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运用与广播竞争力提升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载体、需求、力量是影响媒体传播的三个因素,中国之声要运用好微博工具,必须实现媒体运作理念、媒体资源理念和媒体经营理念的变革。本文对此提出两点建议:中国之声应该更组织化地管理官方微博,更有规律地更新关键内容。
  关键词:中国之声 微博 媒体运作 媒体资源 媒体经营
  从2010年3月25日发出第一条微博,不到两年时间,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达到200多万,可以说成绩斐然。中国之声在利用新媒体工具、运用新传播手段方面走出了能够说服自己、说服别人的关键一步,应当得到足够的奖赏。
  新闻媒体对如何运用新生传播工具应当具有足够的敏锐性、宽容度与发现力。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在催生新的网络社交形态的同时,自身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媒介化,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新传播平台,催生了新的传播形态。
  传统媒体如何运用好这种新传播工具、新传播平台?中国之声的官方微博有了200多万粉丝以后该怎么做?本文就此作一些议论。
  一、什么因素在影响传播
  今天,我们不断在讲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时代,在讲新媒体的竞争。前提问题是,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传播?或者更进一步,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
  一是载体。从某种角度看,传媒的发展史就是载体变革的历史。而载体的变革,不仅催生新的传播工具,同样也会催生新的传播形态、方法、格局。新载体以及新传播形态的出现,必然影响原有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促使其调整,以适应新的媒体的竞争。广播诞生,从一种新的技术到一种新的传播载体,新闻传播的时效观就被彻底改变,也迫使报纸的运作发生深刻变化。今天,一系列新媒体工具的迅速普及,也同样要求广播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法做出相应变化。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已经从学者的预测变为让人心惊的现实。如果把报业作为观察新媒体冲击的风向标,2011年的变化是指向清楚的。2011年,美国报业广告总收入已经差不多与60年前的1951年处在同一水平。1951年大约是195亿美元,2011年只有205亿美元,美国报业广告总收入从600亿美元的最高点跌落到目前水平,还不到十年时间。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重要的因素是新媒体的竞争影响。广播出现后曾经引领了几十年风骚。电视诞生后,成为非常强势的媒体,广播被视为弱势媒体。21世纪后,广播重新走强,是因为适应了移动需求。而在这之后,又出现一系列更新的媒体形态,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的载体。其实,微博不过是诸多体现移动特征的新媒体的一种形态,但却是传统媒体比较便于利用和运用的一种新传播形态。适应新载体的出现,适应新载体的传播方式做出相应变革,是传统媒体不能回避的课题。今天,传统媒体必须与新的载体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新媒体竞争时代。
  二是需求。受众需求发生了什么样变化?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就是移动需求正在成长为第一需求。广播的听众为什么增长如此迅速?正是移动需求的成长与广播适应移动需求的变化,才使广播摆脱了弱势媒体的地位。
  三是力量。从受众的角度观察,什么样的力量在主导今天的传播机制,在左右传播效果?一是即时,二是分享。今天的受众和传媒更加要求和追求时效,最好是即时传播或者实时报道。从信息流动机制观察,过去是传播者向被传播者传播,是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互动,今天是分享,是公众间的分享。是否处在传播者的地位,对传播效果已经不太重要。分享,给公众以不一样的感受。可以说,分享是今天影响传统媒体传播地位的更为重要的特征。从对公众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们上网获取新闻的时间下降一半,而在社区网络上停留时间则增加了近两倍。今天,人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在微博上。深层次的驱动力量,是从分享式传播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新媒体的传播,往往是以分享为主导模式与基本特征的传播。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分享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说服力量与传播机制。分享与传统传播模式的单向传播、互动,是有相当区别的传播机制。
  正因为分享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传播机制,传统媒体更应主动地利用这种传播机制。而微博,是特征更为明显的分享式的传播平台。传统媒体把采集的内容,经过选择、加工,做成适应微博平台的内容产品,放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看起来是给别的微博平台提供了内容,甚至还是无偿的。但换个角度看,是传统媒体利用微博这种分享式传播的传播平台,利用分享式传播的力量,扩展了自己的影响。
