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没什么可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张志公先生说:“‘作文太难,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写’这是很多中学生常常说的话。”① 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写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原因:
一是学习负担重,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写作动力,不敢吐露真情。现在许多学校都走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分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命根子。这种境况给作文教学带来严重后果: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减少了,大家都闷在作业堆里,满脑子都是作业、考试;活动范围缩小了,家庭——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缺少了社会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积累,作文时只好搜肠刮肚,无病呻吟,甚至凭借优秀作文选中的文章生搬硬套,出现“撞车事件”。
二是老师命的题目难写。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来的题目。”② 而有些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不以学生为本位,对内容限制太死。有的教师命题陈旧老化,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如“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一定会想到给老奶奶让座。“我的妈妈”也必会想到雨天妈妈给“我”送伞,或半夜发烧,妈妈陪“我”上医院,学生想来想去也就这么几件事,不会出新。有些题目是逼人编造,学生根本没看到过真正的大海,而教师却以“海上观景”为题,让学生记叙观察过程,学生不编造怎能完成任务呢?面对这样的怪题,学生对作文哪能不怕呢?
那么,怎样使学生走出作文“没什么可写”的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是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写作的主体是作者,离开了作者就谈不上文章。中学生作文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不是代替学生写作,而是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是领着学生走出“困境”的“向导”,因此,作文教学既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把两者统一起来,辩证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既有不顾学生是写作的主体造成主体地位失落的情况,也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前者如有的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敢对老师讲真话。如写妈妈就应写得高尚伟大,应写妯娌、婆媳关系处理得如何好。写坏了怕同学、老师笑话,长期如此,学生作文编完了,骗完了,当然没什么内容可写了。而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首先是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让学生讲出心底的话,学生要求保密的事,我绝对不会对第三个人说,消除了他们顾虑和害怕的心理,他们可以放心写、放手写。并以“随笔”为主渠道进行练笔,每周一篇随笔,记下一周内最有感触的一件事,记下最想和老师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甚至把一些不愿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的事情也可讲给老师听。通过随笔,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成了他们情感倾诉的对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长辈,他们会真诚地把心中的苦恼、秘密说给我听。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愿意大胆吐露真情,认为老师是可信的,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写出来。随笔成了一个交心的过程,他们已由惧怕写作而转变为期待随笔的早日发还,再和老师“交谈”。就是因为信赖,学生敢说了、会说了。学生找到了说心里话的朋友,他们会在文章中“放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他们作文的素材。有了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空间,作文成了学生倾诉内心真实情感的舞台。
等学生敢写、想写后,我就指导他们抓住重点写。如果只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那只能是一篇“流水账”,每篇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要给读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迹。我往往会指点学生在某个段落加一些细节的描写;对作文水平中下的学生哪怕只是增加几个词语都加以肯定,把改得好的作文在教室后墙贴出展览。这样一对一的指导,效果非常明显,因为老师如果放弃对学生应有的指导,作文课只在黑板上写题目,然后叫学生拿出作文本来写,连几句简单的启发、诱导的话也没有,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文章的重点,不知道文笔的劲往哪儿使。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很多学生在那周的随笔上写了有关抗震救灾的事,大部分只是记叙了地震这么件事,而没思考以怎样的视角把这篇文章写好。我想,既然学生对这场灾难有话说,但又抓不住重点,不妨来一次作文。于是,我布置了话题作文“感人的画面”,给学生一周的时间,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寻找作文的素材,并且要求学生不能只是空洞的议论,要突出“感人”二字,要有详细的描述,可以是一幕,也可以是小标题式的截取两到三个画面,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写。如歌颂老师的无私:谭千秋——张开守护的翅膀;杜正香——用生命撑起希望;吴忠红——一个都不能少;少年们的坚强:马健——“让我们一起活下去”;何翠春——“要沉着,要坚强,一定要活着”;任思雨——“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武警官兵们的牺牲,白衣天使的尽职,老百姓的爱心……可以用动作、神态描写废墟中人们的姿势,可以用心理活动描写失去亲人后的伤痛,可以用语言描写坚强的声音。这样一点拨,一周后交上的文章就如一个个真实的画面摆在我的眼前:
画面一: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底下躺着她的孩子,他安静地熟睡着……
这是袁梦迪的《死亡姿势》,她用“跪”、“匍匐”、“扶”、“压”等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这个感人的姿势——废墟上的身姿,如铜像般屹立,即使是血凝不流,哪怕是失去呼吸,脊背依然挺立。
画面二:跳还是不跳,这群空降兵们,坚决地选择了跳!他们一个个神色凝重,这是与死神进行较量,他们跳了,流淌着热血的血肉之躯跳了……
这是钱莉的《跳!跳!!跳!!!》她极细致地描写了空降兵们在跳伞前的神态,是那样的坚定、庄重,这些空降兵们翱翔在蓝天,没有安全,却敢纵身跃下。
画面三:灾区传来一个近乎疯狂的声音,蒋敏,他的家人,10个,整整10个倒在无情的地魔之中。泪水一丝丝、一条条从脸颊悄然滑下,痛苦,极度的痛苦,塞满了她将要膨胀的身子,她的心在坠落,静静地,呆呆地悬着,悬着,永远也拉不上来……
这是魏涵霄同学写的《她挺住了》,把蒋敏面对噩耗的神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位坚强的女警官用手揩去了眼泪,把悲痛化为了力量,她奋斗,几次昏厥、醒来,继续奋斗!
