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踏着布满绿苔I向青砖麻石,行走在庄严而又静谧的宗族圣殿,千百年前的繁华片段在我面前缓缓漫延开:威严的族长在教斥子孙、家族成员们齐声诵读家训、族人围聚一堂商讨全族的大事……
江西遍布众多宗祠,它们散落在赣地村头、藏于古村古民居之中,孑然独立、偏安于世,远离尘嚣、波澜不惊。但透过绵长的时空,我们依然能寻觅到它们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读出它无尽的苍茫寂廖。这些智慧与美感并存的建筑是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江西古代宗族文化的窗口。望着斜阳下一座座雄浑壮观的宗祠,我不禁按下快门,呈现于镜头的不只是黑与白的影像,更是宗祠日复一日积淀的华美与沧桑。
宗祠又称家庙,作为家族的中心,它不仅是祭祀祖宗之堂,也是冠寿婚丧、聚众议事等的场所,是维系家族成员的纽带。正因为功用之大,宗祠的建筑是相当讲究的: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建筑材料。祠堂多数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若族中有人金榜题名,宗族盖的祠堂还能“竖旗杆”、开“三山门”、设置“门当户对”。
一座座宗祠就是精致的古代建筑博物馆,是独特的宗族文化历史展览馆。在青山逶迤的婺源县,每个粉墙黛瓦的村落中都崇奉着祠堂。位于婺源县汪口村的俞氏宗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当时的朝议大夫俞应纶(正三品)回乡省亲时捐资兴建。
俞氏宗祠为中轴歇山式风格,分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歇山顶,青瓦覆盖,檐角高翘,门楼下面斗拱密布。“五凤门楼”在宫廷建筑中较为多见,但在民间宗祠建筑中绝为罕见,这也显示俞氏家族当时的辉煌。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正堂仁本堂,巨大而又刚劲的“乡贤”二字高悬正中。堂内牌匾以高低先后次序排列,祖先牌位上供奉着男女祖先。宗祠大厅内,整整齐齐排列着俞氏家族从宋朝至民国,走出的22名举人、进士,107名官吏,述说着家族曾经的荣耀和兴旺。站立天井中央,环顾四周雕梁画栋,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橡、驼峰、雀替等木质构件均饰以雕琢,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图案有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百余种。据说,这座宗祠工匠们耗时30年时间才完成,被古建筑家们誉为“木雕宝库”。无怪乎,虽历经300年风霜雪雨,雕刻仍圆润饱满、栩栩如生。
踏进这高墙古祠,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想象着在某个清晨或傍晚,云淡星稀、冷月如水,多少游子怀着功成名就的梦想,依依惜别故土,翻山越岭走向山外的世界。若干年后,有些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祠堂里浓重地添上一笔;有些人出去了却再也没回来,成为牌坊上孤零的记忆。天涯海角,祠堂都紧紧地绾结着游子们的根、牵着游子们的情,是他们精神的家园,抑或说是心中的信仰。
从婺源南行,进入吉安境内,就到了庐陵文化的发源地。吉安占时经济与文化强盛,人们重教尊儒、崇尚办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先后培养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众多名垂千古的文化名人。庐陵常见的宗祠,一般都高大宽敞,多两井三进。第一进为仪门,也叫门厅,有的设有宽敞的门廊。门厅后是前天井,接着是第二进前厅,为祠堂大厅,也叫正厅、正堂、享堂,是举行祭祖典礼和举行宗族活动的地方。大厅隔墙是后天井。上台阶连着第三进后厅,又称正寝、寝室,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吉安市目前保存完好的最大祠堂,是青原区富田王氏宗祠。富田王氏是建村千年的大族,500年多前的明朝中期,就修建了诚敬堂。诚敬堂总面积3608平方米,规模宏大,造型优美。门楼底层为门廊,全靠两根石柱支撑,顶层为四角棱形、鳌鱼翘首、喜鹊聚巢。全祠共用木料约2000立方米,仅杉木立柱就有88根,且直径都在60公分以上。正厅的两根杉木立柱,直径达100公分,两人都很难合抱,世所罕见,是王氏族人花重金从湖北神农架运回。全祠木料构件数以千计,没有用一根铁打,全用木榫连接。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打开了王氏家族的兴衰史。历史已经远去,岁月洗尽铅华,但祠堂内的精美雕饰、祠堂外宽阔的广场,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浑然天成的庄严与尊荣。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乐安县流坑古村,承载的则是庐陵文化与临川文化的交融。村内宗族谱牒版本众多,宗族祠堂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保存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共58座。流坑祠堂——董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明嘉靖重新修建,明万历、清嘉庆重修,是个三祠一体的建筑组群。中祠堂是前带大场院的三进式重檐建筑,前有宽敞的场院,场院左右侧各有牌坊,组成一个宏大的建筑群。可惜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被军阀破坏后幸存的几根大石柱和一对红色石狮。大宗祠遗址上建了村小学,遗址所在的那片空地也变成了小学的操场。
岁月已然流逝,暗淡了元时繁荣的街市;模糊了明时精刻的木雕;剥蚀了清时古朴的墙体,只留下残缺的砖雕、斑驳的墙垣、满目沧桑的遗址和一声长长的叹息。走出封存百年的幽暗记忆,再一次面对阳光下不疾不徐的流坑古村,我们的心情也飞扬起来。在门口聊家常的老人们,河边一字排开槌打衣服的农妇,穿梭在巷中追逐嬉闹的孩童、在石板上的青苔间找着食物的小鸡、躺在路中央享受着阳光的土狗……周围没有一点的喧嚣浮华,一切都是恬静幽美的原生态。