  二、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念
  一个权威媒体,要更好地运用微博这种新传播工具,在新媒体格局中更有竞争力,还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组理念的转换,是必需的。
  1.新媒体与新运作:媒体运作理念的变革
  所谓媒体运作理念的变革,至少包括,要从静媒体到动媒体,从善于运用大众媒体到善于运用自媒体,从运作内容到运作平台。
  (1)从静媒体到动媒体
  从运作方式角度说,传统媒体总体上是静媒体,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规则、方法去进行有组织传播的。尽管传统媒体多年来注重了解受众的需求,与受众互动,可是受传媒形态本身特性与载体实现可能的限制,总体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一种“点对面、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方式。而新媒体是分享式传播,受众可以参与到传播中来,不仅是互动,而且可能是多点互动,受众间形成互相分享的传播形态,这种分享式传播的效应,给受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说服方式与影响途径也有明显不同。
  新传播工具的媒介化,并不是把新传播工具演变成传统媒体,而是新传播工具被发掘出传播新闻信息和观点信息的功能。而其传播新闻信息与观点信息的方式,又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处理模式和表现形态上,在传播机制上也有差异。即使同样是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就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利用了新传播工具分享式传播,或至少是介入了分享式传播的波涌中,利用了分享式传播的机制、力量,形成了新传播效应,获得了新媒体式的传播效果。   因而,有认识、有策略、有方法这样做的传统媒体,就不再是简单的静媒体,而是利用新传播工具、新传播效应的动媒体。只是,这里的关键在于有认识、有策略、有方法。毕竟,动媒体更多的是如何获得分享式传播的效应,而不止是如何互动。
  (2)从善于运用大众媒体到善于运用自媒体
  善于运用大众媒体,是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而新媒体是自媒体,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如何走向善于运用,理念上就要更深一步。
  传统媒体被称为大众媒体,这主要是针对其传播方式而言的。因为其传播方式是一对多,传媒面对大众,具有广而播之的能力和地位。新媒体被称为自媒体,这主要是从其内容生成、生产而言的。因为其内容生产方式是公众自己采集、加工、提供的,处在不同的时点和位置,公众个人既可以是生产者,又可以是传播者,当然也是接受者。这两者的描述是不对称的。仔细分析,传统媒体的受众已不如新媒体的受众多,已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就受众数量、受众扩展速度、渗透能力而言,新媒体是更大众的媒体,可以称为泛大众媒体。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内容数量也不如新媒体,而且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是,在信息流的集中度,在信息选择结果的质量上,在其信息提供结果所形成的公信力、权威性上,目前新媒体总体上还不可能与传统媒体比肩而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传统媒体的有组织采集、加工、提供的专业能力、标准、水准。
  那么,如果把传统媒体的有组织采集、加工、提供的专业能力、标准、水准,移植到对新媒体的利用上,会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以专业的采集、加工、提供,对接新媒体平台受众的需求与需求方式,显然比一般公众自然朴素地在新媒体平台上提供信息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对接可以有效增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从运作内容到运作平台
  传统媒体的习惯思维是运作内容,运作内容是内容为王的物质基础,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运作内容,是否足以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可能远远不够。还应当强化的理念与思维方式是运作平台,不管是自己的平台,还是别的传统媒体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
  为什么运作平台是重要的?因为,互联网领域此起彼伏的新竞争者,开始是产品级的竞争,到一定阶段后就是平台级的竞争。平台承载内容,但平台的运作者不一定是自己生产内容,而更可能是通过一种机制选择内容、获取影响,进而创造一种机制汇聚内容。搜索引擎与微博服务商可以说都是在努力搭建平台,通过一种机制汇聚内容,使用者免费贡献内容,而平台获取了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平台,传统媒体可否从另一角度去运作它,通过运用这样的平台获得新的影响?当然是可能并必须的。实际上,运作平台的思维,提示人们的,不仅是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平台),更包括如何以运作平台的思维重新实现自己。应当说,传统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平台,传统上是以传统的方式使用,今天需要更多地借用新媒体的思维去运用,把公众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把新媒体平台利用内容的方式移植到你的平台上来,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
