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国之路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夏天,我作为中国第一批大规模公派到日本留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赴日留学。一架承载着140多名公派留学生的飞机缓缓地降落在日本横滨机场的跑道上。留学生一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候在机场的记者团团围住,我在其中并不引人注目,但却一直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下飞机后,这批留学生被分批送到大阪和东京的各个学校,我被安排到位于日本南部山口县的国立山口大学理学院学习。在我眼中,那是一个群山环抱、温泉喷涌的美丽地方,据说此地也是日本历史上明治维新时期,革命派的传学发家之地。
  
  


  寸草报春归心似箭
  
  1988年3月30日,也就是被授予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的第二天,我就“急不可待”地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记得在毕业典礼后的送别会上,博士生期间的导师、日本东京大学尖端技术研究所所长柳田博明教授说:“中国似乎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否成功,关键是中国能否建立使人才发挥能量的机制。”柳田博明教授鼓励我要为中国努力工作,要为中日友好作贡献,要发挥中国潜能的积极作用。导师的嘱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人不是没有能量,而是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重要的不是激发人们的能量,而是规范能量的走向,使中国人的能量能够汇集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北京初春的4月,既阳光明媚,也常常黄沙飞扬。记得我刚到清华大学工作时,生活也很不方便。当时属于助教级,工资也只有80多元钱。而那时的北京,肥皂、粮食、食油以及蛋禽肉等还在实行凭票供应。我开始被分配到一个青年教师宿舍的门卫的房间,只有集体户口,没有单独的物质供应票,想吃顿红烧肉都难。为此,周围的同事们和所在的实验室还曾自发地发起了向我“捐赠”票据的活动。同事间的温情,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至今都难以忘怀。几个月后,我被认定为讲师,学校照顾我,让我从集体宿舍搬进了筒子楼,有了北京的居民户口本,可以分到副食票了。
  筒子楼里是几个住家公用一个改建的厨房。中午和晚上的做饭时间,邻里在同一个灶里操勺赛技,气氛和睦,但是对于厨艺极差的我,那一阵阵的麻辣香味,扑鼻而来,难忍口角流涎,考验着我的神经意志。后来,我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学校也分给我一套60多平米的一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人也算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居所。可患病的岳父岳母,革命工作一辈子,向往着伟大首都北京的生活,宁愿放弃单位分给他们的宽敞的干部房,硬是要搬到北京来跟我们住,还带来了小保姆。五口人,挤在一个60多平米的房间,又是患病的老人,又是啼哭的婴儿,布帘隔室,不仅考验耐心,也需要生活的技巧和智慧。我只有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光顾”家里,力争把家里宝贵的空间留给老幼妇病,自己则“游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之间,沉醉于科研和教学的工作之中。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有多少次,我看着外边的一栋栋大楼发呆,有多少次,我在犹豫是否出国去“逃避”!但是,看到中国在变化,看到中国需要变化,看到自己能为中国的变化做一些事情,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妻子说,再忍忍吧!“面包总会有的”,我们相信。
  


  我来到清华后,把在国外做博士生期间的勤奋和敬业带到了实验室。实验室里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多了,原本下班时间即熄灯关门的科研实验室,晚上和周末,灯也亮起来了,开始有了“人气”,有了学术的热气。渐渐的,这个实验室在国内外发表的科研论文明显增多,科研经费也增多了,周围同事的理解、支持和专业性的帮助也多了。
  1992年底,在我回国将近5年的时候,我被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为教授,不仅是那时材料科学系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为此,《人民日报》还专门发了报道,介绍我这个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一转眼,时光流逝16年,清华已人才辈出,但是在中青年教授中,我还是经常被同事戏称为清华年轻的“老教授”。
  
  “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在!”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我走进了青海。当时,按照国家政策,全国其他地区都要通过各种方式支援西部地区,清华大学确定为青海大学的对口支援高校。青海省为了快速发展其高等教育事业,尽快弥补社会建设人才的匮乏,便“打起”了清华大学的“主意”,向对口支援学校清华大学提出请求:为青海大学物色一位学历高、活动能力强、懂教育懂管理的中青年校长人选。经过组织的两轮推荐,我被确定为最后人选。
  组织上找我谈了话,据说他们担心我不答应不配合。我确实毫无思想准备,也人到中年,开始有些患得患失了。但是,留学时的期待,回国时的豪迈,长期受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国家还需要一大批有奉献精神的建设者的现实,唤起了我新的激情: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面对社会的选择,不仅要表态,更是要践行。
  


