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机”成网络热词,女性驾驶员缘何频遭污名化?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5年以来,“女司机”成了网络热词。百度“女司机”词条,居然搜索到相关信息7800余万条:“女司机油门当刹车”“女司机掰断方向盘”“女司机上午拿驾照下午撞人”“惹不起的女司机”“成都女司机被打”……甚至网友对骂都拿“女司机”说事:“你全家都是‘女司机’!”网上更有“女司机奇葩车祸”视频集锦,似乎“女司机”就是“不靠谱”甚至“马路杀手”的代名词。按理说,如今我们已进入汽车时代,私家车暴增,交通拥堵,无论男司机还是女司机,谁都无法保证自己开车上路不出交通意外。那么,为什么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有关媒体,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女司机”拎出来说道说道呢?难道女性驾驶员真的有着某些因为性别原因而与男司机不同的地方?“女司机”成为网络热词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社会心理?广大女性驾驶员又该如何看待“女司机”现象?

“你全家都是‘女司机’!”


  2015年5月22日,北京市四环路上发生两车相撞事故,当事双方都是女司机。两人下车后激烈争吵并发生厮打,造成交通拥堵。耐人寻味的是,两名女司机争吵时互呛对方:“你全家都是女司机!”
  “女司机”被公认为2015年度网络热词。关于“女司机”的段子比比皆是:有人在十字路口看到一辆车的雨刮器突然启动,赶紧避让:“肯定是女司机要右转!”有人看到前面一辆车突然左变道又右打方向变回原来车道,走出一条华丽而诡异的路线,立即断定:“肯定是个女司机!”追上去一看,果然没错。故此有人开玩笑说,在马路上快速识别女司机,已经成为每位驾驶员迫切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玩笑中聚焦的是女司机的奇葩失误。近年来,由女司机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甚至惨剧确实屡屡发生,“女司机”几乎成了“马路杀手”的代名词。下面综合媒体报道列举几起典型案例。
  2013年6月,浙江宁波奉化一小区发生一起惨烈车祸。一女业主刚领驾照不久,在小区车库倒车时,把在车后指挥倒车的丈夫顶在了车库墙上。女司机从车窗回头看时,头被夹在了车门和车库门框之间。夫妻俩双双离世。
  2015年3月,深圳宝安机场高架桥上发生一起恶性事故:一女司机驾车撞入人群,致9人死亡23人受伤。24岁的肇事女司机也在车祸中丧生。肇事的是一辆奔驰轿车,事发地为候机楼拐弯处的下客区。有目击者称,当时有人在高架桥上看飞机起飞,没想到遭遇夺命车祸。
  2016年2月,江苏南京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轿车迎面撞上一位推着电动车的行人,并将电动车轧在了车下。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组织施救,遗憾的是被撞者当场死亡,现场一片狼藉。民警通过肇事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调查发现,车子开过路口后,先是挡风玻璃反光显示驾驶员做了个什么动作,车子晃了一下,紧接着方向向右偏离,直到迎面撞上推电动车的行人。整个过程中,车子不仅没有任何向左打方向避让或减速的迹象,反而突然加速,这让民警感到蹊跷。进一步调查得知,肇事女司机高某当时竟然在用发夹夹头发!原来,当天早上高某没整理好头发就出门了,上车后一边开车一边用发夹夹头发,就在她低头的一刹那,车祸发生了!