历史带着时间赐予的力量,将一段段辉煌岁月揉合成独特的气息,倾洒到祠堂的一砖一瓦、一栋一梁,以至每个角落。而这段历史终将淡去,归隐于青山绿水间,坚守一段家族传奇,任凭后人去评说。
江西遍布众多宗祠,它们散落在赣地村头、藏于古村古民居之中,孑然独立、偏安于世,远离尘嚣、波澜不惊。但透过绵长的时空,我们依然能寻觅到它们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读出它无尽的苍茫寂廖。这些智慧与美感并存的建筑是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江西古代宗族文化的窗口。望着斜阳下一座座雄浑壮观的宗祠,我不禁按下快门,呈现于镜头的不只是黑与白的影像,更是宗祠日复一日积淀的华美与沧桑。
宗祠又称家庙,作为家族的中心,它不仅是祭祀祖宗之堂,也是冠寿婚丧、聚众议事等的场所,是维系家族成员的纽带。正因为功用之大,宗祠的建筑是相当讲究的: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建筑材料。祠堂多数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若族中有人金榜题名,宗族盖的祠堂还能“竖旗杆”、开“三山门”、设置“门当户对”。
一座座宗祠就是精致的古代建筑博物馆,是独特的宗族文化历史展览馆。在青山逶迤的婺源县,每个粉墙黛瓦的村落中都崇奉着祠堂。位于婺源县汪口村的俞氏宗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当时的朝议大夫俞应纶(正三品)回乡省亲时捐资兴建。
俞氏宗祠为中轴歇山式风格,分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歇山顶,青瓦覆盖,檐角高翘,门楼下面斗拱密布。“五凤门楼”在宫廷建筑中较为多见,但在民间宗祠建筑中绝为罕见,这也显示俞氏家族当时的辉煌。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正堂仁本堂,巨大而又刚劲的“乡贤”二字高悬正中。堂内牌匾以高低先后次序排列,祖先牌位上供奉着男女祖先。宗祠大厅内,整整齐齐排列着俞氏家族从宋朝至民国,走出的22名举人、进士,107名官吏,述说着家族曾经的荣耀和兴旺。站立天井中央,环顾四周雕梁画栋,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橡、驼峰、雀替等木质构件均饰以雕琢,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图案有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百余种。据说,这座宗祠工匠们耗时30年时间才完成,被古建筑家们誉为“木雕宝库”。无怪乎,虽历经300年风霜雪雨,雕刻仍圆润饱满、栩栩如生。
踏进这高墙古祠,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想象着在某个清晨或傍晚,云淡星稀、冷月如水,多少游子怀着功成名就的梦想,依依惜别故土,翻山越岭走向山外的世界。若干年后,有些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祠堂里浓重地添上一笔;有些人出去了却再也没回来,成为牌坊上孤零的记忆。天涯海角,祠堂都紧紧地绾结着游子们的根、牵着游子们的情,是他们精神的家园,抑或说是心中的信仰。
从婺源南行,进入吉安境内,就到了庐陵文化的发源地。吉安占时经济与文化强盛,人们重教尊儒、崇尚办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先后培养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众多名垂千古的文化名人。庐陵常见的宗祠,一般都高大宽敞,多两井三进。第一进为仪门,也叫门厅,有的设有宽敞的门廊。门厅后是前天井,接着是第二进前厅,为祠堂大厅,也叫正厅、正堂、享堂,是举行祭祖典礼和举行宗族活动的地方。大厅隔墙是后天井。上台阶连着第三进后厅,又称正寝、寝室,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吉安市目前保存完好的最大祠堂,是青原区富田王氏宗祠。富田王氏是建村千年的大族,500年多前的明朝中期,就修建了诚敬堂。诚敬堂总面积3608平方米,规模宏大,造型优美。门楼底层为门廊,全靠两根石柱支撑,顶层为四角棱形、鳌鱼翘首、喜鹊聚巢。全祠共用木料约2000立方米,仅杉木立柱就有88根,且直径都在60公分以上。正厅的两根杉木立柱,直径达100公分,两人都很难合抱,世所罕见,是王氏族人花重金从湖北神农架运回。全祠木料构件数以千计,没有用一根铁打,全用木榫连接。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打开了王氏家族的兴衰史。历史已经远去,岁月洗尽铅华,但祠堂内的精美雕饰、祠堂外宽阔的广场,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浑然天成的庄严与尊荣。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乐安县流坑古村,承载的则是庐陵文化与临川文化的交融。村内宗族谱牒版本众多,宗族祠堂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保存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共58座。流坑祠堂——董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明嘉靖重新修建,明万历、清嘉庆重修,是个三祠一体的建筑组群。中祠堂是前带大场院的三进式重檐建筑,前有宽敞的场院,场院左右侧各有牌坊,组成一个宏大的建筑群。可惜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被军阀破坏后幸存的几根大石柱和一对红色石狮。大宗祠遗址上建了村小学,遗址所在的那片空地也变成了小学的操场。
岁月已然流逝,暗淡了元时繁荣的街市;模糊了明时精刻的木雕;剥蚀了清时古朴的墙体,只留下残缺的砖雕、斑驳的墙垣、满目沧桑的遗址和一声长长的叹息。走出封存百年的幽暗记忆,再一次面对阳光下不疾不徐的流坑古村,我们的心情也飞扬起来。在门口聊家常的老人们,河边一字排开槌打衣服的农妇,穿梭在巷中追逐嬉闹的孩童、在石板上的青苔间找着食物的小鸡、躺在路中央享受着阳光的土狗……周围没有一点的喧嚣浮华,一切都是恬静幽美的原生态。
历史带着时间赐予的力量,将一段段辉煌岁月揉合成独特的气息,倾洒到祠堂的一砖一瓦、一栋一梁,以至每个角落。而这段历史终将淡去,归隐于青山绿水间,坚守一段家族传奇,任凭后人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