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新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迫切需要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新增长点,构建惠民益民服务体系,把智慧江苏建设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打造江苏信息化升级版,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江苏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充分认识加快智慧江苏建设的重大意义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智慧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对于新常态下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加快我省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应对产业技术变革的战略选择。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重大创新和全面融合,引发多领域的系统性、群体性、革命性技术突破。美国先进制造、德国工业4.0等战略抢先布局,力图抢占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制高点。必须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大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席卷全球,重构世界经济版图、国家创新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互联网加速向传统领域渗透融合,消费互联网持续扩张,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快速兴起,形成了极具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生态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拓展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构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高地。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生动力。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接续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传统增长动力持续衰减,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必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凝聚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强力支撑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为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劲、持续的增长动力。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宽带网络、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日益丰富,信息消费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必须大力促进信息消费,培育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业态模式创新,增强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供给能力,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
二、奋力实现智慧江苏建设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要主动把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新定位,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总要求,大力发展智慧生产、引领智慧生活、构建智慧生态、普及智慧应用、推动智慧创新,建设更高水平、更有优势、更具活力的“五区七高地”:一是以“宽带江苏”为基础支撑,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持续增强宽带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二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三是以“互联网+”为重要引擎,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壮大,加快传统产业和新兴领域的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四是以信息消费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新兴消费,促进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五是以民生服务为应用导向,加强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完善智慧民生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广覆盖、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一)突出网络升级提速,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宽带江苏”、“无线城市”、“高清江苏”等重大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升级提速、下一代信息网络全面布局。加快城域网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光纤、宽带化接入网络,大幅提升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企企通”工程、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高带宽专线服务,强力支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无线城市群建设,推动4G/LTE通信网全面覆盖,广泛开展公共区域、热点区域无线覆盖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适度超前实现IPv6化。统筹三网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融合业务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普及推广宽带业务、融合业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强5G通信网、未来网络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培育孵化,打造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化基地。
(二)突出两化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夯实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编制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重大工程推进方案。推进智能生产,采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和应用制造执行、分布式控制等数字化系统,提高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推进智能管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深入推进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集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动协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企业应用产品性能监控、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众包众筹众创等网络制造新模式,拓展在线诊断、远程维护、安全监控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加强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引导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高端智能装备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 (三)突出跨界创新融合,增创互联网经济竞争优势。突出业态模式创新,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聚焦“互联网+”工业、农业、商贸、金融、政务、文化、民生等重点领域,促进互联网在各行业深入应用、融合创新。加快抢占信用、物流、安全、大数据等工业互联网入口,引导工业企业实现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全过程的互联网化转型。加快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争创江苏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品牌。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化改造。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等重大工程,不断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促进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10家互联网产业园和20家互联网众创园,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打造“网络小镇”、“创业咖啡”等互联网众创空间,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积极培育、拓展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构建本地化生活服务O2O平台,线上互动、线下交易,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积极推动电商拓市,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育10家千亿规模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行业特色B2B电子交易平台和面向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加快培育物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重点实施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能安防等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拓展物联网运营服务和增值服务。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计划,建立工业大数据开放平台,加快软件服务、制造资源、标准知识的开放共享,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推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促进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消费内容。
(五)突出信息惠民益民,增强民生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乡建设现代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群建设,打造苏南、苏中、苏北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大厅,全面普及移动政务、智能监管等管理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政府系统大数据开放门户建设,运用大数据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优化增强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更加普惠的综合信息平台。促进民生服务模式市场化创新,加快发展智慧家庭、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体育、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信息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电子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农用书屋、新媒体传播平台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努力构建智慧江苏建设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
为将智慧江苏建设的工作要求切实落实、扶持政策真正落地,要积极作为、精准发力,构建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从组织体系、工作平台、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等层面加快推进。
(一)构建协同化推进体系。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由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市、县(市、区)共同参与,全面抓好智慧江苏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和行动方案计划的分工落实。
(二)构建开放化工作平台。建立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推进跨部门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鼓励支持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以人为本”的开放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综合服务等各类服务的创新和转型。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间、城市间智慧化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三)构建常态化运行制度。建立政府信息主管(CIO)和联络员制度,从统筹扎口、协同实施等层面协调推进智慧江苏建设各项工作。建立智慧江苏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加强对智慧江苏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完成情况的量化考核。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对智慧江苏顶层设计、推进实施等开展咨询和指导。
(四)构建专业化标准规范。建立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企业、智慧车间等五类评价标准,研究制定宽带接入、智能卡一卡多用、物联网专网应用、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传感技术、电子文件互信互认等管理规范。开展智慧江苏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快各类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的推广实施。
(五)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智慧江苏建设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智慧江苏重大项目和智慧产业,紧扣应用开发、研发转化、人才供给、产业集聚等环节实施精准投入,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探索采用公私合作关系(PPP)、服务外包等模式,引导带动各类社会资金投入。□
