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作品主要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早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称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以及对新思想的渴望和追求。
  关键词:家;精神;斗争;觉醒
  作者简介:王啊满(1998-),女,汉,江苏宿迁人,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陶磊(1979-),通讯作者,安徽当涂人,博士,南京医科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一、《家》创作的社会背景
  当时正轰轰烈烈进行的五四运动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像他后来回忆的那样,当时“我如饥似渴地抢购各种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一句一行地吞下去,到处写信要求人给我指一条明确的出路,只要能推翻旧的,建设新的,就是赴汤蹈火,我也甘愿……我们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可以说,是“五四”让他对世界产生了新的看法和想法。而恰恰是他自己的家族故事为成为整部小说的取材库,为小说提供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背景。巴金通过“以小见大”的描述方式表达了他作为一个“五四运动的产儿”的不无矛盾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二、家庭精神困境中“斗争”与“觉醒”
  小说以四川成都的54次浪潮为背景,传播到被封锁的大陆,真实地书写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家族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首先是家族本位社会,然后逐步变革为个人与国家本位,正如“激流”这两个字所体现的那样,来得迅猛而又激烈。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不再蜷缩在休戚相关的大家庭的安乐窝中,挣脱枷锁的束缚,走出这个巨大的牢笼。巴金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高氏豪门表面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道貌岸然,实则残忍、专横、残忍、荒淫无耻。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老一辈所谓的卫道者,为了个人的利益和贪图当前的享乐的时光,以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为借口,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压制一切新的事物。正因如此更加激化了执权者与受控者的冲突,加深了新与旧的矛盾,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却无辜的承受着其所带来的禁锢与痛苦。小说主要围绕高氏长房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展开剧情,其他人物作为辅助推动剧情的发展,形象地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形态,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致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作家通过描述《家》中青年女性的种种悲惨遭遇,将批判的锋芒指向旧礼教,此外,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点,作者真的目的是让青年人的意识觉醒,与封建礼教进行斗争和决裂,挣脱封建的枷锁。 巴金写这本小说是为了用他的笔作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小说将高家四代人设置为新旧两大阵营来描写他们的生活。一面是专横顽固假倔强的老统治者,其中高老太爷、冯乐山、高克明、周伯涛以及高克安、高克定,他们捍卫宣扬儒家伦理道德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相继制造出一系列的不幸,另一边则是叛逆的年轻一代,主要以高觉民、高觉新为代表,他们是追求新思想、自由和幸福的一群人,与父(祖)辈之间构成尖锐对立。家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表面上看是高公馆内部成员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新旧思想、新旧势力的斗争,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是高觉慧,他在封建大家庭里成长,从小接受的思想是“父子君臣”的封建思想,但又在学堂又受到了新生事物和思想的影响。有了自己的主见判断。他也是第一个看出封建大家庭的腐朽与没落,并坚定了出走的信念与信心,且勇敢付出行动、最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在新思想的熏陶下,觉慧的意识最早被唤醒意,他看出封建家庭的给年轻人带来的枷锁与束缚,“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与忍受这一切的懦弱的觉新不同,他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出家庭,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踏上追求光明自由的道路。小说的序言说道:尽管“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正在什么地方总能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觉慧这一形象,寄托了作家的全部希望和理想。觉慧对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追求,并最终扩展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走向革命的道路,这就是中国革命时代时革命者的真实生活写照。
  三、结语
  小说名为《家》,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因为落后思想所导致的悲剧,它是对封建思想的抨击与否定,也是在向世人展示一旦封建思想固化,最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家》其实在以家庭为窗口来透视社会人生,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家庭文化所承载的家族制度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为了让更多的新思想能够更好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并逐渐被接受。