  无独有偶。去年10月,江苏镇江一名女司机因为开车时的一个小动作引发悲剧:从监控画面上看,当时的道路通行状况及视线都很好,一名老太太正在路口走人行横道过马路,这时女司机驾驶的小轿车没有任何减速地撞了上去。老人被顶上轿车前引擎盖,在汽车开出七八米后摔到马路中间。老人被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民警调查后得知,肇事司机在开车过程中看到放在副驾驶座上的坤包的包带绕在了手刹上,于是侧头伸手想把包带从手刹上拿开,惨剧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
  2016年3月,安徽蚌埠一小区发生多车连环相撞:肇事的是一名女司机,她驾驶一辆轿车在小区内的一条道路南侧停车,踩了油门没反应(疑似穿了高跟鞋),就用了一点力,没想到油门踩重了,车后部剐蹭到旁边停着的一辆私家车,被撞小车的车头保险杠当即掉落。情急之下女司机忙踩刹车,结果误踩了油门,造成停在路边的其他三辆车连环相撞,四辆车车尾连着车头,中间的两辆小轿车首尾均受损……

“女司机”为何频频成焦点


  在一桩桩奇葩交通事故中,“女司机”这个有着网络嘲讽和恶搞意味的特殊称谓“脱颖而出”,成了年度网络热词。2015年5月份的一则“成都女司机被男司机暴打”的新闻,再次将“女司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3日下午,一段“男司机将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的视频引发数万网友转发,画面中男司机动作凶悍,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面部,致其脑震荡。这种恶劣行径顿时引发公愤,激起广大网民对男司机的声讨和唾骂。但仅仅一天后,当事男子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在网上传出,舆论顿时大逆转,整起事件变成了“一次因女司机违规变道而引发的血案”。原来,暴行起因是女司机强行变道、别车。舆情风向迅速一边倒,不少网民为施暴行为叫好:“是我我也打!”“为民除害!”……网民很快对涉事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事态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同样一起交通事故的报道,如果肇事的是女司机,“女司机”必然成为关注点,而相反,男司机的性别则往往被忽视。为何“女司机”容易成为噱头,总是被抹黑?这跟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有关。传统观念中,女性的角色似乎更多地被定位为相夫教子,而不是跟男人一样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所以驾驶汽车这种“男性化”的活动当然不适合女人。凤凰评论《自由谈》有言:将“女司机”污名化,是社会分工中“病态的男权视角”残留的产物,也是男权本位观念对女性突破垄断的排斥,其基本手法就是以偏概全。
  然而,除去社会上对女人开车的偏见,女司机频频惹事是其被污名化的客观原因,这一点不容回避,也的确跟性别差异有关。研究发现,从生理、心理条件来说,女司机确实比男司机更有“马路杀手”的“特质”。
  从生理上,女性驾驶员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不如男性。对复杂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驾驶员“速度估计”检测的合格率占84%,女性只占71%;女性复杂反应判断的失误次数较男性多,尤其是有蜂鸣器声音时,有的女性往往左、右手和脚同时松开,说明女性驾驶员对于突发情境的处理能力不如男性。另据日本一项实验显示,面对突发情境,女性的反应比男性慢,反映到刹车距离上,相同情形,女性的刹车距离比男性长4米。女性的停车时间也比男性长,换挡和转向的表现也不如男性。此外,女性容易把刹车和油门弄错。2013年我国86起油门当刹车事故中,女性司机占70%。   去年10月发生在青鸟的一起北京现代轿车与法拉利轿车相撞的事故中,男女性别差异显露无遗。据报道,事发时两辆车均压在单黄线上,法拉利车左侧气囊打开、破裂,水箱疑似破裂,马路上都是水渍,而北京现代车身基本完好。相撞时,法拉利车疑似要左转,却突然转方向到了现代轿车的车道上,现代轿车司机来不及刹车就撞上了。驾驶法拉利的女司机在现场一直语无伦次,痛哭不已,直喊“以后再也不开车了”。相比之下,面对与豪车相撞的“严重后果”,北京现代的男司机则淡定得多,在现场声称:“这样开车出门不是祸害人吗?”并一直安慰不停忏悔的女司机。
  去年11月发生在珠海香洲的一起造成4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中,肇事女司机的话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我“大姨妈”来了……女司机生理上的一些弱势天生造就。
