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借贷这种私人契约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长期以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在一定时期为有效缓解农村地区资金投放不足,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民间借贷规模年内激增。民间借贷总量一直难以准确掌握。抽样调查测算,近年民间借贷日益繁盛,某县2010年民间借贷总额超过1.5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近3倍;今年一季度民间借贷总量约在2000万元至4000万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左右。
(二)借款主体由农户逐步转变为县域中小企业。中小木材加工企业间借贷拆借资金频繁,借贷额度都在30-50万元之间,常年有约1亿元资金在400多家木业企业间周转,借贷月息在2分左右。
(三)贷款约息不断攀升,风险日益凸显。据调查,除了利息之外,借款人还须额外支付手续费、担保费等,这些费用是按借款总额来计算的,甚至有些放款人常将高额利息作为本金的一部分写入借条中,通过提高本金金额的方式规避国家规定。
二、存在问题
(一)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严苛,嫌贫爱富导致部分农户信贷无门。金融机构一般审贷都要求借款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下,采取联保方式借款,但随着农村机构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当前60岁以上部分农户具备种植能力,但却信贷无门,只能采取民间借贷方式获得资金。
(二)集资性的民间借贷,使金融知识缺乏的群众承担了企业主转稼来的经营风险。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必然增加了借款人的经营成本,中小企业竞争力低下,利润空间有限,经营决策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亏损,失去还款的能力,增加了借贷款的风险。
(三)民间借贷资金流向国家宏观调控抑制行业,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调控成果。事调查显示,民间借贷资金有40%以上流向了房地产业,这无疑是与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的,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宏观调控的成果。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民间借贷,合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必须对民间借贷的存在重新认识,积极出台鼓励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并将其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内的相关政策,为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进行实践。
(二)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民间借贷行为健康发展
采取疏堵并举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民间借贷行为按国家政策法规办事,诚信借贷,防范风险。
(三)完善现有的借贷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在现有的信贷体系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群体的融资需要。
一、基本情况
(一)民间借贷规模年内激增。民间借贷总量一直难以准确掌握。抽样调查测算,近年民间借贷日益繁盛,某县2010年民间借贷总额超过1.5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近3倍;今年一季度民间借贷总量约在2000万元至4000万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左右。
(二)借款主体由农户逐步转变为县域中小企业。中小木材加工企业间借贷拆借资金频繁,借贷额度都在30-50万元之间,常年有约1亿元资金在400多家木业企业间周转,借贷月息在2分左右。
(三)贷款约息不断攀升,风险日益凸显。据调查,除了利息之外,借款人还须额外支付手续费、担保费等,这些费用是按借款总额来计算的,甚至有些放款人常将高额利息作为本金的一部分写入借条中,通过提高本金金额的方式规避国家规定。
二、存在问题
(一)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严苛,嫌贫爱富导致部分农户信贷无门。金融机构一般审贷都要求借款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下,采取联保方式借款,但随着农村机构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当前60岁以上部分农户具备种植能力,但却信贷无门,只能采取民间借贷方式获得资金。
(二)集资性的民间借贷,使金融知识缺乏的群众承担了企业主转稼来的经营风险。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必然增加了借款人的经营成本,中小企业竞争力低下,利润空间有限,经营决策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亏损,失去还款的能力,增加了借贷款的风险。
(三)民间借贷资金流向国家宏观调控抑制行业,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调控成果。事调查显示,民间借贷资金有40%以上流向了房地产业,这无疑是与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的,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宏观调控的成果。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民间借贷,合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必须对民间借贷的存在重新认识,积极出台鼓励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并将其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内的相关政策,为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进行实践。
(二)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民间借贷行为健康发展
采取疏堵并举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民间借贷行为按国家政策法规办事,诚信借贷,防范风险。
(三)完善现有的借贷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在现有的信贷体系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群体的融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