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地封这一概念是从“相关封”中提升出来的,它与相关封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带,关系见图①所示。
有的邮票有明确的原地,如风光邮票、会议邮票、运动会邮票、人物诞生邮票等。对这些邮票原地的“溯源”没有什么困难。
有的邮票没有原地,如某些泛指的特种邮票,像“计划生育”邮票和“生肖”邮票等。当票名或主图没有特指地点时,就没有原地。没有原地的邮票,仍可办出许多富有趣味的,可以上专题邮集的相关封来,但它们不是原地封。
还有一部分邮票处于过渡带,如一些泛指性人物邮票、某些分布面很广的泛指性动植物邮票等。对于处于过渡带中的泛指性邮票的原地追溯,原地集邮爱好者一直在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动植物邮票的“模式原地”的提出就是其中的一例。
集邮是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邮票原地的确定也是一项群众性的研究活动。“代表性原地”的提出就是群众性原地研究的结果。我国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票,全国的原地爱好者早在邮票发行一年之前就对56枚民族邮票的主图原地进行探讨,集邮报刊上有关各民族邮票原地研究的文章络绎不绝,对一些邮票的原地也有争论。如汉族的原地以何处为好?有人说应为黄陵,有人说应为炎帝陵,最后认为北京最具有“代表性”,应定北京为原地,于是“代表性原地”一词应运而生。什么是“代表性原地”?笔者认为,代表性原地就是对处于过渡带中的泛指性邮票,在原地溯源有困难时,由原地集邮者公认的最合适的相关地。
对于56枚民族邮票中各民族的原地,公认的代表性原地是这个民族现今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汉族的代表性原地为北京,回族的代表性原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藏族的代表性原地为拉萨(图②)。代表性原地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56个民族邮票的原地溯源问题,同时也对其他泛指性邮票的原地溯源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泛指性人物邮票应属人物事迹邮票,当事迹集中时,原地较易溯源为事迹发生地。如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原地是科学家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所在地。张钰哲一生在紫金山天文台从事小行星研究,故《天文科学家——张钰哲》邮票的原地是南京紫金山。
但当人物的事迹地很多,邮票的票名或主图又不提供特指的地点时,原地的溯源就发生困难。如已发行的几套《爱国民主人士》邮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等邮票,票名和主图都没有提供特指的地点,而人物的事迹多多,事迹地也随之多多,难定原地。多年来,原地集邮者在办理实寄封时,几经实践,大多采取以人物纪念馆为实寄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代表性原地”。
对于著名的人物,都建有故居、纪念馆,有的建在人物的诞生地,也有的建在人物主要工作地或事迹地。在这些纪念馆中陈列了伟人一生的事迹和有关文物,这些纪念馆也是人们瞻仰伟人的主要场所。如在绍兴建有秋瑾纪念馆(图③)和徐锡麟纪念馆;王烬美为山东莒县北杏村人(今诸城市),诸城市建有王
烬美烈士纪念馆。这些地点都是当时原地集邮爱好者实寄首日封的首选地点。伟人的纪念馆通常只有一个,但也有的伟人有几个纪念馆,此时,其中主要的纪念馆为最佳的代表性原地。
动物邮票的原地,当有模式原地时为模式原地,当有国家级保护区时可溯源到保护区。但有的动物是广泛存在的普通物种,找不到模式产地,现今还无特定的保护区,对其的原地溯源常会发生困难,会提出太多的(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相关地点。这个问题以前不太好解决,但代表性原地的提出就多了一个邮票原地的具体溯源方法:大多数原地集邮爱好者认为相关性最好的地点就是这种动物邮票的“代表性原地”。如2001年发行的动物邮票“白鲟”,它生活在长江干流,无特定的保护区。集邮者选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在地宜宾市进行首日实寄(图④),这就是一种“代表性原地”。
又如1994年发行的《沙漠绿化》是一套建设成就邮票,从邮票名称和主图都难以找到原地。但回顾治沙工作,我国大规模绿化沙漠是在解放后为兴建兰州到包头的铁路时,对宁夏中卫沙坡头沙漠进行的人工整治,这是我国整治沙漠的最佳成就;国家环保局在此建立了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而且邮票作者为设计这套邮票在此写生,因此中卫沙坡头是这套邮票最具代表性的相关地(图⑤),也就是这套邮票的“代表性原地”。
又如《端午节》邮票。端午节是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从屈原投江殉国之后,形成了传至今日的端午节吃棕子、赛龙舟等节日风俗。因此,屈原投江处——湖南省汩罗市(图⑥)就成为这套邮票的“代表性原地”了。
“代表性原地”的提出可以说是一项新的探索,也是原地封邮票原地研究的新进展。希望集邮界人士继续关注和重视,使我国邮票原地研究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