  毫无疑问,在封建家庭中,对个人的束缚,以所谓的家族的延续和发展来要求个人牺牲,甚至所能牺牲的一切,思想落后而故步自封,贪图当前的安逸而不愿意尝试革新,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家》这部作品是要在描述家文化的同时引人深思,让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文化秉承。
  參考文献:
  [1]张静.巴金小说《家》中的家文化探究[M].河南:《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2]温倩.试述巴金《家》中的思想内涵与特点[M].南昌:《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非常关注和经常运用的一种主题词,在她的短篇小说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也是将颜色词汇引入到小说创作中的成功典范。色彩词服务于主题设计,通过描摹人物着装及特定场合的布景,刻画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氛围,在奠定基调、揭示人物性格与内心、烘托小说主题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色彩;人性;主题分析  作者简介:刘扬(1994-)男,汉族,河北省邱县人,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作为明朝出色的剧作家,徐渭的艺术造诣不可小觑,从《四声猿》到《南词叙录》再到《歌代啸》,无一不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愤恨和不满。作为文坛奇人,徐渭的《四声猿》表现了他憎恶封建专制政治,提倡男女平等的政治思想,具有极为非凡的进步意义。《四声猿》不仅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赞誉,更有后人直接模仿他,或继承内在
作者简介:丁国铭(1991.1-),男,江苏省淮安市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国画中四君子的含义  四君子是梅兰竹菊题材的总称,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象征。梅,孤高也;兰,孤芳秦静也;竹,曹节高街也;菊傲霜,隐士也。中国赞赏四君子梅兰竹菊
摘 要:l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 晚期的代表作《远大前程》,真实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面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认识价值。本文旨在以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从文本历史性、混杂性与二元对立来进行解构,欣赏蕴藏其中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内涵。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文本历史;混杂性;二元对立  作者简介:臧嫦艳(1979-),女,汉,山东金乡人,副教
摘 要:《秋日》是里尔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此诗作于诗人远离家人求学巴黎期间,师从罗丹的经历使得里尔克向后期“物诗”风格转变,《秋日》作为过渡期的诗作值得一探。孤独情绪贯穿里尔克诗作,《秋日》的孤独又当如何理解?本文将试图分析此诗中超脱孤独的自由和对个体存在的思考。  关键词:里尔克;秋日;孤独;自由  作者简介:李良玉(1992.10-),女,江苏南通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德国
摘 要:虽然对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的异同研究很多见,但将他们和“~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且涉及“他们之间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异同”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少。本文从词汇语义论的角度出发,基于词汇概念结构(LCS)的基本型,试作出中日起始表现的LCS,并借此阐述他们之间的异同、分析其异同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起始;复合动词;词汇语义论;LCS  作者简介:李玲(19
摘 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有部分体现了沈从文关于“禁锢”的悲剧观,例如《萧萧》。沈从文通过描写萧萧的形象表现“禁锢”,包括身体禁锢和思想禁锢。身体禁锢表现在女性没有掌握自己身体和未来方向的能力,而思想禁锢则包括来自外界的禁锢和来自自身的禁锢。外界的禁锢体现在文化悲剧和人性悲剧方面,即传统的封建环境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被传统思想影响的人不断影响着新一代人,并导致一桩桩悲剧;而自身的禁锢则体现在沈从文笔
摘 要:现代主义小说区别于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非现实因素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村上春树作为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其短篇小说的最为特别的就是虚实交替的写作手法。《海边的卡夫卡》、《1Q84》、《跳舞的小人》等都是这一写作手法的代表作。本文将通过对村上春树代表作的剖析,探究这一写作手法的表达方式及其成因。  关键词:村上春树;虚实交替;文学  作者简介:赵薇(1992.10-),女,汉族,河北
李卓颖,新锐图画书创作者,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荷兰圣优斯特艺术学院动画硕士。主要作品有绘本《公主怎么挖鼻屎》《一粒金子要发光》《3》《快来啮齿类动物园》《青蛙和拖拉机》《赵州桥》《优优和哆哆》。  其中《公主怎么挖鼻屎》是其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该书获得第二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奖入围奖,入选2016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孩子的书香世界”专题展览,并获得2016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自2
摘 要:霍克思与杨宪益、戴乃迭所著的两部《红楼梦》英译作品,多年来都是文学翻译研究者所比照的对象。通过对第二十八回原文与两篇译文的研读与对比,本文从两部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度,译者的翻译方法,和译文是否易于读者理解的角度出发,对两部译作进行了赏评与浅析。  关键词:《红楼梦》原文;译文;忠实  作者简介:李东霞,1993年9月出生,女,汉族,新疆乌苏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