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中熠熠闪光的女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005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俄罗斯文学史堪称是一个女性形象的画廊,那里塑造了无数崇高、优美的俄罗斯女性形象,她们形象各异、个性鲜明、光彩照人、丰满独特,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面镜子,她们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俄罗斯 文学 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文学历来不缺少奇异瑰丽的作品,更不缺少熠熠闪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坎坷经历,但都丰满生动、个性十足,犹如璀璨的明珠,在辉煌的俄罗斯文学史上汇聚成了一束耀眼的光芒。下文将分析俄罗斯文学中具有典型性的优秀女性形象,并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挖掘其形象产生的深刻文化内涵。
  一 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1 黑暗中的勇敢抗争者
  (1) 真挚热烈的卡捷琳娜。《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原本是个善良、真实、快乐、自由的女孩,婚姻生活对于她来说是新鲜与美好的。可是婚后,面对的丈夫形同陌路的冷漠、难以沟通的冷落和婆婆蛮横的欺压与限制,卡捷琳娜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憧憬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瞬间覆灭。卡捷琳娜对待人与事物的美好感情和其真挚热烈、刚毅勇敢的性格,绝不容许她自己在坟墓一样的生活中灭亡,于是她不可抑制地爱上了鲍里斯,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追求无拘无束的新生活,她对禁锢她的家庭的勇敢抗争,是对封建礼教的勇敢挑战,也是对压迫者宁死不屈斗争精神的体现。卡捷琳娜虽然死了,但她就像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死一般寂静的夜空,用耀眼的光芒驱走黑暗和寒冷。
  (2) 无畏决绝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个有着美丽迷人外表,真挚纯洁内心的女人。在外人看来,比她大二十岁的彼得堡达官显贵卡列宁与安娜男才女貌非常般配,但实际上,内心丰富感性的安娜在长达八年的夫妻生活中一直无奈地隐忍着那个冷酷无情的“机器人”丈夫。安娜最终未能敌过对真爱对温暖对自由的渴望,女性的矜持、顺从、压抑被对爱情的狂热和无畏取代。很快,她的言行受到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无情攻击。更为痛苦的是,狠毒的丈夫卡列宁剥夺了她对儿子的爱,虚伪的渥伦斯基也在最应给予她关爱的时刻抛弃了她。安娜太孤独了,不得不熄灭那用无数勇气和力量燃起的炽烈火焰,投身冰冷的铁轨。安娜的死与其说是悲惨的,不如说是热烈的,一如她对爱情的无畏与执着,她以深重的代价,发出了对摧残者的抗议,用冰冷的死亡,向残忍、冷酷的社会做最后的宣战。
  2 闪烁人性光辉的圣徒形象
  (1)悲悯包容的达吉亚娜。《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达吉娅娜是普希金塑造的一位接近完美的女性。对于达吉娅娜来说,爱就是最大的牺牲,牺牲就是无私的悲悯,悲悯就是无限的包容。生活给了达吉雅娜什么?明明是她对奥涅金表现出了真诚而热烈的爱情,可得到的却是不负责任的敷衍和应付;明明可以为了爱情去做最大的努力和争取,却在母亲的眼泪和哀求下远嫁莫斯科,过着表面高贵实则苦闷的生活;明明可以在多年之后再遇奥涅金时重新投入幸福怀抱,却面对奥涅金的热烈追求,毅然选择了坚守圣洁崇高的道德。即使生活让她已经背离了幸福的轨道,但是她却一如既往地包容奥涅金的冷漠敷衍,包容自己愚蠢无知的父母,包容那段苦涩平淡的婚姻。爱、牺牲、悲悯与包容,构成了达吉娅娜灵魂的支柱,也成就了达吉雅娜成为传统女性的圣洁代表。
  (2)纯真虔诚的丽莎。屠格涅夫《贵族之家》中的丽莎安静,端庄,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对她来说,顺从上帝赐予的一切是不可颠覆的真理。正因如此,当丽莎受到“自己所爱的人妻子原来并没有死去”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宗教的力量自然地占了上风,它让丽莎首先想到的是赎罪,是接受惩罚,是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最终,丽莎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修道院。临走之时,丽莎不慌不忙地收拾房间,沉着和镇静地料理笔记和信札,是那么顺从和虔诚,显示了宗教强大的意志力量。
  3 苦难重重的悲伤灵魂
  (1) 苦命绝望的丽莎。卡拉姆津的伤感主义代表作《苦命的丽莎》将一个悲苦的形象引入读者视野。美丽善良地位低微的农家姑娘丽莎与贵族青年埃斯特拉互相爱慕,产生了爱情。可是贵族习气难改的埃斯特拉不思进取因贪恋赌博而破产,为了偿还赌债,他背信弃义地巴结上了一个富有的寡妇,无情地抛弃了丽莎。最终,善良的丽莎没有得到爱情承诺里所谓的幸福,在得知埃斯特拉的背叛后,悲痛万分,投湖自尽。
  (2) 无助悲惨的丽莎。也是一个叫做丽莎的女人,在契诃夫的《活商品》中,她的命运始终掌握在男人的手中。先是在情人葛罗赫斯基的诱引下发生了婚外情,在被丈夫发现之后又遭受了辱骂、毒打和恐吓。情人不把她当爱人对待,丈夫不把她当妻子爱护,可怜的丽莎最后沦为了贪婪的丈夫与虚伪的情人之间活的交易品,尽管十五万卢布外加一个上等庄园价值不菲,但是那真的是丽莎的价值吗?她的价值已经被封建道德和男权主义践踏得一文不值了。
  4 春风化雨的青春天使
