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于篇幅,教材给我们呈现的多为一些抽象化的历史叙述或者结论,至于历史细节的陈述则略显不足。如果我们不深入思考,常常就会不假思索地给一些历史上的人或事贴上刻板的标签。其实,历史远比这些标签生动得多。比如以下这些历史——
1.小农经济就是男耕女织?
谈到小农经济的特征,大家必然会提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那么,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都是如此吗?
《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当亭长时,平时的农活全靠吕后和两个子女来做。其实,秦汉时期,绝大多数小农家庭的农妇都需要去田间耕作,尽管如此,这些家庭也只能自行解决吃饭的问题,日用品尚需依赖于市场。由此可见,秦汉之际的小农经济并非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直至东汉时期,随着牛耕技术的推广,耕田效率不断提高,农妇才能专心于纺织生产。此外,男子也并非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如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中就曾提到,小农经济“以妇女为后备劳力,于农忙时从事劳作,平时则操持家务,也生产以纺织为重要项目的农舍手工业。事实上,农事稍闲时,男子也将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手工业生产中”。
所以,男耕女织这一特征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是生产力的进步最终推动了家庭内部分工的逐渐形成。
2.宋朝以前没有夜市?
历史教材说,宋朝时市坊分离的界限被打破,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开始出现。我们往往会据此认为宋朝以前的商业贸易绝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没有夜市。然而,晚唐诗人杜荀鹤曾留有“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等诗句;同为晚唐诗人的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也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所以,宋代之前的唐代就有夜市了。
我们再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唐大历十四年(780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旅舍)店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
——《全唐文》卷三二
材料二 唐玄宗时下令,在正月十五日前后三日开放夜禁,让市民们纵情游乐观灯。
——王永平《唐代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后期确实出现了贸易时空限制有所松动的现象。再回顾唐朝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唐末商品经济的活跃,政府原有的管理制度难以适应这一新形式的需要而被迫做出改变,坊市制度故有所突破,夜市也日趋兴盛。
3.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君王无权,而德意志君主皇权至上?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不可否认,君主“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往往会给英国君主立宪制打上“君主失去一切权力”的标签。
其实,英国君主的权利只是受到了议会的限制。统治者还可以召开内阁,处理国务。例如,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女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了当时的国王依旧保有行政权。
直至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国王的行政权力才进一步遭到削弱。尽管如此,国王还是保留了一些形式上的权力。
反观德意志,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可以解散议会,议会通过的法律还需得到皇帝的批准。另外,首相也由皇帝任免。基于以上史实,很多人便有了以下认识:德意志帝国是一个皇权至上的国家。
其实,德意志的皇帝并非皇权至上。相反,皇帝受到了议会、法律的约束。流传甚广的德意志皇帝和磨坊主的故事可进一步印证该特征。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想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一座行宫,然而在行宫选址前有一座又残又旧的大风车磨坊,这座破磨坊会遮挡行宫。威廉一世感觉十分扫兴,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不料这个磨坊主人非常倔强,就认一个死理:這座磨坊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谈判人员与磨坊主几经协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诱之以利,但是磨坊主人软硬不吃。面对“钉子户”,皇帝勃然大怒,派自己的士兵直接将磨坊拆毁了。看着自己的磨坊被毁,主人愤恨地说道:“你是一国皇帝,我斗不过你,但德意志尚有法律在!”他一纸诉状将皇帝告上法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地方法院判定皇帝威廉一世毁坏私人财产,并要求皇帝在原地重建磨坊,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最后,威廉服从并执行了法院的判决。
所以,皇帝虽拥有实权,但仍然受到法律的制约,“王在法下”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类似于上面的历史标签还有很多,历史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撕下这些标签,才会看清历史的面貌。这也提醒我们,看历史,要坚持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要求我们:能够从联系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类历史的曲折变化;能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的全貌,从而不陷入“非此即彼”的认识误区中。比如我们上面说到的小农经济,它是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形成的,并非一直都是男耕女织的形态。又如,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关键特征。但它并非是完全专制,君主也时常受到某种限制,如唐宋时期的官僚制度就可以说明。另外,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时,往往都会提到理学思想的束缚,但理学的求理精神、怀疑精神对科技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唯物史观就是让我们更理性、更客观。
那如何坚持论从史出?历史是讲究证据的,在大胆质疑某些结论或史实时,我们还需搜集证据,用证据说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史料实证素养。比如,对中国古代“市”的变迁,你多去查阅一些典型史料,予以论证,便可了解得更准确。
最后,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需理性对待每一个史实或者结论,绝不能“非黑即白”,给历史贴上本不该属于它的标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缓慢演进的过程,我们务必要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正如傅斯年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深邃,更在于我们能够在探索中发现更多的真相。同学们如果感兴趣,不妨自己在历史课本上找出常被贴上标签的内容,然后自己去考证,去撕下标签。
1.小农经济就是男耕女织?
