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戏的戏”是什么戏?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届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林兆华,将他的新作《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以下统称《戈多医生》)带到了乌镇。原剧本其实是德国人迪特里希·施万尼的著作《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中的一个章节。该书对欧洲自古希腊以降的人文传统进行总结和介绍,而在戏剧这一个单元,作者用剧本的形式介绍了20世纪戏剧的流派和特点(作者本人也是一个剧作家)。
  所以,这个剧本首先是一篇学术性质的论述文章。在剧本的开头,作者其实已经就剧作本身的立意和旨归做了说明:“现代戏剧通过将其手段(即交流本身)主题化,来获得主题与形式;因此它显得似是而非、荒谬、矛盾。人们常常分不清形式和主题,而常常被搞得一头雾水。下面,我们通过把20世纪五位最主要的戏剧家编入一个小戏剧中,来解释上述观点。”
  这五位剧作家就是萧伯纳、尤奈斯库、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和贝克特。看剧名,《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其中的“戈多医生”,显然来自贝克特《等待戈多》,而“六个人寻找骆驼”云云,自然又是戏仿了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剧本中,这五位剧作家高谈阔论,对彼此评头论足;剧中充满大段大段的哲学思辨、理论探讨和对政治思潮的讨论或抨击——诚然,如果对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和现代戏剧发展历史不熟悉的观众,听这些台词或许会坠入云里雾里。
  可是,剧中五位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却是精神病院里五个病人自以为是的想象。于是这样原本一个“掉书袋”的剧本,因为这一荒谬的预设,在对20世纪以来重要的戏剧家做了集体评述和戏仿的同时,却并不显得枯燥和乏味,反而闪烁着古怪却斑斓的后现代的光泽。
  这一出独立成篇的短剧,被大导林兆华导演带到了乌镇戏剧节的舞台上。就我个人这次乌镇戏剧节数量有限的观剧体验而言,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对于《戈多医生》,之前各种报道都提到,大导说这次要排一个“不像戏的戏”。我觉得他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初衷。那么为什么这个戏是个 “不像戏的戏”?为什么一个干了一辈子戏剧的导演要做一个“不像戏的戏”?
  首先,究竟什么是戏?关于戏剧的本质,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谈一本书,不过却不是本文的任务。就大多数观众而言,所谓戏不就是几个演员在舞台上走来走去、手舞足蹈、七嘴八舌,然后配合灯光音效舞美服装等等,来演绎一个虚拟的故事吗?我们看戏,看的就是这些吧。
  看《戈多医生》的剧本,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传统戏剧创作的套路来呈现,从舞台调度到人物表演,原来的剧本中都有丰富的设计和说明。但是,大导这次却完完全全放弃了所有这些传统剧场的手段和元素。
  本剧从头到尾也没什么灯光变化,就是大白光照着一张桌子背后面向观众的演员们——要我看其实连场灯都不用关。全程没有特殊的音效和音乐,除了演员自己用一些玩具来创造音效之外。最关键的是,他采用了“读剧本”的方式:六个演员就坐在观众面前,一张长桌上有茶水有零食,还有玩具,从头到尾,演员就拿着剧本读词——美其名曰“带观众对词”——间或穿插着一些和观众的互动、彼此间的调侃,坐那儿叨逼叨100分钟,就完事儿了。
  哇!演员都不需要背台词就上来演出啊!太不像话了吧!没有调度和舞台走位,人物的行动还能清晰吗?人物形象还能丰富吗?不要灯光,不要音效,舞台效果还能强烈吗?导演在干什么呢?如果所有这些都统统去除,这个戏怎么演呢?这还像戏吗?
  是的,这一次,演员不背台词,不走位,不靠所有外在舞台手段的支撑,剥去附加在“戏剧”之上的各种外壳,呈现出的,却恰恰是最本真、最纯粹的戏剧:人和人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存在于演员与演员之间,存在与演员和观众之间。演员放弃了几乎所有戏剧化的身体动作,仅仅靠语言本身,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传达。一边和观众唠嗑,一边和同事调情,一边将剧本的内容清晰而有力地呈现出来,并循序渐进地将剧情推向应有的高潮。
  几位演员真好啊!虽然只是坐着读,但是台词处理张弛有度,互动桥段信手拈来,随时都能够清晰地区别出每个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尤其迷人的是,《戈多医生》中,演员的身份认同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伴随着剧情的进展,其实一直在三层的“戏中戏中戏”结构中流动。一层是演员正在读剧本,一层是故事中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和医生,再一层是精神病人们想像自己成为的剧作家们在互相争论。其实原作只有后面两层结构,但是大导用演员读剧的处理方式,在故事本身的情境外又加上了第一层。于是,演员们随时在三种身份之中跳进跳出,每一次身份的变化带来的交流,都引起一段新的“戏”。
  看一群老戏骨在台上,纯粹靠语言、眼神和少量的动作,相互议论、挑逗、挖苦、驳斥、拉帮结派、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皮里阳秋、虚情假意、真伪难辨,时不时还调戏一下现场观众,勾得大家嬉笑连连……实在太过瘾!
