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食品抽检大数据:网购不合格食品较多,天猫独占四成!

来源 :消费者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消费者报道》整理分析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全年的食品质量抽检信息,共25212批次。抽检囊括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制品、酒类、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等32类食品。
  数据显示,不合格产品共计241批次,占比为0.96%;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农产品、特殊膳食产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不合格原因涉及菌落总数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等。
  另外,本刊还发现网购产品的不合格几率略高于实体店;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原因主要在营养成分标示值与实际不符;有5类食品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哪些食品、哪些地区的不合格产品最多?消费者要如何避开各种各样的不合格产品?

不合格食品主要为微生物超标


  抽检数据显示,粮食加工品、糖果制品、速冻食品、蛋制品、冷冻饮品5类食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堪称“年度最放心食品”。相反地,食用农产品、特殊膳食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合格率最低,但合格率仍达9成以上。(如图1)





  在241批次不合格产品中,菌落总数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大肠菌群超标成为食品最突出的质量问题。(如图2)



  菌落总数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指标,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菌落总数超标并不一定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它如中奖概率一样,细菌总数越多,则检出有害细菌的概率也更大,安全风险也越高。不过,消费者应该不乐意“活吞”数以亿计的“细菌”。
  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可用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及腐败变质情况。嗅觉上可表现为不受待见的“哈喇味”,本刊建议消费者:如果闻到食品有“不新鲜”的气味,就不要再食用了。
  大肠菌群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它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肠菌群超标说明食品被“粪便”污染了。当然,粪便可能来自健康的人或动物,也可能来自肠道患者或带菌者,所以粪便除一般正常细菌外,也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
  在27类不合格食品中,食用农产品、特殊膳食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检出不合格的批次最多,占所有不合格食品的27.0%,消费者购买时更需要“精挑细选”。
  食用农产品(如蔬菜、肉食等)主要问题是農药和兽药残留,特殊膳食食品多为营养素标示值与检出值不符(有“虚假宣传”的嫌疑),而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最应警惕不卫生、不新鲜等问题。(如图3)


不合格食品来源:网购渠道天猫最多,生产地江西最多


  便捷的“网购”可谓深入民心。不过,产品质量差、假货云集等不良印象也让不少人对网购始终持保留态度。
  那从食品质量来讲,实体店真的就比网购好吗?你常逛的电商中检出不合格食品最多的是哪一家?
  抽检数据显示,241批次不合格食品中,125批次来自网购,116批次来自实体店,网购食品比实体店食品略“不靠谱”一些。
  在网购食品中,12个电商平台上“黑榜”,其中天猫检出不合格产品高达49次,占比约达4成。(如图4)



  中国地大物博,食品工厂也在各地区遍地开花。哪里生产的食品不合格最多?进口食品就百分百放心吗?
  数据显示,241批次不合格食品中以国产食品为最,占90.5%,进口食品占9.5%;值得注意的是,在国产食品中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份生产的食品检出不合格最多,最容易“踩雷”。(如图5)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最多,且多为药物残留


  此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高达28批次,成为 “问题食品的重灾区”。
  抽检数据显示,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最常见的是蔬菜类,以农残超标最为常见(以上海青最严重)。在肉制品类中,鸡胗的兽药超标次数最多。(如图6)



  其实,对于使用农药和兽药,我们应科学评价其功过是非,而不是过度妖魔化。试想,如果菜叶上爬满了蠕动的虫子,想必我们毫无购买欲。   不难看出,施加农药是为了杀虫、增收,而兽药用于预防或治疗疾病,让即将上市的“农产品”有一个讨喜的卖相。
  比如,出现频率最多的毒死蜱是一种常见农药,可微溶于水,属于中度毒性(是高毒农药如1605、氧乐果等的良好替代),对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但对蜜蜂的伤害也是致命的)。
  当然,消费者最希望购买到的蔬果没有任何农残问题,显然这是或多或少的事。我们要如何才能将药物残留降至最低水平呢?
  如上述提及,绝大部分超标的农药均能溶于水或者微溶于水,而且这些农药遇碱性溶液易分解。所以,本刊推荐消费者使用淘米水(弱碱性)和自来水清洗蔬菜,安全有效,还近乎免费。
  给动物喂药后,内脏器官所蓄积的药物要高于其他部位(如腿部的肉)。因此,在畜禽等肉制品的消费中,食用动物内脏的频率或单次进食量不宜过多。

婴幼儿配方乳粉成分标识不符成不合格主因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婴幼儿应该就是最嫩的花蕾了。各位宝妈恨不得将宝宝捧在手心呵护,甚至不惜高价海淘“洋奶粉”,怎么可以容忍奶粉出现丝毫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食药监总局会定期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质量抽检,必检项目有63项之多,包括营养素(如钙、叶酸)、污染物(如黄曲霉毒素B1、铅)、违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等等。2017年,全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9.5%(13/2670),总体情况较好。数据显示,13批次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问题是营养成分表上营养素的标示值与实际值偏差超出许可范围,其次为检出阪崎腸杆菌、标签标识问题。(如图7)



