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刺角镀亮的悠悠岁月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的故乡,是救军粮世界。
  救军粮,是一种浑身长满又长又尖的锥子似的粗壮刺针的權木。在家乡,这种權木如满山遍野的小草,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路旁山岗,可谓是无处不在。春天一簇簇的白色小花挤满枝头,将细小的叶子遮盖起来,远远看去白茫茫一片。从六七月份开始,原本青绿色的果实逐渐成熟,成熟的果实呈通红色,一粒挨着一粒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头上,放眼望去,仿若漫山遍野的杜娟花。
  也因它的果实赤红鲜艳,村里人对它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称呼——红刺角。“角”在我们村里人对山间能够生吃的裸子植物的果实的称乎,如“白地角”、“栽秧角”、“乌泡角”、“黄角”等。这些长在田野、山间的“角”,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是孩子们解馋的零食。红刺角则是这零食中的主力军。漫山遍野,沟沟坡坡上皆是红刺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可从夏末一直吃到次年的初春。
  故乡的土地瘠薄,尽管一年四季轮翻种着玉米、麦子、荞子等,收回来的粮食还是不够一家人吃喝。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便会领着我们到山坡上找“粮食”——红刺角。母亲背着箩筐,一手拿着小簸箕或者筛子,一手持一小木棍,捡籽粒密、色泽好的红刺角,摘几颗放嘴里慢慢品尝,若是味道甜润,便用箩筐和簸箕接在树丛下面,使小木棍敲打树枝,那一粒粒红红的小果子便如撒开的红珍珠似的纷纷落到下面的容器里,费不了多少功夫,准能弄上满满的一筐。背回家里放在大簸箕里晒干,再用石磨磨碎和在玉米面里当饭吃。这种果子,平时当零食吃着玩,酸酸甜甜的还不错。可和在面里当粮食蒸出来的味道却是酸涩酸涩的,一点儿也不好吃。但比起那些树叶、野菜的,又好了很多。
  红刺角除了补给粮食的不足,还是家中的鸡鸭鹅等家禽们的主食。每年秋冬农闲的时候,村里的婶婶、叔娘们带着大娃细仔,成群结队地到坡上收集红刺角。在这个时节,每户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支着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簸箕等晾晒容器,晒干的红刺角可以装在囤箩里备用,据说能存放到第二年的开春之后。
  红刺角,不但果实是村民们必不可少的粮食补给,村民们烧火做饭也离不开它。我们村子不是产煤区,燃煤要到数十里之外去运。那时候村子里也不通公路,都是靠人背马驮,离我们村最近的产煤区是鲁沟,相距二三十公里,要翻过无数的山峦和一处陡峭的悬崖,逼仄的小路险峻无比。就是青壮年劳力,每天最多也只能往返两次,一人一马,每次最多二百余斤,且时常有人或马失足掉下山崖的悲剧发生。所以对于来之不易的“乌金”,村里人只有秋天烘玉米时才舍得专门烧一堆煤火,平时取暖、做饭都用柴禾。听大人们说,村子里的树林在大炼钢铁那些年头全部砍光,扔进熔炉里去了。幸好有这满山里砍之不尽的红刺角,一茬一茬顽强生长,绵绵不断地为村子里数十户人家供给着必不可少的燃料。
  寒冬腊月,地里的农活少了,人们便开始筹备燃料。山上能砍的也只有红刺角树子了。村子后面那些石山上,连细草都不能生长,红刺角们却硬生生地从那些石头缝隙里钻了出来,一丛从的,长得枝繁叶茂。那时候村里没有村规民约这样的概念,但很多东西却自成一体:比如年轻力壮的年轻人绝对不会抢着去砍那些平坦地方的“便宜”柴,因为要留给那些老弱病残、没有劳力的人,否則就会被全村人瞧不起;“砍树不挖蔸”是村民们最朴素的环保意识,除非这棵树已经枯死或者是在自家自留山上开荒种地,否则是不会有人随意连树蔸挖走的,尽管冬天里取暖,树蔸熬火,一个树蔸能顶一大箩筐树枝用呢。
  那时候没有人翻山越岭去外地打工,大批大批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们,趁着砍柴的机会,通过山歌传递情感互生情愫。一时间,在如绿浪般翻滚的红刺角上空,伐木声,歌唱声,欢笑声声声不绝。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世间人们除生命之外把最贵的物品公认为“黄金”,是因为它稀少且承担着货币的职能和属性,而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且重要之生活必需品,在那个岁月里它对于农民来说就如粮食一样一日不可缺少,因此人们把煤称之为“黑金”,“黑金”是生命和汗渍里沉淀的结晶。  ——题记  一、驮煤  过知天命之年,对儿时的回忆愈来愈浓且多彩而又烂漫,每一段记忆从朦胧逐渐变得清晰可见,就如地图上那些弯弯曲曲的等高线,红的、灰的
期刊
天空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密布的乌云漫步在苍穹。我倚着下巴,遐想着我心中美好的中秋节。月光皎洁,月色如水,仿佛一切美好的词语都是苍白的。  时间过得飞快,中秋节不经意间已在我的期盼中来临。  晚上,奶奶正为中秋节忙得热火朝天,爷爷和爸爸也非常繁忙,悠雨已不知何时停止了它的步伐,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弟弟也懂事地跟在我的身后做着琐碎的家务。  我们吃完了月饼,来到清扫得纤尘不染的
