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志”的构成要素考察日语的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的界定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语中的他动词的意志性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体、态的句式中会发生改变,变成无意志动词,自动词也并非绝对是无意志动词。二者的界定一直是日语学习者困惑的问题。本文拟以“意志”的构成三要素为切入点对日语自他动词意志性加以分析界定。
  【关键词】意志 动机;行动性;行为主体;界定
  【作者简介】张哲,女,吉林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中日文化比较。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张哲主持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一般项目《日语自他动词与意志非意志动词的界定与应用研究》的成果。项目名称:日语自他动词與意志非意志动词的界定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601622S26014。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区分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是一个总让自己困惑又无能为力的问题。尽管有许多学者为此撰写了多篇论文,在使用时依然云里雾里,不能果断作出判断。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避开从语言学角度分类,试图从意志的构成要素角度来对部分自他动词的意志性进行界定。
  一、意志的构成要素
  赵福堂认为,日语中的他动词都是带有意志性的,属于意志动词,很少有无意志动词。如買う、書く、食べる。自动词大多是无意志动词,如見える、降る、消える。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他动词都是意志动词,自动词都是无意志动词。
  但是仔细研究之后我们会发现,他动词的意志性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体、态的句式中会发生改变,变成无意志动词。在日语语言学界,存在诸多相关研究,如他动词分类的可行性与其意志性、非自主动词、二者与自发性动词,还有的从是否与助词を格共现角度来分析如何分类,或根据动词的语义类型、或根据时态及可能态、被动态来进行分类……学者们将动词分成不同的类别,多的有十余类。看似清晰,有法可依。然而,从学习者角度来看,我们在使用或判断自他动词的意志性时,如果按照分类目录一项一项确认打勾,既浪费时间,亦感觉受限。笔者认为,要想分清楚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充分理解这两个语法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意志动词是用来表示受主观意志制约的动作的动词。与其相对,无意志动词则表示不受主观意志制约的动作的动词。也就是说,主观意志是界定这两种动词的关键词。百度网的解释是: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从产生动机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由此可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为意志动词,首先应满足(具备)动机和行动这两个要素,同时必须是人(动物)的行为。
  本文就从构成“意志”的三要素、即动机、行动、行为主体(人、动物)这一角度对日语中自他动词与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的界定进行考察。
  二、从动机角度界定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
  1.他动词的意志与无意志:
  请看以下几组他动词的例句:
  (1)「切る」.
  1)まず、セロリーを3センチぐらいに切っておく。/将芹菜切成3厘米长备用。
  2)テレビを見ながら野菜を切っていたら、指を切ってしまった。/边看电视边切菜,结果切到了手指。
  显然,1)是为了炒菜所做的事前准备,乃有意而为之。此处的「切る」无疑是带有意志的。2)中,切菜是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本来是意志动词。然而,切到手指却不是自己愿意或者说蓄意的,纯属意外受伤,这里不存在主观动机。因此,2)中的「切る」可以说它是无意志动词。
  (2)「こぼす」.通常来讲,成对的自他动词中的他动词往往是意志动词,自动词是无意志动词。按照这一惯例,他动词「こぼす」应该是意志动词。然而,在特定的场合,它也会转化为无意志动词。例如:
  3)コップにお水を入れようとしたが、手が震えてこぼしてしまった。/想把水倒进杯子里,结果手一抖水洒了。
  4)人にぶつけられて、コーヒーをこぼしてしまった。/被人撞了一下,咖啡洒了。
  例句3)中,本来想把水倒入杯中,但是可能由于紧张或者天气太冷,手发抖不听使唤,导致水洒了。这里把水洒在杯子外面不是讲话人有意去做的,没有弄洒的动机,这种结果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场合的他动词「こぼす」是无意志性的。同理,4)中的「こぼす」也是无意志动词。
  (3)「忘れる」.“忘”也是一个同时具有意志性与无意志性的他动词。从动机角度思考,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例如:
  5)不愉快なことは忘れよう。/忘掉不愉快吧。
  6)あっ、しまった!大事な書類をタクシーに忘れてしまった。/呀,糟了,我把重要文件忘在的士上了。
  5)的意思是“忘掉不愉快吧!”。不愉快的经历时常会影响我们的心境,讲话人希望努力把它忘掉,主观上渴望能够做到,可以说讲话人有着强烈的忘记不愉快开始新生活的动机。显然,它是意志动词。6)“忘了重要的文件”不是讲话人故意所为,讲话人不存在忘记文件的动机,因此可以判断此处的「忘れる」是无意志用法。
  又如:7)授業中、先生の質問に答える時、緊張しすぎて、文法を間違えてしまった。/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时,过于紧张搞错了语法。
  8)サイズが合わない服を買ってしまった。/买了件尺寸不合适的衣服回来。
