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跃.力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dolon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备势:两脚并步直立,右手抱刀,手心向上,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指尖贴靠刀护盘部,刀刃朝前,刀尖向上,刀背贴靠大臂外侧,右手五指并拢成掌,垂于身体右侧,目视正前方(图1)。
  1、持刀礼:右脚向后退一步,同时右掌撩起同肩高(图2),上动不停,左脚向后退至右脚内侧并步,右掌向下向后上抡摆至头上方时向下按掌于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朝左,目视左侧(图3—4),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跟进成并步,同时两臂屈肘向前抱与胸前成抱刀礼,目视前方(图5—6)。
  2、马步劈刀:右手抓握刀柄右脚向后撒步,右手持刀向后下截刀,左手变掌膀臂伸直,掌心向下,指尖向左(图7),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右手持刀,向上向下在体前下劈,右臂伸直,刀尖高与肩平,刀刃斜朝下,左掌下落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8)。
  3、并步扎刀:左脚前移一小步,两臂微向右后再向前,同时右脚跟进成并步,刀刃朝下,刀尖朝前,左手指仍附于右腕处,掌心向下,目视刀刺方向(图9—10)。
  4、歇步劈刀:右脚向后退步,右手持刀向后下截刀,左手臂伸直同肩高,掌心向下(图11),上动不停,左脚向右脚后插步下蹲成左歇步,同时,右手持刀向上经体前向下劈刀,刀尖高与肩平,刀刃斜朝下,左手下落掌心向下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左前方(图12)。
  5、并步扎刀:左脚向前一大步,右手持刀,置于体右侧(图13),上动不停,右手持刀向前直刺,刀刃朝下,刀尖向前,同时,右脚跟进成并步,左手仍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目视刀刺方向(图14)。
  6、弓步缠头劈刀:右手持刀,手心朝外,使刀背从左贴身绕向身后,同时左臂内旋屈肘,掌心向右贴于右臂腋下(图15),上动不停,右脚向右前45度方向,迈出一步,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刀,经右臂后向右前45度方向劈刀,刀与肩平,刀刃朝下,左手掌随同向下向后上抡摆至头左上方,掌心向上目视劈刀方向(图16)。
  7、仆步崩刀: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成右仆步,同时右手握刀,沉腕使刀向右肩上崩刀,刀刃朝上,左手臂伸直掌变勾,勾尖朝下,下落至左侧斜上方高与头平,目视右肩方向(图17)。
  8、提膝劈刀:重右心移,右脚不动,右腿直立,左脚蹬地提膝,脚面绷平,同时右持刀,向右斜前劈刀,右臂伸直,刀肩同高,刀刃朝下,左手勾变掌,掌心向上,抬举至头左上方,目视刀劈方向(图18)。
  9、并步崩刀:左腿下落在右脚内侧成并步,右手持刀沉腕使方向右肩上崩刀,刀刃朝上,右手腕同肩高,左手掌同时下落与头同高变勾,勾尖向下,目视右手方向(图19)。
  10、转身截刀:左脚向左迈出一步脚尖外撇(图20),上动不停,身体随即左转360度,右脚向左脚向上步,脚尖内扣(图21),同时,左腿提膝,脚面绷平,右手持刀下截,刀尖斜向下,左手勾变掌落下附于右手腕部,掌心斜向下,目视下截方向(图22)。
  11、震脚撩刀:左脚向右侧落地震脚,右脚提膝,脚面绷平,同时,右手持刀由下向左上撩起,刀尖朝右斜前方,刀刃向上,左手掌向左上摆手于头高,掌心向外,指尖向右,目视撩刀方向(图23)。
  12、弓步推刀:右脚向右前45度方向落步成右弓步,右手持刀向上、向左、向下贴身弧形绕环,左掌同时从上向下按于刀背上,向右前推出,刀尖向下,刀刃朝右前,目前推刀方向(图24—25)。
  13、提膝格刀:左脚外撇,身体左转90度,右脚提膝,脚面绷平,同时,右手持刀手臂外旋,使刀由下向左上横格,刀尖向上,刀刃朝左,左手掌仍按于刀背上,目视右前方(图26)。14、弓步推刀:右脚落步震脚,左脚向左前45度方向上步成左弓步,右手持刀向左后向下贴身弧形绕环向前推出,刀尖向下,刀刃朝左前,左手掌仍按于刀背部,目视推刀方向(图27)。
  15、并步抽刀:右手持刀反撩,刀尖向左前,刀刃朝上,左手掌上提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右,上动不停,右手持刀手臂外旋,两臂屈肘回抽于腹前,刀尖向前,刀刃朝上,左手掌附于刀柄部,掌心向右,同时左腿回撇,左脚落于右脚内侧,震脚并步屈膝下蹲,目视正前方(图28)。
  16、弓步扎刀:右脚向前上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前直刺,刀刃朝下,刀尖向前,左手掌上架于左肩上方,掌心向上,指尖朝前,目视刀尖前方(图29)。
