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璧钟馗画的历史演变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绘钟馗画像,上古以来传说可以镇邪消灾,旧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方才有效。故而灵壁钟馗画在章法上追求地方传统特色,在画面上方加盖三方篆印,形成一个正品字,此“品”字即贡品的标志。后来他地的钟馗画家纷纷效仿,流传既久,渐成型制,成为灵璧钟馗画独有的标志。 窃以为灵璧钟馗画应在不失其固有的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允许各有所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但是必须在继承传统艺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保灵璧钟馗画的地方独特性和艺术规范的唯一性。倘能如此,则灵璧传统的钟馗画才能真正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灵璧;钟馗画;特点;演变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20-1
  钟馗画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它缘于吴道子粉本,经过长时间民间艺人的传摹和创新,形成了灵璧钟馗画特有的风格。
  北宋画家杨棐,沿得吴氏之味,所画钟馗“吴带当风”,气势伟岸;元朝画家龚开,入仕不第,喜作钟馗,题材大扩,妙趣横生。明朝皇帝朱见深,亲作钟馗《柏柿如意》图,不但题材新颖,而且所画蝙蝠为飞来之势,并加盖玉玺于画之上方正中处,此对以后士民及灵璧画工影响最深;清初画家高其佩知宿州时,对灵璧钟馗画情有独钟,不但对灵璧民间传统的钟馗画加以呵护,创作了《指画钟馗》图,还对画钟馗画的技法作了创新;清末大画家任伯年亦尝作钟馗画,因其名重,影响较大。正是明清之时,从皇帝、宦官到名画家,都参与了钟馗画的创作和传播,便形成了钟馗画的鼎盛时期。这使得“灵璧钟馗画”在千年流传至今的过程中,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同时也为“灵璧钟馗画” 的继承、发展和流传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余纵观画史,发现唐开元以后,许多大画家都曾画过钟馗画,但均未形成群体效应和地方特色,所以只能称作“钟馗画”,均不能与“灵璧钟馗画”相提并论。试问:其有“吴家样”乎?其有“县篆”之印乎?其神乎?其馗画衣钵相传后继有人乎?……
  同样,近现代一些著名画家也都曾画过钟馗画,如张泽《钟馗拜石》、齐白石《乌纱破帽大红袍》、徐悲鸿《执斗长啸》、李可染《水墨钟馗》、关山月《人间有正气》等,都对钟馗画赋予了一些新的特殊含意。但遗憾的是,他们所画的钟馗画大都被他们的山水、花鸟、奔马、鱼虾等画的名气湮灭吞噬了。故亦如上所言,虽有若无,亦不足道哉!独我“灵璧钟馗画”,才是既有千年历史渊源,又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画种,堪可与杨柳青、桃花坞等年画相比美。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难道不应令我全体灵人倍加珍惜吗?
  《幽轶奇闻》中我们还可以知道钟馗画的其他特点:
  其一、钟馗画在灵璧历史上叫“判画”,具判官形象,且着红袍。此与清以后戏剧《钟馗嫁妹》等剧中钟馗扮演之判官形象相符。现代京剧、昆剧、川剧、徽剧、滇剧等其中钟馗的判官扮相,均着红袍。
  其二、衣冠为唐制,仅冠上二巾带非唐冠制。(大约是宋元以后,画家随俗而逐渐改变的,如元颜庚所画《钟馗嫁妹图》中的钟馗冠上即有二巾带飘扬。
  其三、所画“蝙蝠即耗孽也”。且蝙蝠是“欲驱之去,非欲其至也”。这与今之灵璧钟馗画中蝙蝠的寓意“迎福”“招福”“引福”“降福”等大相径庭。余以为明清以后的钟馗画中蝙蝠“飞来之势”,除受明皇帝朱见深钟馗画影响外,还因为约是在元、明以后,中华民俗文化中“蝠”谐音“福”,并以其象征“福”的寓意,逐渐渗入到其他文人绘画、民间年画、工艺美术及建筑雕刻等的艺术文化现象中,从而出现了“蝠”在灵璧钟馗画中的普遍运用。这就使得灵璧钟馗画的内涵,扩大到不但能“驱邪”,而且还能“招福”,更加迎合了一般民众的迷信心理和审美情趣,因此也就有了更大的销售市场和生存空间。
  灵璧钟馗画,在现在某些人看来可能嘲之曰“俗”。但正是这一地方“俗”之特色,才成就了中华民俗文化的国之瑰宝,并能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此正是所谓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之正“道”也。
  参考文献:
  [1][汉]应劭.风俗通义,见风俗通义校注[M].台北:明文书局,1988.
  [2][宋]范晔.后汉书[M].台北:鼎文书局,1975.
  [3]刘锡诚.钟馗傳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J].民间文化,1998,(01).
  作者简介:
  王玉红,现任教于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其涉及的项目工程有室内外景观设计、雕塑设计、绘画艺术等。
其他文献
通过对常德市4家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与建设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常绿植物过多,无季相色彩关;植物种类欠丰富,色彩植物运用少;植物色彩与硬质景观搭配不和谐等三个
摘要:傅山是明清时期我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雄奇、逸宕,堪称一代书法新风代表。在书法理论上,傅山也是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当时和以后的书法发展影响甚大。在当时,傅山提出了四“宁”四“毋”的主张,他的这种主张的提出与当时的尚丑背景是分不开的。此外,他的“宁拙毋巧”的理念对当时的书法发展冲击也是非常大的。这其中蕴含着傅山的极端人格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也体现出了他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本文将对傅山的
"半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荫蔽和沙性土质环境,是中药配方常见的主要用药,被称为化痰止吐的"圣药",全国市场的年需求量达600万公斤,供不应求。由于供求比例严重失衡,半夏的
10月10日上午,姜堰市举办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省海洋渔业局科教处姜青处长、省科技入户专家组首席专家张永江站长、陈焕根研究员,专题讲授了"优
刘乐沁 200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7月,在夏门欣艺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工艺品设计工作。2002年9月,在北京正华博艺装饰工程公司从事室内设计工作
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不是去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而是适应当前习惯让人们更舒适地生活。符合每一类人群的操作习惯的,能够不假思索地使用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辅助人类的设计,对于
一是充分发挥全市第一家"蔬菜产销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组织强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跑市场下订单,通过运作使蔬菜能够产得出、销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