  对中国之声而言,今天已经拥有的200多万粉丝,就构成了一个新的特殊平台,应当以新的方式去运作。
  2.新媒体与新资源:媒体资源理念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什么是传统媒体的新资源?这需要以新的眼光看待所做过的事情,要以新的眼光看待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粉丝,重新思考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如何定位,以新的眼光看待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诸多评论,探索新的利用和运用方法。
  如何看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粉丝?这显然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微博粉丝。就个体而言,他们是这个微博的关注者;就整体而言,他们是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新受众群,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新接口,是传统媒体的新资源,是传统媒体施展影响力的新平台与新空间。在新媒体时代,要树立这样的新资源观、新空间观与新受众观。没有这样的新资源观、新空间观与新受众观,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浪费了已经拥有的200多万粉丝的价值。
  如何看传统媒体的微博?同样不应局限于传统微博的定义与视角。微博是什么?对于普通公众,可能只是一个新玩意儿,只是一个分享信息的场所与说话的平台。而对于希望与新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其官方微博,应当视为值得好好运作的新传播入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通过微博提供链接而被点击的视频,在总点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看了微博上的简短分享而去点开链接看视频。虽然,还没有看到关于通过微博上的链接收听广播的相关研究成果,还不能比较是否如网络视频一样,通过微博入口的点击量也在增加;但毕竟微博入口已经打开。有心的广播机构,就要争取让其官方微博成为扩展影响的新入口,去吸引21岁到30岁新的听众群亲近广播。
  官方微博也是传统媒体成为动媒体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可以把广播所能覆盖的庞大受众群中的尽可能多的部分变为粉丝,让静媒体变成动媒体。有了粉丝以后,要好好维护粉丝群;同样,有了官方微博之后,要好好维护微博,使其成为新的发展空间。
  广播是很重视听众反映的,那么,如何看待官方微博上的评论呢?是仅仅看到评论很高兴,仅仅满足于听众对我们的官方微博有互动、有分享,还是有策略地做出回应,把官方微博上的评论当成新的资源与空间?至少,可以问一句,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的评论,有回应吗?有摘取、筛选、利用吗?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有网友在微博提了问题,引来很多评论。有人把这些评论重新梳理,总结针对所提问题的评论中,有多少条是继续拓展提出的问题;有多少条是提供解决办法;有多少条是相关议论。这样的梳理方式,应当给传统媒体人以启发。把对官方微博上评论和转发中所附的评论予以筛选,这就是所谓动媒体的新报道资源,这是传统媒体介入分享式传播的可用空间。
  3.新媒体与新经营:媒体经营理念的变革
  从传统媒体发展战略、模式调整层面看,有了官方微博,已经应用了新媒体,就要树立新的媒体经营理念,即要从经营终端到经营入口,从经营个体到经营群体,从经营时间到经营空间。
  什么叫从经营终端到经营入口?开始使用新传播工具、向新媒体终端提供新的内容或内容产品,是传统媒体适应新媒体的第一步选择。可以把这种选择称为开始经营终端。此时新的终端是什么?是微博。因此,传统广播继有效利用互联网广播后,还要有效利用微博,这是正确的选择。但如果仅仅把微博看作是一个新终端,还是不够的。移动终端加移动互联网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传播形态,微博不过是其中之一。微博是移动传播空间的新入口,是继续拓展传播形态与传播方式的新入口,传统广播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入口,是拓展新受众群的新入口。因而,在今天应当提出的新问题,就是如何从经营终端转向经营终端和经营入口并重,从经营终端走向经营入口。   什么叫从经营个体到经营群体。传统广播面对的是收听者,习惯上称之听众,但对其特征的掌握,却是粗疏的。因为主要依靠听者来信,而来信者基本上是个体,描述的是个体的感受。广播机构做出的反应是从个体相应推测到群体,因而总体上是经营个体。中国之声有了新媒体平台,中国之声有了新的终端,比如官方微博,有了200多万粉丝,总体上,可以说有了数据分析的条件,有了更真切地掌握群体特征的手段。那么,如何从经营个体走向经营群体?这对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更为重要的。
  什么叫从经营时间到经营空间?总起来看,广播电台是一个线性传播媒体,所有新闻与观点是按照时间轴线逐次传播的。对于广播、电视机构,基本模式是经营时间,一个竞争力强的广播频率就会有播广告时间不够与播新闻时间不够的问题。广播电台有了官方微博,其思维方式就要从经营时间走向经营时间与经营空间并重。官方网站、互联网广播客户端、官方微博、粉丝群就构成了这样的新空间。从网页打开官方微博,首先会跳出一组照片,这样的传播方式已不是时间线的传播,广播电台的传播平台已经从单纯的时间平台走向空间平台。这种空间平台如何去经营?如何实现即时分享?如何与原有传统终端和手段有效互补?这都值得重新认识、精心琢磨,并以新的方式经营运作。
  三、可以有什么样的调整?