  从心理上,女性情绪容易被外界干扰,快速反应能力一般不如男性。女性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要比男性驾驶员更明显,情绪状态通常比男驾驶员差。心理压力上,有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女性较男性更易压力过大,因此危险情况下出事故的概率更高。
  2016年2月17日,浙江东阳发生了一起小型客车在一小吃街横冲直撞的事故,就是因为女司机面对突发情况处置不当。当晚,一辆黑色五菱小型客车开进东阳市一小吃街,前方出现一个正在横穿马路的男孩,很快被卷入车底。车子立即失控,逆向撞上了一辆对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再往左前侧冲去,在靠近人行道时撞上了烧烤摊及摊主,又撞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最后,车子剐擦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两辆轿车后才停下,整个过程大约5秒钟。事故最终导致一死两伤,死亡的是烧烤摊摊主,而之前被撞伤的小孩和骑电动车的男子没有生命危险。也就是说,如果最初撞到小男孩后司机能冷静应对,正确操作,就不会造成后面的伤亡。但据肇事女司机交代,她发现撞了男孩后心里一紧张,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着车辆继续往前冲,导致惨祸发生。
  从驾驶习惯上,女性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女性除了因性别原因对车辆的驾驭能力比男性略差之外,还有很多看似无足轻重的行为和习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在车后挡玻璃处堆放杂物,车内挂满玩偶饰品,把方向盘裹上厚厚的方向盘套,坐椅上添加坐垫,座位调得离方向盘过近,开车时穿高跟鞋或凉鞋、戴普通手套、胸前佩戴挂饰或披散着一头长发,开车时吃零食、煲电话粥、补妆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有时很可能是致命的。
  除此之外,男女驾驶员还有显著的身体条件方面的差异,视野、体力、空间能力等方面,女性往往也不如男性。
  但尽管如此,“女司机”频遭污名化仍值得商榷。

大数据为女司机正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驾驶员数量增长十分迅猛。据统计,目前我国女性驾驶员已超过1000万。绝对数量的增加,加上奇葩事故频出,“女司机”成为网络热词似乎并不奇怪。但女司机真的就是“马路杀手”吗?2016年3月8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发布了一组大数据,足以为广大女司机正名。数据显示,女司机整体比男司机更靠谱,与男司机相比,女司机恰恰是驾驶习惯更好、人员伤亡事故率更低的“好司机”!
  据数据分析,女司机最遭人们诟病的一个现象是“一不小心就刮了蹭了”。这一点并没有冤枉女司机:从出险概率看,男司机的出险率是27%,女司机的出险率略高,是32%。但仅仅这一项数据并不能说明男司机更靠谱,相反,女司机虽然出险率略高,但整体上却更加靠谱,这一点有细分数据为证:平均每次事故赔款,女司机比男司机低9%;发生两车以上事故的概率,女司机比男司机低6%;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概率,女司机比男司机低29%。平安产险相关人士表示,女司机驾车出险多是小剐小蹭,10次事故的“杀伤力”相当于男司机的9次。
  女司机备受诟病的驾车恶习之二就是“急刹”。根据平安产险大数据,在驾驶过程中急减速的概率,女司机的确比男司机大得多,但除此之外,女司机的驾驶习惯整体依然好于男司机。例如在急转弯、急加速、平均行车速度和最大行车速度等方面,男司机的坏毛病都大大超过女司机。
  关于女司机相对于男司机的优点,有业内人士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女性比男性心细,对车辆的日常保养和行车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密,为安全驾驶提供了更充分的保障;二是女性一般来说作息较为规律,睡眠充足,驾车时不容易疲倦,注意力更加集中,且饮酒抽烟者的比例比男性低,更利于行车安全;三是女性多数性格温柔,遇到堵车、加塞等情况不急不躁,而且能接受批评和总结经验,更能保证行车安全;四是女性驾驶员通常胆子较小,开车时较为谨慎,少有超速和强行超车等情况发生;五是女性法制安全意识较强,遵守交通规则明显好于男性,而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事实上都是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由此看来,女司机虽有缺点,但优点也不少。
  相关专业人士认为,女司机通常具有的良好驾驶习惯当然需要发扬,但新手事故多,整体应变、判断能力不足,心理素质差等弱点及某些女性特有的不良驾驶习惯,也应予以重视。
