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审判疑云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_mine12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399年,雅典进行了一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在审判过程中出现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是由50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陪审员组成的。
  这类刑事审判一般投两次票,第一轮是表决是否有罪,如果判定有罪,陪审团还要在量刑上再投一轮票。
  在第一轮关于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投票中,陪审团以280票对220票表决他有罪。然而在第二轮对他处以流放或死刑的投票中,陪审团以360票对140票判他死刑。换句话说,原来认为他无罪的人中至少有80个人转而赞成判他死刑。
  美国著名学者I.F.斯东曾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他认为谜底是在第二轮投票时,苏格拉底故意惹恼了陪审团。比如他建议宣布他是公民英雄,在今后的生活中由市政府免费给他提供一日三餐。
  这种观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苏格拉底的确一心求死,然而有一点仍然无法解释,事实上,在第一轮审判中苏格拉底就已经口出狂言,称神谕说他是世界上最贤明的人,而其他人则都是蠢货。也就是说,在第一轮投票中那些判他无罪的陪审员已经容忍了他的狂妄。
  历史总是遮盖着迷雾,真相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们用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件费解的事,或许可以得到全新的答案。
  传统的经济学一直这样认为,人们的选择有明确的“偏好顺序”,比如你对甲的偏好大于乙,对乙的偏好大于丙,那么你对甲的偏好一定大于丙。
  然而,俄勒冈州立决策研究所的保罗·斯洛维克等人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实了著名的“偏好反转”理论,即人的偏好顺序会打乱。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假设你有一辆汽车,已经开了很多年,经常这里或那里会出点小毛病,于是你决定买一辆新车。
  你看上的新车基本款要30万元,但如果花钱加装自动泊车功能,它会显得更科技,如果再选择真皮座椅,它还会让你感到更舒适,这些都很吸引你,但是这样算下来,车价就达到40多万元。
  这时你的心里会产生这樣的想法:旧车也还能再开一段时间。算了,还是回家再想想吧。
  在这个例子中,人们对基本款新车的偏好大过旧车,对配置齐全的新车的偏好大过基本款,可是当配置全的新车和旧车放在一起时,人们却选择了旧车,这与传统经济理论的结论正好相反。
  之所以产生“偏好反转”,是因为“框架效应”的存在,即两次选择是在不同框架(新旧和价格)下作出的。
  同样,对苏格拉底的判决也是在不同框架下作出的,在第一轮投票中,部分陪审员在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框架下,他们的偏好是无罪。但是到了第二轮怎么处置他的框架下(流放或是死刑),他们的偏好反转了,他们或许认为这个本该无罪的老者不应忍受流放之苦,对他而言,死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同事小赵家在农村。上周末,他拽着我和新来的阿鹏以及办公室的其他几个人去他家的菜地采摘蔬菜。不一会儿,小赵便张罗着要用刚拔的茴香包饺子给大伙儿尝鲜,我提议用黄瓜、香菜、辣椒拌个老虎菜,其他几个人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阿鹏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就会做宫保鸡丁。”小赵为了不使阿鹏太难堪,就去杀了一只鸡,把鸡胸肉交给阿鹏让他做宫保鸡丁。  一个小时后,小赵的饺子包得差不多了,我的老虎菜也拌好了,我们就
期刊