  (1)开放健康的查密莉雅。艾特玛托夫《查密莉雅》中的查密莉雅纯真、活泼,有着开放和健康的人格。她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不仅追求人性,更加追求作为女人的天性。她如天使一般对苦闷被动的残疾青年丹尼亚尔付出真挚的关心、真诚的尊重,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催启作用,让一个长期生活在抑郁氛围中的残疾人也大胆地敞开心扉,遵从内心的渴望,接受爱情的洗礼,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2)勇敢坚定的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有夫之妇,但是她却没有如安娜一般的道德撕扯和内心绝望,而是以不屈不挠地寻觅和勇敢坚定的担当为爱情撑起了女性的半边天。小说中,她与大师除了拥有共同的炽热而坚定的爱情,还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憧憬。玛格丽特用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大胆自由地追求爱情,最终与大师实现了圆满,完成了自我理想的追求,也完成了俄罗斯女性在爱情悲剧中的华丽转身。   5 具有大我精神的新型妇女
  (1)聪慧进取的薇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成功地塑造了薇拉这一聪慧进取的新型妇女形象。还在十六岁时,倔强、坚毅的薇拉就以跳窗自杀的举动来反抗父母的包办婚姻。她的勇敢得到了平民知识分子罗普霍夫的赞赏和支持,最终她挣脱了家庭的藩篱,获得了自由,并与罗普霍夫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可是,故事并没有老套地去描述薇拉婚后的报恩行为,而是讲述了她不满足于小家庭琐碎平凡的生活,主动要求学习工作,自食其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薇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卓越的领导才干帮助她开启了崭新的生活。薇拉这一形象的突破意义在于她把热烈的追求同祖国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她就像一枚初升的太阳,在文学领域放射出革命民主主义者理想的曙光。
  (2)坚韧执着的叶琳娜。屠格涅夫的《前夜》中也有一位完美、光辉,勇于为社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女英雄——叶琳娜。她受到保加利亚爱国斗士英沙罗夫为祖国自由独立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的鼓舞和启发,决心同他一路并肩协作,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自由和祖国解放事业共同战斗,并毅然决定嫁给这个贫苦而高尚的革命战士。爱情的激发和理想的共通给了叶琳娜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即使后来丈夫英勇牺牲,她也没有绝望和消沉,而是作为起义军的志愿护士留在了异国继续战斗,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叶琳娜对爱情的坚贞,对事业的执着,对小我与大我的完美追求,集中地体现了俄罗斯光辉女性的崇高精神品质。
  二 女性形象产生的深刻文化内涵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丰满独特、熠熠闪光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俄罗斯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着必然的联系。
  1 宗教思想对价值观的影响
  俄国宗教思想的本原是东正教信仰,对基督的信仰和对圣母的崇拜正是东正教笃信精神的灵魂。俄罗斯文学中的很多女性形象都有宗教文化映射的影子,都富于自我忏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都带有宗教禁欲主义的圣洁崇高的光辉。她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忍受苦难之后走向毁灭或死亡的,其圣徒般的死亡形式如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一样,带有悲伤和庄严的色彩。所以,安娜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来到铁轨旁,站在那里,划了个十字,像圣徒那样跪倒铁轨上,向上帝忏悔着,结束了尘世的生命。《贵族之家》中的丽莎也是在宗教的怂恿和麻痹下,顺从地走进了修道院。可见,崇高与庄严的宗教信仰深深地根植于女主人公们的灵魂之中,规范着她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使她们纵然在苦难中也维持着清白、高尚的人格。
  2 封建道德扎根于内心意识
  80年代的俄国正处于农奴制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新兴势力相互较量、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时期,尽管封建道德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下已经趋于瓦解,但是男权至上的家庭模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无论是天真纯洁的未嫁少女,还是雍容华贵的富豪太太,都深受封建道德的制约和夫权的压迫奴役,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地位,没有出路,没有温暖,更没有前途,她们被牢牢地禁锢在令人窒息的家门之中,狭隘闭塞的生活环境使得她们无法深入到广阔的社会当中去为自己理想的实现寻找肥沃的土壤。安娜的悲剧就是俄罗斯社会在资本主义文明冲击下,传统观念分崩离析的混乱阶段的呈现,她同卡列宁的斗争,是崇尚自由者同封建卫道士之间的斗争,她的反抗与叛逆是反封建革命精神的体现。但是,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安娜还是走向了死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提和列文由于遵守封建道德而建立了美好的家庭。这个对比,显然是对封建道德的肯定,对封建宗法式家庭模式的肯定。
  3 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救赎
