凯……综上这些,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雷霆万钧般的人物,却全部都是清代科举的落榜秀才。很难想像,一个朝代怎能如此极端?但清代就能做到一竹篙打倒一船人。在清代,中国历史上的绝顶人才几乎全被打落水。他们在民间寂寥落寞中,或是绽放精英人才最闪耀的光、或是走向遗臭万年。总之,历史上相当份量的英雄豪杰们都渴望追求不朽。他们总要在历史上留名留姓,毕竟能量高的人都想实现人生抱负。清代那些罕有作为的一群状元郎们却悄无声息,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荒原里。
  偶有闲极无聊的人,到“清代科举状元榜单”上,凭吊一下他们昔日的幻光。或者,他们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唏嘘的谈资。如此奇哉的人才选拔怪圈,将把中国这艘巨船带向何方?中国未来又将路向何方?清代走到中期后,民间发生的怪事越来越多。这还不过瘾,竟然有一拨人公然以怪著称于世。他们就是响彻大江南北的“扬州八怪”。尚未求证: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七怪”,是否从“扬州八怪”上获取的灵感?听闻扬州当地现在都还说:扬州八怪是指扬州地区的丑八怪。不过,这帮丑八怪可是中国画史上的宝贝。因为有他们,中国画史五彩斑斓的色彩愈加丰富。扬州八怪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人。他们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书画家,艺术活动时期近乎百年,作品之多、之广无法计量。作为一个艺术家群体,他们声名显赫。集体绘画特点是自由大胆,艺术境界奇崛有力。他们中最为百姓熟知的要算郑板桥。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成为百姓日用频率最高的家常用语。徐悲鸿曾在郑板桥一幅《兰竹》画上题字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郑燮,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生卒年为1693-1765。他祖籍苏州,后迁兴化,出身穷苦,天资聪慧。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文人画标配:兰、竹、松、石、菊等诸植物,板桥皆擅长。但他最擅长画兰竹,已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并且因为他本身是文人,擅长书法和作诗,画上的题画诗又能给画面增添一种质朴的文化含量。文人画的一切优势魅力,都能在他的画作里呈现完美。
  他的文人范兒,在竹兰创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在兰竹图中常添石。谓之:“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活脱脱把文人的气质、节操、风骨寓意到了创作里。比较经典版本的板桥《兰竹图》是:用淡墨皴擦出石块,作为画的基座。然后,在石上撇兰画竹。兰竹交错、穿插,干湿、浓淡交互。画面很纯粹,物像甚简,但层次丰富。然后选画面一角大幅题字。画是极简纯粹的,典型文人画风格,矜贵就在文化含量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文人传统的笔墨情趣,扑面而来的浑厚气质,任谁都能觉察。兰竹看似简单,画出形貌也并不难。难就难在画出“文化”,非得有真才实学的底子作魂魄才行。这句话虚无吗?非也。举个实例:绍兴沈园,就是一众江南园林中的寻常园林,它比不上拙政园和狮子林等名家园林。但这一方小小园林,因为上演过诗人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而显得非同一般。再加上陆游和唐婉,分别在园林粉壁上提了两阙《钗头凤》,就更显得沈园别致如灵境。道理一样。因为有文化内涵,园林不再是普通公园,兰竹画也不再是普通植物题材。矜贵和别致,蕴含在了其间的味道里。那个味道,便是深沉的文化。板桥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他三岁识字,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板桥并非学业、考举一路畅达,而是近乎“半工半读”。比较直白说,他是那种干中学,边谋生边继续学习的人,贴近人间疾苦。只是他一路学到底,最终冲到艺术巅峰。郑板桥出生时,家道就中落了,生活穷困。三岁生母离世,幸而奶母极爱他,让他幼年得到温暖呵护。后来,他父亲又娶了继室,他的继母也待他很好。只是,继母也在他少年时去世了。
  郑板桥19岁左右中了秀才,之后他开私塾教书。教书前他已娶妻。此后又有了二女一子,生活更加穷困、艰辛。30岁后,郑板桥放弃教书而去扬州靠卖画谋生。这是他的艺术“走向市场”的开始。他在扬州卖画为生整整十年。因为是“自由职业”者,十年间他还各处旅行以增广见闻。这让他结交了各类异人。这些人有诸多画家、高僧、甚至是康熙皇子。扬州八怪之金农、黄慎,是郑板桥的亲密战友。因为是自由书画家,他心无掣肘,甚至还需要以“个性”吸引诸位买家,故而他的言论张狂、放纵、大胆。因此他也徒有虚名,以狂著称。郑板桥书画创作达到成熟期后,艺术境界已炉火纯青。但他作品总是接着地气儿,和“清初四王”王时敏等人的仙意飘飘不同。这与他始终须臾不离民间有关。他的作品没有烟火世俗气儿,但也绝对没有仙山楼阁、瑶池阆苑那种飘忽味道。同样都是典雅,但典雅和典雅也相去甚远。王时敏创造的山水画之典雅,那是描绘神仙居住的地方。40岁时,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中年中举,他一口气再接再厉,赴镇江焦山读书深造。这里迄今都留有“郑板桥读书处”的横额,并保留当年郑板桥手书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对联。1736年,44岁的郑板桥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中了进士,相当于进入“朝廷干部候选人梯队”。但是要有官位空缺,梯队里坐冷板凳的人,才有当官机会。郑板桥等不着,次年又返回扬州。五年后,50岁的郑板桥候上了个七品芝麻官。他的从政生涯从此开启,郑板桥宦海生活共计十年。这十年中,他作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两任县令生涯,郑板桥为政爱民,为民请命,替民担当,做了太多有益于百姓的善举。   