  17、弓步藏刀:右弓步不变,左手掌向后下落至腰侧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朝上,同时右手持刀向右后下拉带,刀刃斜朝后,刃尖斜向下目视左掌(图30)。 18、马步扎刀:右脚内扣,左腿屈膝成马步,左手掌上架至肩上方,掌心向上,指尖朝前,同时右手持刀向右前直刺,刀刃朝下,刃尖向前,目视刀刺方向(图31)。
  19、缠头藏刀:左手掌下落至右臂腋下,掌心向右,指尖朝后,右手持刀,手臂内旋经左肩贴背绕过至右肩时,右臂伸直,手臂外旋,使刀尖朝前,刀刃朝左(图32)。上动不停,右脚收至左腿内侧,震脚屈膝下蹲,左手掌弧形摆动至右肩头上方亮掌,掌心向上,右手持刀,向左肋处平扫,同时手臂内旋,屈肘,使刀尖向后,刀刃朝左,目视右前方(图33)。
  20、弓步平斩: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刀手臂伸直,向右前方向斩出,刀与肩平,刀尖向前,刀刃朝右,左手掌下落,掌心向下,指尖朝后,高与肩平,目视刀尖方向(图34)。   21、裹脑下砍: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左臂屈肘,左掌附至右腋下,掌心向右,指尖朝后,同时右手持刀,手臂外旋刀尖向下,从右肩外侧向背后贴身绕行,至左肩侧(图35),上动不停,重心右移,左脚向右腿后插步,两腿屈膝全蹲成左歇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前向右下方斜砍,刀横与体侧,刀刃斜朝下,刀尖向前,左手掌随之向左上摆至肩上方,掌心向上,指尖朝前,目视刀砍方向(图36—37)。
  22、裹脑下砍:两直立身体左转180度,左手掌下落至右手臂腋下,掌心向右,指尖朝后,右手持刀,手臂外旋,刀尖向下,从右肩外侧向背后贴身绕环至左肩侧(图38),上动不停,右脚向右横移半步,随之左脚向右脚方向插步屈膝全蹲成左歇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前向右下放斜砍,刀横与体侧,刀刃斜朝下,刀尖向前,左手掌随之向左上摆至肩上方,掌心向上,指尖朝前,目视刀砍方向(图39)。
  23、并步扎刀:左脚向左侧上步,右脚跟进至左脚内 侧成并步,同时右手持刀向前直刺,刀与肩平,刀尖向前,刀刃朝下,左手掌下落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目视正前方(图40—41)。
  24、转身马步劈刀:右腿提膝,脚面绷平,右手持刀沉腕崩刀,刀直立于体前,刀尖向上,刀刃朝前,左手掌下按至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朝前(图42)。上动不停,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落地震脚,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手持刀向右下方截出,左手掌上摆与头高,掌心向下,指尖朝左(图43)。上动不停,左脚下落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刀,由右下向上向前在体前下劈,刀尖与肩高,刀刃斜朝下,左手掌下落附于右手腕部,掌心向下,目视刀尖方向(图44)。
  25、并步扎刀:同第三式,方向相反。
  26、歇步劈刀:同第四式,方向相反。
  27、并步扎刀:同第五,方向相反。
  28、弓步缠头劈刀:同第六式,方向相
  29、仆步崩刀:同第七式,方向相反。
  30、提膝劈刀:同第八式,方向相反。
  31、并步崩刀:同第九式,方向相反。
  32、转身截刀:同第十式,方向相反。
  33、震脚撩刀:同第十一式,方向相反。
  34、弓步推刀:同第十二式,方向相反。
  35、提膝格刀:同第十三式,方向相反。
  36、弓步推刀:同第十四式,方向相反。
  37、并步抽刀:同第十五式,方向相反。
  38、弓步扎刀:同第十六式,方向相反。
  39、弓步藏刀:同第十七式,方向相反。
  40、马步扎刀:同第十八式,方向相反。
  41、缠头藏刀:同第十九式,方向相反。
  42、弓步平斩:同第二十式,方向相反。
  43、裹脑下砍:同第二十一式,方向相反。
  44、裹脑下砍:同第二十二式,方向相反。
  45、并步扎刀:同第二十三式,方向相反
  46、转身马步劈刀:同第二十四式,方向相反。
  47、并步扎刀:同第二十五式,方向相反。
  48、并步抱刀:右手持刀沉腕向左肩侧崩刀,上动不停,右手掌以食、中两指,夹住刀柄,五指指尖贴靠刀护盘部,刀刃朝上,刀尖向后,刀背贴靠大臂外侧,同时,右脚后撒一步,右手掌向下向后摆掌心向上,指尖朝后,两臂同肩高(图45)。上动不停,左手抱刀,下落至右胯旁,刀尖向上,刀刃朝前,刀背贴靠大臂外侧,同时左脚后撒至右脚内侧成并步,右手掌向上至头上方时屈肘下按于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朝左,目视左侧(图46—47)。
  收势:左手抱刀不动,右手臂伸直,右掌下落贴于右腿外侧,指尖朝下;同时转头向正前,目视前方(图48)。
  
