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在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在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47例经活检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平面腔内探头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34例直肠癌获得正确诊断,符合率为 72.3%.7例中上段直肠癌均行保肛术,40例下段直肠癌中34例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符合率为 85.0%.对于距肛缘 6 cm内的35例直肠癌,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能为临床医师术前选择合适的直肠癌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患者男,13岁.因腹痛3 d而入院就诊.出生8个月时发现口唇有色素沉着,反复发作性腹痛,6岁、10岁时因肠套叠致肠梗阻行2次手术治疗。
期刊
患者女,36岁.以右侧腰痛、下腹胀痛、尿频、尿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期刊
患者女,63岁.以腹痛7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左季肋下为著,1个月前腹痛加重并出现发热、乏力、饭后饱胀,体质量下降.查体:心肺正常,左季肋下及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未触及。
期刊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31个斑块,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大小及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31个斑块中有22个增强,且7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外向斑块内短线条状增强,15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腔内及管壁外周向斑块内呈稀疏点状增强,开始增强时间要比颈动脉的晚(P<0.01),达峰时间延长(P<0.01).在增强
病例1:男,45岁,左上腹不适3个月就诊.常规二维超声显示脾下极单发低回声实性结节,大小约 3.9 cm×3.2 cm,边界欠清楚,内部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初步诊断:脾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
期刊
患者男,55岁.查体发现心电图异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左房内径轻度增大,左室壁厚11 mm,下壁基底段、室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运动幅度偏低,室间隔中间部测及9 mm×8 mm憩室,与左室腔相通(图1),憩室基底部室间隔厚约2 mm,与右室未见明显破口交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血流可进入憩室内,无穿隔血流(图2).心电图示V4~V6导联T波倒置。
期刊
患者男,78岁,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10余年,间断性无痛性血尿2个月,加重3 d来我院就诊.超声表现:膀胱充盈尚可,壁弥漫性增厚,最厚处约0.8 cm,于膀胱左后壁测及一稍强回声团附着,大小约2.0 cm×1.7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基底部较宽,内回声不均质;于膀胱右侧测及一囊袋状无回声区,范围约6.6 cm×5.5 cm,且可见其借一开口与膀胱相通,开口内径约1.1 cm(图1);于
期刊
孕妇19岁,孕1产0,孕19周.因要求引产行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头颅丘脑切面呈椭圆形,颅骨环状高回声完整,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双顶径 4.1 cm,头围 16.0 cm,股骨长 2.9 cm;未测及羊水无回声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为Ⅰ级,脐带绕颈1周,脐带横断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单脐动脉;胎儿心脏略小,位置正常,由于无羊水,胎儿心脏结构紊乱、显示不清;胃泡位于左侧腹腔,双侧肾床区未显示正常
期刊
孤立性二尖瓣裂隙(ICMV)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了6例ICMV,现将ICMV的CDE图像特征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