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日前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学生的学习活动除了分门别类的学科课程外,还应该有学科实践和跨学科性的生活实践。实践活动一部分是以参观、访问、研学考察等外出活动的形式组织,还有一部分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我们一直在“直面问题、浅尝实践”的道路上前行着。
用育人的眼光审视课堂,实践价值难以凸显
《纲要》已经正式发布,学校、教师是否真正感受到学科的育人价值,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质量呢?我们走进课堂看看教学现状吧。
问题一:学生“动而不活”
武汉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徐宜汉老师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提醒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少讲少讲再少讲、多做多做再多做。”但是,学科执教的老师多数都是语文或数学学科的兼任教师,受考试等评价要求的影响,习惯讲授式教学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是牢牢把住话语权,教一步,学生动手做一步,看上去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是思维没有“活”起来,学生处于被动的实践状态。
这种简单的“看一看”“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的实践误区,让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鸡肋”,教师这样的行为、态度、教学决策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问题二:学生“活而无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生活课程、实践性课程。如果简单地把“与生活有关”理解为“联系生活”,把“动手操作”理解为“实践”,没有触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活动就会活而无序。
在调研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兼任教师,他们无心也无力去研究课程的活动组织技巧,这样的课堂如何能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
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让教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接受这门课的教学,才可能改变教育现状。
用美好的愿景感染教师,实现学科价值的认同
很多教师不仅是师者也是为人父母,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知识学习的满堂灌现状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又找不到解决现状的途径和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散发魅力的课堂,于是,笔者和其他教师一起寻找魅力课堂的源泉!
1.在《綱要》中寻找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正因如此,它是一种顺生而教的课程,是最能让学生释放天性、展现生命力的课程。
2.在“对比”中浅尝希望
生成的课堂,就是发展的课堂,对教师有极大的挑战。首先,怎么备课?其次,怎么组织活动?再次,活动过程如何调控?针对习惯于传统方式教学的教师,这些问题的解答无疑是让他们找到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金钥匙”。
一次次案例、课例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关注“活动状态”是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点。课堂要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因材发挥,能者更强,强者带弱,这样的教学境界谁不期待?
在一次次传统课堂与“关注状态”的新课堂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关注的视角应该由“我要教什么”转换为“学生现在想什么”才能让学生活动得兴趣盎然。
用魅力课堂滋养学生,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合实践课程自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导致综合性课程的教师没有系统性的教科书可依赖,给教师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三五”课题实验,我校教师开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用有营养的实践主题活动,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1.关注素养,开发系列特色主题
核心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各门学科通过学科素养的培养及其学科边界的打通,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我们对照“核心素养”体系,找准学科素养培养的要点,以此为目标开发系列的实践活动主题,实现了“主题先行、目标引路”的学科体系建构。
2.有效实施,实现活动育人价值
活动主题的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学科教师根据活动主题的特性来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在全区开设多场教学研究课、引路课,带领教师们走进学科教学研究之中。
“科学探究类”的活动《让水母飞》是一节利用静电特性开展研学活动的课。围绕“静电”这个主题,教师开展探究活动:“静电怎样产生?”“静电有什么特性?”“静电有哪些危害?”……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开展课堂上的研学活动。根据静电诸多特性,我们的研究课选择“静电能吸引轻小的东西”和“同性相斥”这两个特性进行探究。从“见证静电”——“体验静电”——“生活中的静电”三个方面构建活动框架,达到“让水母飞”“让泡泡飞”“让思想飞”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静电”的欲望,打开学生的创意空间。
各种类别的课型,我们都开设教学研究课、展示课。除此以外,我还做了科学课、品德课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学科实践活动(语文、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让教师更加清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价值追求。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觉得任重而道远。针对教师力量单薄、学科价值被忽略的现状,我们力求“唤醒”;针对教育目标缺失、教学活动无序的现状,我们努力“尝浅”;针对学科体系不全、活动方向不明的现状,我们努力“建构”……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就在我们的行动中。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
用育人的眼光审视课堂,实践价值难以凸显
《纲要》已经正式发布,学校、教师是否真正感受到学科的育人价值,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质量呢?我们走进课堂看看教学现状吧。
问题一:学生“动而不活”
武汉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徐宜汉老师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提醒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少讲少讲再少讲、多做多做再多做。”但是,学科执教的老师多数都是语文或数学学科的兼任教师,受考试等评价要求的影响,习惯讲授式教学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是牢牢把住话语权,教一步,学生动手做一步,看上去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是思维没有“活”起来,学生处于被动的实践状态。
这种简单的“看一看”“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的实践误区,让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鸡肋”,教师这样的行为、态度、教学决策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问题二:学生“活而无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生活课程、实践性课程。如果简单地把“与生活有关”理解为“联系生活”,把“动手操作”理解为“实践”,没有触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活动就会活而无序。
在调研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兼任教师,他们无心也无力去研究课程的活动组织技巧,这样的课堂如何能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
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让教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接受这门课的教学,才可能改变教育现状。
用美好的愿景感染教师,实现学科价值的认同
很多教师不仅是师者也是为人父母,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知识学习的满堂灌现状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又找不到解决现状的途径和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散发魅力的课堂,于是,笔者和其他教师一起寻找魅力课堂的源泉!
1.在《綱要》中寻找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正因如此,它是一种顺生而教的课程,是最能让学生释放天性、展现生命力的课程。
2.在“对比”中浅尝希望
生成的课堂,就是发展的课堂,对教师有极大的挑战。首先,怎么备课?其次,怎么组织活动?再次,活动过程如何调控?针对习惯于传统方式教学的教师,这些问题的解答无疑是让他们找到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金钥匙”。
一次次案例、课例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关注“活动状态”是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点。课堂要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因材发挥,能者更强,强者带弱,这样的教学境界谁不期待?
在一次次传统课堂与“关注状态”的新课堂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关注的视角应该由“我要教什么”转换为“学生现在想什么”才能让学生活动得兴趣盎然。
用魅力课堂滋养学生,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合实践课程自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导致综合性课程的教师没有系统性的教科书可依赖,给教师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三五”课题实验,我校教师开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用有营养的实践主题活动,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1.关注素养,开发系列特色主题
核心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各门学科通过学科素养的培养及其学科边界的打通,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我们对照“核心素养”体系,找准学科素养培养的要点,以此为目标开发系列的实践活动主题,实现了“主题先行、目标引路”的学科体系建构。
2.有效实施,实现活动育人价值
活动主题的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学科教师根据活动主题的特性来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在全区开设多场教学研究课、引路课,带领教师们走进学科教学研究之中。
“科学探究类”的活动《让水母飞》是一节利用静电特性开展研学活动的课。围绕“静电”这个主题,教师开展探究活动:“静电怎样产生?”“静电有什么特性?”“静电有哪些危害?”……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开展课堂上的研学活动。根据静电诸多特性,我们的研究课选择“静电能吸引轻小的东西”和“同性相斥”这两个特性进行探究。从“见证静电”——“体验静电”——“生活中的静电”三个方面构建活动框架,达到“让水母飞”“让泡泡飞”“让思想飞”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静电”的欲望,打开学生的创意空间。
各种类别的课型,我们都开设教学研究课、展示课。除此以外,我还做了科学课、品德课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学科实践活动(语文、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让教师更加清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价值追求。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觉得任重而道远。针对教师力量单薄、学科价值被忽略的现状,我们力求“唤醒”;针对教育目标缺失、教学活动无序的现状,我们努力“尝浅”;针对学科体系不全、活动方向不明的现状,我们努力“建构”……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就在我们的行动中。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