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目前教育界一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强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重要学习方式。而综合能力之一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就使得图书馆作为学习工具在教学和教改中的重要性再一次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人士所认识。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数字化
一、中国图书馆现状调查
某十一学校是某市高中示范校,学校有在校初、高中学生4900多人,现有1100台计算机,105个教室全部为多功能教室,每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计算机、背投电视和视频展示平台,并连入校园网,通过DDN专线连通国际互联网。另一方面,尽管某十一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很重视图书馆建设,传统图书馆藏书达156000册,拥有1200个阅览座位,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如何充分运用已经建成的校园网,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数字图书馆对某十一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上好的选择。2003年,经过全方位的比较和试用,某十一学校决定采用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专项成果“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来提供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信息点,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连入数字图书馆,进行馆藏信息的查询,并且马上可以得到数字化的全文信息,方便地进行浏览、查找、复制和编辑。老师和学生检索到的全文信息完全保留了原版图书的格式编排、字形、连接和图像。经过几个月的实际应用,某十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发现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中可以通过书名、作者、关键词等进行智能模糊查询,实现了纸质图书无法达到的精确到字的全文检索功能,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使用不便、查阅困难的面貌,使数字图书馆作为高效率学习工具的意义更为突出。同时,因为该数字图书馆采用开放的资源建设,老师和学生不但可以检索和利用现有的数字馆藏资源,而且可以自由地将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知识和成果整理成文献,上传到数字图书馆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现在,该校的师生通过“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完成课前、课后的准备研究工作。知识的范围也由课堂、课本的局限,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学习途径、方式,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变革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了课余的任何时间、空间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场地的单一性、授课方式的被动性、学生学习兴趣的压抑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上阅读课时,老师可以给出相关背景和素材,让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自行去查找、阅读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与没有采用数字图书馆的传统方式相比,学生发掘和掌握的知识量呈倍数级增加,而且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二、数字图书馆发展是时代需求
数字图书馆是提供个性化信息和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知识创新战略的有力信息保障。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在教育中的应用。2003年,教育部提出“加快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随着人们对网络带宽需求的增加和宽带网络自身的发展,网络应用的类型不断扩大,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也更加丰富。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对各类海量数字信息进行组织、检索、访问、利用?怎样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海量数字信息服务?传统图书馆是储藏图书资料的仓库,它负责收集、选择和整理图书资料,使其可以被查询利用,保存图书资料和提供更便利的利用。保存图书资料和提供便利的利用方法与环境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图书馆原有的封闭式运作和服务模式如查询、维护和馆际信息共享等已经不能胜任信息社会的需要。传统图书馆所面临的变革可归结为三方面: 快捷方便的电子化服务方式、最大范围的信息内容数字化和有效组织、基于WEB的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美国科学家在90年代提出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概念,力图为高速宽带互联网做好准备。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驱动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组织与互联网应用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技术领域。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是通过电子格式,存储海量多媒体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操作,如插入、删除、修改、检索、提供访问接口和信息保护等。数字图书馆将提供网络环境下跨仓储的、统一的、高效的访问和利用工具,以及高质量信息的生成、组织和检索,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目前,美国、欧洲国家等都积极对数字图书馆加以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教学资源和出版刊物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作为知识中心、资源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作用是日益突出。为了满足数字图书馆是基础教育领域资源中心、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客观要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平台在采购权威、正版的图书期刊资源库以及其他全文数据库以外,还采取了开放式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允许使用者广泛地使用、共享和共建这些信息资源。为了解决资源的合法性使用问题,就不能不提到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图书版权保护(DRM)技术,是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其他数字图书馆建设普遍遇到的技术问题。从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内容来看,版权保护的焦点集中在对传统出版图书(包含期刊)的保护;对于一些多媒体资源和其他共建的数字资源,一般采取版权申明的办法。由于数字图书的特殊应用性质,通常使得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等保护措施力不从心,除非限定对数字图书内容的引用操作,但这会大大降低了数字图书的利用价值。如何结合中小学校计算机实际应用状况,使数字资源不会轻易地被破解和盗用,最大限度地保护著作权人和合法用户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又不能够限制用户对资源的合法再加工和引用,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提供商都必须好好研究的课题。为了实现对数字图书的有效管理,很多厂商开发了自己格式的图书资源文件和阅读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图书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包括图书使用,图书标准和质量以及资源后续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资源提供者和用户在图书使用方面理解的差异,对数字图书资源的安全权限也存在较大分歧。市场较流行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一般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插件技术来解决安全性控制问题,但通常在内容复制和数字图书文件本身安全性方面显得手段不足。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笔者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数字图书加密实用模型,来解决基于开放图书格式的数字图书的版权保护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数字化
