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促长要“四抓”

来源 :农家参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好初生关,喂好仔猪乳食
  1.及时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母猪临产时,要专人值班接产,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应吃上初乳,最好是初生仔猪擦干被毛、断脐带后立即哺乳,仔猪出生1头,接产1头,哺乳1头。
  2.加强保温、防压护理。仔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3日龄30℃~34℃,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母猪舍内,应设有护仔栏(架)以防压,设有仔猪保育补饲间(或火炕)以防冻。
  3.寄养与并窝技术。最好在仔猪生后3~4天乳头尚未固定之前,采取寄养与并窝措施。其技术要求是:①先给仔猪剪去犬牙;②再将拟寄养与并窝的仔猪同置于护仔栏内约1小时;③当母猪亟待授乳时,放出所有仔猪一起吮乳。
  二、抓好仔猪开食,及时补料 仔猪开食补料时间应在母猪产乳量下降之前3~5天开始。
  1.补料。补料要从5~7日龄开始,于补饲间或料槽内放一些炒焦的高粱、玉米、谷粒等让仔猪拱咬到10日龄后,仔猪能采食部分粒料时,可给稠粥状料或干粉料、幼嫩的青绿多汁饲料(如青菜、青草、红薯、南瓜等)以诱导采食;20日龄后,仔猪一般已能正常采食;30日龄后则食量大增。
  2.补水。从仔猪3~5日龄起,于补饲间设饮水槽,为其补充清洁饮水(最好稍加些甜味剂)。
  3.补充矿物质。仔猪生后2~3天应补充铁、铜、钴和硒等矿物质元素。铁铜合剂补饲方法是把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中,装入瓶内将其滴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吸食或直接用乳瓶喂给,每天1~2次,每天每头10毫升。铁钴合剂注射法是分别在3日龄和7日龄为仔猪肌注右旋糖苷铁钴合剂2毫升即可。硒的补充方法是分别在3日龄内和断奶时为每头仔猪肌注0.1%的亚硒酸钠0.5毫升即可。
  三、抓好仔猪旺食 仔猪30日龄后进入旺食阶段,此时补好料对其正常生长和顺利断奶非常重要。
  1.饲料要求:尽可能选择香甜清脆、新鲜可口的饲料,在种类上应多样化配合。为提高能量水平和适口性,可在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砂糖等。
  2.饲喂制度:最好采用自由采食方式。
  四、抓好仔猪防疫工作 对仔猪的常见疾病要及时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并要定期消毒,做到无病早防。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仔猪的体重越小,发病死亡率就越高,母豬产前15~45天注射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可以有效保护仔猪。给每头新生仔猪滴入2滴链霉素或庆大霉素或氟哌酸,1小时后再喂初乳,可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减少和防止仔猪下痢。仔猪45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60日龄驱虫。圈舍定期用10%石灰水或2%烧碱水消毒。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进步.其中畜产品的安全监管方面,加强科学的监管方法就比较显得比较重要,只有注重畜产品的安全监管,才能保
本文主要是对物联网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应的探讨,根据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已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以期能够加强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我国粮食的主要作物之一就是水稻,但是在种植水稻时一直受到水稻病虫害问题的困扰,这主要与环境和种植结构、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农业的科研工作人员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减
期刊
儿时弄堂里传来的那一声声“芝麻糊——”, 曾经带来多少香甜欢快的兴奋和向往。绵软、黏 稠、香甜、浓黑的芝麻糊成为我孩童时的最爱。 现在上海的弄堂少了,芝麻糊的身影和吆喝声也 消失不见,却依然挡不住我对它的思念。  芝麻糊其实是从广东传来的,是珠三角一带 老少皆宜的著名甜点。糊是粤港人的擅长,芝麻 糊不过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香港有家“大良八记”,被称为“食糊专 家”。创办人是从广东顺德过来的,
期刊
一、理论依据 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若母猪产仔后40天内发情并配种,則一头母猪的生产周期为154天,一年两个生产周期需要308天,两年生产4窝猪崽后共余114天,又可生产一窝猪崽,即两年可产崽近5窝。实践证明,无论仔猪什么时候断奶,只要在仔猪断奶时减少母猪的饲料供给量,母猪就可在产崽后一周内发情。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发情配种需5~10天,妊娠率高达100%。若仔猪30日龄断奶,则母猪在产仔后37天即
上海高级定制周在外滩22号大放异彩,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带领着一大批有梦想的精品品牌,发出声音,用全新的视野与精湛技艺诠释着什么是“中国定制”。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秘书长殷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便说:“我们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  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在2015年发起成立中国“定制专业委员会”。殷姿认为,中国定制概念,至少有以下三个元素:第一,要去表达一种工匠精神,第二,要关注中国百年手工技艺的传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