  中国之声有了200多万粉丝之后应该怎么办?在这里提供两点建议。
  1.更组织化地管理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的管理维护模式与个人微博有许多重要不同,要有一些重要调整。现在看,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可能有专人在管,但还是表现为自在性行动、个人化行动,还缺少策略、规则的约束与指导。打开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看它关注了什么人,就可以看出其管理维护策略与规则。有些媒体的官方微博,所关注的70%是内部人,20%是同行,但还有5%甚至不太适合传媒官方微博作为关注对象,他们与官方微博的传播地位所要求的形象与价值观诉求并不吻合。如果是把官方微博当作新的入口、空间、资源,就要更组织化地管理官方微博。
  2.更即时有规律地更新关键内容
  官方微博要即时并有规律地更新内容,让粉丝形成有规律的接受期待,从而形成官方微博的特殊影响力。有的官方微博网页的照片还是两周前的。在我看来,至少每周应当更新,让受众打开看到的是本周的,而不应该是上周的。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应该更多展现广播记者在现场、广播记者在路上、广播记者在报道中的形象。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塑造形象、传播价值观。同样,官方微博所传播的其他内容也应该更及时。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2年3月23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办的“广播新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央电台副台长赵子忠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之声总监蔡小林主持研讨会。来自新浪网、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媒体等学界和业界专家与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代表齐聚一堂,以中国之声在新浪网开辟官方微博粉丝突破200万为
期刊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洛杉矶,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华人主要聚集地之一。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2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于当地时间5月23日在洛杉矶举行。这是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首次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召开。  初夏的洛杉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球23家华语广播机构的代表聚会在太平洋东岸,共话华语广播的发展与未来。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总领事邱绍
期刊
对国家政府而言,公益广告是其进行国家管理和社会引导的有力渠道之一。目前在我国公益广告的国家认同构建中,主要使用了三种方法。  一是集体记忆的唤醒。由记忆构成的丰富的精神遗产与想生活在一起的共识、愿望以及继续珍惜其共同遗产的意志,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凝聚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家的起源、特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国土范围、国家英雄、先进典型等历史资源的汇聚,能够塑造现实中人们共同生活的意志和愿望
期刊
许多人在批评某一新闻事件时,容易先站队、再批评。当批评陷入“站队思维”时,你站的队完全有可能是别人引导的结果,你的脑袋站过去后就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控制:站这边还是那边。以“站队思维”来解读新闻事件,自然少了理性与真正的思考,甚至某人批评了对方“阵营”十句,但只要其中批评了自己“阵营”一句,“盟友”立即暴跳如雷,把此人归结到“收了对方钱”上面去。这种“站队思维”已经将其基本的
期刊
摘 要:广播的新媒体之路一直在困扰与争议中前行,动静大效果小。究其原因在于对自身与新媒体的认知不清。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决定未来,广播媒体需要在坚守媒体特质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节点意识”:让广播成为互联网中的音频节点,通过把控互联网中的音频节点,实现对信息的把控,稳固自身的地位。  关键词:广播 新媒体 受众 价值 互联网 声音节点  尼尔森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广播手机收听用户达到48%,手机
期刊
摘 要: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其他任何媒体包括新媒体都不具备的独家优势。云南电台新闻广播新闻+谈话的类型化广播节目,以灵活的节目构架、台网互动的模式,为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广阔、权威的节目平台,并提高了采编播队伍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强势广播媒体。  关键词:类型化 突发事件报道 权威 新闻+谈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
期刊
2012年8月8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和《中国广播》杂志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广告中心协办的“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电台广播广告改革”座谈会在上海电台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平面媒体中心业务指导、高级编辑裴建平,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副主任江小青、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金戈,以及参与筹建、创办上海电台广告部及参与制作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电台广告的老同志等近20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会议
期刊
摘 要:广播要在新媒体时代实现“重塑”,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打造新媒体时代开放、平等、互动的公民话语平台;结合自媒体时代的“微力量”,开发广播的核心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广播具有互补和共生性质的“微力量”本身。  关键词:中国之声 新浪微博 公民话语 重塑广播  作为国家新闻广播的中国之声,于2010年3月25日在新浪开设了官方微博,不到两年粉丝超过了200万。从数量看似乎并不显赫,但
期刊
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每天24小时,总有一个声音与济南这座城市如影随形,一同向前。挟厚重的底蕴、鲜明的特色、新锐的视角、时尚的风格,济南人民广播电台冲击和引领着济南人的听觉,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茁壮成长。  2011年8月,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参与调研活动的近200家省、市广播机构中,济南人民广播电台脱颖而出,凭借其权威可信度、社会影响力以及出色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跻
期刊
摘 要:广播与微博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近亲。微博是广播节目与听众互动的优良平台,是广播从业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的绝佳舞台,所以它从一产生便受到广播人的追捧。微博给广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微博运行得好,会给传统广播增彩,一旦失控,影响会非常恶劣。如何做好微博、管好微博,这对每一个广播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广播 微博 管理 新兴媒体  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开设两年,微博粉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