一、中国图书馆现状调查
某十一学校是某市高中示范校,学校有在校初、高中学生4900多人,现有1100台计算机,105个教室全部为多功能教室,每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计算机、背投电视和视频展示平台,并连入校园网,通过DDN专线连通国际互联网。另一方面,尽管某十一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很重视图书馆建设,传统图书馆藏书达156000册,拥有1200个阅览座位,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如何充分运用已经建成的校园网,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数字图书馆对某十一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上好的选择。2003年,经过全方位的比较和试用,某十一学校决定采用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专项成果“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来提供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信息点,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连入数字图书馆,进行馆藏信息的查询,并且马上可以得到数字化的全文信息,方便地进行浏览、查找、复制和编辑。老师和学生检索到的全文信息完全保留了原版图书的格式编排、字形、连接和图像。经过几个月的实际应用,某十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发现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中可以通过书名、作者、关键词等进行智能模糊查询,实现了纸质图书无法达到的精确到字的全文检索功能,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使用不便、查阅困难的面貌,使数字图书馆作为高效率学习工具的意义更为突出。同时,因为该数字图书馆采用开放的资源建设,老师和学生不但可以检索和利用现有的数字馆藏资源,而且可以自由地将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知识和成果整理成文献,上传到数字图书馆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现在,该校的师生通过“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完成课前、课后的准备研究工作。知识的范围也由课堂、课本的局限,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学习途径、方式,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变革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了课余的任何时间、空间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场地的单一性、授课方式的被动性、学生学习兴趣的压抑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上阅读课时,老师可以给出相关背景和素材,让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自行去查找、阅读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与没有采用数字图书馆的传统方式相比,学生发掘和掌握的知识量呈倍数级增加,而且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二、数字图书馆发展是时代需求
数字图书馆是提供个性化信息和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知识创新战略的有力信息保障。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在教育中的应用。2003年,教育部提出“加快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随着人们对网络带宽需求的增加和宽带网络自身的发展,网络应用的类型不断扩大,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也更加丰富。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对各类海量数字信息进行组织、检索、访问、利用?怎样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海量数字信息服务?传统图书馆是储藏图书资料的仓库,它负责收集、选择和整理图书资料,使其可以被查询利用,保存图书资料和提供更便利的利用。保存图书资料和提供便利的利用方法与环境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图书馆原有的封闭式运作和服务模式如查询、维护和馆际信息共享等已经不能胜任信息社会的需要。传统图书馆所面临的变革可归结为三方面: 快捷方便的电子化服务方式、最大范围的信息内容数字化和有效组织、基于WEB的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美国科学家在90年代提出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概念,力图为高速宽带互联网做好准备。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驱动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组织与互联网应用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技术领域。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是通过电子格式,存储海量多媒体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操作,如插入、删除、修改、检索、提供访问接口和信息保护等。数字图书馆将提供网络环境下跨仓储的、统一的、高效的访问和利用工具,以及高质量信息的生成、组织和检索,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目前,美国、欧洲国家等都积极对数字图书馆加以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教学资源和出版刊物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作为知识中心、资源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作用是日益突出。为了满足数字图书馆是基础教育领域资源中心、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客观要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平台在采购权威、正版的图书期刊资源库以及其他全文数据库以外,还采取了开放式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允许使用者广泛地使用、共享和共建这些信息资源。为了解决资源的合法性使用问题,就不能不提到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图书版权保护(DRM)技术,是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其他数字图书馆建设普遍遇到的技术问题。从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内容来看,版权保护的焦点集中在对传统出版图书(包含期刊)的保护;对于一些多媒体资源和其他共建的数字资源,一般采取版权申明的办法。由于数字图书的特殊应用性质,通常使得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等保护措施力不从心,除非限定对数字图书内容的引用操作,但这会大大降低了数字图书的利用价值。如何结合中小学校计算机实际应用状况,使数字资源不会轻易地被破解和盗用,最大限度地保护著作权人和合法用户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又不能够限制用户对资源的合法再加工和引用,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提供商都必须好好研究的课题。为了实现对数字图书的有效管理,很多厂商开发了自己格式的图书资源文件和阅读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图书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包括图书使用,图书标准和质量以及资源后续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资源提供者和用户在图书使用方面理解的差异,对数字图书资源的安全权限也存在较大分歧。市场较流行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一般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插件技术来解决安全性控制问题,但通常在内容复制和数字图书文件本身安全性方面显得手段不足。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笔者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数字图书加密实用模型,来解决基于开放图书格式的数字图书的版权保护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