  比如新手女司机出事率高,最好的应对之策是增加培训时长,增加考试难度。在发达国家,往往是在驾校上了很长时间课才能拿驾照,考官极严,一般人第一次都很难通过考试。比如美国驾校考试也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实操就是路考,而实操是没有固定考试范围的,要听考官指令。没有经过全面训练是很难过关的。德国驾照考试中的路面考试约需要45分钟,会考到大部分的驾驶细节,监考非常严格。在英国,全国驾考一次通过率只有42%。而我国目前驾培行业快餐式的培训模式,更多注意的是应试教育,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如何过关,通常教会学员如何看“要点”练车,如何死记硬背,而真正的驾驶技术并不是看“要点”就能看会的。所以,一方面,驾培行业应针对男女学员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差异,有区别地强化应急驾驶训练;另一方面,女性驾驶员自身也应重视实际驾驶能力的培训,不能急于求成,只把眼光盯在那张资格证上。如果不能完全掌握驾驶技能,宁可不要驾驶证、不开车,也不能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2015年,武汉市的王女士在学车14年没拿到驾照后,主动放弃了驾考,她的做法就值得点赞。
  对于女司机心理、生理方面的弱点,克服的唯一方法是加强训练。会开车,不仅仅是指能驾驶汽车,还要有较强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取得驾驶证只是取得了驾车资格,要有过硬的能力不是一次考试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训练,经常检查自己的驾驶能力。在国外,许多地方已实行了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每隔几年要进修一次,定期接受驾驶技术检查和体格检查。
  对于一些有安全隐患的不良习惯,女司机应防微杜渐,切忌不拘小节。比如,开车时穿高跟鞋是大忌,因此爱穿高跟鞋的女士应在车里放一双平底鞋,以备开车时换上;车内不宜过多悬挂饰物,以免阻挡视线或分散注意力;最好不要在驾驶座上加坐垫,因为坐垫是活动的,容易造成驾车者身体不稳,遇到情况紧急制动时可能撞向方向盘;养成系安全带的习惯,不要因为担心安全带把衣服弄皱而忽视安全;改掉在高速路上可以低速行驶的错误认识,更不能认为越慢越安全,相反,在高速路上开慢车,不但容易导致追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此外,女司机还应克服对机械的“天然迟钝”,多了解基本的汽车知识,了解水箱、电瓶及清洁液容器的位置,懂得日常保养,能自己打开引擎盖加注相关油、液。要了解基本的紧急自救方法,比如爆胎或车辆熄火时至少要知道如何处置。
  平安产险相关人士表示,不论男司机还是女司机,平时都应加强驾驶技术学习,牢记交通法规,不超速,减少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次数。只有谨慎驾驶,方能确保安全。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潘玉良是20世纪享誉世界画坛的女画家、雕塑家,是第一个以雕塑作品走进巴黎现代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家,1977年病逝于巴黎。当时,她在祖国默默无闻。几年后,风云突变,潘玉良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荧屏、剧场,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这一切,皆源于一部描写她的传记小说《画魂》,而小说作者石楠的人生经历,也是一个传奇。  苦难童年,自强不息  石楠1938年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在她之前,4个姐姐
期刊
时下,在一股全民学驾驶的热潮中,时而爆出女学员遭遇驾校教练性骚扰或性侵害的丑闻。鉴于取证难或怕教练报复等顾虑,大多数被骚扰的女学员做起了“沉默羔羊”,以至于驾考领域性骚扰丑闻不断发生。她是一位时尚、靓丽的女白领,在学习驾驶的过程中,遭遇到科目三教练花样繁多的性骚扰,当教练对她的骚扰升级到性侵害时,她选择了保存证据,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  女白领期盼早拿驾照,科目三遭遇“色教练”  2015
期刊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和你老公赵宏博搭档18年,当初大家都猜测你们的关系,你俩的恋人关系是何时曝光的?  申雪(以下简称申):2007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他在冰场向我求婚后,大家才知道的。当时我们顺利完成了动作,乐曲结束了,他单膝跪在我面前向我表白。然而,他的表白被全场的欢呼声淹没了,我没有听清,几秒钟后也跪在地上,与他紧紧拥抱在一起。到了晚上,他才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下跪吗?”我摇摇头说不