  2002年5月23日,我只身来到青海大学,成为青海采取柔性人才流动政策后,到青海担任正职领导职务的知识分子中第一人,成为青海大学的法人代表,负责大学全面的行政工作。
  我孤身一人来到青海,刚开始连气候都不适应,饮食也不习惯,后来把我母亲接过来帮着洗衣做饭,总算有人照顾生活了。本来学校安排我住在城里的专家楼,但我还是决定住在郊区校园一间50多平米的宿舍里。省里按规定给我5万元的引进人才奖励金,我一直都没有领过,最后还是学校代我领回来了,但我一再表示,一定要把这笔钱捐给学校,用于学校的发展。
  面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的严重滞后,青海大学的师生缺乏信心的局面,我到任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鼓励我大胆工作,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很快争取到12个国家公费派遣出国留学日本的指标,使青海大学的老师们感觉到新的希望。科技部和农业部支持我们进行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高原生态建材的科研项目,教育部还把青海大学作为“春晖计划”的重点实施单位,引导和鼓励大批的海外留学生到青海大学来进行讲学交流。清华大学作为青海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派出教授专家团常驻青海大学,帮助青海大学进行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使学校的数、理、化、生物等重点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全国地方高校的中上等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仍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对于我们的支持是巨大的。我在日本留学6年,尔后又先后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有较长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在海外留学生中有广泛的交往,其中许多朋友都采取各种形式,帮助青海大学,支持我的工作。特别是留日博士支援青海服务团先后有100多人对青海大学开展多种支援工作,其中有80多人还亲自到青海大学进行对口支援,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思想,还活跃了教师们的思想,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我在北京工作期间结交的朋友,清华大学的同事及领导,几乎是有求必应。
  尤其值得我回忆的是,在青海3年半的时间内,我和我的搭档——青海大学的党委书记刘树仁配合得非常好,他像老大哥一样支持和帮助我,主动承担许多“杂事”,让我腾出更多精力推动学校的发展事业。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告诉学校其他同志,婆婆妈妈的事不能找校长,让校长为大学做些大事。在我们俩合作期间,青海大学的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经费投入、校园氛围、学科建设、招生与教学质量、科学研究项目团队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改观。青海省领导认为,青海大学那几年的发展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教育部把青海大学的快速发展看成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一个良好范例。青海大学的师生们说,3年的变化,让我们高原的大学看到了希望,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央政府的明媚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我们这个遥远的高寒高原!
  
  建设新海大,人生新追求
  
  2007年的春天,微微的暖风吹走了橙黄的薄薄沙尘,从青海大学校长位置任满离职回到清华大学的我,重新回到熟悉的科研教学的工作环境。经过一段身体调养后,我开始筹划申请课题,争取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我申请到两个项目,一个是800万人民币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国际合作,强强联合,用现代化的化学材料工程的方法,快速并大面积地将西部地区随意流动的沙漠沙丘固定下来并给予绿化,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化学材料高新技术固沙绿化示范区;另一个是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研制用陶瓷多孔材料制作成高温粉尘气体的净化分离装置的核心元件。我还讲授一门“国内外新材料技术的奇妙应用”的课程,工作平静而有节奏。
  但是这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要见我。陈书记一见我面就说,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推荐,拟派我到海南工作,具体负责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两所学校的合并筹备工作,问我个人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我表态服从组织的安排。
  2007年7月5日,清华大学陈希书记、岑章志副校长、党办主任白永毅、组织部李部长一行当“伴娘”,把我“嫁到”了海南。
  我工作的地点从祖国最西部的青海,到祖国最南部的海南,从海拔2400米的高原,突然降到海平面上,从一个一年中基本上没有夏天的西宁“夏都”,到一个基本上没有冬天的海口“椰树城”,从无垠高原上的3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名海“青海湖”湖畔,来到了一个四面环海的3万多平方公里的绿色岛屿,环境的反差非常大。但是,看到海南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我觉得这里正在形成一股潜流,这里正在酝酿着一个大的变化。
  2008年,是海南建省并成立特区20周年。在这段日子里,省庆活动接二连三,博鳌论坛更是世界瞩目。这次,海南省名声显赫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海南省综合性重点大学——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其中容纳了海南省在校大学生的60%,研究生的80%,使用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全省教育经费的20%,可以看出海南省对于建设好这所大学的决心和迫切心情。
  从新的起点出发,需要新的动力,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的支撑。海南大学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是很大的。2008年4月7日,胡锦涛主席在海南视察期间,我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也受到接见。胡主席走到我面前时,省委书记郑重地介绍我是刚从清华大学请来的海南大学校长,曾在青海大学当校长。胡主席说:“我知道。”并亲切地问我在青海待了几年,回到清华后又待了几年,鼓励我“要好好把海南大学办好,办成一个好的大学,一个高水平的大学”。
  1978年,我满怀憧憬,走进大学校门。1982年,我带着渴望,走出国门。1988年,我踌躇满志,回到祖国。今天,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扩大派遣留学生30年,我走向了祖国南疆海岛,站在了新的起点。前途不可测,路从脚下起。做好每一天,积极看未来。把自己的命运与事业结合起来,与社会结合起来,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结合起来,就会很自信,就会更充实。这是我的体会。
  当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需要你的时候,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学子清脆响亮地说出:我在!
  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硕士,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曾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利兹大学、德国斯图加特马普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曾任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青海大学校长等职。1994年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2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其他文献
“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并致辞。本届年会以“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为主题,汇聚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和数百家业内
如何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巩心和发展社会实践的成果,这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一大难题,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需要我
本文从为质量、品种、效益年献计献策出发,主要探讨微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微机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订单培养的实践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开展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订单培养提
今年6月,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外国专家局组织国际医疗队赴西藏开展了“援藏光明行”活动,我有幸受命率队前往。在这次为时12天的活动中,中俄医疗专家共为日喀则地区346名藏族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眼病普查,为125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并使他们重见光明。作为领队,我见证了西藏同胞对健康和光明的向往,见证了白衣天使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大爱精神,见证了藏汉一家、民族团结的融融亲情,见证了勇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大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医学本科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为此沈阳医学院信息技术中心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分级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
最近,我们对在石家庄地区农业银行开户的一些企业自1987年以来自有流动资金的补充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较承包前有所增加,其主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学者,赴江苏省开展“宽带中国:探索与创新”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工作座谈、现场考察、峰会对话等形式,全面了解
单笔环保罚款1239万创深圳史上之最、创新认错认罚从宽制度获全国关注、人大代表点菜式执法……近年来,深圳市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创新手段提升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PSTN除高质量、多功能的要求外,也越来越重视通信内容的保密和信息的安全传输。本文对现行的几种主要的基于PSTN的语音保密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