(作者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戈尚达
一、充分认识加快智慧江苏建设的重大意义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智慧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对于新常态下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加快我省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应对产业技术变革的战略选择。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重大创新和全面融合,引发多领域的系统性、群体性、革命性技术突破。美国先进制造、德国工业4.0等战略抢先布局,力图抢占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制高点。必须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大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席卷全球,重构世界经济版图、国家创新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互联网加速向传统领域渗透融合,消费互联网持续扩张,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快速兴起,形成了极具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生态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拓展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构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高地。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生动力。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接续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传统增长动力持续衰减,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必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凝聚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强力支撑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为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劲、持续的增长动力。
加快智慧江苏建设,是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宽带网络、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日益丰富,信息消费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必须大力促进信息消费,培育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业态模式创新,增强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供给能力,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
二、奋力实现智慧江苏建设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要主动把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新定位,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总要求,大力发展智慧生产、引领智慧生活、构建智慧生态、普及智慧应用、推动智慧创新,建设更高水平、更有优势、更具活力的“五区七高地”:一是以“宽带江苏”为基础支撑,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持续增强宽带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二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三是以“互联网+”为重要引擎,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壮大,加快传统产业和新兴领域的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四是以信息消费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新兴消费,促进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五是以民生服务为应用导向,加强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完善智慧民生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广覆盖、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一)突出网络升级提速,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宽带江苏”、“无线城市”、“高清江苏”等重大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升级提速、下一代信息网络全面布局。加快城域网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光纤、宽带化接入网络,大幅提升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企企通”工程、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高带宽专线服务,强力支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无线城市群建设,推动4G/LTE通信网全面覆盖,广泛开展公共区域、热点区域无线覆盖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适度超前实现IPv6化。统筹三网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融合业务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普及推广宽带业务、融合业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强5G通信网、未来网络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培育孵化,打造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化基地。
(二)突出两化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夯实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编制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重大工程推进方案。推进智能生产,采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和应用制造执行、分布式控制等数字化系统,提高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推进智能管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深入推进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集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动协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企业应用产品性能监控、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众包众筹众创等网络制造新模式,拓展在线诊断、远程维护、安全监控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加强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引导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高端智能装备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 (三)突出跨界创新融合,增创互联网经济竞争优势。突出业态模式创新,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聚焦“互联网+”工业、农业、商贸、金融、政务、文化、民生等重点领域,促进互联网在各行业深入应用、融合创新。加快抢占信用、物流、安全、大数据等工业互联网入口,引导工业企业实现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全过程的互联网化转型。加快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争创江苏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品牌。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化改造。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等重大工程,不断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促进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10家互联网产业园和20家互联网众创园,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打造“网络小镇”、“创业咖啡”等互联网众创空间,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积极培育、拓展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构建本地化生活服务O2O平台,线上互动、线下交易,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积极推动电商拓市,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育10家千亿规模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行业特色B2B电子交易平台和面向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加快培育物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重点实施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能安防等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拓展物联网运营服务和增值服务。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计划,建立工业大数据开放平台,加快软件服务、制造资源、标准知识的开放共享,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推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促进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消费内容。
(五)突出信息惠民益民,增强民生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乡建设现代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群建设,打造苏南、苏中、苏北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大厅,全面普及移动政务、智能监管等管理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政府系统大数据开放门户建设,运用大数据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优化增强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更加普惠的综合信息平台。促进民生服务模式市场化创新,加快发展智慧家庭、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体育、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信息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电子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农用书屋、新媒体传播平台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努力构建智慧江苏建设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
为将智慧江苏建设的工作要求切实落实、扶持政策真正落地,要积极作为、精准发力,构建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从组织体系、工作平台、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等层面加快推进。
(一)构建协同化推进体系。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由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市、县(市、区)共同参与,全面抓好智慧江苏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和行动方案计划的分工落实。
(二)构建开放化工作平台。建立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推进跨部门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鼓励支持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以人为本”的开放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综合服务等各类服务的创新和转型。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间、城市间智慧化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三)构建常态化运行制度。建立政府信息主管(CIO)和联络员制度,从统筹扎口、协同实施等层面协调推进智慧江苏建设各项工作。建立智慧江苏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加强对智慧江苏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完成情况的量化考核。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对智慧江苏顶层设计、推进实施等开展咨询和指导。
(四)构建专业化标准规范。建立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企业、智慧车间等五类评价标准,研究制定宽带接入、智能卡一卡多用、物联网专网应用、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传感技术、电子文件互信互认等管理规范。开展智慧江苏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快各类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的推广实施。
(五)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智慧江苏建设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智慧江苏重大项目和智慧产业,紧扣应用开发、研发转化、人才供给、产业集聚等环节实施精准投入,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探索采用公私合作关系(PPP)、服务外包等模式,引导带动各类社会资金投入。□
(作者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戈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