  据本刊了解,新标准(GB 13432-201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2015-7-1年实施)比旧标准的要求更严格,如对营养成分的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有更清楚、更明确的规定。营养成分表就如同食品的名片,如果标识不符会误导消费者。
  不过,从不合格奶粉来看,最严重的问题当属阪崎肠杆菌。事实上,国家食药监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阪崎肠杆菌”抽检相当严谨,作为必检项目且必须检验三次,只要检出一次即视为不合格。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许多病例报告亦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尤其是早产、体重不足2.5公斤和免疫力较弱的婴儿感染风险最高。
  本刊建议,婴儿在出生后首6个月,最好以母乳喂哺,这对婴儿的成长发育最理想,且能帮助婴幼儿免受很多细菌的感染。如果实在不能母乳喂哺,选择经无菌处理的液体配方奶亦可。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冲调婴儿配方奶粉时,首先必须把喂哺和冲调婴儿配方奶粉的器具加以清洗和消毒!
其他文献
出门约会怕妆容不服帖,很多女性会事前敷一张面膜轻松搞定;玩了一天累得不行,那就热水浴后敷上面膜,帮助肌肤修复。一张半尺见方的面膜,常常救肌肤于水火中。只是这个“救火员”,会不会本身就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呢?  2017年11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春雨、SNP、百雀羚、肌美精、养生堂、膜法世家、御泥坊、玫琳凯、悦诗风吟共9款保湿面膜,测试其甲醛、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及菌落总数等
期刊
2017年9月,方舟子质疑普洱茶含有致癌的黄曲霉毒素,直指普洱茶致癌,沉寂的普洱茶遭受了一次重重的打击。  这让消费者疑虑重重,甚至不再敢喝普洱茶了。普洱茶真的致癌吗?真相到底如何?  2017年11月1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永慧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专访,就广东省疾控中心及广州市疾控中心抽检的580个普洱茶样本,对黄曲霉毒素的检出情况与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消=《消费者报道》
期刊
2017年的电商“双十一”,普洱茶以其惊人销量占据了天猫、京东平台茶叶销售的首位。可见,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  普洱茶的价格相差极为悬殊,普通茶叶一斤不足千元,而所谓的“高档好茶”一杯就要几百元。  但有人说:“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既然茶叶并没有上品之说,为何价格如此迥异?高档茶的口感更好吗?  2017年12月,《消费者报道》邀请到资深茶叶专家、爱茶人士等15名志愿者主观盲评了8
期刊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已达到5.16亿人。而逐年递增且高达千亿元以上的“双十一”电商销售额更是证明了网购消费力之强。  打开网站或者手机App就能够轻松下单购物,网购无疑成为了消费者最钟爱的购物渠道。但面对繁多的品牌、花哨的广告宣传,如何才能选购到品质上乘、性价比高、适合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报道》作为第三方
期刊
敷面膜还有个好听的词儿,叫“美肌SPA”。如广告词所说,“停下来,享受美丽”,可见敷一张面膜,于体验上说,应该是舒适享受的。  这种愉悦的体验感,来自于面膜的剪裁、肤感,乃至于吸收效率、保湿效果等等。  《消费者报道》此次对9款面膜进行测评,并在全国范围招募了12位女性志愿者,每位志愿者随机试用其中的4款。评价的指标为剪裁、温和性、渗透性、保湿效果、敷后肤感5个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肌美精的保湿
期刊
1.洪先生原本要支付的租金为每月1390元 2.续约后洪先生要支付的租金上升33% 3.洪先生同小区房源短租租金为1770元,比长租租金高18%左右  疫情时期,一些房东为租客减免房租的新闻温暖人心。然而,一些租客却在为自己租住的房子感到苦恼。  近日,长租公寓自如公司被大量租客投诉在疫情时期大幅提高租金。这些租客普遍合同即将到期,同时因疫情不能返回租住的房屋和不能及时搬家,甚至有租客称自己的租金
期刊
货架上的面膜琳琅满目,要选一款功效好、兼具安全性的面膜,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详实的数据评测,可以帮消费者选到合适的产品。  2017年11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9款保湿面膜。测试其菌落总数、甲醛、甲基异噻唑啉酮等安全性指标。  此外,本刊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12名志愿者从面膜大小及剪裁、温和性、渗透性、补水效果、敷后肤感等6方面进行主观评价。  测试结果显示,悦诗
期刊
衣食住行,“衣”是基本生活的刚需。随着社会进步,穿衣不再仅仅为了蔽体遮羞,更趋向于追求美观时尚。但穿时美,洗时累。为了让衣物洗得干净且轻松,洗涤剂不断推陈出新:从肥皂到洗衣粉,再到现在家家必备的洗衣液。大家为了洗干净衣服也是用尽了“洪荒之力”。  但超市货架上的洗衣液琳琅满目,广告也打得飞起,不同种类及功能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底如何选择一款洗得干净还省力的洗衣液呢?  2017年6月,《消费者报道》
期刊
普洱茶的包装及形状各异,有散茶、饼茶、沱茶、砖茶、单泡茶(如小罐茶、小青柑)等。原材料方面有高山茶、古树茶、老茶等不同宣称。  但它们是货真价实还是过度包装?价格昂贵的普洱茶真的品质更好吗?  2017年12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8款普洱茶(熟茶),测试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等品质指标。  测试结果显示,8款普洱茶在品质方面差别不大,高价茶叶并没有展现出更
期刊
从清洁、护理到美妆,每个精致女孩都是从梳妆台前的瓶瓶罐罐中开启全新的一天。  据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女性一天中使用的个人护理品达12种,它们大概包含168种成分。其中,许多成分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并留在人体内。但如果它们含有一些禁用成分或含量超标,将可能对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消费者报道》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及地方食药监个护美妆类产品的抽检数据。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