  20世纪的俄国,写满了血雨腥风的社会变革,政治和思想逐渐从封建藩篱中解放出来,崭新的社会意识开始沿着男女平等的人本意识的方向发展,妇女们也有了“人的感觉”,并走上了自我觉醒的道路,她们不愿再成为失去主权、压抑欲望、不被重视、剥离感情的动物,不再甘于复制传统妇女的卑微命运。在新思潮的引领下,她们吮吸着资产阶级以人为本思想的乳汁,追求着自由独立的生活和真诚尊重的爱情。这种理想追求正契合了那个时代的作家们对“新女性”形象的强烈呼唤。《前夜》中的女主人公叶琳娜就是新女性的代表,杜勃罗留波夫在评论时曾指出:“叶琳娜的行动必将在读者心中变成摧毁沙皇暴政的号召”。
  4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折射
  俄罗斯文学中一直存在着“女性优越情结”,这跟其民族精神有着必然的联系。俄罗斯作家们通常倾心于把自己对女性的理想幻化成为作品中一个个有着贤良、纯洁、神圣、高尚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而这些形象多是与“土地”、“母亲”、“俄罗斯”、“天使”等崇高且富有诗意和情感的意象联系在一起,于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充满大我精神的光辉形象,如大家庭生活中的支柱、男性进步人士的革命伴侣、社会进步活动的倡议和组织者、社会变革中的建功者。可以说,两百年以来的俄罗斯文学一直在向世界展现着俄罗斯女性那坚毅负重的拯救世界的美,她们美丽善良、吃苦耐劳、充满热情、勇挑重担,她们的形象根植于俄罗斯广褒的土壤,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情结,表现出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质,她们是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是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守护者与灵魂的归属地,更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光艳夺目的女性形象,吮吸着俄罗斯丰富的精神养料,折射着俄罗斯不屈的民族气质。她们是生命琴弦上永不衰竭的音符,是俄罗斯时代交响乐中炫彩悦耳的华章,时而灵动清新,时而热烈激扬,时而悲怆低回,既奏出俄罗斯社会的时代之声,又代表了俄罗斯女性独特的形象,她们的彷徨、探索和抗争反映了俄罗斯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进程,也是俄罗斯文明前进发展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刘锟:《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欧美文学论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赵麦玲:《从人道主义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新西部》,2010年第11期。
  [3] 武艳玲:《浅析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山东文学》,2008年第Z1期。
  作者简介:刘丽辉,女,1971—,黑龙江克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学与俄语教学,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患者50岁男,1977.2.24.因左下腹剧痛住院。入院前5天出现轻微腹痛,开始于脐周围呈阵发性,后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2月24日在下腹痛疼加重,并有恶心,呕吐一次,无里急后重,无粘
看看镜中即将参加求职的你,是否已摆脱清新甜美的学生形象向成熟优雅的职场新新人类进军了呢?如果你不知该如何着手,那就跟小编一起听听来自宝洁资深美容护肤专家与IPSA首席
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的新作《拯救溺水鱼》一改原来的写作风格,把关注的焦点从描述美国华人的文化冲突转向了自然、政治、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层面。小说对云南丽江和神秘的
结肠癌侵犯肠管超过20cm长度的极为少见,炎症或血吸虫性的肉芽肿,发生癌变时超过20cm的亦属少见。我院收治1例,在X线及临床表现上,酷似溃疡性结肠炎,经病理证实为直肠、乙状
自从hi-casual这个名词出现后,的确引发出不少融合hi-fashion高格调及street fashion的时装势力抬头,Undercover、Number(N) ine的空前成功更像是给各大后起的日本品牌送上一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小草冒出了尖尖头。约上三五知己一起去踏春,享受自然的田园风光,享受春日暖暖的阳光。 Early spring season, everything revives, the grass has spike
期刊
2006年的夏日妆容既传承了以往的清爽透明,又融入了优雅浪漫的性感韵味。纯纯的白、柔柔淡淡的粉、带灰的蓝、烟波浩淼般的绿,制造出云淡风轻般的美丽。 The summer makeup
正常人或实体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高浓度刀豆蛋白A诱导可产生抑制性细胞,可抑制异体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抑制程度与抑制性细胞同反应细胞的比
病历摘要 丁××,女,77岁。高热寒战2天,于1977年1月20日入院。半年来,患者纳差、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饭后加重,间歇无规律性低热。经用青、链霉素治疗可一时退热。入院前
为了表达对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no)的无上崇敬及热爱,我决定按《2666》的小说结构(甚至风格)来写这篇书评。《2666》共分成五部分:1.关于评论家的部分;2.关于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