  一、预备式
  
  身体直立面向正南方向,两脚并步,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肘微屈,左手持剑反握剑柄,使剑贴靠小臂垂立于左臂后面,剑尖朝上,右手五指并拢贴靠右腿侧,手指朝下,两眼平视正前方(图1)。
  
  二、仙人指路
  
  接上式,下肢不动,右手成剑指,由下向西向东向下画孤,按于胯侧,手心向下指尖朝东,转项部,眼随剑指运动,定势,目视正东方向剑尖(图2)。两手臂同时提起,左手持剑向正东方向,右手剑指向西北方向,两手臂成一条平线(图3),接上式,两臂齐向右胸环绕,左手持剑左手剑指手心向东。剑贴近于小臂部,剑尖朝南(图4),右手持剑向下截,贴近于大腿部,剑尖斜向下,左手变剑,同时指向正南方向,目视剑指(图5)。
  
  三、青龙出水
  
  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嚓提起,脚面绷平,目视剑指(图6)。上动不停,右脚落于左脚内侧目侧,左腿迅速屈膝提起,脚面绷平,同时左手剑指向左侧下方下劈,靠近于左小腿侧,右手持剑手腕外拧,手心朝南方向,目向西剑身方向(图7)。上动不停,右手持剑屈肘,使剑桥由下,向上,向前,正东方向绕弧形反手刺出,剑身高于头顶,同时左腿下落向正东方向迈出一步,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左手剑指上提屈肘,附于右手腕处,目视剑尖(图8)。
  
  四、青龙摆尾
  
  接上式,左腿撤至右脚内侧,以左脚尖点地,两腿屈膝半蹲成左丁步,同时右手持剑随步后抽,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处随同收回目视剑尖(图9)。上动不停,左腿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尖外撇,同时左手剑指向左前方打开,右手持剑向右后上方向抽,目视剑指。上动不停,右腿向正东方向迈出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由面前,向后,向右,向前绕行云剑,剑尖指向正东方,左手剑指由前向后摆两臂高与肩平,两手心朝上,目视剑尖(图10)。
  
  五、青龙翻身
  
  接上式,身体微后仰,右手持剑上提屈肘,手腕外翻,剑尖朝下,目视剑柄(图11)。上动不停,重心后移,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身体由右向前,向左翻转,使剑从身体后由右向左格架,手高于头顶,左手剑指上提屈肘附于右手腕处,两手心朝外,目视剑柄。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从右侧向西北角方向迈出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向西北角下方反手撩剑,左手剑指屈肘附于在手处不动,剑尖朝斜下方,目视剑尖(图12)。
  
  六、青龙戏水
   接 上式,左脚外撇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半蹲,右腿向正南方向上步,右肢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向左抡臂剑翻转在右体侧向左,向上,向右后,下方点剑,左手剑指打开从下由左向上摆至头顶上,目视剑尖(图13、14)。
  
  七、仙女挑帘
  
  接上式,右腿向西南角前伸右脚踩实,两腿屈膝成马步,身体后仰从右前向左翻转,同时右手持剑上提,屈肘翻腕,使剑从身体后由右向左格架手高于头,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处,目视剑柄(图15)。上动不停,左腿向西南角方向插进一步,两腿交叉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向下,向上挑起,剑尖朝上,左手剑指落于左耳旁,两手心各朝外,目视剑尖(图16)。
  