  用错语法和买错衣服尺寸,都不是讲话人事先计划好的,不具备这一动机。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判断出上面两句中的「間違える」和「買う」都属于无意志动词。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机在界定动词的意志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动机这一视角出发,有助于我们轻松地判断出他动词的某些无意志性用法。
  2.自动词的意志性:日语中的自动词大多属于无意志动词,但有一类动词除外,就是移动动词。对于这一结论,我们依然可以利用动机理论来解释和判断。
  9)これから図書館へ行く。/现在去图书馆。   去图书馆不是路过,而是有目的而往之,讲话人具有明显的动机。因此,「行く」等移动动词虽然是自动词,却是意志动词。
  3.表示“受害、受损“之意的他动词意志性考察。
  10)友達に勧められたクリームをつけたら、皮膚にアレルギーを起こしてしまった。/用了朋友推荐的面霜,结果涂上之后皮肤出现了过敏。
  11)電車に乗る時に、後ろの人に押されて、けがをしてしまった。/乘电车时被后面的人推倒受伤了。
  12)花子さんは阪神大震災で両親を失った。/花子在阪神大地震中失去了双亲。
  13)転んでしまって、気を失った。/摔倒了意识不清。
  以上划线动词均为具有意志性的他动词,在特定的搭配中其意志性弱化,转化为无意志动词。也就是说,当某种行为引起当事人不愿见到的结果或者说意外令当事人受伤、遭受损失、造成过失的结果时,由于该行为并非当事人主观动机所为,因此句中所使用的即便是带有意志性的他动词,此时依然可以视其为无意志动词。
  4.与副词「うっかり」、「つい」、「思わず」等呼应使用的场合。副词「うっかり」、「つい」、「思わず」,其本身就带有“不小心、不知不觉、不由得、情不自禁”的意思,都是用于当事人的无心之举,可以说,以它们为标准来判断动词是否具有意志性,与前文中的动机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凡是和「うっかり」、「つい」、「思わず」呼应的动词,都可视作是无意志动词。例如:
  14)突然蛇が現れてきて、思わず大声を上げた。/把糖当成盐放进了菜里。
  15)食べたくて食べたくて、つい手を伸ばしてしまった。/太想吃了,不知不覺手就伸过去了。
  16)突然蛇が現れてきて、思わず大声を上げた。/眼前惊现一条蛇,不由得大叫起来。
  三、从行动性角度来界定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
  日语的动词从其概念内涵来看,可分为行为动词和状态动词。状态动词用来描述事物的客观状态,比如表示存在、能力、可能、自然现象的词,动词的可能态也在此范畴内。因这类动词并不具有行动性,不用来表示人的行为,只是客观性描述,故可以直接判定为无意志动词。例如:ある、いる、できる、わかる、なる、治る、優れる、降る、曇る等。
  狭い部屋に数十人が集まっている。/狭小的房间里聚集了数十人。
  財布に1000円しかない。/钱包里只剩1000日元。
  西田先生は中国語が話せる。/西田老师会讲中文。
  彼は何でもできる。/他什么都会。
  あの人の日本語が速すぎて、なかなか聞き取れない。/他的日语语速太快,完全听不出来。
  突然目の前に蛇が現れてきた。/眼前突然出现一条蛇。
  以上例句都是从客观角度进行描述,不带有行动性,也就不具有意志性,因而都属于无意志动词。
  四、从动作主体角度来界定日语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
  根据“意志”的定义,只有人和动物才可能带有主观意志去做某事。因此,如果一个句子中与动词相关的主语(主体)不是人、不是动物,同时动词采用的是主动式,而不是以被动、使役等形式出现时,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动词属于无意志动词。主要用来描述自然现象、植物、事物、事件、抽象概念、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等。例如:
  1.自然现象、植物、事物、事件、抽象概念:。雨が降っている。/下着雨。
  20世紀60年代、カラオケが初めて日本にできた。/20世纪60年代,卡拉OK第一次出现在日本。
  ドアに鍵がかかっている。/门锁着。
  友達から電話がかかってきた。/朋友打来了电话。
  山々が遠くまで続いている。/群山一直延伸到远方。
  以上例句的主语都是人和动物之外的事物,动词都是自动词,只是像录像机一样原封不动地将所看到的情景客观地描述出来,不带有主观认知或主观评价,因此属于无意志动词。
  2.生理及心理现象:運動していっぱい汗をかいた。/运动出了好多汗。
  バスに酔っていて、吐き気がした。/坐车晕车了,恶心想吐。
  留学している息子のことを心配している。/担心在外留学的儿子。
  上面三个例句的主体都是人,动词既有自动词,也有他动词。可见,用于描述人的生理或心理现象时,无论自动词还是他动词,都可能是无意志动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意志动词使用的他动词如果不存在主观动机,其意志性会转化为无意志性,而与移动相关的自动词因其具有明确动机而被视为意志动词。用来客观描述事物的状态、性质的词因其不具有行动性,也属于无意志动词。而动作主体如果不是人、动物,也是不具有意志性的,可以视作无意志动词。以动机、行动、人(动物)这三个“意志”的三要素为切入点对动词的意志性进行辨析界定,可以让学习者轻松做出判断,瞬间搞定自他动词中的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日语自他动词的意志性的探讨从未停止,详尽的论文有十几页。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找到这一捷径,希望可以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宪文.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2]陈玉泉.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3]赵福堂.自他区别及其相关问题[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01.
  [4]林泽清.意志、无意志动词的划分及使用规律[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03.