期刊
虚拟世界也要防/程程  我和老公是网为媒,相识于某大型网站,我是文艺女青年,他是论坛神帖手。网上互相倾慕,网下聚会时一见钟情,我们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婚后我们各霸一台电脑,也算是志趣相投。这种情形,随着我怀孕戛然而止。我被勒令远离一切辐射,电脑被禁用,手机被没收。羡慕忌妒恨地看着老公坐在电脑前洋洋得意,我心有不甘,对老公撒娇:“孩他爸,你不能再玩电脑了,你要陪我一起戒网,生孩子可是咱们两个人的事。
期刊
22岁的成都白血病女孩宋静,9次化疗后,“只能活3个月”。在“等死”的日子里,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著名作家余华轰动海内外的长篇小说《活着》。为了却她死前见余华一面的心愿,其单亲母亲在街头散发传单“寻找余华”,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寻人启事”。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余华听闻消息后,不仅火速回国,给宋静送来初版的《活着》,还联系好北京的医院和专家接她赴京“最后一搏”,并为她捐献10万元救命钱……  一位享誉海
期刊
原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卫计委主任、性学专家张枫出版的《枫哥说性》丛书首度亮相,即引爆图书市场。他从科学的角度揭秘男女之间的性爱故事,希望人们生活得“性福”……在中国,人们历来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而如今,这个敏感的话题由一位政府官员讲出来,一时间,人们对张枫也充满了好奇。近日,笔者专门采访了张枫,听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故事——  不惧误解坚持写作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怎么想到出这样一套
期刊
赠房养老,顾名思义就是老人将自己的房子赠予别人,受赠之人负责老人的生养死葬。在日渐步入老年社会的今天,赠房养老,为不少失独及无子女老人了却身后事提供了可行之道。但因房价不断飙升,赠房养老也会引发一些纠纷。年逾六旬的孙正英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房子过户到干女儿名下后,她身患重病却床前无人。房已“走”,茶已凉,情已逝,咋办?唯一的依靠——房子,还能重新回到老人手上吗?    独生子意外身亡  家住湘中某
期刊
一个在家庭和职场都倍感冷落的女白领,只为吸引朋友们眼球,风光一把,就随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假消息。让她万万想不到的是,消息迅速传播,让她“风光无限”的同时也一步步把她推进了众叛亲离的深渊——  朋友圈发条假消息,  风光背后存隐患  2015年6月9日,在去公司上班的公交车上,邱燕注意到坐在她旁边的两个女人在议论:“听说了吗?大白天的居然有人敢抢小孩。”“家长不在吗?”“在啊,据说是婆婆和儿
期刊
主持人语:  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健康是大人操心的事,与孩子无关,比如孩子的饮食搭配、洗漱刷牙、视力保护、衣服增减、日常作息,以及锻炼、体检等所有的事,都该家长操心。其实不然。孩子也应该从小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自然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认同父母的健康意识,愿意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一步步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  全家总动员的
期刊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和你老公是如何相识、相恋的?  梁咏琪(以下简称梁):2011年我的演唱会结束之后,差不多有两周的假期,我想找个人陪我去旅行,身边的朋友个个都很忙。好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她在西班牙的女友,让我到巴塞罗那去找她,她会带我到处逛逛。我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天,恰逢周末,当地那位朋友带我到酒吧参加派对。那天晚上,我穿得很随意,也没有化妆。当地人说的是西班牙语,我听不懂,那位女友看我一个人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