  八、玉带围腰
  
  接上式,身体左转,右手持剑手腕内翻,使剑由上向左,向下落下,剑尖朝下,同时在手剑指上提附于右手腕处,高于肩平两手心朝外,目视剑柄,上动不停,身体向左转,两脚蹲地,以两脚前脚掌碾地,当面转到正北方(180度)向时(图17),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平左手剑指打开后摆至体左后方(图18)。上动不停,右脚向正东方向迈出一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由下,向上,高于肩时,向左经面部上方,向右向前云摆绕行点剑剑尖朝东,两臂高与肩平手心朝上,目视剑尖(图19)。
  
  九、青龙盘宫
  
  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 面绷平,右手持剑后撤,手心朝左移至剑柄至下腹部,剑刃向前,剑尖朝前上方,同时左手剑指由后向前摆,附于右手腕处,手心朝下,目视剑尖(图20)。上动不停,上体姿势不变,右腿向右侧外摆步迈出,右脚尖外撇,左腿由左向右侧扣不,跟上成剪子步,目视剑尖。上动不停,右手持剑手腕向内扣,使剑由左侧向下,向东上方向挑起,撑架至头顶,同时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平,左手剑指打开指向正东方向,目视剑指(图21—25)。
  
  十、青龙入海
  
  接上式,左腿落下向东方向迈出一步,右腿跳跃跟上插步,两腿交叉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向下,从左体侧绕行,向上,向前下东方向劈剑,左手剑指由前向下,向左后绕行,提至头顶上,手心朝上,目视剑指(图26、27)。
  
  十一、玉带围腰
  
  接上式,右手持剑翻腕上提于肩高,剑尖朝下,同时身体微转面朝北,左手剑指落下附于右手腕处,两手心朝外,目视剑柄。上动不停,身体左转,两脚蹬地,以两脚前脚掌碾地,转至正北方向时(360度),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平,向正东方向落下迈出一步,右腿,左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下向上高于肩时,从左经面部向右,向前云摆绕行向正东方向劈出,剑尖朝东,左手剑指打开摆至体左后方,两臂高于肩平,两手心朝上,目视剑尖(图28—30)。
  
  十二、青龙飞天
  
  接上式,右腿向西南角后撤一步,右手持剑翻腕,使剑由右侧向后插伸,手心朝上,同时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斜左弓步,左手剑指由后摆向前方,目视剑尖。上动不停,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腿向东南角方向摆步,左脚尖外撇,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盖步,同时右手持剑,从后向上向前绕弧形向左侧下方插伸,手心朝里左手剑指由前向上向左。向下绕行附于右手腕处,手心朝下,目视剑尖。上动不停,右腿向东北角方向上一步,左腿屈膝上提,脚面绷平,同时右手持剑收腕屈臂手心朝里,使剑向正东方向反手刺出,左手剑指打开绕行至头顶上,背部朝南,目视剑尖(图31—35)。
  
  十三、苍龙出海
  
  接上式,左腿落下向西方向迈出一步,右腿向西跟上一步,左腿迅速跳跃步,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向西方向劈剑,再落下由右体侧向后,向上绕行向西方向反手屈肘刺出,左手剑指绕行由上向前向后,向上,屈肘附于手腕处,目视剑尖(图36—37)。
  十四同四、十五同五、十六同六、十七同七、十八同八、十九同九、二十同十、廿一同十一、廿二同十二、廿三同十三,方向相反。
  
