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初中生经常为自己的记叙文不生动传神而苦恼,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细化动作过程、反复锤炼动词,进行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
[关键词]动作描写;人物;动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22-01
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很重要,那么在写作中如何使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呢?
一、抓住人物特点
老舍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强调了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比如,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句中用“飞出”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宏儿活泼伶俐的特点和想见到“我”的急切喜悦之情,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的画面感。
一个学生写习作《舅妈》一文时,这样写道:
那是一个寒冷的星期天,我在换衣服时,舅妈突然惊讶地抓住我的手:“哎呀!你手咋冻成这样?也不吭一声,去找双手套戴上!”边说边用指头在我头上点了一下:“你就让它冻着?!”等我取手套回来时,她已在巷道的水龙头边儿搓洗我换下来的衣服。
这个文段中,为了突出舅妈对“我” 的关切爱护,巧妙运用动词“抓住”“点”,“搓洗”又着力表现出舅妈的勤劳,正是这些动词的运用,使文中的舅妈形象更加感人至深,促使小作者有感而发:“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皱纹岁月痕。”
二、细化动作过程
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话: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冬天雪地捕鳥也是儿时鲁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这样充满乐趣的活动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读者很想知道。通过阅读以上文字,我们知道了作者把“雪地捕鸟的过程”细细分解为 “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 几个连续的小动作,就把雪地捕鸟这件事写得具体生动了。
一个学生写题为《温暖》的作文来表现母爱,他这样写道:
隔着人群,我老远就看见了妈妈,她身上穿着姐姐穿剩的一件棉衣,低着头,双手飞快地给一条条鱼刮鳞、开膛……神情是那么专注,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也顾不得梳理一下。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于是裹紧了上次妈妈给我新买的羽绒服,可是妈妈依然不抬头,手不停歇,她不冷吗?我呆呆地立在那儿。终于,鱼摊前的人少了,我走上前去,叫了声:“妈!”妈妈抬头看见我,冻得紫红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哎哟,儿来了,冷不?”她把手在衣服上使劲擦了几下,紧紧地攥住了我的手。
文中用“刮鳞”“开膛”两个动词细化了母亲的动作,并在前面恰当加入修饰语“飞快地”,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吃苦耐劳、动作麻利的母亲形象。当看到儿子时,小作者又运用了“使劲擦”“紧紧地攥住”这两个动词性短语,刻画出母亲见到儿子时的动作细节,展现了母亲生怕弄脏了儿子的手以及见到儿子时的欣喜之情。
三、反复锤炼动词
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道: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句中的“砸”可否换为“敲”?“摔”可否换为“扔”?通过查工具书可知,“敲”在《说文解字》中是“轻击,叩打”的意思,而“砸”是“打,捣”的意思。从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中可知:“扔”是“抛,投掷”的意思,“摔”是“用力往下扔”的意思。通过字义比较,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明白了这里用“砸”“摔”,更能突出表现当时史铁生暴怒无常的性格。
在写《暴风雨来了》时,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中考前两天的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我们早就预料到一场“暴风雨”将要来临。果真如此,晚自习时,班主任带着一张乌云密布的脸来到教室,将卷子狠狠地摔在讲台上,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教室内外一片灰色。我们头也不敢抬,生怕看到老师那双锋利的眼。
在这个语段中,小作者运用了“摔”这个动词,并用“狠狠地”加以修饰,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班主任特别生气的状态,使读者如见其人,比“放”字更有情感表现力。
要想使动作描写生动传神,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这是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细化动作过程、反复锤炼动词的基础和关键,应引起教师的重视,积极有效地落实。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动作描写;人物;动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22-01
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很重要,那么在写作中如何使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呢?
一、抓住人物特点
老舍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强调了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比如,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句中用“飞出”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宏儿活泼伶俐的特点和想见到“我”的急切喜悦之情,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的画面感。
一个学生写习作《舅妈》一文时,这样写道:
那是一个寒冷的星期天,我在换衣服时,舅妈突然惊讶地抓住我的手:“哎呀!你手咋冻成这样?也不吭一声,去找双手套戴上!”边说边用指头在我头上点了一下:“你就让它冻着?!”等我取手套回来时,她已在巷道的水龙头边儿搓洗我换下来的衣服。
这个文段中,为了突出舅妈对“我” 的关切爱护,巧妙运用动词“抓住”“点”,“搓洗”又着力表现出舅妈的勤劳,正是这些动词的运用,使文中的舅妈形象更加感人至深,促使小作者有感而发:“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皱纹岁月痕。”
二、细化动作过程
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话: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冬天雪地捕鳥也是儿时鲁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这样充满乐趣的活动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读者很想知道。通过阅读以上文字,我们知道了作者把“雪地捕鸟的过程”细细分解为 “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 几个连续的小动作,就把雪地捕鸟这件事写得具体生动了。
一个学生写题为《温暖》的作文来表现母爱,他这样写道:
隔着人群,我老远就看见了妈妈,她身上穿着姐姐穿剩的一件棉衣,低着头,双手飞快地给一条条鱼刮鳞、开膛……神情是那么专注,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也顾不得梳理一下。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于是裹紧了上次妈妈给我新买的羽绒服,可是妈妈依然不抬头,手不停歇,她不冷吗?我呆呆地立在那儿。终于,鱼摊前的人少了,我走上前去,叫了声:“妈!”妈妈抬头看见我,冻得紫红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哎哟,儿来了,冷不?”她把手在衣服上使劲擦了几下,紧紧地攥住了我的手。
文中用“刮鳞”“开膛”两个动词细化了母亲的动作,并在前面恰当加入修饰语“飞快地”,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吃苦耐劳、动作麻利的母亲形象。当看到儿子时,小作者又运用了“使劲擦”“紧紧地攥住”这两个动词性短语,刻画出母亲见到儿子时的动作细节,展现了母亲生怕弄脏了儿子的手以及见到儿子时的欣喜之情。
三、反复锤炼动词
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道: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句中的“砸”可否换为“敲”?“摔”可否换为“扔”?通过查工具书可知,“敲”在《说文解字》中是“轻击,叩打”的意思,而“砸”是“打,捣”的意思。从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中可知:“扔”是“抛,投掷”的意思,“摔”是“用力往下扔”的意思。通过字义比较,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明白了这里用“砸”“摔”,更能突出表现当时史铁生暴怒无常的性格。
在写《暴风雨来了》时,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中考前两天的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我们早就预料到一场“暴风雨”将要来临。果真如此,晚自习时,班主任带着一张乌云密布的脸来到教室,将卷子狠狠地摔在讲台上,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教室内外一片灰色。我们头也不敢抬,生怕看到老师那双锋利的眼。
在这个语段中,小作者运用了“摔”这个动词,并用“狠狠地”加以修饰,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班主任特别生气的状态,使读者如见其人,比“放”字更有情感表现力。
要想使动作描写生动传神,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这是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细化动作过程、反复锤炼动词的基础和关键,应引起教师的重视,积极有效地落实。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