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抽象概念;引入;理解;巩固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56—01
中学化学中有这样一类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化学键、电解质、物质的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生无感性认识基础,不能用直观的演示实验来完成认知过程,故而可称之为抽象概念,它们集体构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从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来说,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概念的引入
由于抽象概念不可能用实验的方式引入,故而可采用与所学知识相类比的方法引入。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可做如下分析:由于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这些粒子都是极小的,是无法称量的,而实验室或生产中进行反应的物质,都是可称量的巨大数量的粒子集体。显然,用粒子个数为单位进行计算是极不方便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引入一个衡量一定量的粒子集体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找到了抽象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新知识有了一个较为稳固的生长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概念的理解
1. 利用联系对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即在教学中通过对比相关概念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形成概念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强概念理解的有效方式。例如,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学习,可引导学生从溶质、溶液、数学表达式、各自的特点等方面与质量分数进行列表比较(见附表),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这一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时应尽量启发学生分析研究过程,教师不必过早地给出结论,如填表时可在讲解中隨讲随填。
2. 运用比喻和联想增强学生的理解。如在学习“电子云”这一概念时,可联系静止的蜜蜂的翅膀和飞行中的蜜蜂的翅膀所形成的现象,来理解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动时所形成的“云雾”,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电子云”的概念了。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比喻时,不能够为了比喻而比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 运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化微观为直观,增强学生的理解。如在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时,可通过展示石墨、金刚石、C60的晶体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①这三种物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碳组成的;②都是单质;③由于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因此三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外观形状都不同,从而全面理解了同素异形体的内涵和外延。
三、概念的巩固
训练、帮助学生解释疑问、纠正常见认识错误是概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经过了这一环节,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地领会概念,灵活地运用概念。训练时,可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运用概念时易出现的错误点作为知识点编制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构成一个小的专题。例如,学完电解质这一概念后,就可编制如下训练题:
①Cu、石墨都能导电,它们是否为电解质?
②液态HCl不导电,HCl水溶液却能导电,那么HCl是否为电解质?
③NaCl溶液能导电,那NaCl溶液是否为电解质?
④CO2、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则SO2、CO2是否为电解质?
综上所述,抽象概念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讲授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要注意讲授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不能满堂灌,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坚决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元素概念,只有在逐步理解了原子、离子、同位素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如果在教学中操之过急,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困难,继而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56—01
中学化学中有这样一类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化学键、电解质、物质的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生无感性认识基础,不能用直观的演示实验来完成认知过程,故而可称之为抽象概念,它们集体构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从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来说,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概念的引入
由于抽象概念不可能用实验的方式引入,故而可采用与所学知识相类比的方法引入。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可做如下分析:由于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这些粒子都是极小的,是无法称量的,而实验室或生产中进行反应的物质,都是可称量的巨大数量的粒子集体。显然,用粒子个数为单位进行计算是极不方便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引入一个衡量一定量的粒子集体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找到了抽象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新知识有了一个较为稳固的生长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概念的理解
1. 利用联系对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即在教学中通过对比相关概念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形成概念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强概念理解的有效方式。例如,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学习,可引导学生从溶质、溶液、数学表达式、各自的特点等方面与质量分数进行列表比较(见附表),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这一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时应尽量启发学生分析研究过程,教师不必过早地给出结论,如填表时可在讲解中隨讲随填。
2. 运用比喻和联想增强学生的理解。如在学习“电子云”这一概念时,可联系静止的蜜蜂的翅膀和飞行中的蜜蜂的翅膀所形成的现象,来理解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动时所形成的“云雾”,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电子云”的概念了。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比喻时,不能够为了比喻而比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 运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化微观为直观,增强学生的理解。如在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时,可通过展示石墨、金刚石、C60的晶体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①这三种物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碳组成的;②都是单质;③由于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因此三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外观形状都不同,从而全面理解了同素异形体的内涵和外延。
三、概念的巩固
训练、帮助学生解释疑问、纠正常见认识错误是概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经过了这一环节,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地领会概念,灵活地运用概念。训练时,可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运用概念时易出现的错误点作为知识点编制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构成一个小的专题。例如,学完电解质这一概念后,就可编制如下训练题:
①Cu、石墨都能导电,它们是否为电解质?
②液态HCl不导电,HCl水溶液却能导电,那么HCl是否为电解质?
③NaCl溶液能导电,那NaCl溶液是否为电解质?
④CO2、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则SO2、CO2是否为电解质?
综上所述,抽象概念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讲授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要注意讲授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不能满堂灌,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坚决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元素概念,只有在逐步理解了原子、离子、同位素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如果在教学中操之过急,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困难,继而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