  廿四、收势
  
  接上式,右手剑指上移反握剑柄,使剑则靠于左小臂侧,同时,右手成剑指向右后打开,左弓步变右弓步,目视剑指。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并步,两腿直立成立正姿势,右手握剑下落至体左侧,同时,右手剑指由下,向上绕弧形下按至右体侧,目视剑尖。上动不停,右手变掌贴靠于右腿旁,目视正南方向(图39—41)。
其他文献
江苏丹阳鸿昌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明,男,1951年元月出生,高中文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习武,多次参加镇江市、江苏省主办的武术培训班。学习拳种有太极拳、形意拳等。先后参加过京口区武术协会、华东武术馆举办的各次武术交流比赛和江苏省演武大会,共获得金牌六枚、银牌八枚、铜牌一枚。连续多年获市老年体育指导中心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任镇江华东武术馆教练员,镇江市润州区武术协会
期刊
张茂海,男,1969年出生,江苏省镇汀市人。自幼爱好武术运动,后拜镇江武术名家张耀宗恩师门下,并有幸成为关门弟子,学习形意、八卦、太极拳及器械。参加2009年中国武术名家交流新星公开赛担任组委会副主席,2010年世界华人艺术节暨“泓凯杯”武术交流比赛组委会工作,2010年参加徐州举办的江苏省“鼎鑫杯”传统武术比赛荣获形意拳第一名、形意剑第二名,现为镇江驰安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镇江市润州区武术
期刊
张国强,男,1967年生,湖北人,镇江鸿强货运董事长。5岁开始习武,到镇江后跟吴正祥老师学习杨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剑等套路,跟张志毅老师学习杨、陈、吴、孙、武及赵堡太极拳、太极剑等太极拳械。2004年任镇江华东武术馆董事兼副馆长,2005年任润州区武术协会副主席,先后参加了华东武术精英赛、国际内家拳武术比赛、中国星艺术节影视武术大赛江苏赛区的组委会工作。现为镇江华东武术馆董事兼副馆长,镇江京口区
期刊
(一)技击桩概述  意拳认为:浑圆力是拳术的基础,没有浑圆力就谈不到如何掌握技击的功夫。而技击桩是求取浑圆力最好的方法。因为站技击桩时身体采用一定的姿势,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容易集中精神,凝神定意,达到神不外驰,意念高度集中的境地,进而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摸索到似松非松,松而有力的意中之力,并逐渐地体会到一动无不动的周身整体之争力。同时在相对静止状态下,通过意念活动还容易控制和变换力的方向。  
期刊
刘树行,字永德,法名德永,中国武术八段。生于1947年,原籍山东无棣县大山乡刘家黄龙湾村,为中国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四世传人刘风彩之亲侄孙,八卦掌五世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代表性传人。现任天津市武术协会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秘书长。  1962年开始随叔祖刘凤彩研习八卦掌并得其真传,全面系统地继承了刘凤彩所传之八卦掌体系,为刘凤彩唯一家传弟子。为博采众长,还曾先后拜北派形意拳名家、武林寿星(现年105岁
期刊
王东,男,1979年出生,江苏宿迁市人。自幼爱好武术,后拜镇江
期刊
高金华,祖籍山东无棣县,1945年生于天津。  现为中国武术七段,刘凤彩嫡传弟子,八卦掌五世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名家。  1954年开始随父高文才(高义盛嫡传弟子)研习八卦掌。1962年拜在刘凤彩门下,全面系统继承了程派高式八卦掌体系,深得真髓。为当代程派高式八卦掌主要传承人之一。  曾参与《程派高式八卦掌谱》第二版重校,是《程派高式八卦掌谱》(2010年版)重修主笔之一,为继承、传播、弘扬八卦掌
期刊
武术文化是流传至今的一宗深厚的文化遗存,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情感凝聚的纽带,其中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漕运的发达使各地方的武术文化汇集于此,也为各地各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提供了栖息与融合创新的场所,其中就包括程派高式八卦掌这一流传了百余年的津门特色武术拳种,其生于斯,长于斯,与天津这片文化土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期刊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轴心期”。此时,中国武术完成了由器械划分门派到以徒手分门别类的演变历程。而清末出现的八卦掌一改以往直来直去的套路结构布局为“以转为走”的演练方式,更是标志着传统武术的成熟与完善。  八卦掌的奠基者董海川善于因材施教,为此,后世出现了程派八卦掌、尹派八卦掌、史派八卦掌、梁派八卦掌、张派八卦掌等诸多练习样式。涌现出程廷华、尹福、史计栋、梁振蒲、张占魁等多位八卦掌大师。  在
期刊
(据刘凤彩先生讲述,刘树行先生回忆)    1935年春夏之交,年近古稀的八卦掌三世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创编宗师高义盛先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连续九年传艺的故乡,完成了最后一次赴山东传艺的历程,应友人之约来天津设场传艺。离别时与亲传九年的爱徒刘凤彩彻夜长谈并相约:刘凤彩想方设法学到“夜战刀”后,天津相见。转年即1936年刘凤彩带着所学“夜战刀”也来天津谋生,成为高师在天津的助教。高义盛传艺场地设在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