这样的画面太多了,这一次作文指导,我意在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出亮点,诱发他们写作的欲望,触动他们情感的丝弦。学生的作文写得精彩,他们明白了怎样去选材,怎样去描写,怎样去抒情。
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来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之;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作文教学要见“文”,更要见“人”;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文章而看不到文章的作者。因此,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样教师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写作的主体,才会有话可说。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高兴写、主动写、努力写。如此,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保证,学生就不会为“没什么可写”而苦恼。
其次,要处理好一般文章与学生作文的关系。所谓一般文章,指的是成人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与作家的创作。学生作文是练习性的,不能与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尤其是作家的创作等量齐观、同一要求。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过高的要求,有的对学生作文过高地评头品足,要求人物个性鲜明,立意精巧,要站得高,看得远,这不是把学生作文当成作家的创作,违背了学生作文能力和发展的规律?按这样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学生怎能不感到高不可攀,“没什么可写”或“不好写”呢?我教的两个班级开学初写的几篇文章,只有大半的学生能写到500字以上,部分学生最多写到300字,连最基本的字数都达不到,怎么去修改呢?对这些学生,我采取鼓励的方法,每次作文在字数上有进步就加分,上课表扬,并个别指导他们:哪些地方还可插一段事情的经过,动作还可写详细些,除主要人物的行为外,别人是怎样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已全部过了字数关,都能写600字以上的作文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指导他们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完整,抓住主要情节描写,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和一般文章产生的过程却又应该是相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应该与一般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学生作文应该朝着这个理想境界去努力。”一般文章的产生,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感知,然后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筛选、加工、提炼,最后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把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产生的自然过程被简单化了,作文教学一般是从命题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留下一两个题目,学生略加思考就得动笔写,至于写作前的指导观察、体验、思考,不少教师全然不顾。要知道,教师的指导往往会触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位外籍老师给学生上课,他那纯正的英语,黑得发亮的肤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天布置的作业“描写外籍老师的外貌”也完成得很好。过了两天,我安排了一堂作文课,作文题目是“____的一课”。我叫学生谈谈准备写什么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想写“外籍老师的一课”。我再问他们:“如果老师改到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会得高分吗?”他们摇摇头。“所以‘课’不能局限于这堂外语课,也不能局限于老师给我们上的课,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像一本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的课本,教会你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你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明白一些道理,吸取一些精神食粮!萝卜埋在土里其貌不扬,但是它平凡、真实,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像萝卜一样平凡的人,如:农民、工人、教师、清洁工、小贩。正是有了这些平凡的人们,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正常和真实!我们平常吃的苦瓜,奇苦无比。它没有桂圆、荔枝甘甜可口,但是当你入口后细细回味,会感觉嘴里很凉爽。所以它便成了人们清热除火消暑的佳品……”“噢!”学生明白了,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一篇篇构思新颖、题材独特的美文相继出炉。现举一例:“小狗‘扑通’一声,掉进了湖内,那只母狗‘呜呜’叫了几声,也紧随其后,跑进了水中……当被救上来时,它还紧紧地抱着小狗。谁说只有人类有伟大的母爱,动物何尝不是呢,这是一种最纯正的母爱,无法切割的母爱。”生活是平凡如水的,任何平凡的生活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就会领悟到不平凡的人生真谛。生活中的道理有许多,只要去发现,去观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综上所述,要消除中学生作文“没什么可写”的苦恼,就得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处理好一般文章与学生作文的关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触动学生写作的情弦,开拓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注释:
①《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第232页。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1页。
(作者单位:嵊州中学)
一是学习负担重,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写作动力,不敢吐露真情。现在许多学校都走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分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命根子。这种境况给作文教学带来严重后果: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减少了,大家都闷在作业堆里,满脑子都是作业、考试;活动范围缩小了,家庭——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缺少了社会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积累,作文时只好搜肠刮肚,无病呻吟,甚至凭借优秀作文选中的文章生搬硬套,出现“撞车事件”。
二是老师命的题目难写。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来的题目。”② 而有些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不以学生为本位,对内容限制太死。有的教师命题陈旧老化,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如“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一定会想到给老奶奶让座。“我的妈妈”也必会想到雨天妈妈给“我”送伞,或半夜发烧,妈妈陪“我”上医院,学生想来想去也就这么几件事,不会出新。有些题目是逼人编造,学生根本没看到过真正的大海,而教师却以“海上观景”为题,让学生记叙观察过程,学生不编造怎能完成任务呢?面对这样的怪题,学生对作文哪能不怕呢?
