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在日光温室生产中,大项目推动下日光温室发展迅猛,大基地建设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标准园逐渐形成,黄瓜生产是基地蔬菜生产中的主导品种,但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就可能全田发生和病害流行。防治霜霉病除了合理的耕作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正确施用无公害高效农药以外,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闷棚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必要措施。通过几年来在蔬菜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中,大量使用高温闷棚,通过正确技术试验记载总结,病菌在28℃以上时侵染幼苗叶片等部位,45℃时病菌停止活动而逐渐开始死亡。鉴于病菌发生的这一弱点,正确使用高温闷棚技术抑制和杀灭病菌,控制黄瓜霜霉病病害在黄瓜上的发生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
一般气温比较高时是黄瓜霜霉病极易发生的阶段,高温闷棚可有效防治此病,并能有效切断其病原的传播和扩散。高温闷棚具体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首先必须根据大小灌足底水。并适当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夜间的棚内温度,以便减少更多的地温散失,创造有利幼苗生长的温度与环境。闷棚必须在天气晴朗时进行,早晨拉草帘子后应严格控制温室,不能事先放风排湿,以避免闷棚时的气温过高而导致灼伤幼苗上部叶片。闷棚时在棚内分前、中、后各挂上一支温度表,一般按闷棚时在棚内中部的黄瓜幼苗生长点的高度设置位置,上午9-10时左右棚内温度会急剧上升,此后每隔15-20分钟左右观测1次温度,当温度上升到45℃时就开始记时,连续2小时保持在45℃,最高不得超过47℃。温度低于43℃杀菌效果不明显,温度高了幼苗及易被灼伤。同时还要观察幼苗的田间表现状况,当温度升到44-45℃时,生长点以下的3-4片叶应当向上卷,生长点斜向一侧。这说明一切正常,可继续闷下去。当温度超过45℃时,闷棚的时间又不到2小时,这时千万不可开通风口进行放风降温。因为高温放风的同时要排出大量湿空气,这样再继续闷棚就要灼伤幼苗。这种情况下要及时用部分草帘子间隔遮光来采取降温,这样才能达到安全降温的目的。时间达到闷棚时间后,要慢慢从棚顶部加强放风,使室温慢慢下降,切记降温不能过快。高温闷棚后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在灌水前应追施尿素50g每行(每行长度约在7-8米),然后再进行灌水,以促进幼苗很快恢复生长。高温闷棚1次,一般可控制黄瓜霜霉病7-10天左右。所以应根据病情每隔10天左右闷棚1次,这样才能达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作用。
从病斑及霉层上可正确判断高温闷棚后的效果:病斑明显呈黄色干枯状,病斑背面霉层出现干枯或消失,说明高温闷棚效果较好、幼苗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若病斑周围呈不规则水浸状的黄绿斑、叶背面霉层出现新鲜的呈灰黑色,这就说明闷棚效果不好,病情仍在发展扩大蔓延中,这时应仔细查找病情成因,迅速采取其它有效措施进行正确防治。高温闷棚方法相对在生产中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及经济又有效,相对也是一个节能增效的方法。高温闷棚虽有很大的益出,但在闷棚时也必须遵照一定的原则。确切说应注意以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高温闷棚只适用于在黄瓜幼苗生长健壮旺盛且略有徒长趋势的日光温室里进行。前期苗势比较弱小,后期幼苗已达到衰老,生长中期叶片较薄、色泽淡、苗瘦弱都不宜进行闷棚。二是如果遇到连阴天气后天气马上放晴,这时正是病害较重而地温较低,幼苗正处在饥饿而缺水状态,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进行高温闷棚,如果进行就有灼死幼苗而破坏整棚的危险。二是闷棚前一天必须灌足水,当天早上不能放风,闷棚第二天还要及时再灌一次小水,才能保证幼苗不受伤害。四是闷棚前应正确喷施一次杀菌剂,在这样高温时病菌抵抗力较低,而药效能最大发挥杀菌的作用。五是不同品种耐热性也有所不同,因此,闷棚时必须经常到棚内观察幼苗生长表现,如温度已在43℃以上,发现上部叶片不上卷或生长点的小叶片出现萎缩现象时,说明土壤明显出现缺水或空气有所干燥,也可能是地温比较低,幼苗吸水出现困难,幼苗表现出不能适应过高温度,这时应马上采取各种措施停止升温,由顶部慢慢打开通风口,结束闷棚,及时进行药物化学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高温闷棚防治,仅是农业生产中近几年实践总结一项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其他预防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措施,如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也是有很好防治作用,确保温室安全生产。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才能收到良好的农业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721400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能源站、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质检站、陕西省风翔县柳林镇唐村社区农技站)