谈到小农经济的特征,大家必然会提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那么,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都是如此吗?
《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当亭长时,平时的农活全靠吕后和两个子女来做。其实,秦汉时期,绝大多数小农家庭的农妇都需要去田间耕作,尽管如此,这些家庭也只能自行解决吃饭的问题,日用品尚需依赖于市场。由此可见,秦汉之际的小农经济并非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直至东汉时期,随着牛耕技术的推广,耕田效率不断提高,农妇才能专心于纺织生产。此外,男子也并非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如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中就曾提到,小农经济“以妇女为后备劳力,于农忙时从事劳作,平时则操持家务,也生产以纺织为重要项目的农舍手工业。事实上,农事稍闲时,男子也将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手工业生产中”。
所以,男耕女织这一特征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是生产力的进步最终推动了家庭内部分工的逐渐形成。
2.宋朝以前没有夜市?
历史教材说,宋朝时市坊分离的界限被打破,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开始出现。我们往往会据此认为宋朝以前的商业贸易绝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没有夜市。然而,晚唐诗人杜荀鹤曾留有“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等诗句;同为晚唐诗人的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也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所以,宋代之前的唐代就有夜市了。
我们再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唐大历十四年(780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旅舍)店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
——《全唐文》卷三二
材料二 唐玄宗时下令,在正月十五日前后三日开放夜禁,让市民们纵情游乐观灯。
——王永平《唐代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后期确实出现了贸易时空限制有所松动的现象。再回顾唐朝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唐末商品经济的活跃,政府原有的管理制度难以适应这一新形式的需要而被迫做出改变,坊市制度故有所突破,夜市也日趋兴盛。
3.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君王无权,而德意志君主皇权至上?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不可否认,君主“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往往会给英国君主立宪制打上“君主失去一切权力”的标签。
其实,英国君主的权利只是受到了议会的限制。统治者还可以召开内阁,处理国务。例如,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女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了当时的国王依旧保有行政权。
直至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国王的行政权力才进一步遭到削弱。尽管如此,国王还是保留了一些形式上的权力。
反观德意志,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可以解散议会,议会通过的法律还需得到皇帝的批准。另外,首相也由皇帝任免。基于以上史实,很多人便有了以下认识:德意志帝国是一个皇权至上的国家。
其实,德意志的皇帝并非皇权至上。相反,皇帝受到了议会、法律的约束。流传甚广的德意志皇帝和磨坊主的故事可进一步印证该特征。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想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一座行宫,然而在行宫选址前有一座又残又旧的大风车磨坊,这座破磨坊会遮挡行宫。威廉一世感觉十分扫兴,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不料这个磨坊主人非常倔强,就认一个死理:這座磨坊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谈判人员与磨坊主几经协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诱之以利,但是磨坊主人软硬不吃。面对“钉子户”,皇帝勃然大怒,派自己的士兵直接将磨坊拆毁了。看着自己的磨坊被毁,主人愤恨地说道:“你是一国皇帝,我斗不过你,但德意志尚有法律在!”他一纸诉状将皇帝告上法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地方法院判定皇帝威廉一世毁坏私人财产,并要求皇帝在原地重建磨坊,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最后,威廉服从并执行了法院的判决。
所以,皇帝虽拥有实权,但仍然受到法律的制约,“王在法下”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类似于上面的历史标签还有很多,历史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撕下这些标签,才会看清历史的面貌。这也提醒我们,看历史,要坚持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要求我们:能够从联系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类历史的曲折变化;能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的全貌,从而不陷入“非此即彼”的认识误区中。比如我们上面说到的小农经济,它是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形成的,并非一直都是男耕女织的形态。又如,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关键特征。但它并非是完全专制,君主也时常受到某种限制,如唐宋时期的官僚制度就可以说明。另外,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时,往往都会提到理学思想的束缚,但理学的求理精神、怀疑精神对科技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唯物史观就是让我们更理性、更客观。
那如何坚持论从史出?历史是讲究证据的,在大胆质疑某些结论或史实时,我们还需搜集证据,用证据说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史料实证素养。比如,对中国古代“市”的变迁,你多去查阅一些典型史料,予以论证,便可了解得更准确。
最后,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需理性对待每一个史实或者结论,绝不能“非黑即白”,给历史贴上本不该属于它的标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缓慢演进的过程,我们务必要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正如傅斯年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深邃,更在于我们能够在探索中发现更多的真相。同学们如果感兴趣,不妨自己在历史课本上找出常被贴上标签的内容,然后自己去考证,去撕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