  《戈多医生》看似松散粗糙,其实绵密规整,在我看来,这出“不像戏的戏”正是在追问:究竟什么是“戏”,究竟什么构成了“戏剧性”?可以说,《戈多医生》是大导对究竟何为戏剧本质的思考与实践。看似轻盈松弛的100分钟,却大巧若拙、举重若轻,充满先锋、实验和探索精神。
  一边看一边感慨:这才是最牛的戏啊!坐着读台词就能胜过一众费尽心机花里胡哨的大制作。忍不住会联想到金庸先生写独孤求败练剑多年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而晚年的最高境界,更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其他文献
时 间 唐朝  主要人物  张若虚 扬州才子,客居江州 ,16岁  张品茗 书童,张打油之弟,14岁  山 鬼 屈原《九歌·山鬼》所颂之巫山女神,  天地菁华,正义化身  花月夜 客栈店主花月德之妹,16岁  花月德 花月夜之兄,20岁  薛仁贵 天下兵马大元帅兼象州刺史,40岁  李 治 皇帝(高宗),48岁  武则天 昭仪,28岁  高力士 太监,40岁  狄仁杰 大臣,30岁  怀 清 原名
期刊
2015年11月,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0年华诞前夕,笔者欣喜地读到一本艺术教育史专著——《凌霜傲雪岿然立——上海戏剧学院·民国校史考略》(以下简称《考略》,顾振辉著,上海交大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笔者从事中国话剧史教学近四十年,深感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崭新的艺术教育史专著。  中国话剧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话剧史中的话剧教育史更是一门有待深入开垦的处女地。迄今为止我们已出版了两本有关话剧教育史
期刊
《牡丹亭·寻梦》为何会演变成“大寻梦”和“小寻梦”两个版本?《琵琶记·辞朝》为何鲜有演出了?《玉簪记·琴挑》四支【懒画眉】和四支【朝元歌】为何还是完整地演出着?除剧情和表演外,是否还有曲牌应用的原因呢?  “量体”的主动权:  戏剧观与时代性  昆曲传统剧目来源不同,从中能观察到各历史时代创作者的戏剧观与时代价值观。如叙述结构差异形成的不同剧本模式,反映人与社会属性切入点差异形成的不同审美视角等。
期刊
2月25至28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上海大剧院献演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剧团以精致的舞美、精湛的表演和精妙的诠释激起现场观众强烈反响。来自英国的艺术家们致敬经典,不仅向沪上观众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也让国人从中深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英伦气息,整部戏宛如文艺复兴时的油画和雕塑,栩栩如生,如临其境。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用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期刊
秦香莲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不同的剧种都有脍炙人口的传唱曲调,她一直是传统戏中鞭挞邪恶,讴歌正义的化身。在锡剧《秦香莲》中,青年作家罗周给予了这个故事一个凄清的诠释——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的艰难寻亲路。是的,戏剧作品需要通过表演等综合体现,方能让观众领悟剧作主题的涵义,从而达到艺术的升华。在创作中,我感受到了秦香莲的辛酸,在台上,我体验到了这个女子所承受的苦楚。如何运用准确的艺术手段来塑造好秦
期刊
《青铜之恋》是铜陵艺术剧院十几年前的作品,当年这部戏集合了一批有想法的艺术家,在黄梅戏都市化的道路上做了大胆的艺术探索。重新欣赏这部作品,依然激动人心,更多的是赞赏这批艺术家的智慧和勇气。我们追寻这部戏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对当下的戏曲改革创新仍有启示作用。  现代都市生活在黄梅戏剧史上还是一个空白,《青铜之恋》把铜文化背景与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都市景观和黄梅戏艺术结合在一起,这就预示着这
期刊
《惊梦》是一出富有想象力的肢体剧,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壁虎剧团对威廉·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一次致敬。该戏以《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作为创作原型,在这两个故事的基础上生发开来构作而成。英国壁虎剧团虽成立十几年,却以丰富的舞台想象力与出色的肢体表现力闻名于世,此次与上话的合作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经典剧作糅进一部作品中,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胆识,同时带给观众的是伴随好奇的向往。  冰冷的舞台叙事  走
期刊
人物:  Jerry: 男,二十六岁左右,会所私人教练,高大帅气。  张小洁:女,二十五岁左右,Jerry的女友,公司职员,漂亮清纯,左撇子。  Linda: 女,二十五岁左右(与演张小洁为同一人),跳操教练,较现实,有心机。  周家豪:男,二十八岁左右,会所舞蹈教练,前几场衣着、谈吐比实际年龄更老成,后改变。  佳 佳:女,二十二岁,大四学生,单纯,特别富有青春朝气。  苏红娟:女,三十五岁左右
期刊
长年的创作,接触了京、昆、豫、越、绍、婺、锡、淮、琼、越调、调腔等等剧种,也不断观摩了全国众多地方戏剧种,我感触颇多,一个剧种如果缺乏个性,缺乏独特的艺术创造,就会失去其本身的光彩,也将被时代和观众淘汰。  三、 剧种的特色与创新  1.剧种音乐个性  作为戏曲,“曲”被称为半壁江山,最能体现一个剧种的个性特征。不同剧种的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地域文化风俗、风情,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民众独特的思维模块,
期刊
陈靝沅简介  陈靝沅(Tian Yuan Tan),1972年生,新加坡人。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欧洲汉学学会秘书长。著有专书Songs of Contentment and Transgression: Discharged Officials and Literati Communities in Sixteenth-Centur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