一般气温比较高时是黄瓜霜霉病极易发生的阶段,高温闷棚可有效防治此病,并能有效切断其病原的传播和扩散。高温闷棚具体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首先必须根据大小灌足底水。并适当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夜间的棚内温度,以便减少更多的地温散失,创造有利幼苗生长的温度与环境。闷棚必须在天气晴朗时进行,早晨拉草帘子后应严格控制温室,不能事先放风排湿,以避免闷棚时的气温过高而导致灼伤幼苗上部叶片。闷棚时在棚内分前、中、后各挂上一支温度表,一般按闷棚时在棚内中部的黄瓜幼苗生长点的高度设置位置,上午9-10时左右棚内温度会急剧上升,此后每隔15-20分钟左右观测1次温度,当温度上升到45℃时就开始记时,连续2小时保持在45℃,最高不得超过47℃。温度低于43℃杀菌效果不明显,温度高了幼苗及易被灼伤。同时还要观察幼苗的田间表现状况,当温度升到44-45℃时,生长点以下的3-4片叶应当向上卷,生长点斜向一侧。这说明一切正常,可继续闷下去。当温度超过45℃时,闷棚的时间又不到2小时,这时千万不可开通风口进行放风降温。因为高温放风的同时要排出大量湿空气,这样再继续闷棚就要灼伤幼苗。这种情况下要及时用部分草帘子间隔遮光来采取降温,这样才能达到安全降温的目的。时间达到闷棚时间后,要慢慢从棚顶部加强放风,使室温慢慢下降,切记降温不能过快。高温闷棚后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在灌水前应追施尿素50g每行(每行长度约在7-8米),然后再进行灌水,以促进幼苗很快恢复生长。高温闷棚1次,一般可控制黄瓜霜霉病7-10天左右。所以应根据病情每隔10天左右闷棚1次,这样才能达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作用。
从病斑及霉层上可正确判断高温闷棚后的效果:病斑明显呈黄色干枯状,病斑背面霉层出现干枯或消失,说明高温闷棚效果较好、幼苗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若病斑周围呈不规则水浸状的黄绿斑、叶背面霉层出现新鲜的呈灰黑色,这就说明闷棚效果不好,病情仍在发展扩大蔓延中,这时应仔细查找病情成因,迅速采取其它有效措施进行正确防治。高温闷棚方法相对在生产中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及经济又有效,相对也是一个节能增效的方法。高温闷棚虽有很大的益出,但在闷棚时也必须遵照一定的原则。确切说应注意以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高温闷棚只适用于在黄瓜幼苗生长健壮旺盛且略有徒长趋势的日光温室里进行。前期苗势比较弱小,后期幼苗已达到衰老,生长中期叶片较薄、色泽淡、苗瘦弱都不宜进行闷棚。二是如果遇到连阴天气后天气马上放晴,这时正是病害较重而地温较低,幼苗正处在饥饿而缺水状态,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进行高温闷棚,如果进行就有灼死幼苗而破坏整棚的危险。二是闷棚前一天必须灌足水,当天早上不能放风,闷棚第二天还要及时再灌一次小水,才能保证幼苗不受伤害。四是闷棚前应正确喷施一次杀菌剂,在这样高温时病菌抵抗力较低,而药效能最大发挥杀菌的作用。五是不同品种耐热性也有所不同,因此,闷棚时必须经常到棚内观察幼苗生长表现,如温度已在43℃以上,发现上部叶片不上卷或生长点的小叶片出现萎缩现象时,说明土壤明显出现缺水或空气有所干燥,也可能是地温比较低,幼苗吸水出现困难,幼苗表现出不能适应过高温度,这时应马上采取各种措施停止升温,由顶部慢慢打开通风口,结束闷棚,及时进行药物化学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高温闷棚防治,仅是农业生产中近几年实践总结一项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其他预防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措施,如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也是有很好防治作用,确保温室安全生产。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才能收到良好的农业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721400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能源站、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质检站、陕西省风翔县柳林镇唐村社区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