那么,怎样使学生走出作文“没什么可写”的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是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写作的主体是作者,离开了作者就谈不上文章。中学生作文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不是代替学生写作,而是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是领着学生走出“困境”的“向导”,因此,作文教学既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把两者统一起来,辩证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既有不顾学生是写作的主体造成主体地位失落的情况,也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前者如有的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敢对老师讲真话。如写妈妈就应写得高尚伟大,应写妯娌、婆媳关系处理得如何好。写坏了怕同学、老师笑话,长期如此,学生作文编完了,骗完了,当然没什么内容可写了。而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首先是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让学生讲出心底的话,学生要求保密的事,我绝对不会对第三个人说,消除了他们顾虑和害怕的心理,他们可以放心写、放手写。并以“随笔”为主渠道进行练笔,每周一篇随笔,记下一周内最有感触的一件事,记下最想和老师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甚至把一些不愿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的事情也可讲给老师听。通过随笔,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成了他们情感倾诉的对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长辈,他们会真诚地把心中的苦恼、秘密说给我听。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愿意大胆吐露真情,认为老师是可信的,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写出来。随笔成了一个交心的过程,他们已由惧怕写作而转变为期待随笔的早日发还,再和老师“交谈”。就是因为信赖,学生敢说了、会说了。学生找到了说心里话的朋友,他们会在文章中“放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他们作文的素材。有了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空间,作文成了学生倾诉内心真实情感的舞台。
等学生敢写、想写后,我就指导他们抓住重点写。如果只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那只能是一篇“流水账”,每篇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要给读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迹。我往往会指点学生在某个段落加一些细节的描写;对作文水平中下的学生哪怕只是增加几个词语都加以肯定,把改得好的作文在教室后墙贴出展览。这样一对一的指导,效果非常明显,因为老师如果放弃对学生应有的指导,作文课只在黑板上写题目,然后叫学生拿出作文本来写,连几句简单的启发、诱导的话也没有,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文章的重点,不知道文笔的劲往哪儿使。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很多学生在那周的随笔上写了有关抗震救灾的事,大部分只是记叙了地震这么件事,而没思考以怎样的视角把这篇文章写好。我想,既然学生对这场灾难有话说,但又抓不住重点,不妨来一次作文。于是,我布置了话题作文“感人的画面”,给学生一周的时间,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寻找作文的素材,并且要求学生不能只是空洞的议论,要突出“感人”二字,要有详细的描述,可以是一幕,也可以是小标题式的截取两到三个画面,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写。如歌颂老师的无私:谭千秋——张开守护的翅膀;杜正香——用生命撑起希望;吴忠红——一个都不能少;少年们的坚强:马健——“让我们一起活下去”;何翠春——“要沉着,要坚强,一定要活着”;任思雨——“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武警官兵们的牺牲,白衣天使的尽职,老百姓的爱心……可以用动作、神态描写废墟中人们的姿势,可以用心理活动描写失去亲人后的伤痛,可以用语言描写坚强的声音。这样一点拨,一周后交上的文章就如一个个真实的画面摆在我的眼前:
画面一: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底下躺着她的孩子,他安静地熟睡着……
这是袁梦迪的《死亡姿势》,她用“跪”、“匍匐”、“扶”、“压”等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这个感人的姿势——废墟上的身姿,如铜像般屹立,即使是血凝不流,哪怕是失去呼吸,脊背依然挺立。
画面二:跳还是不跳,这群空降兵们,坚决地选择了跳!他们一个个神色凝重,这是与死神进行较量,他们跳了,流淌着热血的血肉之躯跳了……
这是钱莉的《跳!跳!!跳!!!》她极细致地描写了空降兵们在跳伞前的神态,是那样的坚定、庄重,这些空降兵们翱翔在蓝天,没有安全,却敢纵身跃下。
画面三:灾区传来一个近乎疯狂的声音,蒋敏,他的家人,10个,整整10个倒在无情的地魔之中。泪水一丝丝、一条条从脸颊悄然滑下,痛苦,极度的痛苦,塞满了她将要膨胀的身子,她的心在坠落,静静地,呆呆地悬着,悬着,永远也拉不上来……
这是魏涵霄同学写的《她挺住了》,把蒋敏面对噩耗的神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位坚强的女警官用手揩去了眼泪,把悲痛化为了力量,她奋斗,几次昏厥、醒来,继续奋斗!