郑板桥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到现在都是影视剧里经常演绎的人物,与他当县令时的种种爱民惜民行为有关。潍县为官时,当地爆发饥荒,经常有人吃人的现象。郑板桥开仓施粥,大兴工役召集远近灾民赴工就食。秋后歉收,他尽毁借条,救人无数。郑板桥为政爱民的种种事迹不胜枚举,因而深得百姓拥戴。1753年,61岁的郑板桥因为替民请命而忤逆上级,从此离官回家。临别时,百姓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为郑板桥建立生祠。他得民心的程度竟然到了如此境界。与他为官境界同样冲向巅峰的,还有他的书画艺术。这十年,他的诗文书画更加出神入化。无官一身轻,自由后的郑板桥回到扬州重操旧业继续卖画。这时期他创作的书画极多、流传极广。《竹石图》,是郑板桥创作的主要题材,貌似总画单一题材会给人感觉流于一种模式,从而枯燥乏味。但郑板桥创作的竹石没有任何雷同之感,每幅画都像新生,挺拔郁葱。究其原因,之一是他布局构图丰富多变,此兰竹与彼兰竹变化万千,总有新意。之二便是得益于他的题诗了。他的题诗都是应和作画时的心情创作的,加上他的一笔绝妙书法更让画作熠熠生辉。郑板桥的书法迥异于常人,用现在的话叫作:“郑板桥Style”,只属于他自己。他的书法挺古怪,带着曲溜拐弯和老树疙瘩。但他的书法极好,这里面的门道就是中国书法的灵魂了。他的书法是各种书体的完美结合,字体里面集中结合了很多人的字体。有人说如“乱石铺街”。判断什么书法是好书法、什么不是好书法?不在它是否好看、雅观。这是外行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观点。凡是用“书法”写成的,就叫书法作品。因为它鲜活、有生命、有灵魂,是活物。
  倘若它再漂亮,不是用“书法”写成的,也不是活的,不算书法。简言之:书法好看、难看不重要。书法不以好看和漂亮作为标准尺度,而在于它是否合乎“法”。这让人很难理解。举例说明:街边有只流浪狗,它又脏又丑又邋遢,但是它是“活物”。这就叫狗。商场摆了一只形像漂亮、造型逼真的玩具狗。不论它制作多么精美和真实,它也只能叫“玩具”。不仅是郑板桥,金农等其他八怪的书法,也大多带有强烈的个人Style。这背后的门道,又是怎么形成和促成的?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和渊源。在地域和经济方面,扬州自隋唐以来就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富贾云集、盐业兴盛、富甲一方。经济繁荣就容易形成民间书画市场,这就为画家卖画谋生提供了现实必要条件。文化传统方面,江南文人和名流群英荟萃,这里时常举办诗文酬唱集会,雅集众多。从王羲之“兰亭雅集”起,文人雅集几乎成为江南文化的风尚。富贾盐商与艺术家形成互为滋养和需要的一对伴侣,他们交换各自持有的财富。历史上,江南自明代始就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民间书画市场。大量民间书画艺术家可以不必非得走科考、当官这一条路,也能维持正常生活。这就是产生扬州八怪的综合原因。因为他们的销售对象是民间而非皇家,艺术家作画可以不受皇家极权意志的控制和干扰。在艺术创作中,真正的自由就出现了。无论是取材立意或是构图用笔,他们都彰显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也与时人对审美喜好的需求变化紧密联系。中国画从“清初四王”起就沿袭传统画风,过于拘谨和保守。他们的画可謂从远古中走来,又回归远古,故纸堆里的风情万种。
  而民间市场一旦打开,自由奔放的清新之风就给画坛刮来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对于以郑板桥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风格逐渐演变,最后走到变形、狂放、怪异的路上,此外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助缘。清朝对文化的控制相当严苛,大兴文字狱,整个文化生态都呈现拘谨。学术上,小学、文字训诂和考据成为学术主流,从古书堆里来、到古书堆里去。与此同时,民间艺术市场却不受皇权意志的控制而悄然出现。皇家极权与民间自由,形成一张一驰的平衡力道。皇权越禁锢,民间越自由,乃至走向怪异。艺术家要发泄内心悲愤,开始怒书和怒画。这样的风格,一直持续到以何绍基为代表的晚清书画家的艺术世界里。大风起于青苹之末。书画艺术的集体扭曲、怪异,一般是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这是一个征兆。艺术上的繁杂多变是丰富的象征,也是没有一个主流审美价值取向的表现。中国古代传统审美价值观是崇尚中和之美,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书画走向了它的对立面,显然是艺术家内心集体扭曲的结果、也是皇权收拢不住人心的征兆。艺术风向乱象丛生,已然失去主流价值观的主导而人心向背。
  那年,郑板桥辞官回家时,带着为官十年得到的百姓人心所向。他还带着“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和兰花一盆、黄狗一只。二百多年过去了,历史的尘沙无论多么覆盖重重,也带不走他画里的幽谷兰花丛丛、石前竹影细细。
  作者简介:
  王彧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面对喧嚣的都市,我们该何去何从?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使我们学会了什么?生命的旅程究竟怎么走才是正确的道路?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画家似乎替我们找到了答案,他的画面色彩纯挚而充斥着神秘气息,每一个画面都阐释了生命的意义何在,暗喻着生活的哲理。他是一个圣人,他厌倦了文明社会的生活,两度来到了塔希提岛追求他心目中的最美的象牙塔。他也是一个罪人,为了“一己之私”抛却家庭,不负责任。他为了寻找内心的艺术放弃和
期刊
摘 要:中国绘画从形式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鸟画可以称之为中国绘画中的奇葩,它不仅比西方的绘画早几百年,而且据考古出土与美术文献记载,在人们发现的岩画和帛画中可以知道花鸟画的出现是先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这三类画种,每个画种都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人物画注重写实、山水画注重写意、花鸟画则注重写生。  关键词:花鸟画;写生;创新性;重要性  写生,从字面上理解“写”就是画,那“生”指