  [5]https://baike.baidu.com/item/意志/349257? fr=aladdin[OL].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学习日益盛行,这引发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混合式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试图构建出高校《英语听说》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整合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推动高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英语听说;混合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听力测试改革后题型的变化及特点,根据反拨作用理论,结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四级听力测试改革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听力教学 反拨效应  一、引言  大学英语考试(CET)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主持和领导下,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设计和开发,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实施的
【摘要】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英语水平,选用适合于学生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活动形式。在组织和指导英语教学课外活动中,我们要做到:英语课外活动应适应学生发展水平;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统一;忌英语课外活动过于频繁。将课外活动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使得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掌握有效的教育技巧。本文基于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就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德育的无形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 德育 教学策略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要】在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作为教与学主体师生对阅读文本的解读往往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标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阅读文本TOPS解读模式进行探究,并结合课例就“如何结合整体性原则和趋向性,将语言、内容、思想完美地融为一体,最大化地体现文本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进行思考论证。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本阅读;信息技术;TOPS模式  【
【Abstract】The term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Tim John in 1974 and was accepted and extensively used by British Council in 1975. EAP courses are worldwide adopted whi
【摘要】学生如何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进行有效学习是近年来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促进高职学生有效学习,以公共英语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有效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职;有效学习  【作者简介】吴峰(1981.04-),男,汉族,安徽长丰人,硕士,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Abstract】The essay probes into the main circumstances in which whether the multilingual approach with students’ native language or an exclusively monolingual approach should be used in college Englis
【摘要】在全球信息化和交际多模态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数字化时代提出的一种新要求,也已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主导模式。本文以江苏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开展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多模态信息获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在总体上提升其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多模态;多元读写能力
【摘要】写作是输出性活动的一种,也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活动。文章在输入输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探索在阅读教学课堂设计中加入一些与本单元话题写作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做好写作的准备,再根据文章的主题设计对应的写作内容,将写作内容具体化,写作过程可操作化,使学生的写作内容充实,主题明确。  【关键词】输入输出;读写结合;课堂实例  【作者简介】奚亚芳,女,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一级教师。  一、阅读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