“我死了?”  清晨,一名中年男子展开报纸,顿时被上面的报道吓了一大跳。他赶紧用手捏捏自己的脸蛋,感觉到疼痛后才不由得松了口气。  报纸上这样写道:“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贩卖死亡的武器商人,今日辞世。”  “贩卖死亡”和“武器”这两个词像是两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里。“我苦心研究出来的炸药原本是用于挖矿和修路,原本是为了造福人类……如今却被用于战争。”男子扔掉手中的报纸,打电话给自己的教父。  
期刊
冯玉祥一辈子都在追求进步,不贪财,不讲究享受,没有那个时代军人普遍都有的恶习,但是他有一个不怎么样的外号:倒戈将军。  其实在那个时代,倒戈是稀松平常的事。西方人嘲笑中国军人,仗不是用枪炮打的,而是用大洋和烟土打的。只要把大洋和烟土送上,大家就倒戈,谁这边的人倒戈得多,谁就输。  川军喜欢内战,每一次打仗都有大量的倒戈,倒戈过来再倒戈过去的小军头不计其数。  在民国,尤其是在北洋军阀时期,每一仗的
期刊
年仅六岁的莫扎特为当时的奥地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表演了最拿手的《小星星变奏曲》,然后在给女王敬礼的时候撞倒了一位小公主。莫扎特说:“我将来要娶你为妻!”顿时大家都被逗乐了。  莫扎特成年之后遇到的恋人自然不是那位小公主,而是阿露西亚。阿露西亚是一名活泼、美丽的女孩,同样来自音乐世家。阿露西亚和莫扎特很快就坠入爱河。后来,莫扎特陪同母亲在巴黎游学,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而母亲也在途
期刊
二姨买了新房后,原来的老房子就空了。她想把老房子租出去赚点钱。  老房子在郊外,位置较偏,虽然附近有所重点高中,每年租房冲刺高考的学生不在少数,但由于二姨的老房子离学校有较远的一段距离,而且出入的路也不好,租房广告打出去很长时间了,鲜有人问津。偶尔有人来,一看房子的位置,便打起了退堂鼓,更别提租金了。  看来房子是租不出去了。空着也是空着,不住人房子反而会坏,所以二姨干脆决定做好事,打出广告让品学
期刊
杨耐梅在上海务本女中时就是风云人物,演讲、唱歌、跳舞样样在行,是数得上的名媛。杨耐梅的父母视杨耐梅为掌上明珠,杨耐梅自小养成倨傲奢华、恣意任为的脾气。  自务本女中毕业后,杨耐梅无心深造。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上映,杨耐梅被女主演王汉伦深深吸引。看完电影,她就坐上汽车往明星影片公司而去,她要去演一出毛遂自荐。这时,郑正秋刚和王汉伦签订了下一部电影《玉梨魂》的合同,正在找人扮演女配角——一个富
期刊
蒲松龄一生潦倒,功名不成,始终没有金榜题名,与其在文学史上的盛名相比,不免叫人扼腕叹息。纵观蒲松龄的一生,其脱贫之路走得也很艰辛。  31岁那年,蒲松龄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僚。次年秋,蒲松龄辞职返乡。  33 岁时,蒲松龄在《闹馆》中讲到自己的薪水——一年四千文钱,也就是四吊钱。至于购买力如何,反正没让蒲松龄实现脱贫的梦想。另外,工钱只发铜钱,想换成白银,需要自个儿去换 ,
期刊
飞机轰炸时,因各种意外的原因,乱扔炸弹的情况不少,有时是浪费炸弹,有时会误伤平民和友军,偶尔运气好,也有可能立下大功。  在南太平洋海战中,美军一个舰载轰炸机编队每天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去轰炸盘踞在岛上的日军阵地。轰炸机编队每次往返都要经过一个小岛。小岛上只有几座木头房子,几个日本兵看守,据猜测可能是一个日军观察哨,不值得一炸,所以每個飞行员都对这个小岛不屑一顾。  一天,一个飞行员去执行轰炸任务,
期刊
谷歌眼镜是极客们追捧的最新产品。它是一副可以戴在头上的眼镜,其中一个镜片就是一块屏幕,能将你想浏览的互联网信息投射给你的眼睛,从YouTube视频到维基百科的文章,再到色情影片,应有尽有。它还可以对你看到的东西拍照或者录制视频,并直接传到社交网站上。这是一项惊人的创新,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眼神交流是别人对你所说的话表示出兴趣的唯一方式,如果它不再表示对方正在听你说话,那么它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
期刊
我有一个温雅、帅气的朋友,他常去西北出差。某次,他跟我讲起了西北某个偏僻的山村。  中国的西北地区依然有很多欠发达的县市,朋友常去的那个地方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偏僻的村庄,卧在蜿蜒绵长的山路后,村里没有几条大街,市场里只有上午有人卖东西。冬日的下午,村里行人稀少,一个大太阳挂在山梁那边。朋友住在招待所,招待所是公营的,很多时候,招待所里就住着他一个客人。  他是个好奇的人,待不住,便出了房间到处走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