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地震台震级偏差探讨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牡丹江地震台记录的震源深度h≤80km的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文中简写为《临报》)给出的震级为标准,对Mb、MB、Ms、Ms7分别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计算,给出了牡丹江台数字地震仪各种震级的最佳校正系数。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地震P波初动资料,使用中国地震局推广的"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求解了2002年4月30日营口~海城震群中4个ML≥3 0地震的单个震源机制解,同时用59个地震和213个P波初动资料,得到该区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并将其结果与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Ms5 4地震序列中4级以上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为目的,阐述了优化完善电网结构的必要性。首先,在发电侧实施"上大压小"工程,采用超超临界大机组替代原有高耗能小机组,降
应用"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中的40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5 4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演化及其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一些参数的演化过程,在岫岩5 4级地震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而在其后2000年1月12日5 1级余震临震前除了少数个别参数有异常显示外多数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根据5 4级地震前各参数值的演化特征及其在异常阶段的变化情况与背景值的差
本文对 1 988年 1月、 1 999年 1 1月岫岩两次震群的性质及序列特征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序列各项特征参数及预测指标都显示出了具有明确意义的预报信息。特别是 1 999年 1 1月前震序列的低b值、低h值及多台小震初动符号和波形特征的高度一致性和稳定性都预示着震源区应力的高度集中和稳定 ,也为短临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此外 ,前震序列的频度分布的时间结构和能量释放的时间过
提出了在S7—200等小型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上实现CDT远动规约的设计方法。CDT协议栈程序主要由通信初始化、CRC校验和数据组帧、发送等部分组成。通过控制遥测帧及遥信帧的发
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技术和自行开发的报警软件,解决了牡丹江地震台连续波形数据断记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解决方案和报警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分析了谐波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及条件,以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研究了由换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引起的谐波不稳定现象及规
本文总结了铁岭地震台安装、调试与标定VS型垂直倾斜仪的经验
用区域强震震源机制解、现场地应力测量、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强矿震的孕震环境;通过定量观察采矿与矿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强矿震的诱发原因;基于中尺度地震实验场高密度数字地震和前兆台网的现场观测,用地震学方法和小波工具分析强矿震孕震过程采集到的数据,提取短临阶段的异常信息;通过强矿震的震源机制解判断震源处的应力释放状态。提出地质构造环境、地应力场和采矿活动共同作用诱发强矿震的机理和次生应力场在孕
“九五”期间实施的《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技术改造项目》使辽宁省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由模拟到数字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对项目的技术思路、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及建设特色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