期刊
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那座山、那座庙和那里发生的轶事……话说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有一座千年古刹——云门寺,这里有诉说不尽的名人典故和文化历史。云门寺迄今已有1700多年,可谓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它始建于东晋,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诸史料记载:这里曾是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宅院,当初王献之舍宅建寺。关于这座古刹的由来,还流传着一则美丽的掌故。
期刊
每个中国人都记着1840年,那是近代中国步入屈辱的开端之年。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强行销烟,从而导致中英矛盾升级,引发第一次鴉片战争。战争导致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并签署《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割让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
期刊
摘 要:“学院派”书法与江湖书法作为两种当代书法现象,一直存在于书法界中,但鲜被比较区分探究。文章将通过对两种书法现象的阐述、渊源和不同点的区分说明,来探究各自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为我们学习书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学院派”书法;江湖书法;比较;区分  一、“学院派”书法与江湖书法在概念上的区分  “学院派”书法的概念大抵是陈振濂先生等首先提出,后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同的一个词汇。它指的是
期刊
摘 要:李苦禅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师从徐悲鸿与齐白石先生,在动荡的年代里坚守自己对艺术的执着与向往,不卑不亢,为写意花鸟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并提出众多的艺术主张,为新中国美术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守艺术的阵地。  关键词:李苦禅;写意花鸟;继承;创新  李苦禅(1899—1983),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李英杰,字超三、勵公,出生于山东高唐一个贫苦农
期刊
摘 要:罗易扉教授通过对欧美艺术人类学的独立梳理,旨在清晰呈现欧美后现代艺术人类学前沿理论与文化事件,展现该学科在当代欧美发展的全景与学术特征,分析独立学科意义上的欧美艺术人类学家思想取向谱系,区分出艺术人类学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不同特质,阐明后现代艺术人类学具体的思潮与理论本质,明晰表达今日艺术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之思想样态。  关键词:欧美;艺术人类学;后现代;理论范式  李:罗教授,您好!非
期刊
提 要:近年来,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日渐得到重视,观众对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进行了解和欣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当下的社会已经全面处于互联网时代。面对这种形势,文章以广东美术馆“画说馆藏”公共教育项目为例,指出藏品是艺术博物馆进行公共教育的最大资源库,互联网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教育传播渗透力,而艺术衍生品则可以让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性得到更好的延伸,将这几者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架接起典藏和观众之间的教育桥梁。 
期刊
清代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也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对于它好像不得不话分两头、各表一枝,才能说得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皇朝,但它没能完美收官,而是最终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之辱,辱国殄民。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农民起义未给百姓带来任何益处,爆乱彰显出的人性之恶却令人发指。嗜杀与动荡,让原本倍受摧残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加苦难深重。清军入关挥师南下,打着替崇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要素。美术教育的意义旨在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分析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列举翻转课堂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实施案例,来论述翻转课堂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的优势和必要性。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