这样的画面太多了,这一次作文指导,我意在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出亮点,诱发他们写作的欲望,触动他们情感的丝弦。学生的作文写得精彩,他们明白了怎样去选材,怎样去描写,怎样去抒情。
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来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之;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作文教学要见“文”,更要见“人”;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文章而看不到文章的作者。因此,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样教师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写作的主体,才会有话可说。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高兴写、主动写、努力写。如此,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保证,学生就不会为“没什么可写”而苦恼。
其次,要处理好一般文章与学生作文的关系。所谓一般文章,指的是成人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与作家的创作。学生作文是练习性的,不能与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尤其是作家的创作等量齐观、同一要求。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过高的要求,有的对学生作文过高地评头品足,要求人物个性鲜明,立意精巧,要站得高,看得远,这不是把学生作文当成作家的创作,违背了学生作文能力和发展的规律?按这样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学生怎能不感到高不可攀,“没什么可写”或“不好写”呢?我教的两个班级开学初写的几篇文章,只有大半的学生能写到500字以上,部分学生最多写到300字,连最基本的字数都达不到,怎么去修改呢?对这些学生,我采取鼓励的方法,每次作文在字数上有进步就加分,上课表扬,并个别指导他们:哪些地方还可插一段事情的经过,动作还可写详细些,除主要人物的行为外,别人是怎样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已全部过了字数关,都能写600字以上的作文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指导他们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完整,抓住主要情节描写,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和一般文章产生的过程却又应该是相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应该与一般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学生作文应该朝着这个理想境界去努力。”一般文章的产生,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感知,然后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筛选、加工、提炼,最后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把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产生的自然过程被简单化了,作文教学一般是从命题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留下一两个题目,学生略加思考就得动笔写,至于写作前的指导观察、体验、思考,不少教师全然不顾。要知道,教师的指导往往会触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位外籍老师给学生上课,他那纯正的英语,黑得发亮的肤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天布置的作业“描写外籍老师的外貌”也完成得很好。过了两天,我安排了一堂作文课,作文题目是“____的一课”。我叫学生谈谈准备写什么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想写“外籍老师的一课”。我再问他们:“如果老师改到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会得高分吗?”他们摇摇头。“所以‘课’不能局限于这堂外语课,也不能局限于老师给我们上的课,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像一本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的课本,教会你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你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明白一些道理,吸取一些精神食粮!萝卜埋在土里其貌不扬,但是它平凡、真实,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像萝卜一样平凡的人,如:农民、工人、教师、清洁工、小贩。正是有了这些平凡的人们,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正常和真实!我们平常吃的苦瓜,奇苦无比。它没有桂圆、荔枝甘甜可口,但是当你入口后细细回味,会感觉嘴里很凉爽。所以它便成了人们清热除火消暑的佳品……”“噢!”学生明白了,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一篇篇构思新颖、题材独特的美文相继出炉。现举一例:“小狗‘扑通’一声,掉进了湖内,那只母狗‘呜呜’叫了几声,也紧随其后,跑进了水中……当被救上来时,它还紧紧地抱着小狗。谁说只有人类有伟大的母爱,动物何尝不是呢,这是一种最纯正的母爱,无法切割的母爱。”生活是平凡如水的,任何平凡的生活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就会领悟到不平凡的人生真谛。生活中的道理有许多,只要去发现,去观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综上所述,要消除中学生作文“没什么可写”的苦恼,就得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处理好一般文章与学生作文的关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触动学生写作的情弦,开拓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注释:
①《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第232页。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1页。
(作者单位:嵊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