期刊
陕北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熟悉的陌生。熟悉,是因为从小学起我就从课本里知道了这片遥远的土地;陌生,是因为我从未走近过它。这片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广大区域,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是炎黄子孙的摇篮,中国革命的圣地,所以它虽然陌生,却是亲切的,厚重而热烈的,走近它是我的一种期盼和渴望。当我读到刘志成的散文集《裸坦的渴意》时,我是激动和感谢的。他的散文,让我看到了陕北沟壑纵横的大地上曾经与现在的苦难、热烈纯朴的人民
期刊
妈妈的微笑是和善的,是温柔的,像三月里的飘荡的春风般温暖、柔美。  早上,當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直扑扑地洒在妈妈恬静的脸容时,妈妈笑了。妈妈笑时眼睛眯成短短的细线,嘴角轻轻上扬,让人觉得舒适且惬意。  当我遇到小挫折,妈妈鼓励我的时候总会轻轻笑一笑。我会从妈妈笑容里看到她对我的无限希望,她一次一次鼓励着我;当我得到学校的表彰时,妈妈也会开心地笑起来,同时露出她洁白的皓齿,眼睛瞬时呈月牙状;当我悄悄地
期刊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到姥姥姥爷家里过中秋节。走在路上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欢快,就像自由自在的小鸟一样。  中秋的月亮比平常的月亮要珍贵很多。八月的雨水总会不请自来。中秋的月亮总是被掩藏在云层中,昨天天空还布满密集的雨水,人们还在担心今晚看不见月亮。但今天月亮如约而至。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天空仿佛用尽了八月的墨水。天上的星星努力刺破浓厚的黑暗,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上浮动着一个又大又圆
期刊
刚刚的四月初,终于读完了邮购的《名家散文自选集》之《黄河远上》,翻开书的那瞬间,仿佛您又走近了我们内心,读着熟悉的文字,那散发字里行间您的气息,仍让人泪流满面。雷达老师,我好想您啊!在您眼里我曾是个羞涩的男孩,是那个经常给您打电话的懵懂小孩,如今,我已不再是少年,而您却远行了,我再也见不到那个善良博学的您了,这是怎样撕心裂肺的痛啊!  还是去年的三月三十日,像平常一样打开微信,王春林老师的一条微信
期刊
四川是著名的“天府之国”,以盆地而著称,滚滚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而过。四川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等景区早已蜚声海内外,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带着游览四川景区的向往心情,又顾及到四川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带,心存这一矛盾心理,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四川之旅,追寻着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这里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美景。  在我旅游过的地方当中,四川称得上是佼佼者。走进四川,能让我们目睹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色,聆听
期刊
散文的形象感和诗质,是它的审美特征。是感性、智性和诗意的完美融合。中外一些散文家都曾谈到散文的“诗意”,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用这样的表述定义散文:“散文是艺术的。充满诗的生动精华、澄清的气息,它是诗歌最复杂、最高的表现形式。”  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散文理论家当数公元五世纪魏晋南北朝时的刘勰,还有后来者晚清的刘熙载。前者写出伟大著作《文心雕龙》。阐述散文的神思、情釆、体性、风骨、通变、物
期刊
案头清供有灵石数枚,大者不过一握,小者才如鸟蛋,奇形怪状的;可漾在清水里,一律地晶莹剔透,且色泽鲜洁斑斓。伏案劳作之暇,把玩品味,其乐陶陶。  今年盛夏去天目湖避暑,车子贴着山崖在浙西的崇山峻岭间萦绕迂回。一路上茂陵林修竹遮蔽,雄峰巨壑逼人,鸟语溪声相伴。也许是长途跋涉的劳顿,抑或是投身山野的兴奋,还没到目的地,有几个便吵闹着要下车走走。于是,车子便拣个山道岔路口的空地随意停靠,大家一哄地下了车,
期刊
一、柘树  3月30日,《人民日报》副刊刊登了著名作家梁衡的力作——《徽饶古道坚强树》,文中写到:千年古樟,天火而降,树心掏空,然卓然而立,坚挺至今。自宋以来,俯视大千世界,阅尽人间之变。一棵树,树皮有多少纹路,就有多少个故事;树枝上有多少叶片,就有多少首诗篇。请读懂一棵树吧,这里在考古、在探秘、在复盘历史,在追溯文明。  大家就是大家,我在细细品咂这篇美文的同时,皖北大地上的那两株千年柘树又清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